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私盐贩子
1 私盐贩子
话说1852年年底时,方功惠、高建群、王大川、周天牛、杜兴峰5人因为违反了洋泾帮帮规,被汪鼎杰一怒之下逐出了洋泾帮,五人不约而同地选择回到各自家乡。
王大川来自海州府(现连云港),乘着大东亚公司的商船,回到了海州城东北花果山下的家乡。
海州具备得天独厚的战略价值,因为那里有着一山一岛一良港。
一山指云台山。云台山位于海州城东北部,由锦屏山、前云台山、中云台山、后云台山和鹰游山等互不连续的断块山组成。面积约180平方公里。其中花果山以古典名著《西游记》所描述的“孙大圣老家”而著称于世。云台山原来只是黄海中的一列岛屿,由于沂、沭水挟带泥沙的填积和黄河南徙夺淮入海后带来大量泥沙,黄淮三角洲范围日益扩大。前云台山、中云台山、后云台山才相继与大陆连成一体,只剩鹰游山孤悬于东西连岛上。
一岛指连岛,与海州城隔海相望,全岛东西长9公里,面积7.57平方公里,岛上树木郁郁葱葱,风光秀丽迷人。
一良港,自然就是指花果山和连岛之间的海州港。这里正好位于南北海上交通要道上,此时的海州港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已是一个繁忙的大海港。
海州盛产一种重要的战略物资:淮盐。早在吴王阖闾(公元前514年)时代,江苏沿海就开始煮海为盐,到了明清时,海州已是淮盐集散地,海州港内盐船众多,盐商云集,繁华程度与淮扬相差无几。
说到盐,就绕不开盐引子,也就是现在说的许可证。与各朝各代一样,大清国盐业是被国家垄断的。如果有商人想经营盐业,必须花很大的代价去买盐引子。即使是这样,这贩盐的买卖还是暴利,一般都是十几倍二十几倍的暴利。因为成本很低,但是家家户户都离不开它。
一些盐商花了大价钱通关系弄来盐引子之后,并不意味着他们会规规矩矩地做生意。比如说,一个盐商拿到了每年100万斤淮盐的盐引子,用100万斤的额度,卖200万斤的盐。每次贩盐,一半是官盐,一半是私盐。如果遇到官府来查,就把盐引子拿出来,全是官盐;如果不查,就全是私盐。
还有一些人没有本钱,或者没有门路去拿到盐引子,但是只要有胆色,就会偷偷贩私盐。他们为了对付官府缉私,暗中结成了一个一个的小帮派。对于缉私的官军,能收买就收买,不能收买就明刀明枪地干。你今天扣了我一船盐,我明天就让你家里死一个人,所谓穿鞋的怕光脚的,胆子大的怕不要命的。
久而久之,大家不打不相识,一方为了活路不惜拼命,一方不愿为了糊一口饭去拼命,于是最终坐下来谈判。谈一个合适的保护费,或者叫买路费,这个要比弄盐引子便当得多,也便宜得多,既能让缉私的官军能尝到甜头,也能让私盐贩子也活得滋润。
纵横江淮大地的捻军总瓢把子张乐行,就是一个大私盐贩子。
既然贩盐是暴利的买卖,那么就少不了黑吃黑的事情发生。所以呢,海州这个地方,历来就是鱼龙混杂,社会治安乱得很。黑帮、海盗、私盐贩子、民间盐商、官家盐商人、官府,大家纠结在一起,关系非常错综复杂。
王大川自从十年前随着一个盐商离开家乡前往上海贩卖私盐,在宝山县附近的海上,被道上黑吃黑,整船盐被抢,那盐商也丢了命。
王大川乘乱跳海逃生,后来流落到上海县码头上做苦工,屡受福建、广东、浙江人排挤。后来认识了汪鼎杰,被汪鼎杰的功夫折服,在与安清帮的第一次冲突中,和汪鼎杰并肩作战,之后被汪鼎杰正式收为开门弟子。
王大川跟随汪鼎杰参加打劫鸦片商、清缴太湖水匪、驱逐安清帮、智取嵊泗海盗、勇战倭国武士。八年里,已经从一个十五六岁的半大小子成长为一个武艺高强有勇有谋之人。去倭国五岛前在上海也成了家,公司给他分了一个宅院,一年后,还抱上了个大胖小子。
王大川这些年一直跟随汪鼎杰左右东奔西走,连海州老家都没回一次。不过,他是个大孝子,没少托公司海州分商行的弟兄帮忙给父母捎银子。
王大川上岸时已是黄昏时分,他一路心潮澎湃地直奔老家,只见原先破落的茅草屋早已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间占地数亩的大宅院。
王大川迟疑地走上前去敲门,前来开门的正是父亲王世仁。王世仁开门看见一个壮硕的汉子站在门前,正想问对方是不是走错门的时候,没想到这汉子激动地喊了一声爹。
王世仁仔细一看,果然是离家已有十年之久的大儿子王大川。他欣喜地大声喊道:“孩子他娘,大川回来了,大川回来了!”
只听见,灶房里传来了乒乒乓乓一阵乱响,接着从内屋里跌跌撞撞地小跑着出来一个看上去精气神都很不错的中年妇人,正是王大川的老娘。
王大娘激动得泪眼婆娑,双手抓住大川的胳膊使劲地摇着,“儿啊,你终于回来了。十年了,十年你才回家一次。想死爹娘了。对了,你这次回来,不会再走了吧?”
“嗯,不会再走了。”
“那敢情太好了。”
不一会儿,王大川的两个弟弟王二河和王三江也回到了家里,他们两个也早就成了家,抱上了娃娃。王家用王大川捎回来的银子,不但盖了新瓦房,帮两个弟弟娶了亲,还陆续置了几十亩的地。兄弟两人农忙时帮着父母和媳妇下地干点农活,农闲的时候就进城打点零工,小日子过得挺舒坦。
晚上,一家人其乐融融欢聚一堂,王大川给每个人都带了一些新奇的礼物。有火柴、肥皂、小镜子、胭脂、机制厚棉布、丝绸等等,把大伙儿惊得合不拢嘴,这些东西可都是不是一般富贵人家用得起的玩意儿。
王大娘把大川悄悄地拉到院子里,忧心忡忡地问道:“大川,买这些东西得花不少银子。你老老实实告诉娘,这些年你都在外头干的什么营生?不会是什么不正当的营生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