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日若翻脸美国是否出兵?普京回应语惊四座!
中日一旦摊牌开战谁会站在中国一边?谁又会支持日本?近日,普京说了一句话,让躁动不安的日本举国都震惊了...
普京到底说了什么,打死你也想不到
下载军事头条看全部文章
最后的反击

第三十六章:草原对攻战

10月底的蒙古草原,草木开始枯萎,大片的泛着黄色的丛丛点点,一缕缕的暴露在蓝天和大地之间,像蒙古汉子露出的胸膛那样,粗犷而豪迈。在二连市的一个小广场上,正进行着篝火晚会,围着一大堆噼里啪啦爆响的柴禾,俄罗斯士兵跳起了欢快的,粗犷和阴柔的俄罗斯舞蹈。十几名俄军士兵举着枪,闪转腾挪之间,令围观的俄蒙联军的士兵们拍手叫好。俄军士兵边跳边示意蒙古士兵也来跳。几名蒙古士兵相互看了看,不知从哪儿找来几把马刀,猛然跃进圈内,跳起了蒙古马刀舞。刀光闪处,蒙古士兵剽悍英武,刚劲有力的雄姿一览无余。

俄蒙联军正在庆祝他们今早,也就是10月28日夺占了中国军队边境筑垒地域二连的核心工事。篝火映照中,二连的残垣断壁的身影时隐时现,几名军官兴奋得喝着酒,不时地借着酒劲,对着夜空狂吼几声,但士兵们听到的只是战机飞掠而过的滚雷般的声音。从听桥方向,不时传来火光和轰隆声。

根据军委意图,为了保障松阳会战的顺利进行,从26日下午开始,39集团军在较大劣势的情况下,以一部兵力在二连顽强坚守。28日拂晓时分,当松阳会战结束后,北京战区命令39集团军主动放弃二连的坚固阵地的筑垒地域,以机动防御行动在二连与听桥之间逐次抗击俄蒙联军的凌厉攻势。在39集团军后方,40集团军已完成快速机动,正在加紧构筑第二道阵地。而42集团军前锋已抵达听桥与浩特之间。空降第15军已在浩特附近开始集结。他们的当面之敌包括俄军的2个合成集团军,1个空陆集团军,1个空降军,蒙军的1个合成集团军和1个特种军(步兵和骑兵组成的“侦察—攻击”型部队),1个独立机械化军。而保障俄蒙联军地面进攻的有俄军远东军区的航空兵全部,共计12个歼击师,5个强击师,3个轰炸师;蒙军的全部空军,计5个歼击师,2个强击师,1个轰炸师,3个直升机团。

狼谷口,位于二连和听桥之间,是由一组东西走向的凸起的山包加上周围丘陵地组成草原上一道高地群。狼谷口是指这里最高的两个山包之间的谷口,谷口东边的山包被当地人称狼胥山,而西边的则被称为虎踞岭,两山在蒙古语的意思是“一对山”。这里很早是成吉思汗祭天的地方,也是蒙古大军每次出征前集结誓师的地方。现在,这儿已成了39集团军的第一防御地带,由39集团军的117师在此防守。117师师长高卓雄是一个胖胖的中年军官,他的胖是天生由来的,虽然胖,但胖中透出英武和神气。底下的参谋们私下都称他为“巴顿”,这是由一名**电视台的记者偶尔叫出来的,结果被旁边的参谋听到后就喊了起来。几年前,他在乘坐侦察营的摩托车率领他的部队向蒙古草原开进时,被随队采访的那位记者看到后,大发感慨说,“看你们师长的背影,真乃巴顿在世呀!”,这一番话后来被听到的那个参谋在酒场上说了出来,高师长听了后端起酒杯还庄重地问那位记者,“你为什么说我像巴顿?”记者说:“我就觉得您像!”高师长听了这话后,啥也没有说,只端起烈烈的一大碗马**酒,一饮而尽。然后让那名参谋跟记者连碰三碗。如今,那名参谋已是中校团长了,在师里的互联网上,人都称“小分队长”,而只有高师长在用他的笔名“长戈”时,称他为“小分队”。此时,“小分队长”的团就坚守在哈那林乌拉。

“王团长,你们团的最新损失为啥还不报?”电话那头,高师长在催问他,语气中带着骂骂咧咧的味道。“哦,巴顿师长,我们视频吧。”他说着,将通信视频机接到网络端口。图像中,高师长胡子拉喳的,眼窝深深的,一脸的疲惫之色。“师长,您身体好吧。”王团长在说这话时,知道师长的血压有些高。“你管我的身体做鸟事?少说废话,快说你的损失怎样?”高师长没有理王团长的关切。“我的一营和三营基本实力完整,二营几乎打光,坦克营损失一个连,炮营损失挺大,主要是被轰炸的。装备和后勤有些损失,但尚可运作。其他的单位……”“嗯,情况正常。你坚守虎狼地区有把握吗?”高师长此时语气变得缓和多了。“师长,您将您的预备队调给我一个营,我保证实施一个大的行动,让您肯定放心。”“什么鸟行动?”“我准备夜袭敌营。”“哦?你还挺有胆子嘛。怎么,说说你的想法。”“我打算……”,“好,我就调给你一个营,侦察营怎么样?”“好——!”王团长听到这个决定,眼神一亮,那瘦瘦的脸庞上顿时露出像当新郎官那样的表情。

“2049年10月29日凌晨1时整,我第39集团军117师351团的夜袭特遣队约两个营的兵力,以隐蔽的动作,神速的攻击,一举歼灭了他们当面的俄蒙联军的一个团部和邻近的防御部队,击毙蒙军一名团长和团指大部,还顺带击毙了俄军顾问十数人。史称‘虎狼夜袭行动’……”这是多年后中国国防军编写的《2049年中国反侵略战争北京战区经典战例选编》中的章节描述。但现实情况是,当351团夜袭特遣队在撤退时,他们遭遇到蒙军特种军骑兵部队的堵截,损失也很大,其中王团长还负了伤,要不是侦察营战士顺带将他拉入一个草丛,恐怕早牺牲了,但这是后话。

就在351团夜袭敌营时刻,俄蒙联军的空军对河北和内蒙间的古长城沿线向北的听桥、浩特一线进行了大规模的空袭,空袭一直持续到拂晓。整晚上,北京战区的空军与敌机激战中。同一时刻,在我参加反击的空陆集团军均已撤退至山海关长城外的附近地区整补后,松阳城下的美日联军展开了“卡比丘”计划的第二阶段——攻占松阳市。截止10月29日8时,日军率先突入城中,正与我47军部队进行惨烈的巷战中;而美军第14空陆军的部队也从城北突入,正向战区前指所在地龙洋岗方向突进;而第7空陆军再度占领西山岗,已从西南对松阳形成包围之势。松阳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急情势之中。

同日,即10月29日8时整,俄蒙联军对狼谷口红军阵地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从351团坚守的狼胥山上望去,草原的天际,一队黑点出现了,又一队黑点出现了,一会儿功夫布满了天幕。而叶片砍击空气的轰鸣声也由远到近。一时间,整个天空在撕裂,整个大地在颤抖。一群信号弹从天边升起,接着,无数道火光迎面飞来,带着尖厉的撞击空气嗡嗡声,吓得一名士兵妈呀一声不敢再看,扭头就向山后跑去,班长急忙冲上前,将这个傻小子按倒在战壕中。在后方的一个高地上,高师长在掩蔽部中用他的炮队镜看到这一切,回过头问他的参谋长:“哎!参谋长,这有没有松阳的炮战激烈?”参谋长正在签发一个文件,听到师长问他,立即抬起头来说:“肯定要超过松阳前线的。这个俄蒙联军与美日联军不同,俄蒙联军主要是以炮兵遂行火力支援的,自然要密集得多。”而351团的王团长则不这么顺当,他艰难的坐在警卫排给他码出的弹药箱上,努力挺起身子通过炮队镜看着前方。血,顺着他左腿的纱布上渗了出来。旁边的作战参谋在捂着耳朵的同时,不忘提醒团长,“团长,我来看吧,我给你报清楚情况就可以了。”团长没理他,一直霸占着炮队镜就是不肯让开。弄得说话的参谋没事可做,只好拿起一个8倍望远镜看了起来。

不同于中国国防军和美日联军空陆军团,俄蒙联军地面部队的主力是陆空军团。在基本的战术兵团师这一级,是按师、团、营、连四级编制,主战装备坦克和装甲战车。每个师编制一个直升机团。如果是陆空坦克师,则这个直升机团主要装备重型突击直升机,叫陆空突击团,如果是陆空机步师,则这个直升机团主要装备反装甲直升机,称陆空攻击团。此时,在351团正面展开的就是两个俄军陆空坦克师。王团长所不知道的是,在这两个师的后方,是两个陆空机步师,一个陆空突击师。而蒙军为了避开破坏“圣山”之嫌,主要展开在狼谷口的东侧一线,他们要攻击的是117师的350团。

俄蒙联军的第一道弹幕落下来后,立时炸起一片火光,351团的炮兵群立即陷入到一片混乱之中。炮兵们刚刚打完炮弹,正上车准备转移发射阵地时,炮弹就准确的打到尚未上车的人群中,阵地上顿时血肉横飞。王团长接到炮兵群的报告后,立即判断有敌侦察兵就在附近。立即下令迫击炮连专打长得密密的比较高大的草丛。结果打了几发,真的有人从草丛中跑了出来,而且身着蒙古牧民的服装。当王团长从望远镜中看到后,立即喝令警卫排说,“去,把他们给我抓来。”不一会儿,人抓到他跟前了。他看到,这几个家伙虽然瑟瑟发抖,但神气仍然十分傲慢,一脸不屑的样子,就给警卫排长使了一个眼色,排长是河北沧州人,二话不说,一顿老拳,打得那几个家伙再也不敢神气了。然后他让一名蒙古族的侦察参谋问他们情况。审讯得知,这几个家伙是从俄军和蒙军的接合部渗透进来的,而这个接合部也正是我两个团的接合部。听到这个情况后,他陷入到沉思中,虽然外边炮兵打得连天,但他似乎又冒出了一个主意。

经过一番惨烈的激战,俄军第一梯队眼看着要突破狼谷口第一道阵地了,但天边飞来一群战术导弹,弹头打开后,一大片子母弹落在敌二梯队上空。随后,一排接一排的130火箭弹让狼谷口前的开阔地上顿时成了死亡地带。而117师的增援部队也及时赶到一线,一顿猛打猛冲,将从谷口突入的俄军两个营全部歼灭,还抓了一大群俘虏。而俄军师的战术机动集群正想投入战斗时,却发现他们前进的路上,一大堆地雷横在面前,正在他们狐疑不决时,他们的侧后,一个营的中国军队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一个侧击,让他们横尸一片,而那支中国军似乎也不在乎俄军坦克和步战车的突击,看到它们后,立即卧倒,只是打靠近的步兵,然后,空中立即飞来一批子母弹。俄军师长眼看着他的战术机动集群的坦克和步战车成了燃烧的铁棺材。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其它俄国师和蒙古军进攻的情况中。截止10时左右,俄蒙联军对狼谷口的第一次进攻被117师干净利索的击退了。

俄蒙联军自然想不通他们这样大规模的进攻被中国防守部队轻易化解了,但高师长到王团长们早清楚——这是嫩松战区血的经验教训换来的。而上级转来的通报中,就有空陆第21集团军一位名叫“李英帆”的师长所写的“黑鹰口之战与美日联军交战经验摘要(报告)”,其中就讲到他们是如何对进攻之敌实施“剪飘带”战术的。北京战区在接到这份经验后如获至宝,指令39集团军迅速展开研究并立即付诸实践。而117师的高师长向来就是一个作战理论研究迷,自然对此爱不释手。其实,在26日到28日的二连筑垒地域的防御战中,他就曾小试牛刀,而当王团长提出要夜袭敌营时,他当然满口答应。此时,他正对着视频机上115师师长乐呵呵地说:“老江,你有点进攻精神好不好?没事时让兵们到敌营中抢点东西来嘛!”随后两人在视频机中哈哈大笑。

正是这种以血的教训换来的成功经验和积极的进攻精神。30日3时40分,就在俄蒙联军那些兵们蒙头大睡的时候,40集团军随后从王团长对俄军的侧击点处实施反突破,一下子将一线的两个俄国师和一个蒙古师击溃,将战线一下子反推进到二连附近,要不是俄蒙联军出动大量空军遂行超强度空中支援,并及时投入战略预备队的两个集团军,恐怕二连早就成40集团军的囊中之物了。而42集团军已经在39集团军后方形成又一道坚固的防线了。空降第15军也在此时开始小批量的空降到蒙古境内,和北京战区的特种部队一道,对敌浅近纵深的战略战术目标实施精确摧毁行动,尤其是对俄国的远东铁路枢艾林特展开重点袭击。

“让中国人来吧,让他们尝尝我们俄国的铁拳。”说话的是内蒙靠近兰州战区一侧俄国境内的一个叫图兹曼镇的边境守备队队长图切夫上校。他所在的位置是俄军重要的补给站。开战后,俄国的宽轨铁道迅速修造到这儿,每天进进出出的车皮约有几百节,然后卸车由运输车队迅速转运到正在内蒙作战的俄国军队手中。中国的侦察卫星早瞄上这个地方了。北京战区的一个轰炸机团曾经来过一次,但在俄军歼击机群的攻击下,损失惨重仅返航不到十架。而战术导弹的攻击距离远远不够,若动用中程导弹,势必引发战争升级。所以,现在,必须要由地面攻击力量来摧毁这个交通枢纽了。此时,在图兹曼镇东北的戈壁滩一个沙坡里,悄悄潜伏着十几名北京战区特种部队的一个侦察破坏组。他们从27日凌晨一直潜藏在这儿,身体上边盖着厚厚的沙子,饿了就在雨披下啃几块压缩干粮,渴了就摸出水壶软管悄悄喝两口,想要大小便,也是特制的软容器解决。白天,大家丝毫不敢有所动作,因为头顶上不断有俄国的直升机飞来飞去。只有到了晚上,他们才敢悄悄起身活动活动筋骨,然后逐个悄悄地换一个位置,再度潜伏。就这样,他们一直坚持到30日凌晨4时10分,才接到指令,准备夜袭图兹曼镇。其实图兹曼镇就在离他们不到3公里的西南,从望远镜中看去,车站灯火辉煌,铁丝网密布,巡逻的士兵来来回回。不过,他们发现就在凌晨5时15分时,两队巡逻队有一个间隔10分钟的换班时间,而对空雷达此时停止转动,大约也是10分钟,估计是雷达员太疲惫了,迷糊一小会儿。这是他们连续三天观察的发现。在队长杨易的指挥下,他们开始向目标运动了。他们顺利的通过了第一道铁丝网,但在进入第二道铁丝网时,一名队员不慎踩响了一枚反步兵地雷,爆炸立即引来探照灯的照射,恰巧此时,车站开始遭到中国轰炸机群的猛烈轰炸,俄军的注意力马上被吸引到对空作战上了。探照灯灯光尚未扫射到他们就立即转向天空。杨易明白,空军来支援了,他下令指示组立即用激光指示器对目标照射,爆破组潜入到军火列车处,而他带着三名队员直接攻击站长室。

30日6时整,北京战区技术侦察局的一名侦听员侦听到俄国的电讯,经破译才知:“图兹曼车站遭到中国军的袭击,两列弹药车爆炸,一列途经的油罐车爆炸,引发车站连锁爆炸,车站基本被摧毁,我守备队长英勇殉职。击落中国轰炸机约十架,击毙中国特种兵十数人。……”战后,当中俄双方交换特种部队的战俘时,才发现那次执行任务人中,只有队长杨易活了下来,而且失去了一只胳膊和一条腿,后得知,是俄国人对他用刑时活生生弄残废的。回国后,杨易仅被授予“中国国防部二级战斗英雄”称号,而未授予一级,原因是被俘。当他拿着这个荣誉证书时,他哭了,多年后,他在图兹曼镇的对面中国境内的边境线上,艰难地跪了下去,向北方深深的磕了三个响头,然后将荣誉证书和军功章一直深埋在就近的一块界碑下。当他起身时,随行的记者发现他的表情终于舒缓了许多,露出了一丝丝笑容。年轻的女记者顿时也流出了热泪。

而此时,也有一位男人在为一位女人流泪。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功能呼出区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