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5章 关军门
继续我们的情节,纳皮尔勋爵领事回到澳门不几天就一命呜呼,可怜那勋爵夫人跟女儿哭得个一塌糊涂,这趟本来荣光闪耀的东方新履竟成了魂断天涯的绝命之旅。
更可气的是,连我神州大陆是什么样子都没看到,哪怕只是一瞥一瞬!
按惯例,副职第二副职都自动递进,戴维斯经理、鲁滨逊主任已成了新的正副领事,二人都是驻节澳门与广州多年的原大英东印度公司高管,与东家和广东行商、海关、总督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不想因此节外生枝,能继续保持原有的贸易方式就不错了!
所以,戴领事经理打发原领事随同人员,全部护送勋爵夫人、千金,一并回国拉倒。
就在随从们扶着伤心的夫人千金、步履沉重踏上那安卓马克号舰准备扬帆启程时,却又退返下来一人——戴维斯领事一看,正是那助理、秘书:艾略特退役上校!
“为什么又回来了?”
“我不能走,我们是代表政府的广州**!”艾略特心有不甘,要自己从头再来。
“那就一起干吧!”正副领事戴维斯、鲁滨逊只好接受。
新领事戴维斯经理碍于新头衔,不得不申请到广州重新沟通,发现广州的人事已经变动,熟悉的老关系都不愿见他,新来的又一个不认识,一切还真得重来!
艾略特秘书则授意广州的大小英商们,集体签名上书大英外相帕麦斯腾勋爵:惨死的纳皮尔领事老朋友,请求大英政府——
1立即出兵中国挽回大英尊严;2保护英商自由贸易;
3迫使天朝全面开放沿海口岸通商;4迫使两广总督卢大人辞职下台;
5允许英商与官方领事入城居住;还有6,最最最基本的要求:
必须允许所有来华英人的老婆、孩子入境,过上正常的家庭生活!
然而,当请愿信三个月后送达英国的时候,帕麦斯腾外相刚大选换届,无暇分心讨论这些问题,不过大选之后帕麦斯腾外相还是帕麦斯腾外相——
只是转换了个登记:由托利党Tory成了辉格党Whig而已。
新的任期开始,帕外相就将请愿信交付新议会讨论,尽管讨论非常激烈,帕外相为老友纳皮尔勋爵命丧海外感到悲伤难过,但仍然没有改变他那打仗花钱的顽固观点。
当然,这些事情中国方面并不知道,因为纳皮尔勋爵事件英舰闯过虎门防线,进到了广州黄埔岛,两广总督卢坤卢大人受到朝廷革职留用处分,顶戴花翎都没了,好在防堵及时退敌有功、事端平息后才被发还。
卢大人差点身败名裂晚节不保,因此不愿再谈伤心事!
水师提督李增阶,已被撤职调走福建,新来的水师提督尚未到任,不知何方神圣!
曾经轻车熟路的戴维斯戴经理,在广州旧地顿感老脸丢光,作为新领事的想法已无从启齿,只好怏怏回澳门寄居葡萄牙人屋檐下租房办公。
堂堂的大英帝国广州**,由此屈居澳门却又非澳门领馆,屁大地方两大官管,中英贸易虽仍继续却立显复杂周折。
新来的广东水师提督,你道是谁?
说出来,大家都熟悉,就是各种书籍、影视、作品都有的关军门——关天培关大人,被朝廷从长江口边的江苏吴淞镇调来,专门对付敢于动武的红毛番!
关天培大人,原吴淞镇总兵、代理江南提督,江苏淮安山阳人、武进士,时年54岁、年富力强,正堪一战。
为什么选调他前来广东而不是其他人呢?
主要是,吴淞镇与虎门镇的地理地形出奇的相似,都是一江带二水、一山靠一镇,不过一横一纵、方位不同罢了!
当然,还有关大人的个人原因,治军有方,有些声名在外了——
八年前,1827年,他从海路押运数百船苏粮进京,中途遇台风,就在京苏两地以为人财两空为他祭奠之时,接到**国王报告,说天朝船队幸临国境,后返天津卫港时竟悉数保全,未曾丢失一粒米!
全赖这关军门,临危不惧,指挥各船降帆聚集,以铁链串接,一时被传为神迹佳话。
这次,关军门到任广东水师并不是高升,而是平级调动,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同英国军舰过招,打仗!
他一路走海途,未到广州就先到了虎门实地考察,令他奇怪的是——
穿鼻洋上最前沿的大角、沙角两炮台,竟都完好无损,毫无交战模样;
然而,进到虎门水域登岸仔细考察:偌大的南山炮台,炮毁台塌,正中一大豁口,无一原样!
关军门不禁义愤填膺,当场狮吼:“不报此仇,不雪该耻,誓不为人!”
到达广州后,向卢坤总督报到,一对接不禁相见恨晚,得到卢大人的全力支持,两人由此同仇敌忾。
仅过三天,这关军门就给卢大人进了一本《查勘虎门扼要筹议章程》,又是文又是图,煞是详细完备,卢大人一读,不禁心惊,继而击节,读罢称绝!
又邀关军门亲谈,相约一道再赴虎门,落实各项新措施。
二人各领班子在虎门实地勘测、制定御敌方案一周。
结束后,关军门又进了本《重勘虎门炮台筹议节略》,由总督卢大人复写成奏折,直接汇报给了道光帝本人。
至1835年6月中,道光帝御批准奏:好!严此实行,严防死守,杀番贼个片甲不留!
这新的虎门御敌方案便板上定钉了。
卢大人与关军门两大人又亲自择日开工、监督施工,大修特修虎门炮台。
佛山铁炮厂也一派铁流滚滚、热火朝天景象,虎门炮台所需的新炮,无论大小,都在此加紧铸造。
然而,到年底要验收时,卢大人竟操劳过度一病不起了,未得几日即告不治,真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卢坤卢大人,因公殉职死于任所,年仅63岁,晋级督抚前,曾长期任职兵部,主事、员外郎、郎中都干过,堪称文武双全、忠心可鉴,敕赐太子太傅、兵部尚书,谥号“文肃”,葬归涿州故里,建祠祭祀。
1836年初,邓廷桢邓大人走马上任两广总督,发现案头急压的要件一大堆——
第一桩大事,就是重读前任卢大人奏折,预习虎门阵仗;
第二桩便是,与关军门一道,验收新的虎门炮台整改工程;
第三桩还是,关军门的《春秋操练章程》新订不久,需要审阅,报奏朝廷。
按关军门的设计,各大炮台的土木砖石部分问题不大,小修小改即过;
关键的部分,是新增加的110门火炮要达到要求:每门新炮,必须在炮位上实弹射击才能评估效果——
新铸的8000斤大炮20门、6000斤大炮20门,均一次通过;
然而,新铸的70门中小炮却出了问题:实弹射击后——
12门,发生炸膛和炮管爆裂,并造成现场一死两伤事故;
4门,射不到江里;总合格率,仅77% 。
所有不合格的16门新炮,全部拉回佛山铁炮厂返工重铸,直到1836年3月才全部补齐通过。
这虎门炮台,历史悠久,新旧有何区别,还得在下慢慢表来才会有个基本的概念、印象和来龙去脉。
首先是虎门地理——
珠江,由西北向东南出海,从出海口算起,东岸是沙角山,西岸是大角山,东西间距8里,也就是出海口宽度,水面名称穿鼻洋。
从此上溯7里,江心有一小岛,名下横档,水面名称宴臣湾——东岸武山,又叫亚娘山,山前又分一水道,叫三江口,通往太平圩和虎门镇。
再上溯1.1里,又有一江心小岛,名上横档,距东岸武山脚1.6里,距西岸3里。
上下横档之间,东侧还有一小小岛,名饭萝排,距武山脚更近,不足1里。
再进,水面叫芦湾,东岸武山后也分一水道,叫三门口,与太平圩和虎门镇相通。
上溯6里,靠西侧有一江心大岛,名大虎山,是虎门名称的由来。
大虎山岛以上水面,叫狮子洋,上溯100里就是广州黄埔岛。
这就是,虎门的一江带二水、一山靠一镇。
历史上在虎门的设防,可查的明万历十七年1589,当时的虎门炮台位置,在下横档对面的东岸武山脚下——
至崇祯十年1637,共设400斤左右小炮44门,驻军40人,被威忒尔船长攻克,所有炮具被虏获搬离炮台,其后威忒尔在狮子洋上乞和,才被返还;
到清初,厉行海禁,1680年再次被海盗攻破,炮台尽毁,炮火全失,废弃荒芜了六年。
1686年,清军在三江口东岸山麓安营扎寨,命名虎门寨,寨南2里开市交易,名太平圩,渐具现状雏形。
1717年,复建明朝旧炮台,安炮12门,封锁下横档东航道入口,名南山炮台,同时新建上横档炮台,封锁西航道出口,从而实现了掌控上下航道的目标。
1809年,又在穿鼻洋东岸沙角山上修筑炮台,架炮11门,同时在宴臣湾武山东麓修建三江口炮台,管控直通太平和虎门的分水道,防止抄后路,炮台渐成前后防卫体系。
1815年,又在上横档对面东岸新修镇远大炮台,架炮40门,封锁东航道出口。
两年后,在大虎山岛南侧,新建32门炮台,控制狮子洋东航道和芦湾东水道,在虎门寨的两头形成双保险。
1830年,在穿鼻洋西岸大角山上修建16门炮台,与东岸沙角炮台遥相呼应,共同拱卫入海口。
然而,1834年9月突发纳皮尔事件,借停在虎门宴臣湾内的两大一小英国军舰突然发难,不仅避开了入海口的大角、沙角炮台,还将上下横档对面的——
南山炮台12门,摧毁轰塌;
镇远炮台40门,大部压制;
还有,最后的大虎山岛32门火炮。全部压制。
代价只是,三死六伤,英舰闯过了铁锁铜关的虎门众炮群,令人难以置信!
年底。关天培到职,实地全面考察虎门各炮台后,制定了新的虎门炮群防卫方案,内容扼要如下——
一、将原有各炮台划分为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由原大角、沙角炮台构成,因东西横长8里之遥,两岸炮火都难以企及中心航道,改为了望信炮台;
第二道防线,由原有南山、镇远、上横档炮台,加上新修上横档东炮台、上横档山顶炮台、芦湾西岸炮台,以及饭萝排至东岸、上横档至东岸两道排练构成;
第三道防线,仍由大虎山岛炮台构成。
二、具体增改措施:
第二道防线,扩建南山炮台为主力大炮台,更名威远,炮火亦增至40门;
同时,加固镇远炮台,使之构成双重火力网,彻底封死东航道;
上横档岛东端,新增横档炮台、横档山顶炮台,分别加装火炮20~40门,与对面镇远炮台构成对应立体火网,完全切断东航道;
同时,扩建西端炮台增至40门,定名永安,与芦湾西岸新增巩固炮台20门火炮对应封锁打击西航道入口。
由此可见,仅上横档一岛就有东西向炮台3座、火炮上百门,还有排练两道,是真正作战的核心阵地。
第三道防线,加固大虎山炮台,在前滩300米距离内广插石条梅花桩,防敌抵近登陆。
三、炮台土石方措施:
新旧所有炮台。前沿一律用统一规格的青麻条石密铺加固,防止炮台正面出现旧南山炮台那样的、直接被轰塌方的情况。
四、新置炮位:
新铸20门8000斤大炮、18门6000斤大炮。全部安放第二道防线各炮台,务将来犯敌舰击沉江中;
所余2门6000斤大炮,安放第三道防线,保证效果。
这就是,关军门的虎门防卫新方案,共计——
三道防线、十座炮台、大中小火炮272门;
另有,10艘双桅师船舰炮120门,共计392门火炮。
除东水道2道排练被原总督卢大人以仍需通商通航为由否定外,全部在1836年3月变成了现实。
接下来,关天培军门请新总督邓廷桢邓大人一道观摩:春季与秋季大演习——
广东水师与虎门炮兵、陆师协同,当靶船进入第二道防线以后,东西横道和分水道七大炮台235门火炮各司其职,一一次第击发——
所有靶船,无不粉身碎骨或葬身鱼腹。
邓大人莫不击掌赞美,当场批准虎门立即按秋操配置守备兵员,即战时用兵状态,规模是平时的两倍多。
从此以后,虎门要塞炮群严阵以待,威风八面。
水师提督关天培关大人,雄姿英发,亲自驻节虎门寨,时刻等待着——
歼灭一切敢于来犯之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