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重型狙击”(三)
2049年11月22日15时33分,合成第63集团军的军属重型狙击连在连长李浚萁的号令下,由“猎人36”号率先向冲到松山主峰——东临岭3.3公里处的德军“凯西特遣群”的第7特种机甲战士营打出第一枪。
在东临岭的一处坑道里,1排长张岳军(书友:“zhangyuejun2013 ”扮演)正用他的仿真“潜望镜”死死地盯着那发子弹。来回飘洒的雪花时不时闪过“潜望镜”的镜孔。
他的镜孔中,A号14.5毫米反装甲弹在一往无前的劲飞着,穿过硝烟,一头撞击到刚才那个发射“手炮”的那个巨型机甲战士的大脑袋上,爆发出刺眼的光亮。那个机甲战士在被击中后,向前侧趔趄了几步,就停住了。显然,它大脑袋上的某个要害部位的传感器被击中了。
实际上,张排长看的并不准确。被击中的并不是传感器,而是机甲战士大脑袋顶上的一个“触压式弹性潜望镜”。而且这是这台巨型机甲最高位置的“潜望镜”。当亮光闪过后,张岳军终于看清楚了,那,确实是那个“头顶”凸起最高点的“触压式弹性潜望镜”。
机步第187师559旅的1营营长郭四合(书友:“四合g”扮演)看得更清楚。因为他就在东临岭主峰碉堡下方的坑道里,仿真“潜望镜”的位置要比张岳军的高150多米。郭四合看到,也不知道这是什么弹种,在那个巨型机甲的大脑袋部位的最高点上形成一个凹形弹孔。弹孔的边缘很均匀,黑漆漆的,弹孔的中心黑洞洞的,似乎那里原来就是一个凹陷。
老西看得更清楚。他的位置就是东临岭最佳射击视角处。虽然高度不及郭营长的,但要比张排长得好多了。老西一边看,一边惊呼,“连长,这个A号14.5毫米反装甲弹到底什么装药?这么厉害啊!”
他身后的李浚萁答:“双层装药。怎么,你不懂吗?”李浚萁在回答老西时,眼睛仍旧死死盯着那个弹孔,手上却在纸上标注着什么。
“真不懂。连长。”老西回头说了一句。
“以后再给你细讲。现在你监控好。”李浚萁头不抬的这样回答。
“连长,连长,你快看。不好了,好像有修理机器人出来了。”老西忽然这样叫了起来。李浚萁马上示意他不要叫,自己已经看到了。
的确,在他的电脑屏幕上,一只样子像蚂蚱样子的机器人刚刚从弹孔的背面出来了。它用它弯曲的瓜子试探着敲击着弹孔边缘几下,然后又好像做了一个挥手的手势。顿时,在仿真“潜望镜”盲点的机甲大脑袋部位,滑行出一个圆盘状的机器人。这个圆盘状的家伙晃动了几下,不知怎么的就贴到弹孔四周,随即飞速转动起来,弹孔的边缘立即发出打磨的火星点。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那儿马上变得光滑如初。然后,这个家伙又突然滑走了。
正在李浚萁惊叹之余,又一台圆盘状的机器人出来了。它在前边的圆盘状机器人工作过的地方,立时“扎”了进去。天!它竟然把自己当成弹性钢板了,深深地扎了进去,与周围的钢铁护盾融为一体了。
“我靠,这德国人真是细致啊。”老西看到这一幕这样骂了一句。
“现在你就知道当初军长为什么要带我参加那个德国武器展销会了吧。不仅仅是看主体武器,还让我搜集各式各样的附属武器资料。”李浚萁这样说着。说完,他马上问一排长张岳军:“你看清楚了吗?”
那边答:“看清楚了。”
“让你的猎人36号再打一枪,然后立即转移阵地。”李浚萁这样下令。
砰——又是一发A号14.5毫米的反装甲弹照着原目标点劲飞过去。
又是准确命中。但这回,李浚萁发现,第二个圆盘状机器人的部位并无多大变化。放大镜孔焦距看清楚了,是被击中了,但反装甲弹的威力并未穿透到里面。这是什么鬼东西机器人?李浚萁在想。
“这是钨装甲防护机器人。”回答他的是第7特种机甲战士营的营长哈德尔中校。
“3号,锁定对方狙击枪的位置了没有?”哈德尔中校问。
“中校,已经锁定。在2点钟方向。距离3.3公里。标志点为一棵松树。旁边有一块凸起的岩石。”
“2号,开火。中国人竟敢用什么样的狙击枪打我的潜望镜。给他点厉害瞧瞧。”哈德尔好气又好笑。不过,笑之余,他在想,中国军队怎么有这样的狙击枪呢?难不成是过去的那种“反坦克枪”?
“3号,检查3号机器人的状况情况,看看咱们的钨装甲机器人的防护效果如何?”
“报告中校,情况不错。能抵得住。可惜咱们这一次带得不多啊。”3号操纵员在回答完营长后还这样多说一句。
“是啊,谁能想到中国军队有这样的‘反机甲狙击枪’呢?”哈德尔中校一边说一边盯着自己眼前的环形屏幕。
环形屏幕上,2号操纵员发射的313毫米的“手炮”炮弹已经腾飞起来,然后,那边悬崖上出现一团火光,火光中夹杂着腾飞起来的碎石。矿石掉落下来后,悬崖上凹陷下去,通过放大镜孔视野能够看到,那里似乎有一条小坑道。
“全体注意,继续进攻。准备近战。不用管我。”哈德尔中校看清后有所明白后这样下令。他此时的战术就是不管中国守军如何用所谓的“反机甲狙击枪”打他,一定要冲到跟前,打他个落花流水才解心头之恨。哈哈,竟敢打我这个营长!
现在,整个第7特种机甲战士营的第一梯队已经有机甲战士开始使用“腾跃式”冲击动作了。只见,那些家伙就像狮子扑食瞬间的奔跑动作,以惊人的速度,开始爬坡了。大树和密林在它们的身下就像玩具一样,飞掠而过。
距离3公里,距离2.9公里,距离2.7公里……
“开火——”,“开火——”,“开火——”,这是郭四合营长下达的射击口令。也有李浚萁下达的口令。还有李力立下达的口令。但在汪勇所看到的大屏幕中,音响中传来最大的是郭四合粗筒般的声音。旁边谢科长在紧张地盯着那些奔跑的机甲战士。
顿时,整个东临岭面向东和东北方向的一批火力点急速怒射出各式各样的弹药。整个河谷,不,现在应当说是山谷,顿时爆发出嗵嗵嗵、轰隆隆的巨大回响声。火光四起,浓烟滚滚。
哈德尔一下子兴奋起来了。因为这是他们在罗马尼亚山地进攻作战训练场上经常所听到的声音。他马上下令:
“A连,C连,全力冲击;B连,搜寻到已发现的目标,全力摧毁。”
但,在猛烈的直瞄式火炮和导弹的密集攻击下,刚才奔跑在队形最前边的那几台巨型机甲被打得东躲西藏。然后,他惊奇地看到,伴随着密集的守军火力,天空中轰隆轰隆几声响,爆裂后的弹丸,竟然戏剧性的变成了十几张大网,然后就急速落了下来。
几台巨甲迅速朝着空中的大网打出密集的激光枪,虽然大网看着有被击中的火花,但仍然疾速落了下来。刚才还在躲避着直射火力的几台巨型机甲,跑出十来步后,就被死死地套住了。而且,巨型机甲越是挣扎,那张大网就越是绵紧。然后,在夹杂的直瞄火炮和导弹的攻击下,那几台机甲就像被套在网里的野蛮一样,疯狂地向天上伸出“手臂”,甚至疯狂地开炮。竟然一发313毫米的炮弹打到自己的旁边。
哈德尔听到驾驶那几台机甲的操纵员的悲鸣声。
天!这是什么鬼武器?什么鬼打法?哈德尔中校绝没有想到中国人竟然这样干。
但他的惊讶还为时尚早。马上,他看到,几发粗大的炮弹直接砸向那几台被套牢的机甲。顿时,钢铁的碎片四处横飞。其中一发炮弹可能是正好砸进被损毁的部位吧,直接钻了进去。
只见那个巨型机甲就像一个装满能量的小核弹一样,先是由里向外沿着钢板的缝隙处,那么火光一闪,然后整个机体略微向外膨胀一下,最后以猛烈的速度,突然爆裂出球形的冲击波来。
山谷的上方,几架隐形隐身无人侦察机清楚地记录下这一幕来。照射到谢科长看到的大屏幕上。看到这一幕,谢科长把潘玉强一把搂住,兴奋地哈哈大笑起来。
“怎么样?怎么样?有效果吧。老潘,赶紧给我一根烟。”他这样对潘玉强耳朵边叫着。
“你声音小点。好,好,我的谢大科长。给你。”潘玉强一把推开谢科长,到自己的口袋里掏烟了。这看得汪勇也笑了起来,轻声说,真是个斜佬啊!
杨矛的脸上此时并未露出丝毫快感,他回身看了一眼谢科长和潘玉强,又马上盯着大屏幕。声音不大不小地说:“别高兴得太早了。”
师长的话让两位科长立即停止了动作,又赶紧坐回自己的座位上。但,谢科长的脸上还是洋溢着胜利的笑意。
“我看,这样打还行吧。”汪勇此时对师长说了这么一句。师长看了他一眼,只是说了一句:“是应当把敌人的重炮阵地搞掉。”他说这话时,炮兵主任目光呆滞地听到师长这么一说,眼神里立马闪过一丝亮光。
根据刚才师属炮兵旅的报告,在经过几十分钟惨烈的大炮战后,炮兵旅暴露的炮阵地基本上被敌重炮摧毁,已经损伤各型火炮四十多门。
参谋长虽然有此意,师长也开始同意了。但问题是,自己的炮兵根本够不到德军的重炮阵地上。然而,他知道,前边参谋长和师长都说了,打这个重炮阵地必须要靠集团军。
“李参谋长,我们军的军属战术火箭旅现在在什么位置?”戴军长这样问李向龙。
“军长,在这里。”李向龙指头全3D沙盘上一个点说,并拨拉了一下。立即,在一块大屏幕上,呈现出合成第63集团军战术火箭旅近程地地战术导弹发射车的镜头。
大屏幕上,几个发射车上的导弹已经抬起头来,旁边没有士兵站立。
接着,是火箭旅旅长的头像。他报告道:“军长同志,发射前准备完毕。请指示。旅长×××。”
“马上发射!”戴久天下令。
然而,李向龙马上接到报告:“前观报告,根据对空雷达显示,发现敌机群正向东南方向飞去。”
报告这个消息的是“云起衣侦察小组”。云起衣此时正在盯着电脑屏幕。电脑屏幕上,清楚地显现出敌机机群正在通过东临岭上方。
“发射完成后,立即转移阵地。”戴军长对着火箭旅旅长这么吼着。李向龙发现,军长的额头上竟然涌出了汗珠。
此时的作战时间是2049年11月22日15时36分。
“张岳军,立即报告你们各小组的损伤情况。”李浚萁这样问。
他的图像出现在李向龙座位前的一台电脑屏幕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