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节:十年等待换分手
单琼和连成确立了恋爱关系之后,就把贲峰的事情和连成说了,希望能够得到连成的帮助,贲峰在狱中表现良好,再加上连成的努力,会不会让贲峰早一些时间出狱,早一些时间和单秋二姐相聚,结婚。在单琼的心中,一直是人们所说的贲峰当时的激情杀人就是因为自己和三哥单民状告贲地迎而让他产生了沉重的心理压力,才导致他内心情绪失控,这也是让单琼觉得内心有愧,这些年来,每逢看到二姐她就会情不自禁的想到贲峰,想到二姐望眼欲穿的等待,就觉得自己对不起二姐。
贲峰提前两年释放。
贲峰回到了家乡,就被贲地迎安排到了临近的一个镇的粮库里上班了。他的工作关系在出事的时候就被贲地迎以停薪留职的形式安排到了这里。现在他回到了新的单位里上班,也就没有人知道他的故事了。
比单秋,比贲地迎夫妇更开心的则是单良仁。单琼终于显山露水了,自己的小老幺这些年来一直在和考场做斗争,终于靠读书跳出了农门,改变了命运。结交了这么好的男朋友,不仅仅她自己的一生幸福甜蜜,还恩泽兄弟姐妹。单良仁看到了希望,自己的这个家庭在经历了几年的低迷之后,最终一定会在单琼的手中崛起的。
贲峰回到家乡,很多人都在翘首期盼,这一回总该娶了单秋了吧!但是贲家依然没有动静。单良仁着急,单秋更着急,但是都没有办法。
贲峰赶上了一个好的机会,他刚到新的单位里上班了,县里的粮食局要选送一批年轻人去到市里的粮食学校学习深造,一些接班的,初中以下学历的人都可以报名参加考试。
贲峰报了名,并开始备考。他对单秋说:“等我考上了粮校,毕业之后我就有了学历,就有了涨工资,有了晋升的机会。等我职务高了我有能力了就把你的户口改过来,我的父母亲就不会再反对咱俩结婚了。”
想想贲峰的考试读书也是为了自己的将来更好,单秋就没有提反对意见,他要是能考上自己愿意等,六年都等了,还差这四年吗?
贲峰经过备考,终于金榜题名。在贲峰出狱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贲峰就考上了市里的粮校,到聊城去读书去了。
单秋曾经想跟着贲峰到聊城去打工,这样子可以离心爱的人更近一些。凡事贲峰表示,自己刚刚的到学校,还不熟悉那边的环境,不知道单秋去了会不会影响到了她的学习。他劝单秋先在家里等自己,在县城里找一份工作先干着,要是自己在那边安稳下来了,觉得自己可以照顾的了单秋的时候,就会在那边找一份适当的工作把单秋也带过去。
单秋听从了贲峰的安排。从贲峰接到了市里粮校的录取通知书的那天起,单秋就买了十来斤毛线,给贲峰织各种各样的毛衣,厚的,薄的,鸡心领的,高领的,枣红色的,柳叶青色的······单秋没日没夜的在灯下一针一线的织着,就是为了赶在贲峰上学走的时候可以把毛衣全部的带走,很多人都在劝她:“别累坏了自己,贲峰上学就在市里,又不远,他中途放假还会回来的,再带走也不迟的。现在就是带走了,天气不冷也穿不了。”
但是单秋不听任何人的劝,她一定要把自己给贲峰买的这些毛线都织成了毛衣,都让贲峰带走,她要让贲峰每一次看到这些毛衣的时候,就会想到自己。她太害怕贲峰忘记了自己,学校和监狱不一样,学校里的小女生那么多,都是比自己年轻的,都是比自己有文化有学历的,甚至家庭背景也要比自己好的多的,吃商品粮,非农业户口,国家职工······这些都是贲家人想要的,因为都是自己没有的。一旦要是遇到了比自己更好的女孩子,贲峰要是变了心,自己可怎么办呢?单秋不敢去想这些,想起这些她睡不着觉,整夜无眠,于是她就拼命的织啊,织啊!是在织着自己的幸福梦想,也是在打发着无法入睡的漫漫长夜。
在贲峰读到中专三年级的时候,单秋恐惧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
贲峰读到中专三年级的时候,单秋就明显的感觉到贲峰给自己写信的时间间隔越来越长了,很多时候自己给贲峰写信,贲峰都不回复自己,偶尔的给自己回一封信,也相当的客气,这种客气让单秋不安,凭女人的直觉,单秋明显的感觉到贲峰变了,究竟哪里变了?究竟什么变了?单秋说不清楚,但是单秋就是感觉到贲峰不是原来的贲峰了,感觉到贲峰和自己心灵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了。
中专三年级寒假的时候,贲峰一直都借口说忙,一直没有和单秋待在一起,单秋主动找他,他也会借口各种忙而开拖。
春节之后,单琼的男朋友连成到金鸡岭来给单良仁拜年,连成来的时候,单良仁都要把所有的女婿女儿们都请到家里来,大家伙在一起开开心心的,单良仁就高兴,所有的兄弟姐妹们读高兴,但是贲峰这个春节的时候,就是把东西放到了自己的家里就走了。他和单家大院的这些亲人之间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陌生感,好像多呆上一会儿都让他难以忍受。
吃饭的时候,单良仁让单秋去找,贲峰也没有来,后来单良仁亲自去请,贲峰来了,但吃了一口饭就匆匆忙忙的走了,搞的大家伙这个年后的欢聚也没有了欢乐祥和,众人都是在默默的为单秋捏着一把汗。
贲峰在寒假开学的时候,向单秋提出了分手,他很直接的二舅告诉单秋,自己爱上了一个自己的同班同学,那女生是东阿县的粮库的职工。比贲峰小五岁。和贲峰一样,她也是接父母的班,家里都是吃商品粮的,和自己门当户对,这样子自己毕业之后也就顺理成章的结婚了。
他和单秋说着“对不起”。他说:“我知道我对不起你,但是我真的坐不了我爹娘的主,我累了!毕业之后我就想结婚了!想让自己的心安稳下来。”
贲峰是这段马拉松式的爱情的最后一道屏障,如果贲峰不爱自己了,提出了分手,单秋就没有再挽回的价值和必要了。十年的等待,换来的只是一句“对不起!”
单秋没有眼泪,在贲峰向自己说出分手的时候,她忽然间的就有了一种神秘的,从未有过的一种轻松感。终于结束了自己等等等等的爱情生活,六年的监狱,一年的备考,三年的中专,结束了自己在众人怜悯的目光中祈求似的等待着贲家开口迎娶自己!结束了自己这些年来在贲家人面前极力的讨好着贲家的老老小小······她解脱了,单秋觉得自己忽然间的放下了所有的牵绊,放下了所有的自己放不下的东西,贲峰对自己的那一份单纯的爱,那一滴眼泪,那一份同父母抗争的执着。单秋感觉到压在自己心头上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被自己掀翻了,她轻松了,她被释放了,她解脱了!
单秋仰天大笑,她笑自己这些年来的对爱执着,笑自己用十年的最美好的青春等来了一个无言的结局,到头来还要一个人把自己关怀。
贲峰在单秋的狂笑中默默的离开了!
单秋在贲峰的身影消失了之后,才开始蹲在地上嚎啕大哭,贲峰的一切都融入到了自己的生命中了,心相印,命相连,一生的相守相依,如今却要把已经嵌入到自己生命中的一切毫不留情的拔出,抽掉,自己将如何承受的了这样一种切肤之痛?
单秋和贲峰分手的消息悄悄的传开了。整个金鸡岭都沉浸在一片淡淡的忧伤之中。多么好的一个姑娘家,苦等十年,最终却是被无情的抛弃,已经三十好几岁了,青春没有了,当年那么多的好人家都在求她,她都放弃了。而今,已经人老珠黄了,一辈子的好时光已经过去了,哪里还有幸福而言?
但是村里却有一个青年非常的高兴,他就是双福兴。
双福兴是金鸡岭村一个农民的儿子,他的家庭在金鸡岭的这些农民家庭中是最普通的一个了,父母亲,一个姐姐两个妹妹,姐姐和妹妹们都已经出嫁了,就剩下双福兴一个人单着,几次给他相亲,他都不满意,也说不出来姑娘家有什么不好,但是他就是不点头,就是不喜欢。一眨眼就二十七八岁了,父母亲着急他不急。
双福兴在聊城里卖水果,自己在一个市场上摆了一个水果摊,收入还很好,在家乡给父母亲盖了一套好房子,让父母亲在家中安度晚年。自己将来也要在聊城扎根立足,就想留在城市里卖一辈子的水果。水果摊变成水果
店,变成连锁店,变成大的批发商······
双福兴在得知单秋和贲峰分手的时候就主动的到县城里找到了单秋。
他对单秋说:“秋姐,要不然我带你到聊城打工吧,你在老家总是会听到人们的流言蜚语,日子也不得清净。”
单秋其实也很想离开这一块让自己伤心欲绝的地方,但是她不想去聊城,因为贲峰就在聊城,两个人的心远了,距离却近了,这让单秋有些承受不了。虽然渐渐的从失恋的伤痛中走出来,但是依然不堪回首,她心痛的已经不是自己失去了贲峰,而是自己的失败!
双福兴说:“那么你愿意到哪里去打工?去省城?去北京?”
单秋摇了摇头:“这些我还从来没有想过,我不知道自己该去哪里?”
双福兴说:“那你就听我的吧,你到聊城去打工,现在不比从前,城市里也和农村不一样,**已经这么多年了,什么铁饭碗,泥饭碗的,现在都一样了,只要你肯干,你比别人付出更多的辛苦,你就会有更大的收获,城市是个大舞台,你要干的更好给他看看,没有了他,你会活的更好!”
单秋听双福兴这样和自己说话的时候,也觉得自己的身心都有了力量:“是啊!自己凭什么就要远离他?凭什么他在聊城,自己就不可以去聊城做的比他更好的呢?”
单秋忽然间的就来了一股子犟劲了。她就要到聊城去打工,她就要在贲峰的眼皮底下活的更出彩的给他看。
单秋跟着双福兴就来到了聊城。双福兴先是帮助单秋租了一个房子,然后就帮助单秋找工作,聪明的单秋早已经知道了双福兴的心思,她找了几份工作都觉得不理想。双福兴最后就让单秋在自己的水果摊上给自己打工。双福兴把自己的水果摊又扩大了经营,在旁边的一个摊位又租了过来,这样子两个水果摊可以兼顾,双福兴上货的时候,单秋就一个人看着连个摊,双福兴上完了货,两个人就一人守着一个水果摊。
时间久了,当单秋慢慢的走和贲峰的那份感情的伤害中走了出来之后,双福兴向单秋表达了自己的爱意。
单秋说:“你不介意吗?我可是比你大了五岁呢!”
双福兴说:“年龄不是爱情的障碍,我从小就喜欢你,漂亮,又那么懂事,能干,会关心人。只是觉得那个时候的自己配不上你,和你提亲的都是要吃商品粮的,挣国家钱,有铁饭碗的人家。现在我觉得我这些年来在聊城的发展,我有了一点小小的资本······”
单秋说:“那你问过你的父母亲了吗?他们会同意你找一个比你大的,而且还是什么都没有的妻子吗?其实依你的条件,你在老家还是在市里都可以找到比我更好的,甚至你在老家都可以找到一个吃商品粮的,有正式工作的国家职工,将来有个铁饭碗就有了保障,后代的孩子们也跟着母亲沾光。”
双福兴笑了:“我们可比不上贲峰的家庭,我们就是土里刨食的老百姓,追求不了那么多高档次的。”
“那么你的父母亲同意吗?他们对你的找另一半有什么样的要求吗?”
“他们一直都很喜欢你!而且他们对我找对象没有别的要求,只要我喜欢就好,只要我喜欢他们就喜欢。”
单秋说:“那样我就没有压力了!其实结婚真的不只是两人的事情,过日子要一家人都和和睦睦的才好。”
“我父母亲可是真心喜欢你,你的大度,懂事,能干都是他们喜欢的。”双福兴说:“他们不但不会阻止我们结婚,相反他们 会非常着急的让我们结婚。看到我们成双成对的在一起开心快乐的生活着,在城市里一起打拼,他们也就心安了。”
单秋很快的就和双福兴结婚了,两个人就在聊城一起经营着水果摊的生意。他们的婚姻得到了所有人的祝福。
单秋嫁给双福兴以后的日子,就顺风顺水的像一首朗朗上口的七言律诗。她和双福兴结婚之后,就先后给双福兴生了一双儿女,取名双豪,双佳。
单秋是个发家的吉祥的女人,自从嫁给了双福兴,双福兴的生意也越做越好,在聊城先后的开出了五家水果连锁店,买了汽车,楼房,后来又把双福兴的父母亲都接到了聊城,单秋在家中就深受单良仁的教诲,孝敬公婆,尊重丈夫,一家人过的其乐融融,和和美美。
贲峰毕业了,还没有来得及娶他的那个同学,国家的粮食政策放开了。由国家配给转变成市场调控,国家粮库撤销了,粮库职工都走向市场自谋,贲峰而已成了无业游民了,到县城里开摩托车出租。
那女同学后来又转到了别的单位了,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最后和贲峰分了手。
贲峰后来又开了出租车,算是他的人生有了一个小小的起色。
在开上了出租车之后贲峰就和一个同行的出租车司机结了婚。先期就把家按在了金鸡岭,和父母亲生活在一起,后来渐渐的也在县城里买了楼房。也有了一个孩子。日子不敢和单秋相提并论。值得庆幸的是,她的妻子是一个吃商品粮的,这倒是让他父母亲最满意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