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日若翻脸美国是否出兵?普京回应语惊四座!
中日一旦摊牌开战谁会站在中国一边?谁又会支持日本?近日,普京说了一句话,让躁动不安的日本举国都震惊了...
普京到底说了什么,打死你也想不到
下载军事头条看全部文章
最后的反击

第四十章:松山要塞(九)(上)

尽管松山市和要塞区的表面阵地被炸得一塌糊涂,但机步第187师的各主要对空观察哨还是把这场空战完整地摄录下来,并同步传输给师指挥中心。这让师长杨矛和师参谋长汪勇第一次真正领略了大空战的震撼。当然,这也让他们重新认识到制空权对于要塞攻防战的真正价值。

“尽管由于我们未曾历经战阵,首次投入实战,但这样的认识对于松山要塞的防御作战却是至关重要的。其中一个秘密对空摄像头就处在“云起衣观察小组”附近。虽然炸弹飞舞,导弹乱蹿,但对这些秘密摄像头的损毁并不大。毕竟,点状的精确打击很难发现并摧毁地面上隐藏的摄像头……”

上面这段文字是机步第87师战斗日志上的原始记录。

这段文字两年后被用于中国国防军国防大学“要塞防御战侦察体系建设”的授课资料中。而讲课的人,就是当年在第一时间签署这个战斗日志的师参谋长汪勇。不过,在给即将远征非洲的中校级以上的指挥官授课时,汪勇的身份是副军级作战学教授。当他讲到大空战那一幕时,他的眼神里既有无法掩饰的悲怆,又有一丝奇怪的神秘。学员们只是听到以下的故事:

首先开火的是“联合国军”的重型制空战斗机群。它们在接近到距离要塞区一百多公里时,就发射了第一批远程空空导弹。利用与我方远程空空导弹的20公里的“技术距离差”(即敌我的远程空空导弹的有效作用距离相差20公里),先将我军空军第116混编师的3个歼击机大队的空战队形打乱,然后趁乱,在距要塞区约50公里时,再度发射一批中程空空导弹。这时候,敌我双方的远程空空导弹都发挥完作用,双方几乎是同时发射了中程空空导弹,所以,损伤的多与少,主要要看双方反空空导弹策略和技术手段的运用。当然,由于技术手段的差距,尽管我军在空战策略上并无大的失误,但损伤仍较大,3个歼击机大队尚未进入要塞区上空就损失过半。迎头拦截我军战机的是“联合国军”空军的美国空军第8航空队“霍斯曼”联队,损失约等于我机损失的一半。当然还有几架日本和德国观察机。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被我远程空空导弹击落的美机中,有一个所谓的“王牌中王牌”FA86战斗机飞行员洛林尼中校。

“人啦,尤其是历史上的空战英雄们,经常就这样平庸而又意外的阵亡了。我以后给你们细讲。”汪勇忽然冒出这一句。这听得在座的中校们为之一震。汪勇看了看大家有些迷惑的表情,还在继续讲述着那场大空战。

“同志们,请看这里。敌机从东北方向飞临,我机是从西南方向进入。”汪勇用激光笔指着教室**的全三维沙盘中的“松山要塞”。沙盘四个边时不时跳出“嫩松战区地图”的字样来。

双方从两头分别相向接临到要塞区上空时,尚未达到近距离空战的范围,因为双方战斗机相距还有五六十公里外。这时候是什么关头?这就是“中距离到近距离间的混沌距离。”噢,当然这个“混沌距离”的术语是我自己发明的,意思是,在这个距离上,你是要用中程空空导弹呢,还是要用近程空空导弹呢?要紧的是,这段距离就是几分钟的功夫。而现代空战之关键就在于这几分钟的功夫。所以,我把它定义为“混沌距离”。什么是“混沌”呢?就是空中的带队长机在定下空战决心时,时间极短,信息量极大,而空域的情况瞬息万变……

他这样讲着,有一位学员举手示意,不待汪勇同意,就突然站立了起来,大声说,“汪教授,理论上的东西我们刚刚接触到,我们会好好学习的。我看请您还是给我们讲讲那场大空战的故事吧。同学们,我的提议你们同意吗?”这位英俊帅气的中校在汪教授的惊讶声中,这样倡议了一下。顿时,大家早就像被憋屈了很久的样子,顿时爆发出“同意,同意!”的呼声。汪勇看到这个场景,也呵呵地笑了起来,然后双手示意那位同学先坐下来。看到他坐下来后,汪教授说出下面的话来。

“赵洪飞中校,我知道你的绰号叫‘仁军师’。当时是以一名中尉参谋的身份参加空陆第12军对松山要塞附近德军的大反击的,你没有看到过那场大空战。据说,你当时在你们师长庄兴国的指挥下,立过战功。你不要骄傲嘛。我可以完全撇开教学来讲故事。但你知道吗?打仗打的是什么?固然需要先进的武器,但更重要的是战争观念和作战理论的先进。”汪勇说着指了一下自己的脑袋。

“这里的落后(脑袋)才是真正的落后。松山要塞保卫战,没有人比我对这一点理解得更深了。”汪勇说完,竟自叹了一口气。然后,他声音高了一下,说,“好吧。那我就讲讲那场大空战到底发生了什么。来,赵洪飞,你把所有的教学仪器全关了。你们大家都围成一圈吧。来,到这里。”

那名叫“赵洪飞”的中校听着教授的话,先是楞了一下,然后使劲点点头,立即给另一个学员队的区队长说,“老曾,你把你们的学员调整一下,坐到我们这块来吧。我去关仪器。”

那名叫“老曾”的,就是护送李参谋(后来第63军参谋长李向龙)出城的曾进中尉,他当时的职务是27军侦察营装甲侦察连连长。以后,曾进又在东线作战中,参加过对俄蒙联军“金波巴特1号”特种突袭行动。还以东线特种大队副大队长的身份,在东线前线司令部作战四处闻巴顿——“巴顿战刀”的指挥下,带领著名的“猎鹰中队”,成功精确狙杀对国人民犯下恶行的,俄国**契尔恰洛夫派往俄蒙联军总部的最大监军——内卫队中将、俄蒙联军副总司令的戈达耶夫,以及俄蒙联军几十名副职指挥官。可以说,功勋卓著。现在曾进的身份是国防大学“猎鹰班”第2区队区队长,而赵洪飞,也就是仁军师,则是第1区队区队长。

他听到仁军师的话后,嗯啊了一下,就指挥着本区队的人向对面1区队的座位挪过去。其实,包括仁军师在内,谁也不知道的是,他有一个绰号叫“风军师”,总是笑**的,犹如春风拂面,人缘特好。

就在他们挪动座位时,一个中将正从窗外偷偷地看着这一幕,悄悄地笑了一下,然后转身而去。他就是国防大学教育长李英帆,然后一招呼跟随在身后的两个人,继续到其他教室里巡视。跟随的人中,有一名少将特别显眼,他就是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部长庄兴国。

此时是公元2051年4月17日,中国国防军已经攻占了日本,建立起“东瀛自治州”,并在太平洋的中途岛大海战中重创“联合国军”美国第6、第7舰队。正准备从以美国为首的欧美核心势力的薄弱处入手,派遣由空陆第21集团军为主的“非洲远征军”登陆,登陆成功后则即向中东进攻,以切断所剩无几的所谓的“联合国军”所在国家的能源供应。这个“猎鹰班”就是毕业后即将升任为空陆第12军、空陆第55军、空陆第61军的旅级指挥官。

“同学们,坐好了,现在请汪教授开始讲!”仁军师反客为主,当起了主持人的角色,并做了一个电视常见的邀请动作。这让众人的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有的同学,竟然鼓起掌来;而有的,则搓着手,准备大听一场。

“同学们,空战,难道就是二战大空战延续近一百年的模式吗?”汪勇站定后,这样问一句。

“应当是吧”、“可能是吧”、“那怎么可能是呢”、“这个不好说吧”,同学们七嘴八舌的,回答各不一样。

“看看,你们的回答都没有标准答案。这本身就说明:空战未必就是二战大空战模式。”汪勇这样肯定的说。

“假如大空战是二战的模式,那我们想想,这个模式是如何发展来的?不正是那些空战先驱们改造了作战思维模式后的创新吗?我们后来的人为什么不能够打破这些空战先驱们的思维模式呢?这里有一本书,我先给大家看看,这叫《中国人的思维批判》。”汪勇说着,从他身后忽然拿出一本泛着红光的书来,拿在手上扬了扬。

“当然,还有一本书,叫《中国人的思维改造》。是这本《中国人的思维批判》理论体系的新发展。批判这本书的作者是楚渔,改造这本书是作者是老参谋。这两人是师徒关系。其中……我希望同学们一定要借来看看。”汪勇说这话时,中间停顿了一下,到底还是没有说出来,只是希望同学们借阅来看看。

“为什么我要介绍《中国人的思维批判》这本书呢?是因为,继这本书后,又出了本《中国人的思维改造》,从而掀起了‘中国人的思维革命’热潮。接着在未来十年中,中国战略思想界又出版了《空陆战》、《空天宇航战》、《空战新思维》等著作;而中国影视界则拍成世界顶尖科幻大片《人间黑洞》、《第九宇宙》、《信息战士》等,一改中国人喜欢皇宫戏的习性。但最重要的是,中国军界则一改学术权威垄断的现象,大兴**的‘军事学术**’氛围,积极提倡军事学术的思维革命。所以,我拿这本书要告诉大家是,这本书是所有后来发生一系列战略行为的主干线,或者叫源动力。”汪勇说完,神情十分严肃也很郑重。这让同学们看得有些沉重。

看到同学们有些沉重,汪勇知道大家还是不大喜欢严肃的话题,但这些话又是必须讲的,不然,下边的故事他们可真的无法理解。而且下边的故事还牵扯一些秘密。当然,这些秘密,有的是可以公开说了。

“同学们,我在讲之前讲得那么罗里罗嗦的,并非卖关子,而是要告诉你们,理论创新的重要性。而理论的创新,势必与你思维的改造密切相关的。你们这个班是要远征异域的,你们现在的封闭式教学是带有保密性质的。所以,你们每个人都必须是汉尼拔那样的远征军指挥官,因为你们率领一个空陆旅的。好吧!我把空战故事讲完后,下节课还是要给你们讲授作战思维的改造。现在,让我们开讲吧。”

他的话音刚落,底下的学员们顿时响起一片掌声。汪勇不知道的是,这是因为他要开讲了,还是因为他刚才讲的那些话打动了他们的心底呢?但他知道,作战思维的改造任重道远。

汉尼拔!这是仁军师和风军师他们宿舍中最耀眼的一张军事统帅的头像,汉尼拔头像旁边就是一百年前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统帅****。如今,教授提到了汉尼拔。这让这两人相互对视了一眼。

“刚才讲到了术语‘混沌距离’。那我就从那个距离发生的事讲起吧。我先讲讲我当时所在师的对空监视摄像头看到的一幕。”仁军师和风军师在对视后,听到汪勇教授这样讲了一句。然后,他俩各自看了看各自区队的人。因为,汪教授所讲的洛林尼中校的战机残骸,仁军师还见到过。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功能呼出区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