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马里亚纳海沟(一)
就大自然来说,地球上有许多尚未解开的秘密;而就人类社会来说,任何时代总会有那么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地球最深处的马里亚纳海沟就兼具上述两个特性。
14日13时整,日军第1师团按照要地防空演习的想定,开始大规模部署了。全师18000名官兵和2000多辆战车,迅速把住东京市的各个街区要道。东京的老百姓对此早就见怪不怪了,所以,在士兵和警察的指挥下,该回家的回家,该装模作样配合记者摄像的就摄像。
此时,山口慧子家院子里的那几个人,打开装着源田弘毅尸骨粉末的袋子,用小铁锹一锹一锹地小心翼翼的向花园里上着肥。尽管院外的士兵大声吆喝着,其中一名班长进到这敞开大门的院子里,还大声要求他们赶紧进屋,眼睛看着“肥料”了,却丝毫没有怀疑那袋子里装的正是鼎鼎大名的第1师团长源田弘毅中将的尸骸粉末。被训斥的这几个人相互看着,有些发愣,其中两个人的手已经紧紧抓住了铁锹把。山口慧子从屋里走出来,哈依哈依的解释着。班长正欲离去,一辆满载士兵的卡车停在大门口了。一名少校军官下车后,立即进了这个院子,赶走前边的班长,然后大声向山口慧子宣布着什么,邻居们紧张地**着这个美女家发生的情况。
与此同时,在东经147度30分,北纬15度的马里亚纳群岛的洋面上,美国第6舰队的“克伦威尔”号电子侦察船正在悠闲的巡航。为它护航的,是一艘正在水下1000米航行的“剑鱼”型战略**。
“船长,把我们派到这个该死的地方,一旦沉没,救都救不及,那可是一万米的海深啊。呵呵。”电子监测长舒克少校对船长纽曼伦上校这样开玩笑着。
“是啊,这里是太平洋中的奇异之地,我们是得小心点。这些天来,这里不断有奇怪的迹象。舰队之所以派遣我们来这儿,主要是侦察和探测一下到底是什么情况,同时,这里可以为防止来自中国波陵岛的导弹袭击提供30分钟的预警时间。”纽曼伦上校此时坐在自己的指挥椅上,一边翘着二郎腿一边喝着咖啡对着站在身边的舒克少校这样说着。
“问一下‘剑鱼号’,看他们有没有发现什么情况?舒克,你把主要的电子侦察的方向对着波陵岛,并搜集大气层中的电磁信号。”纽曼伦对副官说完又对舒克补充了这么一句。
“剑鱼4号,剑鱼4号,我是探测员3号,我是探测员3号,你那儿情况如何?”
“没有发现异常情况,没有发现异常情况,我正准备潜深到1500米。”水底下的“剑鱼”是这样报告的。
“报告舰队司令部,说剑鱼4号准备潜深到1500米,那可是他的极限潜深。”纽曼伦船长最后一句似乎是自言自语。
此时,“剑鱼”型**上的罗斯列艇长可不这样想,其实除了公开的数据外,他还有500米的冗余潜深。
“剑鱼”型**并不是常规的**,如果从吨位和排水量上说,它顶多是一艘中型潜艇,也就是3000吨级的。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把早先的深海潜艇的小吨位扩展到大吨位,兼备了深潜所带来的更加隐蔽突然的打击特性。如果它要静坐在2000米的海底中,世界上几乎没有什么武器可以摧毁它。罗斯列艇长知道,他的潜艇完全可以静坐在海底6个月,然后对对手发出致命一击。罗斯列是一名黑人,长得有点像21世纪初的美国著名演员摩根?弗里曼,或许他真的就是弗里曼的后代吧,反正没人知道。
“剑鱼4号”的潜艇指挥室有点像《星际迷航》中寇克舰长的指挥舱,宽敞和舒适,几位主要操纵员分布在四周,罗斯列端坐在舱室**的艇长指挥椅上。他的前方是一块大屏幕,屏幕上正显示着潜艇头部上下左右45度的视像。在屏幕中,这样深的海底几乎看不到亮光,但潜艇头部的光线感应技术装置还是能够将星星点点的光线融合在一起,呈给指挥舱的是一幅柔和的图像。潜艇开始下潜了,倾角不大,是以3度斜向下潜的。此时的航速是30节。屏幕上,闪着光的深海鱼类、奇异的贝壳、伸长着的海藻,偶尔还有成群的大嘴琵琶鱼,更多的,是空旷的海水和看不见尽头的海沟地形。
很快,潜艇下潜到1800米的深度,到达了马里亚纳海沟的那个被称为“地球的最深处”——“挑战者深渊”的上方。然后罗斯列艇长下令减速3节。现在,他们的下边,是黑不见底的巨大深渊。罗斯列知道,他不是来科学考察的,声纳官报告他,这底下隐隐约约的有巨大的震动声响从下方传来,而电子探测官也报告他,下边似乎有某种巨大的电磁场存在。
“保持速度,施放拖曳式通信浮标。”他下令道。这是给头顶上的电子侦察船一个信号,我们准备探测作业了。只见一个浮标从潜艇尾部发射出来,迅速浮上海面。在巨大的浮力作用下,这个圆球形的浮标2分钟后就露出水面,这时,潜艇接到了电子侦察船的信号,“‘探测员3号’已看到浮标,请放心,我们就在你们头顶。”
“保持稳定,准备施放无人潜艇。”罗斯列艇长看到“克伦威尔”船的回电后心中稍安后,就这样下令。他看到那群大嘴琵琶鱼中的几个朝着潜艇靠过来了。他当然不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鱼类了。
为了这一次探测,他的潜艇这一次携带了两艘吨位在100吨的“深海4型”无人潜艇。
“A号施放——”,他下令。他感到艇体明显松动了一下,接着大屏幕的图像切换到“深海4型”上,然后,又缩小成屏中屏了。“B号施放——”,他同样感觉到明显的松动。
两艘小潜艇一施放,那群大嘴琵琶鱼像逃避攻击似的一阵惊慌,然后看到小潜艇向深渊中滑去,就又恢复了平静。
在小潜艇的光亮下,“挑战者深渊”显得苍凉和空旷,毫无一丝生命迹象,偶尔看到几个说不出名来的浮游生物,让人心中堵得慌。有一条有一只大大的鼓着眼睛的生物,看到小潜艇过来了,嗖的跑开了。“克伦威尔”号上的纽曼伦上校看的目瞪口呆,一瞬间,忘记喝咖啡了。
“那边似乎有一点东西,向那边照射。”纽曼伦船长下令。其实,现在这两艘小潜艇都是由电子侦察船来操纵了。
“天,这是什么?”在大屏幕上,一个巨大的炮塔形态出来了。全船的人心都提到嗓子眼上了。
13时30分,在山口慧子家中,那一队第1师团的士兵在四周开始担任警戒,门口插着一个用日语写着的“军事重地,禁止出入”牌子。那名少校已经端坐在慧子家的客厅中,两名士兵站在他身后,而慧子和那几个男女,都坐在客厅另一侧的长沙发上,虽然满脸的不情愿,但也没办法。
“慧子小姐,根据演习指挥部的命令,我现在正式征用你的住宅为我的临时指挥所。”说话的少校原来是在第1师团长源田弘毅办公室中的那个新副官。
“是的,少校先生,我们遵照您的命令。”慧子欠了欠身这样说。
“那么,请你们先到侧室中。”新副官此时站起身来,向他们示意着。两名士兵端起枪来立即向前走了几步。他们刚越过少校,突然,副官不知什么时候拿起一个针管狠狠地扎进离他最近的一名士兵的后脖子,那士兵回头看了看少校,一脸的茫然,然后倒了下去,另一名士兵刚惊讶了一秒钟,只见正在起身的一名男子,同样把一个针管狠狠地扎进士兵的脸上。
一分钟后,这两名卫兵变成了一堆粉末。看着他们化成了粉末,少校副官一挥手,两名男子立即朝自己的脸颊上打了一针,一分钟过后,这两名男子的长相跟前面的那两名卫兵一模一样了。他俩换上落在地上的军装,挎起地下的枪,俨然挺立在少校副官的身边。粉末已经被其他人打扫进化肥袋中了。
就在他们进行“替换”和“互换”行动时,房顶上正在架设一个大大的天线,天线直指天空。那些正在**的邻居们此时被警察的叫门声惊醒,挨个开了门后,一个一个乖乖的拉上窗帘,被告知不得**军事行动的禁令。但站岗的日军士兵和巡查的警察们绝对不知道,一个巨大的阴谋就在他们的保护下开始进行了。
在小潜艇的探照灯光下,巨大的炮塔形态逐渐显露出来了。轮廓越来越大,看到它的人,终于发现这是一艘一百多年前参加了马里亚纳海战的日本军舰。它的残骸此时悬挂着海沟的一处向里凸起的悬崖上,好像是地面上的“悬棺”模样,看得正在看的人们,毛骨悚然,不寒而栗。
“船长,这好像当年参加马里亚纳海战时,被我们的海军航空兵击沉的日本联合舰队的‘武藏’号战列舰,但我知道,它的沉没地点在东经122度32分、北纬13度7分水域。它怎么会在这儿呢?”舒克少校这样问纽曼伦船长。
纽曼伦船长愣了片刻,说了一句“鬼才知道”,然后下令,“继续深潜”。
罗列斯艇长听到了他的话,追问了一句,“‘探测员3号’,上方的情况如何?”因为,他越看越觉得那群大嘴琵琶鱼很奇怪,远看像是鱼,近看像是机械鱼。他有一种深深的直觉,那就是,可能要出事!
是的,可能要出事。正在静空轨道上的“笨笨531”也在这样想着。从14日11时30分一颗当量为10万吨级的核武器在耿家庄爆炸后,她收到的命令就是严密监视一切可能值得监视的目标。从13点整起,“嫦娥531”大型空间站就迅速建立了几个监测小组,巨大的空间站的情报侦察能力顿时被调动起来了。现在,她要做的就是——与“金波巴特001”一道,迅速查明“到底是谁干的?”
“克伦威尔”电子侦察船在马里亚纳海沟的“挑战者深渊”的行动一直在被她的“马里亚纳监测小组”跟踪着。当然,这些天年,不断有信息显示,这个地球上最深的海沟,绝对不仅仅是神秘和平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