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如意算盘落空
15 如意算盘落空
两人一拍即合,将初拟的谈判条文发给各自上司审阅之后,在个别细微之处做了一些增删。另外,奕又提出了两条对清朝政府有利的条件。其一,各国不可以任何方式帮助清国内的叛匪。其二,洋人可在清朝政府的邀请下协助夺取在叛匪控制下沿海口岸的义务。
另外,英法美俄四国还增加了允许外籍传教士自由进入内陆传教、外国人自由进入内陆游历和经商、外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往来。
接下来的半个月里,桂良代表清朝政府和英法美三国签订了内容基本一致的条约。英法美三国公使对和平轻松地取得如此巨大的外交成果欢呼雀跃。
不过,俄罗斯人普提亚廷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原因有二,其一,俄罗斯借机侵吞清朝北方领土的如意算盘落了空,其二,通商口岸中没有大连、旅顺、**等沙俄觊觎已久的港口城市。
桂良以四国条约内容应该一致为借口,一口回绝了普提亚廷关于黑龙江流域和外兴安岭等地边界修订的提案。
历史上,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后不久,沙皇彼得一世就叫嚷:“沙俄必须占领涅瓦河口、顿河口和黑龙江口”,沙俄女皇叶卡德琳娜二世公然要把夺取黑龙江作为沙俄“远东政策的中心”,沙皇尼古拉一世上台后,发誓要“实现他的高祖父和祖母的遗志”。在沙皇的旨意下,“收复黑龙江”的叫嚣日甚一日。
1843年3月,沙俄东西伯利亚总督卢彼尔特在给沙皇尼古拉一世的奏疏中大谈黑龙江的重要性。他在奏疏中写道:“沙俄东部地区需要黑龙江,就象沙俄西部地区需要波罗的海沿岸一样。我们需要黑龙江是为了扩大我们同中国以及整个东方的贸易关系,为了断然确立我国国旗在东洋(指太平洋)北部水域的地位,同时也是为了更迅速、更合理地开发东西伯利亚。”
他甚至断言:“沙俄占有黑龙江,无论如何都是不可避免,或迟或早必然实现。”值得注意的是,1847年9月,沙皇尼古拉一世破格任命穆拉维约夫为沙俄东西伯利亚总督。这个侵华急先锋更加**裸地叫嚣,要“刻不容缓地采取行动去占领阿穆尔河(即黑龙江)口”。
在穆拉维约夫看来,占领中国黑龙江,是沙俄侵略、争夺远东的不可缺少的第一步。他说:“占有阿穆尔地区,在沙俄均占东洋(指太平洋)内的世界利益方面,具有不小的意义。这些世界利益目前己进入伟大发展时代。”
穆拉维约夫又补充说:沙俄“假如不占有整个东亚的话,那也得去统治东洋的整个亚洲海岸”
沙皇尼古拉一世为了策划和部署侵略中国黑龙江流域的活动,组成了“阿穆尔问题特别委员会”(又称“基里亚克委员会”)。这个委员会由沙俄外交、陆军和海军等主要军政头目组成,并于1849年2月研究了入侵中国黑龙江流域的行动计划。
“阿穆尔问题特别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沙俄对中国黑龙江地区的侵略由长期预谋进入直接行动的阶段。
很显然,英法两国又联合起来暗地里摆了沙俄一道。普提亚廷心里愤愤不平,但是又无计可施。他假装很高兴地按照利益均沾的原则和桂良签订了条约。然后借口提前离开了联合舰队,乘船前往北京,到了北京城里的沙俄使馆。通过化装为商人的间谍将这里发生的情况密报给了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建议他即刻出兵黑龙江,逼迫软弱的清朝政府放弃双方有争议的大片领土,以及谋取在远东的出海口,优良海港**。
那么为什么英法美在北京都没有使馆,独独俄罗斯在北京有使馆?
大伙儿应该都知道,不管在正史里,还是金庸老爷子写的野史里。康熙皇帝硬碰硬地打赢了和俄罗斯那一仗。在1689年逼迫沙皇签订了尼布楚条约。
康熙老爷子本着以和为贵、和气生财的原则,虽然打赢了战争,却在边界谈判中吃了大亏,和沙皇议定以额尔古纳河至外兴安岭至乌第河为界,放弃了从额尔古纳河到贝加尔湖的那片辽阔富饶的土地以及生活在其上的子民。
此外,该条约还留下了一个大败笔:条约没有确定外兴安岭和乌第河之间地区的归属,因为外兴安岭在乌第河源处分成南北两脉,南脉在河南入海,北脉沿北海上行在白令海入海。清朝所提的是乌第河以北、北主脉往南的地方就属于争议地区。
此处的分歧,中方谈判大臣索额图和俄方商议回去禀报康熙后再议。然后此事就搁置了下来,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俄罗斯人以此为条件出面调解清朝和英法两国之间的争端。
1693年,沙俄派使节赴北京觐见要求通商,由于其使节行三拜九叩礼,康熙皇帝对俄罗斯人很懂事,为今后洋人使节进京觐见带了个好头,于是非常高兴,特准沙俄在北京建“俄馆”,每三年可以派200人商队入京逗留80天,其他国家不得享受此待遇。
言归正传,还没等普提亚廷的密信送到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手里。英法联军主动要求帮助清朝军队收复近在咫尺的登州(烟台)。
控制登州的幅军被猛烈的联军火力打了个措手不及,伤亡惨重后被迫放弃了该城。庆幸的是,联军在帮助清军夺取了登州之后,就停下了脚步,烂泥扶不上墙的清军只好堪堪守住该城,甚至不敢出城半步。原因是,幅军在齐鲁大地上经营多年,已经取得了百姓的广泛支持,特别是广大乡村农民兄弟的支持。
清廷没想到的是,随着各国在登州城外择地设立公共租界之后,大量的洋人商行纷纷涌入。这些商行可不管那些政客们嘴里的外交条约。他们偷偷地和幅军做起了从军火到芦盐的各种买卖。当然,一马当先的要数大东亚-达拉斯洋行了。
英法联军取得登州后,南下到了上海,英法美驻华公使指示各国驻上海领事,尽快在上海公共租界内选址建设各国驻华使馆。
之后,联军继续南下,从已经窜逃至福建沿海和那里的天地会起义军会合的太平军侍王李世贤手里夺取了泉州、福州、厦门等城,回到了香港。李世贤残部和部分天地会成员无奈乘船逃往了台湾岛。
咸丰好不容易把不可一世的英法联军打发走,刚刚松了一口气,就收到了黑龙江将军奕山十万火急送来的奏折。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原来是俄罗斯人没达到火中取栗的目的,大兵压境,眼看就要发兵打往盛京,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啊!
咸丰心想,自己的前世这是要造多大的孽,才会得这样的报应啊!自打登基后,就没过几天安生的日子。
打还是不打?
“打!当然得打!”肃顺正愁刚刚练好的新军没有露脸立功的机会。
各位读者朋友,拙作后面的演变越来越偏离历史轨道,请暂且忘掉曾经学过的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