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日若翻脸美国是否出兵?普京回应语惊四座!
中日一旦摊牌开战谁会站在中国一边?谁又会支持日本?近日,普京说了一句话,让躁动不安的日本举国都震惊了...
普京到底说了什么,打死你也想不到
下载军事头条看全部文章
最后的反击

第三十章:魅影重重(十)

“B”星舰的美国上校正是这样想的。他想的时候是北京时间2049年11月22日0时15分。

从接近于纽约的静空轨道上起飞后,“B”星舰就直奔“亚利桑纳”号战斗空间站方向而去。当“B”星舰敦实的舰体照耀着母港——“哥伦比亚”超级战斗空间站时,这位美国上校的内心是极度自豪的。

“B”星舰是基于23世纪与外星人的空战所设计“超世纪”星际战舰,但具体的指标是按2080年星舰的可能技术参数来设计并建成的。可以说,“B”星舰是基于未来三十年后设计的世界上最先进的星际战舰,其技术领先世界其他各国,包括中国在内的“X”星舰至少十年以上。

11月10日晚,庄兴国在回部队途中看到的“空战机器人”与中国战机的空战,正是“空战机器人”——空天无人战斗机,第一次运用到嫩松战场的情景。而当时,庄兴国急着往回来的原因就是,由于空陆第12师要扩编成空陆第12军,空陆第36旅也要扩编成空陆第36师了,所以,他不待伤完全好,在医院里死缠硬磨,给护士妹妹献花,给院长送酒,总之,什么招都用上了,到最后总算出院了。回途中,他看到了美国空战机器人的首次空战。他所不知道的是,其中的“未来战士”项目是与“B”星舰的“超世纪星舰项目”有高度融合度的。这两大项目同属于美国洛马希未来新技术公司。

“施放护卫伴随卫星,打开全视摄像头。”此刻,这位下巴上长满络腮胡子的舰长发布了他的第一道命令。此时,上校头戴一顶上个世纪初亚洲曾经十分流行的“学生帽”。这种帽子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大街上,是****的男学生的主选,通常呈黑色且有檐。

随着护卫伴随卫星的升起,镜头里,先是显示“B”星舰的局部,然后是巨大的舰体。同时,大屏幕中可以看到,另一侧的舰体上正在升起的一个小亮点,那是2号护卫伴随卫星,而舰体下方同时也出现了3号护卫伴随卫星。

在宽敞的星舰指挥大厅前方,头戴“学生帽”的“B”星舰舰长——火夫斯基(书友:“火夫斯基”)上校,正威襟正坐着。指挥椅的右侧,是一杯腥红的葡萄酒。那高脚杯轻轻放在支架上,纹丝未动。感受到这一点,火夫斯基满意地呷了一口酒,又拿着葡萄酒杯晃动着。看来,他对整个星舰的起飞动作甚是满意。

火夫斯基透过酒杯里泛动的酒液看到的大屏幕上,呈现出一副让人久久难以忘怀的,很容易令人凝神不动的画面:

繁星闪耀的星空中,一艘半月形的巨大的星舰刚刚离开静空轨道的母港,正在向太空疾驶,这是护卫伴随卫星的全视镜头。在半月形舰体的“弧心”部位,有一支最粗的喷管口。而分列两侧的又是四支稍细的喷管口。火夫斯基舰长知道,这是他的杀手锏——新型武器阵。武器阵中,**那根最粗大的管子是激光动能炮,两侧稍细的管子是粒子束质能炮。

火夫斯基放下高脚杯,扬起头来对着武器官大声下令,“武器官,施放目标艇。开始进行武器测试。”

武器官那边立即答道,“收到,施放目标艇,进行武器测试。”

在大屏幕中,只见一艘目标艇立即从粗大管口的上方被发射出去。发射的位置显然是指挥舰桥下方的工程舱。目标艇并不大,大概是粗大管口的五倍径长。它一发射出去,立即以三马赫(即每小时3384公里,1马赫1126公里/每小时)的速度脱离母舰,疾速向太空黑暗中驶去。太空中,目标艇掠过一个星光,再掠过一个星云,甚至一颗彗星在远处与它伴飞。

“倒计时十分钟开始。”火夫斯基下令。

计时员开始整点报数了,“10分钟,9分30秒,9分钟……”

大屏幕上迅速显示着目标艇的距离等参数,50千米,60千米……一直等读数到达500公里位置时,火夫斯基那边并未发令。而舰桥上,所有的人都在屏住呼吸,等待他的命令。然后,奇怪的是,他仍然在喝着自己的葡萄酒,似乎并不为所动。

此时,计时员开始一分钟倒计时报数。“60,59,58,57……”很快就到了“10,9,8,7……”大屏幕上的计数已经达到了600公里。只见火夫斯基一个仰头,把剩下的葡萄酒一口吞下,然后站起身来,笑了笑说。

“各位,放弃第一波攻击。重新五分钟倒计时。”他这么一说,让大家都很惊讶。因为600公里的射程,已经是激光动能炮的最大极限射程了。他的话令众人面面相觑。果然,武器官提议道,“舰长,要不要把目标艇向回收一些?”

“不,我要测试一千公里的射程效果。”火夫斯基的语气中透露出顽固的习性。武器官摇摇头,憨笑了一下。他太清楚这位老上级了,毕竟。这位老上级的血液中流淌着俄国人的基因。不过,他确实喜欢舰长的性格中的固执和坚定。

“好吧。”武器官听从了舰长的命令,继续掌控着射击参数,并不断对射击官调整着口令。“对,偏右一点,不不,动作太大了。偏左一点,行,不错,保持住。”武器官与他的射击官这么轻声嘀咕着,这让火夫斯基听到后似有不爽。

谁也没想到的是,不待五分钟时间到,只见舰长立即走了过去,一把推开射击官,说,“走开,我来亲自射击。”

计时员开始倒计时报时了,“10,9,8,……”大屏幕上清楚地显示着目标艇的特写画面。它还在太空中风驰电掣着。

当计时员报出“0”数字时,火夫斯基一按动炮钮,只见一道明亮的激光擦着目标艇的喷尾管而过。虽然只是擦着了,但炽热的能量立即将喷尾管熔化成金属钢花。此时,大屏幕上看到的目标艇,全然没了起初奔跑时的壮观,而是东扭西歪地胡跑乱窜。不消它再动作,只见四团粒子束光芒迅速罩住了它,在刺眼的亮度光环中将它击中碎片。

指挥舰桥里顿时响起一片掌声,大家对舰长的这一手十分佩服,多抬起头来仰视着他。然后,奇怪的是,火夫斯基从射击座椅上起身后,轻轻地拍了拍站在身后的射击员的肩膀说,“先生,刚才很抱歉。现在,你来操作。”然后低着头走回到自己的座椅上,转过身来,凝视众人几秒钟,开口说道:

“先生们,你们可能以为我刚才是故意这样射击的。其实不是的。我想说的是,第一次射击,实际上是我失误了,我本来以为按照提前量射击是没错的,但却忽视了其它星体引力对目标艇的影响,所以打偏了。第二次射击虽然全面命中,但那是目标艇在丧失了动力推进装置后,因为在那儿打转,所以很容易捕捉到并容易命中。现在,我们可以说,我们刚才的武器测试是失败的。但是,我还是要感谢各位先生的协助,尤其是要感谢射击员先生。”他说着,对着刚才被他一把推开的射击员欠了欠身。

“当然,我也要告诉诸位一个好消息,虽然是失败的测试,但足以证明我们美国星舰技术是世界一流的,我们的武器阵是可以打到一千公里外的。”他说完,再一次端起他的葡萄酒杯,说,“我为你们感到骄傲,敬你们。”说完,再次一仰头喝光葡萄酒。喝光后,武器官看到的是,他低头吩咐舰桥勤务兵了一句什么。

不一会儿,勤务兵给每个军官端上了一杯葡萄酒,大家先是看了看舰长,看到舰长示意大家端起来时,都小心翼翼地接了过来。

“先生们,我现在正式告诉大家的是,我们即将援助我们的‘亚里桑纳’号战斗空间站。现在你们端起来的是我给各位的赞美酒。我要赞美你们英勇无畏的坚守精神。我希望咱们重新回到母港时,能够再喝这么一杯。”说完,他再次仰头把葡萄酒灌进嘴里,然后,把酒杯递给舰桥勤务兵。

“现在,让我们全速向‘亚里桑纳’号空间站进发——”火夫斯基一说完,重新端坐在他的指挥座椅上,这一次,他才是真正进入了战斗状态。你看,他的双手扶着椅子两侧的扶翼,全然没了先前的浪荡气质,与之前的感觉截然不同。武器官——霍尔斯中校明显有不同的感觉。

一个小时后,也就是22日凌晨1时左右,当“B”星舰还在30分钟时程差就要到达“亚里桑纳”号超级战斗空间站时,火夫斯基在他的“B”星舰上,接到克鲁门将军的通报:美国“A”机动攻击舰已经与中国的一艘大型改装型星舰遭遇,双方正在对峙中。然后,克鲁门将军那边显然很忙,直接把美国深空侦察预警卫星的图像接入给他。现在,他完整地研究了两舰对峙乃至发生战斗的许多细节了。

果然,他看到,“A”机动攻击舰先是发射了一枚“地狱火A型”星际导弹,以未警告,接着在很短的时间内,又接连发射了三枚同型导弹。然后,五发导弹齐射,冲向中国的星舰。他有些发笑,觉得指挥“A”机动攻击舰的苏格中校果然年轻气盛,根本不顾及弹药数量,一通乱射。

正在这样想着,工程舱来电请示,“舰长,由于连续一小时急驶,核聚变反应堆有些过热,离子推进器推力不够,请示要不要停下来十分钟?”火夫斯基听到后,悖然大怒,恶狠狠地说,“不准停车,你们马上派人抢修。”说过话后再抬头看大屏幕时,才猛然发现,“A”机动攻击舰正在爆炸解体中。然后,星空中两道明亮的光束穿拥而过。紧接着,中国的星舰开始起火,“A”机动攻击舰一旁的某个物体也在起火。

这看得他目瞪口呆。隔了一会后,这才想起来工程舱的请示,立即回复,“停车十分钟,紧急抢修。”

星空中,巨大的“B”星舰紧急刹车,然后滑翔一阵后,停车了。前边,“亚利桑纳”号超级战斗空间站的影子刚露出了地平线,而太阳的光芒闪耀在更远方的地平线上。

火夫斯基狠狠地捶打了一下自己的大腿。谁也不知道他这个动作究竟要表达什么意思。

当他抬起头时,克鲁门将军的头像占满了整个大屏幕。他的表情十分沉重,而且透露着悲伤。但他说话的语气仍然保持着将军的威严。

“火夫斯基,你为什么停车?你知道吗?我们失去了A舰,现在非常需要你投入战斗。”

“是的,将军,我非常想尽快投入战斗,但我的工程舱报告我,核聚变反应堆过热,离子推进器推力不足。我需要停车十分钟来进行修理。”火夫斯基并不畏惧这位将军,毕竟,他不是他的直接长官,而且他的“B”星舰也不归他指挥。

“好吧,那你赶紧抢修吧。我希望十分钟后听到你的好消息。”克鲁门的话音刚落,图像就挂断了。

“这个老狐狸,为了争权夺势,也不管我们是否准备好了,就要求我投入战斗。哼!”火夫斯基这样想着,轻蔑地哼了一声。他这样哼着,忽然感觉到大脑很沉重,这种沉重从未有过。困顿之意不断在挑战他的眼皮。

他竟然睡着了。在他的座椅上竟然发出轻轻的呼噜声。武器官吃惊地看到这一幕,对着射击员做了一个不明白的耸肩动作,意思是,现在是十分钟修理时间,看,咱们舰长睡着了。

其实,他们哪里知道的是。火夫斯基舰长的大脑已经被远程“遥感”了。只不过,对方让他在合适的时机,合适的地点,恰到好处地睡着而已。

同时被“遥感”的还有中国“X”星舰的最高指挥官——司令员东方龙。不过,东方龙接受到的遥感的力量并不大,他此时表现出来的是,透过星舰舷舱窗口,全神贯注地望着太空。而按照“天宫乙”舰队指挥舱室里参谋人员的习惯,这是司令员经常的动作,所以,谁也不觉得意外。

只是,曹参谋长有事要报告,就在他凝神几分钟后,走到他的座椅前,说了一声,“司令员,毁伤统计报告出来了。”然后,他忽然发现,司令员竟然毫无反应。他有些惊讶,就探过头去看司令员的眼神。这才发现,司令员的眼神直勾勾地盯着窗外,似乎根本没有听到他的话。

不过,正如曹亮基参谋长要报告的那样,此时的“X”星舰,“大火”还在持续“燃烧”,但力度和强度小多了。而星舰的工程舱里,星舰的总工程师在工程舱务长正在低头研究着什么。

“司令员,司令员!”曹参谋长急切地喊着东方龙。大约一分钟后,东方龙忽然抬起头来问,“怎么,有事吗?我刚才是不是睡着了?”

“是啊,司令员,你刚才就是睡着了,不过,你的眼睛瞪得溜圆,吓坏我了,我正准备喊医生呢。”曹参谋长这样说。

“是吗?我是这样睡觉的吗?”东方龙说着,真的自己揉了一下眼睛。

“老曹,我刚才其实并未睡着,刚才那一刻,我似乎身在即将来临的美国星际战舰上。我能知道,那个B舰正在停车抢修他的反应堆呢。”东方龙站起身来,这样对曹参谋长说着。他说话的表情,也是大惑不解的样子,这让曹参谋长甚为惊异。

海陵岛上,那位精瘦的老人此时正在看着躺在大厅**的两位男女。他和她各躺在一张椅子上,很舒服地睡着了。而伴随老人身边的,则是一位十来岁的小男孩。

老人问小伙子,“你看到什么了?”躺着的小伙子喃喃地说,“我看到了核聚变反应堆……”

老人再问姑娘,“你看到了什么?”躺着的姑娘喃喃地说,“我看到了美丽的星空,和一个忽然而至的问候声。”

“噢!”老人似乎有些明白,然后对着小男孩示意了一下。小男孩立即上前,用自己的两只手,各自捂着两人的太阳穴,并用自己两只光脚丫子,各踩住一根导线。导线直通大厅的下方,一直传导到一间大厅中。

大厅里,空无一人,但机器人不断播报着一个声音,“控制单元一,美国舰长,状态,睡眠状态;控制单元二,中国舰队司令员,状态,被打断……”

大厅的环形墙壁上,忽然播放出遥感所获得的图像数据。然后,经过仿真模拟,又生成了一副魅影重重的太空景象。

在大厅的正门后,挂着一幅画。画上,是一副千年古柳树。上书“戈壁红柳。”然后,是一张照片,一群年轻的中国军人,正在戈壁滩的一棵柳树下相互搂着肩,对着镜头,欢快地笑着。

那群人中,有两个人模样我们似乎很熟悉,一个是杨智,一个是上方屋子里的那位精瘦老人。镜头放大,就会看到右下角,摄像的时间是1996年3月19日。

其实,正在老人遥感着太空中就要发生的事时,嫩松战区的松山要塞的一个坑道里,一位年轻军官正在看着一本书——《信息前沿:人类对未知领域神奇能力探索的应用假想案例》,作者是“布衣长”。

“昆仑(书友:南京昆仑),这么晚了,你怎么还不睡?明早军长要来我们这儿视察呢。”打着手电筒照着他脸的是第63集团军的机步第187师参谋长汪勇。

“好吧,参谋长,我就睡觉吧。”说完,他不待参谋长走开没有,直接把台灯一拉,就自顾自缩进被窝中。

“哼哼,这个强参谋,太不像话了。”跟随参谋长查夜的一位年轻参谋出来后,对着汪参谋长这样嘀咕着。

“停停,你不要背后说人家嘛。强参谋,那可是这个,你学着点。”汪勇差一点竖起了大拇指。

“强昆仑,中国国防军第63集团军机步第187师侦察科正营职侦察参谋。入伍21年,由于个性强,脾气大,本来是很好的侦察科长人选,但我们认为……”

看这则简历的是第63集团军军长戴九天少将。他此时也无法入眠。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功能呼出区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