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两翼缠绕攻击
西南沿东北走向的黑鹰口地区,战线正紧张地变幻着——谁也搞不清楚犬牙交错到什么地步。
这就是非线式战场的特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点类似于20世纪60年代越南战争的战场。
1999年,一位美国将军撰文指出:“这就是岛屿式基地交战的样式,又叫非线式交战样式……”
他说这话时,李英帆还没有出世,但他的父亲却记住了这一句话。
记得在儿时,他蹒跚学步时,一个跟斗跌在地上,在身后跟的父亲只是静静地看着他,丝毫没有扶他起来的意思。他满嘴鼻血,咧开嘴大哭起来。父亲扭头继续向前走。……
自此,他知道军人后代的血脉中流淌着什么。
稍大一些,他父亲开始传授他八卦掌,甚至让他的小拳头在父亲微胖的肚子上打来打去,父子俩的笑声顿起。
上了初中后,父亲每周带着他爬山淌河,告诉他,哪儿是山头,哪儿是山背,哪儿是冲沟……
高中时,他是全校男生野战游戏的指挥官,带领着他的“士兵们”冲锋陷阵。
此时,李英帆的部队仅距黑鹰口一百公里。而侦察卫星通报他,敌军两翼照直前进,似乎无视他这支部队的存在。
他咧开嘴像小时候那样笑了笑。旁边的何参谋长发现师长有些怪模怪样的,欲言又止。
在近太空低轨道的美军“征服”号空天飞机上,情报军官汉克斯正盯着全息屏幕。
屏幕上,联军和中国军的蓝红箭头几乎快贴到一起了。而黑鹰口地区是一个蓝色的圆圈,那表示联军已经彻底占领了黑鹰口地域。
“汉克,你在发什么楞,注意观察”。
的确,交战双方的指挥官们都开始紧张起来。
“特战大队在干什么呢?”李英帆问参谋长。
“他们肯定在执行战区的代号‘阻滞’的全线袭击方案。我想,被占区的游击队也可能组织起来了。”
“嗯,你看我们是照直前进,还是停顿一下?”
“我看可以让部队稍事休息一下,吃吃东西。现在是16日18时12分,10分钟吧,师长。”
“好,打开红色频道,我跟各旅指挥官对对情况。”
通播视频打开了,指挥战车上的大屏幕中各分镜头显示着各旅指挥员镜头。
“报告师长,我旅已到达攻击阵位,前方派出侦察警戒分队。……”
“报告师长,我旅正向黑鹰口东北方向运动,我们恐怕无法休息了。嘻嘻……”
“报告师长,我旅拟定了一个新的攻击方案,你看我们马上报上来如何?……”
“报告师长,我旅已准备就绪,只等师里一声令下呐。……”
“报告师长,空中战情目前暂且平静,……”
“报告师长,我后方指挥所已经开设完毕……”
“报告师长,情报中心已经架通了各渠道情报体系。师空侦营已接近黑鹰口地域。……”
好,好,好!李师长连连应着。何参谋长在记录着要点,几个作战参谋在屏幕上比比画画着,时不时轻声争论着。
“同志们,按照作战方案,34旅和35旅担任两翼牵制任务,我带36旅、支援旅、空战旅,及师空侦团歼击敌黑鹰口以北的敌突击直升机旅,力争全歼,然后我会迅速挥兵东移,和34旅一道歼击敌左翼部队。为全军形成有利的反击态势夺取更多的时间。……我本不该开这个战前会议,刚才我和政委、参谋长研究了一下,还是要告诉大家,这是我们真正的首战。红旗峡虽然我们在友邻的强力配合下取得了主歼敌特战旅的胜利……,切莫轻敌。”
与此同时,在美军突击直升机旅的指挥机上,旅长艾克也在开着作战会议。这个旅呈“棱形”战斗队形开进。这个旅共辖7个营,其中3个陆空突击营,1个火力支援营,1个空战营,1个防空营,1个支援营。各营正以特遣队的方式编成。旅的后勤支援部队正沿着江辽公路开进。其中空中支援营已经在黑鹰口附近建立了前进基地。以往实战经验表明,这个旅具备强大的一体化作战能力,在空中优势的支援下,一个旅完全可以消灭一个地面的老式机械化集团军。
根据第8集团军的作战方案,突击直升机旅主要担任第7空陆军特遣队的预备队,待军一梯队突破黑鹰口后,迅速插向松阳城外围,截击中国军的空陆军团。
他们的两翼偏后,是第7空陆军的二梯队,与该旅的机动时差1小时。第7军原驻德国,是美军首批改制成重型空中突击军的部队。该军大量装备“巴顿”式重型空中突击战车,更有先进的“米蒂尔”空战直升机,而且拥有强大的AC330火力支援机。该机一次火力直射,相当于传统陆军一个炮兵营在10分钟内快速发射的威力。
李英帆面对的就是这样的对手,而且敌人在深远纵深。以时差计算,两军接触点位置,中国军需要一个半小时,美军只需要1个小时……与美军相比,我军的空陆装备显然差一截。但,为了松阳,……
他在开完会深思的时候,何参谋长在紧张的计算着双方的时差、距离、装备系数等数据。
战区指挥所中,人们显然知道苏德战争初期苏军第8机械化军反击的结局,所以,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就看空陆第12师的造化了。
“出动滨海方向的空陆第1军,让他们在老树岭地区待机,准备接应空陆第21军。”
副司令员简短的下了这个命令。副司令员参过战的经验告诉他,要想在强敌突击的阵形中吃掉人家一块肉,没有那么容易。说不定,这是一种陷阱。
的确,尽管在21世纪的40年代末期,中国的综合国力尤其是科技力发展到令人惊讶的地步,但以美国、北约甚至从原上合组织后退出来的俄国,都在以中国军队为假想敌。
有矛必有盾,针对中国军事科技的发展,这些国家早准备了“杀手锏”。尤其在侦察预警体系上,中国落后于美国十多年。
在赤道的静地点上,一颗美军隐形侦察探测卫星一直在盯着中国的空陆军团。自红旗峡我空陆军团首次交战后,美军惊讶中国军竟然有这等战斗力的军团,而且怯于疏忽——尤其是战场情报的疏忽所造成的巨大损失,专门发射了一批隐形侦察卫星。这些卫星在太空中几乎看不到,而且没有任何编号,隶属于美军国防部情报局,任何电子文档和纸质文件均无其记录。
同时,美国为了确保一旦战争升级,早做好打太空战的准备。他们沿着地球的各轨道,部署了36颗质子打击武器——高级激光攻击武器,而且在冲绳和日本分别部署了两个可任意在空中和太空飞行的空天飞机大队,约100架。
中国虽然也做了相应的准备,但由于人口众多,全国弥漫了几十年的和平主义思潮,军事科技的发展一直贯彻着“多研制,少装备”的思想,结果,真的战争来临后,一对比,才发现主战装备仍然落后对手十数年,多数部队几乎没有实际的战斗力。更糟糕的是,中国国防军几乎没有大规模作战的实战经验。
在前几年,由于石油资源及代替能源损耗巨大,为了南海的石油,在永暑礁上跟越南、菲律宾等打了一个小仗。
在老树岭的乔军长看着简报,心想:“我们就是牺牲了,也要给后来的军人们提供一种可以借鉴的发展思路。和平太久了!”
像他的军团,在中国国防军中确实是佼佼者,但可惜太少了。如果有十个他这样的军团,而且野战对抗训练都能达到像空陆12师那样的水准,那打赢战争的把握性可能会更大一些。
红旗峡反空降作战结束后,他就设想,必须要在敌人攻击的阵形中吃掉一股敌人,然后以最短的时间击溃其它各路敌人。这个思想源泉来自于20世纪抗战时的“反九路围攻”的打法。他也明白,在现代战争中,已经不可能进行“诱敌深入”了,因为美日联军就是要占领城市,肢解中国。所以,战区首长的意图很明确,那就是在我边境地区浅、中纵深内,迅速击退敌之攻势,力争在敌方领土上消灭敌人。
跟他有相同想法的李英帆,此刻也明白此战的艰巨性和危险性,他知道,弄不好,他们可真是“飞蛾扑火,有去无回”。他心理素质很好,但经常心中有些怪想法,更多的是不讲究褒贬的怪词。
这是一个思维十分独特的中国指挥官。用兵几无定势,在红旗峡攻击时,他看到美特战旅重型火器少,干脆让空中支援旅担任主攻。那些空中支援战车,一发射,就是子母弹,间或又是精确制导炮弹。这样,我军的地面部队才可能突破敌地面防御,一下子将敌整个阵形撕破。而这时候,他又令空战旅冲上前,将前来进行近距离空中支援的美机一一击落和赶跑……
何参谋长报告,左右两翼已经触发战斗。敌情尚未有多少变化。
担任左翼掩护的35旅的先头部队已经跟敌交上了火。
敌先向35旅迎击方向发射了烟雾弹,同时远程反战车导弹立即开火。这种导弹是车载指控雷达制导的,照样穿过烟雾准确命中目标。只见35旅担任前卫的十来辆战车立即中弹起火,重重地摔在山坡和丘陵上。
35旅第一次吃了这样的大亏。郭旅长恼怒之下,立即调来两个营,升到300米的高度,居高临下向敌高速冲击,后续的各营立即变换成三群一兵队形,向敌左侧迂回过去。
这两个营就是缠绕部队,后续的三群一兵则是吸引敌变幻队形的主力,虽然有吸引敌之意图,但原则上,主要实施机动牵制作战。
近百辆战车轰鸣着冲向敌阵。敌阵此时停顿下来,迎击红军的攻击。它的布障分队,立即在正前方打出了一批空飘雷,这些雷慢悠悠地向下飘落,顿时布满了10米到500米的高度空间。红军的两个营一见,先头的战车,马上向雷阵中打出“钉子弹”,这些弹一爆炸,立即分成数百枚小钉,这些小钉嘶嘶啦啦地击穿飘雷的伞,让他们快速落地。同时发射出一批炮射导弹。这些导弹飞入敌阵,立即击落了一批敌战车。
红军的左翼已经打成一团……
而在右翼的34旅方向,敌肯尼旅早就对中国军的特战偷袭方式十分恼火,当报告说,中国军的空陆军来攻时,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全旅直接成一线圆圈式队形冲向34旅。34旅正待撕破敌阵,但见敌兵势厚重,不敢恋战,一部边打边撤,大部也像35旅那样从敌右翼开始迂回。
这样,在战场上,两支担任两翼攻击的空陆旅都沿着**通道分别向敌两翼旅的后方迂回穿插。整个12师开始“楔入”敌两翼旅和后方的突击直升机旅的“包围圈”中。
36旅在哪里?
它正在两翼旅的**后方10分钟时差的位置,此时,师主力大队战车轰隆隆地沿着战线“通道”开向敌后方。
这就是李英帆所说的“剪飘带”。
“你们再坚持一小时,我即到达指定位置。”他理都没有理指挥屏幕上纷乱的战斗场面,冷冷的下令。
而在美军第8空陆集团军的全三维全息沙盘上,空陆第12师“深深的”陷入美军合围之中。
“命令天鹰部队出动”,李微上将此时一反常态,神色凝重的下令。
“是,将军!”
此时是中国的北京时间2049年16日19时2分,地点,距离黑鹰口10分钟时差,即50余公里的西南位置。底下,就是蜿蜒曲折的江辽公路,针叶林在晚秋的风吹拂下,树枝飘动。
而在日本关岛的基地上,起飞了十余架怪模怪样的倒三角翼战机。它们二架一组,接连起飞,直扑黑黑的夜空。
在基地附近的一间屋子里,一个日本中年男人,安然地发了一封商务邮件:
“我的货款一小时后到达你的帐号上,注意查收……”
夜空中的战场上,地面上飘荡着灼灼的火光。
李英帆的战车上,只有屏幕显示的热成像影像在晃动,大家毫无声息,静静地看着。
艰难的时刻——,也许明天会是一个新的日子。
李英帆棱角分明的脸上,透露出一丝期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