×
中日若翻脸美国是否出兵?普京回应语惊四座!
中日一旦摊牌开战谁会站在中国一边?谁又会支持日本?近日,普京说了一句话,让躁动不安的日本举国都震惊了...
普京到底说了什么,打死你也想不到
下载军事头条看全部文章
1942风起南洋

第055章 无愧

“他们很伟大。他们挽救了这支军队,也挽救了杜,同时也拯救了你和我,我们所有人!”史迪威听到野人山传来的新消息时,欣喜若狂。

“是的,他们拯救了我们所有人。”罗卓英心中也是激动万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那个先锋军确实拯救了他的前途和他的良心。

当初队伍进野人山时,杜聿明唱黑脸,他唱红脸,也到了印度,可心还是牵挂在野人山。

他一路到印度已经足够艰难,更不用提环境更加恶劣的野人山了。初进野人山时,杜聿明发来的电文就让他心悸,连土著人提起的死亡之地果然不是人待的。不久后联系中断后,更让他心急。

四万多大军,而且是**军嫡系,若是有了意外,他的责任也脱不了。想到四万将士可能因为错入野人山的决定,没有死在杀敌战场,反而葬身逃亡途中,他总有些良心难安。

27日那天又联系上了杜聿明时,他也是如此的欣喜若狂,可当时杜聿明传来的消息紧跟着浇了他一盆冷水。

野人山的恶劣,第5军的处境,比他想象的还要糟糕。

远征军队伍早就散了,杜聿明都不知道队伍还剩下多少人,跟在他身边的人不多,他自己也已经病得只能躺在担架上。他的命令,也已经没有多少人听从,甚至有人当面给他脸色,还差点挨揍。连他身边的人都没多少东西吃,更不用说其他人了,饿都要饿死了,谁还顾得上官威?一路上,杜聿明见多了饿死和病死的士兵,他见不到的谁又知道有多少?

“三难存一啊!”杜聿明自己也绝望了,他自己都不知道能不能走出这座野人山。即便是赵易出现在他面前,带着一部电台,他对整个队伍的命运也是持悲观态度。

他估计的数和原历史上差不多,进入野人山的有4万多人,最后走出野人山的也只有不到2万人。

罗卓英也被这盆冷水浇得心凉。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跟史迪威联系,让美国或者英国飞机去救援。

杜聿明已经先跟老蒋联系过了,这一次后悔的老蒋很明确地命令杜聿明调头去印度。

无论是谁,都对赵易建立的营地不抱希望。

杜聿明的消息虽然滞后了些,不过对先锋军的动作,他早有耳闻。

伦京矿洞里的粮食,远征军还强势的分去了一大半。只是过了大洛,远征军队伍也不成建制了。一个小小的民团一样的先锋军能有多大作为?

一想到营地,他就会想起莫林伤员收容站的场景,对先锋军建立的营地更是不抱希望。

不过有营地,总得需要远征军来插手管理。抱着这个想法的不止是他,远征军的一些高层军官也想插手营地事物,一个是为了控制队伍,一个是为了营地的物资。只是营地中大量的病号让他们踯躅,在身边粮食还不至于完全断绝的情况下,大多选择了暂时观望。毕竟先锋军也不是那么好惹的。

赵易不在乎谁来主导营地。

他来这里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救援,不忍眼睁睁的看着那么多为国出力的远征军将士惨死在野人山中。可显然在这种情况下,有人站出来占据营地,目的并不是为了让大多数人的生存,而是为了争夺营地里的物资,为自己和小团体谋利。他自然不会让别人只摘果子不种地。

维持秩序的手段就只能靠实力。

“我们这点人维持一个营地还可以,想要维持五个营地的安全根本不可能,周围那可是一群饿绿了眼的大头兵,手里可是都拿着枪的。”方文治建议赵易放弃一部分营地。加上提前安排的吴凤山等人,还有后来带队赶来支援的他,野人山的先锋军总人数也刚刚过百,根本不足以支撑这个局面。

“要知道,我们并不是只有这么点人。你忘了还有营地里的人了?”赵易早有打算,“发动群众斗群众。站在我们这边的还是大多数。”

赵易也不知道肯站在他们一边的是不是大多数,但屁股决定脑袋,有粮就是娘,营地里的一万余人总有人会站在先锋军一边,为保卫自己以及亲朋好友的利益,拿起武器,对抗曾经身处的队伍。

那种自私有野心的人毕竟是少数,一支军队中,大部分对救治伤员和病号的营地还是心存敬意的,或许下一刻,他们也会成为其中的一员。

所以只要少部分人拿起了枪,敢于说不,就足够打消一些人的窥探了。

十几天里,赵易也只拿一个第5军军部的中校的脑袋杀鸡骇猴了一把,就维持住了5个营地的稳定。

有对比才能让人认识到现实,也为了缓解外部的压力,赵易还是送给了远征军两处取走了药品后的补给点。

这是纯粹由远征军自己建立的营地。可惜管理不到位,相关卫生条件落实不到位,队伍里官僚特权气息的熏染终于让远征军的普通士兵意识到了先锋军营地的好,愈发对先锋军支持。

最终,远征军对营地的领导暂时只停留在表面。

只有随着美机空投援助增多,物资的丰富,才重新确立了远征军军官团的权力和地位,逐渐的掌控了大局。

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形势的好转,各个营地的数据以及整个队伍的情况也慢慢汇总了出来。

在到达新平洋的时候,不考虑走一另条路联系不上的第96师,以及之前战斗伤亡人员,整个队伍在野人山撤退死亡和失踪的人数已经统计出了一个数据,约三千余人。

对于抱着三难存一悲观结论的杜聿明来说,这已经算是个奇迹。

这个数据也让一直等待消息的史迪威大为惊叹,才冒出了伟大拯救的一连串赞美之词。

远征军在野人山保留了主力,接下来要前往印度,这一系列消息让本来有些被动的史迪威变得更有利了。不需要老蒋的指手画脚,只需要装备起这些远征军士兵,美国人在东南亚的军事计划的部署就更顺利了。这一切都源于那个先锋军在野人山中关键时刻的救助。

他忍不住好奇地问了一句:“他们是怎么想到在荒芜的野人山设置补给点的?”

“他们或许想在野人山中开辟一条商路。”罗卓英对于先锋军的一些解释反而毫不为奇。

在边境上有不少这样的商队自己开辟小道,运送着鸦片等敏感物资。这个先锋军若是想养活自己,边境走私绝对是一条难舍的财路。就算密支那没有陷落,战争时期那里经过的物资肯定要严控,比起道道割肉的关卡,从野人山另通一条去国内的走私商路也不算稀奇。

“或许,这个先锋军也可以扶持利用一下。”听到商路,对华夏很了解的史迪威脑海中闪过了这样一个念头。

……

赵易不知道他获得史迪威认可的目标已经完成了大半,他现在必须得给手下详细解释下一步的行动。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伤亡可能还会增加,疾病才是最大的敌人。”他对方文治提醒道,“热季到来,蚊虫开始肆虐。在这丛林中,蚊虫比日本人更可怕。”

原历史中,远征军在野人山的伤亡主要还是集中在疾病上。从新平洋到印度的这一段路中,有了美国人的空投物资,已经不怕饥饿,但随之而来的疾病却带来大量的减员。

因为历史的改变,远征军进入野人山的时间稍晚了几天,也就使得热季蚊虫肆虐的时间也早了几天,否则赵易有把握让那个三千余人的数字再降下一两成去。面对丛林中肆虐的疾病,他却没把握扛过去,尤其是队伍还要在丛林中不断劳苦行军的疲惫状态下。

“不出神器,谁也抗不过去!”电台另一端,已经到达了腾冲附近的叶关认为赵易尽力就足够了。

所谓的神器,是很早三人就讨论过的青蒿素。

后世青蒿素治疗疟疾的宣传深入人心。叶关曾经就提议过要采购国内的黄花蒿,哪怕现在分离不出青蒿素,也能有部分疗效。但赵易犹豫了很久,终于还是否决了:

“西方人之所以一直没有完全在东南亚大量的移民过来,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疟疾等疾病肆虐,让他们退避三舍。就算是到了越战时期,美国人都在为疟疾头疼。疟疾原虫有抗药性,包括奎宁后期都不管用了。我们早早抛出青蒿素,不说会不会产生抗药性,最得益的也只会是美国人。想一想没有了疟疾的后顾之忧,以后美国人会轻松的让我们夺取中南半岛吗?英国人和法国人会舍得放弃中南半岛吗?这可是我们未来立足东南亚的神药,甚至在疟疾肆虐的非洲和拉美地区获益的神药。现在我们的实力能保证使用后不泄密吗?”

赵易再三权衡后的决定说服了叶关和李衡。面对远征军在野人山惨痛的伤亡,叶关还是忍不住口中念叨一下青蒿素,只是他谨记保密,只以神药代指。

“药品统统找美国人解决。现在也有神药管用,比如奎宁。还有万金油,这可是万能的神药,奎宁美国人找来吃力些,万金油相信美国人能搞来。蚊帐也有大用,物资准备妥当了才出发。”赵易自觉也是尽力了。

他们改变的不止是跟在杜聿明身边的第5军军部和直属部队以及新22师这两万多人的命运。

当初跟着第5军进入野人山的部分新28师的人员,因为腊戌防卫,都被调到了腊戌,从腊戌撤走了。那两三千人也没有跟在第5军屁股后边,连草根都吃不上,尽数消亡在野人山。

第96师,只因为赵易提前准备的一部电台和三名向导,也已经改变了原来的命运,一路上早被先锋军队员打探好的几处英国人的补给仓库,加上第96师本身兵掠的物资,给了96师走下去的动力,目前为止死在撤退路上的还不到一千多人。

那些跟随在远征军身后最终消亡在撤退路上和历史中的华人华侨们,一部分从腊戌撤走了,一部分跟着先锋军走了,一部分被先锋军散布的传言影响,跟着新38师去印度了,剩下一部分无论是跟着第96师还是跟着第5军军部,都在先锋军这里获益匪浅。野人山的营地中还留着一千多华人百姓。

一路走到这里,虽然事实和原来想象的有了很大偏差,救助行动也谈不上完美,赵易也自觉可以问心无愧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功能呼出区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