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一切为了孩子
单良仁终于得到了一个机遇。
生产队会计的老婆在自己家门口的小河边种了几颗窝瓜,长势很好,结了十来个大窝瓜,结果被村民给举报了,被扣上了“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帽子,在“割资本主义尾巴”的运动中,会计被拿下了。生产队里需要重新选一个会计,单良仁想回来,回到生产队里之后,挣工分,分生产队里的粗粮,这样就可以多得很多粮食,孩子们就可以吃饱饭了。老队长也欢迎他回来。
单良仁找到老厂长申请调转自己的关系,回生产队的时候,老厂长十分震惊:“你怎么会作出这样的决定?你回到生产队里,还有个人的前程了吗?”
单良仁说:“那几个孩子这么小就没有了爹,我再不好好的照顾他们,对不起我哥哥啊,对不起单家的老祖宗啊!”
“可是你知道吗?你这是一条下坡路啊!你一旦下去了,想再回来,想再重新爬上来,就难啦!”
“我现在哪里顾得上那么多?想的那么远?活在当下吧,先帮着把这几个孩子拉扯大再说吧!”
“再说?!哪里还有再说的机会啊!你关系档案一转走,你想回来就难啦!阿胶厂是好单位,多少人想进都进不来啊!尤其现在,大批知青返城,需要工作岗位,有多少人都等着安置呢,哪里还能够给你留着空位子?你前脚跨出阿胶厂的大门,后脚想转身返回就难了。”
“这就叫没有办法啊,我豁上了。”
“我们东阿县产的阿胶有几千年的历史,从汉唐到明清,一直都是皇家贡品,列为上品,誉为圣药,政府对阿胶的发展也特别的重视,新中国成立之后,阿胶厂就得以恢复并扩大生产。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阿胶厂的前景会越来越好,生产队哪里可以和阿胶厂相提并论呢?你这样做,太亏了你自己了啊!你知道吗?”
单良仁怎么会不知道这些呢?
老厂长语重心长:“你看看,从你进阿胶厂不久,我就让你入了党,也把你提升进了领导干部岗位,历练你,栽培你。你是单家的后人,你们单家当年大运河畔几百年的阿胶生意历史,对于现在的阿胶厂来说也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一直有个打算,等我退休之后,我的这把交椅由你来坐,你的工作我一直很满意,又是单家的后人,几百年阿胶生意的传人,你是当之无愧的。”
“是啊!我是单家的后人,我就要承担起这个家族使命,哥哥走了,这群孩子得我来养!”
老厂长无奈,低头不语。
老厂长当时并没有批复单良仁的关系调转申请,他要单良仁再考虑一段时间,三思而后行!
单良仁的心中莫名的高兴着,他多么希望老厂长就是不批复他的申请,永远的不放他走,永远的把他留在阿胶厂!这里才是他的人生舞台,用武之地啊!
调转关系的事情似乎因为老厂长的不批复而不得不放下了,单良仁的心中似乎也有了这样一种概念,老厂长不批复,自己就走不了了,于是他似乎就有些心安理得的不得不就在阿胶厂工作下去了,在自己最热爱的岗位干下去了。在自己喜欢的行业上干一辈子,这对于一个人来说,该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
礼拜天休息了,单良仁把自己的细粮票都领了出来,在城里的粮库领出了十斤大米,十五斤白面,又领出来一斤豆油,半斤猪肉,他想回去后让桂英再掺点玉米面包点饺子,给嫂子一家也请过来,大家伙在一起好好的吃一顿,让嫂子也看开一点,开心一点。
单良仁走进家门的时候,单春和单秋正在院子里钉着一把小镢头,单秋见叔回来了,放下手里的活就高兴的跑过来。
单良仁把肉和油交给了单秋,“给你婶婶送进屋子里去,今晚让婶婶和你妈给你们包饺子吃!”
单秋乐乐呵呵的跑进屋子里去了。
然后又跑了出来,把叔带回来的东西一样一样的朝着屋子里搬。
“春儿,你干嘛呢?”
单春也跑了过来,嘴巴里咿咿呀呀的,用手指了指自己的小镢头,然后又指了指大院门口正在刨着玉米茬子的社员,然后又用手指了指自己,又指了指前面干活的社员。虽然春儿不会说,但是亲人之间是心灵相融的,她一比划什么,亲人们之间似乎就有了一种心灵感应,就知道了她的心思。
单良仁明白了,春儿的意思是她要到生产队里去干活,挣工分,养家。
单良仁直摇头,冲着单春只摆手:“不行,不行。你太小了,队里不用你的。”
春儿咿咿呀呀的“说”着,然后又指了指大院外面正在干活的人,先伸出两个手指,然后又伸出了一个手指。
她的意思是说自己干两天可以顶一天的。
“那样队里也不会要你一个小孩子!”单良仁冲着春儿直摇头,直摆手。
春儿用手指了指叔,然后又用手指了指正在前面地里看着社员们干活的队长。又伸出了两个手指,然后又伸出了一个手指。
春儿的意思是想让叔叔去求队长,让她去干活,干两天顶一天的。
单良仁笑了,“你以为叔是万能的呢!你这么小根本就干不动,生产队怎么用你。”
单良仁摇了摇头,然后用手比了比春儿的身高,然后又抬高了手,比量了一下一个成年人的身高:“你太小,不行,等你长大了,队里才能用你上班的!”
春儿显得很着急,她抓过叔的手,在叔的手上写了“工人”两个字,又用手指了指单良仁带回来的大米白面,然后又摇头又摆手,嘴里咿咿呀呀的,声音也高了许多,情绪很激动。
春儿的意思是不让他回来,不让他放弃当工人吃细粮的这份工作。春儿这是为了自己,为了帮自己分忧而要去队里上班挣公分,多懂事的孩子啊!单良仁的眼泪在眼圈里打转。春儿就是不会说话,其实人可机灵着呢!什么事儿都心里明白着呢,这是这段时间家里的人都在议论自己调转工作关系回生产队的事情,春儿也知道了。
有人说,春儿不会说话,是因为春儿耳朵聋了,没有听力,因为听不见大人们说话所以她也学不会说话,还有的人说,春儿这么机灵,什么都懂得,是因为春儿有听力,她其实什么都听到了,只是说不出来而已。春儿上了两年学,哥哥生病了之后,嫂子就不让她念书了,还要教学杂费的,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她不会说念了书也没有用,单良仁当时觉得这样对春儿很不公平的,但是嫂子做了决定,他也知道嫂子的难处。
单良仁擦了擦眼睛,他拉着春儿的手,走过去拿起了小镢头,递给了春儿,用手指了指门前的土地,然后又拿过一个小筐递给了春儿,“领着弟弟妹妹们去地里抠点大头葱,今晚吃饺子,拌点大头葱酱,好吃!”春儿望着叔,开心的笑了。
单良仁喊了喊:“秋儿啊,领着妹妹和姐姐一块去抠大头葱去。”
单秋高兴的从屋子里跑了出来,领着美美就去拿起了自己的小萝筐。
“哥哥呢!叫上哥哥也一起去!”
单秋指了指大门口“他在河边呢,我们出去就告诉他今晚吃饺子。”
单良仁顺着单秋手指的方向望去,看见单富正和单民在一起玩着泥巴呢!
“去吧!去打过茬子的地里去抠啊!小心别让茬子扎到了。”
单春和单秋带着单美高高兴兴的跑出了大门口。跨过门口的小河,也带上了
单国和单民。
看着几个孩子欢蹦乱跳的背影,单良仁作出了自己的决定,他得回来,孩子们需要他!
用个人的前程换一大群孩子的温饱,生计,和快乐的童年,单良仁觉得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