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孤傲的特种兵”(四)
老“中士”盯的笔记本电脑屏幕上,正在闪现着汪勇看到的大屏幕上的景象——地波探测系统侦察终端。看着看着,他用手在键盘上敲击了几下,然后抬起头来对郝军说:“郝连长,让你的人把主天线调正一些。”郝军听到后立即招手让一名下士过来了。轻声吩咐道:“你亲自到阵地上把主天线按照张总的要求调正方向。去吧。”
下士答是,急忙出门了。郝军望着他的背影,然后再度同这位“张总”一同盯着电脑屏幕了。
下士出门后,沿着一道正北走向的沟壕低头疾行,不一会儿就到了“主天线”的位置。主天线就藏在一个掩映在杂草和灌木堆积的乱石堆里。乱石堆离白正帆的大山洞约有300米远。它的前方,就横亘着那条早已冰封的小河。小河弯弯曲曲,一直向西北方向延伸。
下士匍匐前进到乱石堆背后,从雪地里轻轻地扒拉开一条电缆,然后扶着它一直爬到乱石堆的前侧。
当他把主天线调正位置后,猛然一抬头,吓了一跳。一双贼亮的眼睛正盯着他。
“现在可以了。”那位叫“张总”的人回过头来对郝连长如是说。郝军听到张总这样说,就抬起右手轻轻地按了一下左手臂上戴的一块手表。
然而,下士此时不敢挪动一步。因为,在乱石堆的下方,一只硕大的东北虎正盯着他呢。此时,地面传来一阵震颤,乱石堆中掉下几块石头,也许因为这突如其来的震颤声,那只东北虎惊恐地看了身后一眼,再撇了他一眼,立即向旁边一跳,飞奔而去。
地面侦察雷达操纵手报告,东北森林方向有巨型目标在移动。此时,白正帆正死死地抵着炮队镜的目孔。在炮队镜“双筒形”镜像里,他越来越清楚地看到,那边森林的上空,不断有树枝和尘土飞扬,突然,一棵大树干折断了。天!这是什么鸟东西。
天!一个硕大的“脑袋”突然暴露出来了,正盯着他这边。这一盯,让白正帆忍不住心跳起来。好家伙,这么大的个啊。心跳之下,他操纵着炮队镜略微横扫一圈,接着又看到,又有几个大“脑袋”暴露出来了。数了数,大致四五个。他迅速调焦,对正了视镜孔中那个最清晰也是看着像领头的那个的大脑袋,仔细地看了起来。我的娘啊,这回终于看清楚了,果然是一个人形的大脑袋。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德国人的机甲战士吗?果然与众不同,非同寻常啊。根本就不是动画片中的变形金刚的模样。瞧,它,没有眼睛,没有鼻孔,更没有嘴巴,还没有耳朵,大脑袋全用钢铁紧紧地包裹着。
视镜孔中,机甲战士的大脑袋越来越清楚了。哦,它,在奔行着啊。当白正帆向后拉一下视距时,总算看清楚了。它的大脑袋下方也开始看得清楚了,确实有两只“手臂”,对,还有“双腿”。那“双腿”迈开时,撞着了树干,树干轰然开裂并折断,甚至,有的树干被它一脚踢飞到半空,然后重重落地,又被随后的机甲战士踢开,再次飞舞到半空,再次落下。
正在他观察时,负责地面侦察雷达操作的8班长报告说:“方位12-30,距离5132米,敌机甲战士5具……”白正帆嗯了一声,表示听到了。所谓方位12-30,其实就是密位数为1230密位,一个圆周为360度=6000密位。他知道,那确实是东北方向偏向更东一点。看来,侦察兵们的训练是到位的,这短短的报告词,就把目标的方位、距离和目标清清楚楚地表达出来了。
就在8班长向他报告时,汪勇和潘玉强在师情报中心的大屏幕上,同步看到了这一幕,并且准确的知道了目标性质。而杨矛看到的是,他的作战参谋终于把自制好的“机甲战士队标”,准确地标示在大屏幕呈现出来的敌情图上了。此时,“敌情图”上的图标是一个机器人的队标,队号清晰的注明“JJZSY”,杨矛看后还是摇摇头,因为,那里并未进一步清楚地注明这到底是敌人的哪个营,譬如,是“1JJZSY”吗?所以,他看到图标后,立即要通汪勇问,“参谋长,这是强昆仑他们报告的第1机甲战士营吗?”
汪勇看着师长的头像说,“师长,这肯定不是第1机甲战士营。一定是第2或第3营。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查明。”
“好,越快越好。”杨矛说完就挂断了视频。
现在,白正帆的地面侦察雷达已经完整地查清了德军“凯西特遣群”第一梯队的进攻序列,那就是:第一梯队大约是由两个机甲战士营组成,它们呈右雁式队形(“右雁式队形”,即德军向右侧斜切展开的警戒性质的一线横队队形。在敌人一方叫右,在我方则为左。),处在队形右翼的就是第7特种机甲战士营,它的位置是右翼的根部;处在队形左翼的则是第3机甲战士营,它的位置在左翼的顶部。其中,右翼的这个营大约有30多个机甲战士,身高比较高大一些,约有40多米;左翼的这个营大约有40多个机甲战士,身高大约有30多米。
尽管通过地面侦察雷达和炮队镜准确观测到了德军第7机甲战士营的开进身影,但白正帆所不知道的是,一个危险正在来临。
这个危险就是在来自于由凯西上校掌握的“全息战场实时系统”所控制的“德国A集团军进攻松山要塞第一梯队隐形保护圈”。当白正帆和他的“孤傲的特种兵”小组观测时,他所不知道的是,这个“隐形保护圈”已经推进到他所在地域的前方了。
“德国A集团军进攻松山要塞第一梯队隐形保护圈”最初的作用是什么?是掩护“凯西特遣群”由集团军的进攻出发地域,秘密到达旅的进攻出发阵地,以达成突然进攻的作战企图。因为,A集团军司令古德里龙上将清楚的知道,中国军队在太空和空中的侦察体系这一时段正处于“失效”的状态,所以,严防中国军队的地面和低空侦察主要取决于这个“隐形保护圈”。
有关这一点,“天宫丙”舰队的“嫦娥531”和“天空乙”舰队的“嫦娥631”的两位空间站的站长十分清楚。
“当时,‘笨笨531’站长还在抢修自己的空间站的艰难过程中;而完亿圆站长正面临着不可预知的威胁中。他们都自身难保。所以,11月22日这一天,对于我们中国军队来说,是一个历史性的日子。如果那天我们那怕打赢大空战,我们也不至于在后边让战争的进程发生多大的逆转。我要说的就是这些。同学们,咱们先休息几分钟。然后我们继续讲课。”2051年4月18日的汪勇教授如是说。随后,他走到1区队的坐尾处,与李浚萁攀谈起来。
李浚萁看到教授来到他这里,立即站立起来。汪勇示意坐下来谈。然后两人就坐下来谈了。这时,仁军师、风军师和崔战鼓,还有几位同学就围了过来。他们很想听听他们谈什么,尤其是想知道,这个李浚萁为什么会被汪勇教授专门提及。汪勇看了他们一眼,说,“那,你们都坐下来吧。咱们一起聊聊当时的战场情况。以便于我进一步充实我的教案。你们说呢?”
好,好!汪勇的准许,顿时让他们几个兴奋起来。于是,大家都坐下来了。仁军师回头一看,全班大多数学员并未散去,而是又围着坐在他们四周了。
“李营长,当时你和你的连在干什么?”汪勇开门见山地问。
“我嘛,当时我在和我的狙击中士老西谈着如何破解机甲战士的一些招数。”李浚萁扬起头来,认真想了想后这样回答教授的问话。
“天啦,你的狙击枪能破机甲战士吗,真的吗?”仁军师插了这么一嘴。
“是啊,我们当然能破它了。我所带领的军属重型狙击连的主要任务就是在战术距离内,即5公里的范围内,破坏敌人步坦、空坦协同动作的。”李浚萁一改前面的沉静,伸出手掌来,竖起五个指头这样比划着说。他讲完,脑海里清楚地闪现出2049年11月22日14时40分时刻的景象。
看着老西拿着他的仿真枪托向前用力推去时,他当时感觉到老西的这个动作很熟悉,有点像一部美国老电影中的主角的动作,但那部电影叫啥,一时想不起来。但他还是马上给老西竖起了大拇指。老西接着对他说:“行吧。反正我是信你的,不管你信不信我,我都会按照教范要求,把仗打得很好的。”的确,他是相信眼前这位年轻英俊的连长的。即便这样说了,但他的心中仍然充满着疑惑。说完,他又向前方猛力推出自己的仿真枪托,但不似第一个有力。这一次,李连长并未竖起大拇指,而是静静地看着他。
老西叹了一口气,就把推出的动作收回来,回头看了看洞外又转过头问:“连长,参谋长为什么会单独派遣我们到这里来?我就不明白了,他们187师不是有自己的狙击连吗?干吗要派我们连来这里?你非得把我带上一起来。我在营部待的好好的,李参谋长指名道姓要让我到你这里来。连长你难道不知道我再过几个月就转业了吗?我都三十多了,老婆孩子在家里等着呢……”
“我第一次不想来,结果李参谋长直接让营长把我的军衔降为中士,说是上士军衔等我打完仗后还给我。这还有天理吗?他说给我降衔就一下子给降了。营长私下给我信誓旦旦地保证,老西,你去吧,狙击技术,咱们营你属第一,给我灌了一肚子的酒后,又给我灌了一夜的迷魂汤,好说歹说,我看就差一点跪下了。我这才答应他说来的。”老西一边说,一边还做出营长求他时的表情。这让李连长差一点笑了出来。不过,他硬是忍住了笑意,而是静静地听这位全营乃至全集团军第一的狙击手——老西的内心自白。
“老西,你真的被降衔了吗?”李浚萁此时插话问。
“没有,到你们连报到的早晨,李参谋长让营长给我传话说,不准我佩戴上士军衔。他说,活着回来后,才准戴。我问营长为什么?营长只是笑了笑,没说。”老西在给李连长说这段话时,表情很沉重,像是受了多大委屈似的。是啊,为什么非要老西佩戴中士军衔呢?李浚萁听了这话后,既表示理解,又表示疑惑。不过,以后他才明白李向龙参谋长当时的用意。但这是后话。
“唉,连长,你不知道啊,我们广西那里。我上有老,下有小,我多次提出转业,军里一直不批准。我难呐。唉!”当老西叹气时,李连长走上前,拍了拍这位老兵的肩膀说:“老西,我理解你,但咱们作为军人,我们必须得服从命令吧。你说你能打好这一仗,我是绝对信你的。但你能不能给我一个保证,活着回去!”
老西看着这位年轻连长的眼神,低头想了想,又抬起头来看,然后使劲地点点头。猛然,左手紧紧地拉住了连长拍他肩膀的左手说:“连长,咱们俩,不,咱们连,一定要活着回去。我保证!”
“老西,你想不想听听我前边没说完的话啊?”李浚萁忽然折过身来这样问。
“当然想了。”老西就好像又遇到一件怪事似的,顿时露出他一贯顽皮的表情。那表情是说,天,你刚才不说以后说吧,怎么又想说呢。哈哈。
“老西,下边的话,你不能给任何第二个人说啊。你一定向我保证。”李浚萁说着又用右手握住老西的左手来。老西使劲点点头答应了。
“老西,我之所以能够直接从排长当上咱们连的连长,那决不是因为你所想的与军长的关系如何,而是我在校时不仅军事素质好,更主要的是,我的德语学得非常好。这样我才咱们军的选拔中被军长一眼看中。穿上军装的第十天,我便随同军长一同去了德国,参加一场武器展销会,第一次看到了那个三十多米高的巨型机甲战士。同时,我把当时的会议材料给军长尽可能完整的翻译出来。交给了他。然后,半年后,军长就点名让我到中国空陆军参谋学院集训。集训半年结束后,我就来到了咱们连。”
李浚萁讲到这里时,忽然停止了讲话。因为,他内心的震颤越来越大了。但真的,此时山洞的地面上,确实有震颤的声响。他知道,这是山洞形成的空腔所造成的“耳鼓同步震动”效应导致。
他的感觉是没错的。此时,德军“凯西特遣群”的第3机甲战士营巨大的机甲战士的钢腿正登上对面的山坡。白正帆清楚地看到这一幕。
而天空中,不断闪现着德军掠过的无人侦察机的影子。隐形保护圈已经推进到这里了。
“注意隐蔽,转入被动探测模式。”白正帆的这番话是讲给他的8班长说的。8班长随即把地面侦察雷达的模式改成被动探测模式。
“张总,我们要开始实验了吗?”说话的是郝军连长。
“我马上同步好,一分钟后开始。”回话的正是那位张总。
此时的时间是2049年11月22日14时50分。地点:松山要塞东临岭东北偏向东的15公里的山脚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