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日若翻脸美国是否出兵?普京回应语惊四座!
中日一旦摊牌开战谁会站在中国一边?谁又会支持日本?近日,普京说了一句话,让躁动不安的日本举国都震惊了...
普京到底说了什么,打死你也想不到
下载军事头条看全部文章
沉睡雄狮

第五十三章 皖南游击

邦义带着沈峰来到师部,沈峰在师部门口等候,邦义自己前往。

邦义大喊一声:“报告!”

彭善见邦义来了,让邦义进来,问:“过来有什么事么?”

邦义回答:“师座,部队训练这么长时间了,我想拉出去练练。”

彭善听完,问:“你又耍什么鬼把戏?”

邦义认真地说:“日军进攻南京的企图,大家都知道,而在南京的后方—广德,有日军第十八师团,一旦广德失守,对南京便形成夹攻之势。”

彭善听完,立刻走到地图旁边,邦义上前,给彭善指出广德的所在位置。

彭善看着地图,想了想,问:“你准备怎么打?”

邦义说:“这次负责守卫广德的,是川军兄弟,而进攻广德的,是日军精锐的第十八师团,无论从什么地方对比,我军想守住,都不容易,我的作战计划是,依靠皖南地区的山地,开展游击进攻,一来,阻止日军的攻势,二来,也为了让新兵熟悉战场。”

彭善想了想,说:“这样擅自行动,上头怪罪下来,怎么办?”

邦义笑着说:“上级的命令是让我们在皖南地区驻防,广德难道不算皖南地区么?”

彭善恍然大悟,指着邦义说:“你小子啊,好!我让你去,不过,别把我家底打掉了!”

邦义说:“放心吧,我吃不了亏!”

11月26日下午,邦义带着部队,向广德出发,两个小时后,到达离广德东南10公里的山区,安营扎寨。

在这个地方,每时每刻都有大批日军经过,但邦义手上只有2000余人,而且有一半是新兵,他不能轻举妄动,他在等待时机。

11月27日上午,邦义接到报告,在离新一团驻地的五公里处,有一个中队的日军掩护辎重部队经过这里,打算给进攻广德的日军,做后勤保障。

邦义觉得时机来了,令全团做好准备,准备伏击这伙日军。

邦义将一营,部署在阵地的最前沿,用以切断日军的后路,二营布置在山上,居高临下,占有地形上的优势,同时命令迫击炮做好先发制人的准备,在一轮炮击之后,二营再展开进攻。

邦义部署完毕后,全团就位。

日军慢慢地从远处过来了,经过一营的阵地时,一营不为所动,将日军放过,等到日军前进到二营的防区时,邦义下令道:“开炮!”

一时间,迫击炮嗖嗖地从山上飞过,落在日军军中,日军没有防备,被炸的七零八落,日军中队长发现敌人后,组织火力,展开回击,双方的迫击炮,展开炮战。

沈峰下令:打!二营的子弹朝着日军招呼,日军将汽车作为掩护,展开还击。

邦义见战事开始焦灼,皱了皱眉头,想:一旦日军增援,对自己将会十分不利,必须速战速决。

邦义下令,迫击炮继续炮击,对着日军的汽车轰炸。

一轮炮击后,日军伤亡惨重,日军中队长不得不下令:全军后撤。

在日军后撤的过程中,邦义令二营进行冲锋,当日军撤到一营阵地时,王战下令:打!

在一营的火力下,日军没有掩体的保护,主力已被歼灭,二营随后赶来,快速解决战斗。

邦义集合全团,大声说道:“上车检查东西,能拿走的拿走,拿不走的全部炸毁!”

兄弟们上车查看,补充了一些弹药和物资之后,将五辆汽车全部炸毁。

这一场胜仗,完全就是杀鸡用牛刀,一个2000余人的部队,打一个200人左右的部队,还是辎重部队。

不过,这仗打的全团士气高昂,全团战死30余人,歼灭日军一个辎重中队,可以说战果丰厚。

邦义见好就收,立刻下令:全团转移!

日军第十八师团师团长,牛岛贞雄,得知一个辎重中队被歼灭之后,大怒,令114联队负责歼灭这伙中国军队。

日军第十八师团一一四联队,在联队长大冢宏大佐的带领下,来到了事发地。

大冢宏大佐看了看战斗的痕迹,判断这支中国军队的战斗力很强,有大量迫击炮,检查了日军尸体后发现,这支军队有大量的机枪,在短时间内能歼灭一个中队,则证明中国军队的人数在一个团以上。

联队长回到指挥部,令部下追查这部分中国军队的藏身之地。

11月28日上午,一名中尉日军报告:在事发地不足五公里处,找到了那部分中国军队的痕迹,联队长立即下令:全部出动,全歼这伙中国军队!

邦义在占了便宜之后,下令全军转移,这时候,邦义找到了一个更好的栖身之所。

在这个地方,高山林密,处在山上,可以居高临下,观察山下的动静,背后是一座大山,山的后面是一处绝壁,可以说,没有后顾之忧。在山的前面有一条2000米左右的小路,只容3个人并肩过,路的左边是高山,路的右边是一条大河,河水大约深10米。

可以说,邦义找的这个地方,易守难攻!

不一会儿,日军赶来,联队长拿着望远镜看了看地形,连连摇头,他也知道这个地方不容易进攻,一旦进攻,部队不好展开,而对面的中国部队凭借着优势火力,对这条小路上的日军,逐一击破。

日军联队长观察到了守军的存在,他不敢进攻,只得先打几炮,试试中国军队的反应。

一轮迫击炮炮击后,中国军队无一伤亡,一营将部队散在山上的各个地方,凭借着工事,固守。二营作为机动部队,随时待命!

联队长看了看路左边的高山,差不多有300多米高,但是登上山顶,便可与中国军队分庭抗礼,至少不会被动挨打。

联队长决定冒险一试,到了晚上,下令一个中队,登上这座山。

得到命令的中队长,抬头看了看这座山,吓晕了,这山既高,又陡,还险,要登上去的话,自己的部队肯定有人因体力不支被摔死,但中队长也无办法,只好大声用日语说:“是!”

联队长又想从旁边的河做文章,令:凡是会游泳的,全部下水,将枪放在竹筏上,悄悄行动,等上了岸,拿起枪战斗。

联队长的双管齐下,确实高明,而更高明的是,联队长在正面一直用炮击,引开守军的注意力。

刚开始,邦义一直在想,日军不停地进行炮击,而不冲锋,是为了什么?

于是,出指挥部看了又看,由于夜色阻碍了视线,也看不出什么!

邦义问石磊:“你说日军炮击了这么长时间不出击,是为什么?”

石磊摇摇头说:“不知道!”

过了一会儿,王战派人来报告:“报告团座,小河边发现大量日军,正朝着山上攻击。”

邦义赶快对小河边看了看,大惊道:“声东击西,我知道日军的意图了。”

邦义赶快下令:“一营全体阵地不变,令沈峰将部队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赶往河边,一部分监视对面的山峰。”

果不其然,日军的登山中队虽然有些伤亡,但登上山顶的也有100余人。

沈峰令副营长带队赶往山上,消灭这伙日军。

副营长连忙带队赶到,趁着日军刚登上山顶筋疲力竭的机会,猛然出击,以人数、火力、体力的优势,牺牲40余人的代价,全歼日军。

沈峰到达阵地后,见有些日军虽然游上岸,但大部分日军还泡在水里,命令全体官兵拿出手榴弹,将手榴弹在手中延迟2秒后再扔出去,手榴弹纷纷在空中爆炸,在岸上的日军见自己的战友被攻击,纷纷拿起枪朝中国军队射击。

沈峰又命令迫击炮手,对准河岸的日军进行炮击,几轮炮击结束后,岸上的日军全部战死,沈峰见岸上的日军全部歼灭,下令全员冲锋,二营在岸上,等待着水里前来送死的日军。

在河里的日军见中国军队正在岸上埋伏着,马上掉头,游回了日军指挥部。

日军联队长原先判定,这股中国军队为一个团左右,他听见两边的枪声,作出判断,中国军队的主力已经在两边疲于奔命,而在阵地中间的守军,必定不会超过一个连。

于是,联队长下令:全军在榴弹炮的掩护下,发动冲锋。

不过,这个联队长玩了个小心眼,他想试探一下中国守军正面的火力,以印证自己的想法。

大冢宏令一个中队,首先在榴弹炮的掩护下,发动试探性冲锋。

中队长得令后,迅速带着部队冲了上来。

王战这时也很聪明,他居高临下,拿着望远镜,差不多能看清日军的攻击部队人数,王战判断了日军意图后,下令左、中、右各三个班,也就是部队的一个排,开枪阻击。

邦义部队的一个排,那可是别的部队一个连的人数配置,加上武器装备的精良,新一团一个排的战斗力,不亚于别的部队半个营。

联队长听到山上的枪声,大喜,和自己心里想的一模一样,遂下令,调来大量榴弹炮,朝山上开炮,为进攻部队掩护,全线进攻。

王战看日军全线进攻,高兴坏了,不过,他还算沉得住气,他想等到日军冲锋到一半时在反击,这样,日军会因为进攻路线太长,来不及撤退,会伤亡更大。

王战不断观察着日军,看到日军进入指定位置时,大喝一声:“全营给老子狠狠地打!”

一时间,冲在前面的日军纷纷倒下,联队长听到枪声,大惊失色,连忙下令撤退,可是军令传到前线是需要时间的,就在这传军令的时间中,日军伤亡太大,不得不边打边撤。

这一晚,新一团伤亡不到100人,打死打伤日军300余人,使一一四联队从此再也不敢主动进攻,被迫在山下扎营,企图围困山上的守军。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功能呼出区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