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日若翻脸美国是否出兵?普京回应语惊四座!
中日一旦摊牌开战谁会站在中国一边?谁又会支持日本?近日,普京说了一句话,让躁动不安的日本举国都震惊了...
普京到底说了什么,打死你也想不到
下载军事头条看全部文章
明末平头哥

第三十一章 皮里阳秋

孙传庭干了两月总指挥,他和他的秦兵未经允许都不得进城。秦兵一色陕西人,本土意识强烈,留驻北京闲着没事干。加之高起潜对他们颐指气使,动辄得咎。将士不太服这个太监,兵员逐渐流失,不少人逃回老家去了。孙总指挥感觉到情况不妥,想建议皇上让他挥师去河南继续剿匪,防止李自成东山再起。顶不济应南下河北驱逐满清贼寇,可崇祯皇帝一直不见他。孙传庭实在郁闷,副手洪承畴进紫禁城犹如逛街,更享受专卖店VIP待遇。他想见崇祯一面比登天还难。他只好上表皇帝,希望率军就近攻击多尔衮余部,同时保证不走远,力保京城不失。

谁知他一上表,触怒了一直主张与清媾和的杨嗣昌。杨首辅向崇祯皇帝进言,指摘孙传庭对交出秦兵指挥权心不甘情不愿,想借南下剿灭清军的名义,重新要回秦兵指挥权。

对能力出众将领的猜忌已成为皇帝这一岗位的职业素养,朱由检早养成习惯。他听杨嗣昌这么一说,觉得孙传庭怕是个卢象升二世。卢象升是不愿意别人分他的兵,孙传庭是不愿意交出秦兵。相比较而言,洪承畴本分踏实得多,杨嗣昌叫他待在哪里,便待在哪里。从不主动要求上进,嚷嚷去跟清兵干一仗。皇上对孙传庭感觉变得更差,不知不觉的开启坑死人不偿命系统。

孙总督见皇上对自己的表文毫无反应。更不肯见自己,心中明白大半。他当然记得前几任勤王总指挥袁崇焕、卢象升等人是怎么死的。孙传庭心情焦虑郁闷,一时间双耳突然失聪。他索性托病上疏请辞。杨嗣昌、高起潜于崇祯耳旁敲边鼓,说孙传庭双耳失聪是装病。

崇祯皇帝见如此,那还了得!援军总指挥主动请辞,性质十分严重!只有皇帝可以免掉你孙传庭,你不能主动辞职。此种规矩就像阔佬逛青楼,只许大主顾挑姑娘,姑娘不能拒接生意。

朱由检杀掉陈新甲后,好不容易提拔孙传庭,以安天下人心。孙传庭不到三月请辞,公然闹情绪搞消极对抗,将矛盾公开化。朱由检觉得,孙传庭想叫天下人看自己的笑话,完全不给皇帝面子。崇祯皇帝盛怒之下,一纸令下,孙传庭革职为民。革职未及几天,将孙传庭下狱论罪。朱由检的自爆系统果然又坑中一员大将。

逃避河南的李自成躲在栾川的山沟沟里,尚未从陕西的失利中恢复过来。突然得到孙传庭下狱的消息,他大笑三声,对刘忠敏、宋献策等人说道:

“好嘛!真是天助我也!崇祯小儿不愧是我的恩公哪,知道我被孙传庭害苦了,马上替我报仇。”

刘忠敏“呸”一口浓痰吐落地面,激起一阵灰。这口痰吐的有万千气概,势大味重。比邻而坐的李自成不得不略一侧身,躲避一下他的唾沫星子和满嘴酒气。刘大将军确实气场强大,痰吐不凡,异于常人。仿佛浓痰所至,明军湮灭,崇祯束手。他一脸不屑的嚷道:

“该!谁叫他孙传庭缺心眼,非要将我们往死里打。不知飞鸟尽良弓藏的道理!”

宋献策呵呵一笑,偷瞧一眼刘忠敏,见他没吐第二口痰的迹象。方才张嘴对闯王说道:“卢阎王已死,孙传庭下狱,闯王您的时代来也!此时不出,更待何时?试看当今天下,谁主沉浮!”

李自成一拍大腿,大声道:“干他娘!我老李被虐不是一回两回,再搏一次何妨!”

几人计议已定,闯军马上出山,进入河南平原地带。赶巧连年大旱,河南赤地千里,百姓民不聊生。闯军大旗一挥,一时应者云集响应。数月之间,李自成又啸聚起几万之众。

稍早前皇太极得知陈新甲丢官处死,明廷主战派重新占据优势。他怕多尔衮长期滞留河北或有不测,即令他撤回关外。多尔衮深入大明境内一年有余,劫掠两百余万两白银,俘虏五十万汉人。清军大部队堂而皇之的借道燕山西麓,越过喜峰口长城撤回辽东。总监军太监高起潜统领八万人马,离清军五十里一路跟随,并不敢趁机追击。不过好歹把多尔衮这个苦主请出去了,总算可以喘口气。

朱由检对高起潜的做法十分满意,给他官加一等,升为司礼监掌印太监。如今清军既然撤回,崇祯皇帝再设什么援军总指挥,不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嘛!他索性叫各路援军回家。洪承畴领关宁铁骑去辽东战场,继续当他的蓟辽总督,守住锦、宁,牢牢看住清兵。洪督师临行前,崇祯皇帝送他尚方宝剑,告诉他可先斩后奏便宜行事。不过从历史规律来看,老朱家的尚方宝剑自带反骨,弄不好会伤了自个性命。

洪督师晓得厉害,手拥重兵的他还没出山海关,便开始向皇帝发送动态消息。此后隔日一小报,五日一大报,好叫皇上安心。逢年过节,杨嗣昌、高起潜等处的孝敬少不了,冰敬炭敬更是小意思。所以皇上身边的红人没一个说他不好。

杨嗣昌见援军总指挥职务撤销,兵部尚书空缺下去不行。便提醒皇上需尽快敲定兵部尚书人选。朱由检已有意向人选,福建巡抚熊文灿。朱由检被主战派之前这么一闹,心里有了阴影,对主战派的猜忌日重。只是因为国内闯、献二贼的存在,不得不用他们镇守四方。熊文灿在福建采用剿抚并重的策略,成功收降海盗郑芝龙——就是后来收复台湾的郑成功父亲。

崇祯皇帝觉得熊文灿挺有政治眼光,不像其他主战派将领,只知道一味打打杀杀,关键时刻懂得进退取舍。将来如果有机会推进与清廷和议,可以依仗。虽说他与东林党人过从甚密,毕竟不算正统东林党人。皇帝便示意杨嗣昌内阁拟定人选,报自己同意。不久兵部尚书熊文灿走马上任,立马面对李自成、张献忠大军卷土重来。

他请示首辅同意,向皇帝提出剿抚并重的策略,希望打服闯、李二贼,收为己用。崇祯皇帝二话不说,签字同意,全国照此执行。后来,张献忠利用此策诈降,恢复元气后重新反叛,导致熊文灿被朱由检处死,杨嗣昌罢免首辅职位。崇祯皇帝便把黑锅一股脑儿送给熊文灿、杨嗣昌二人。

如今的司礼监掌印太监高起潜,了解蒋梦珏是刑部尚书杨仁化的学生。杨仁化平常对高公公多有孝敬,高起潜投桃报李,皇上面前寻机挽回几句也是理宜正当。事后高公公火速连夜派心腹小太监,悄悄的给杨尚书递消息。杨仁化深夜被管家叫醒,说是高公公派人来家中。他心中一惊,急忙起床出去迎迓。杨尚书官场浸淫日久,稍一思索便理清头绪,公公半夜派人,定数要事。当然不会是大祸临头的要事,如若不然,以高起潜的尿性,才不会担着风险来通知他。

杨仁化急忙走出卧室,碰上小太监熟门熟路,已来至杨仁化的面前。杨尚书忙向小太监道一声好,小公公便附耳与杨仁化说几句话。杨仁化得到消息,千恩万谢的送来人回去。他回到屋内急得团团转,这个多管闲事的范复粹,不知他从哪里得到消息,对袁承杰的事情了解的一清二楚。杨仁化少不得求首辅周延儒想办法。

次日天色微明,杨尚书传轿出门。此刻街市上一片空荡,买卖人还没几个。杨仁化的轿子匆匆赶往府学胡同。杨仁化轿中寻思,洛阳太守逼逃袁承杰一事可大可小,关键看周首辅什么态度。周延儒当年凭借袁崇焕一案,伙同温体仁等人将钱龙锡牵扯进去,使皇帝罢免了钱龙锡内阁次辅的职位。周延儒顺利替补进入内阁,不久第一次当上首辅。当年皇上处死袁崇焕,周延儒起到推波助澜作用。因而杨尚书认为,周首辅定然不愿见到袁崇焕的侄子袁承杰得到皇帝的重用。

首辅周延儒府邸坐**南,占去胡同一半街面。门口两盏灯笼高高亮起,映出一个周字。周阁老听到杨尚书一早到访,便知为洛阳之事。昨晚高公公通知他了。周阁老书房中会见杨尚书,一番客套后,杨仁化道明来意。

从杨仁化的介绍来看,袁承杰确实挺有能力。真要教袁崇焕侄子立了大功,获得皇帝信任,倚为国之栋梁。崇祯皇帝说不定会给袁崇焕**,届时陷害袁崇焕的那些人将被清算,他周延儒首当其冲。周延儒自然对袁崇焕的侄子没好感,袁承杰要是得了势,他周延儒恐怕死无葬身之地。

“阁老明鉴:逆贼袁承杰屠杀小侄全家,恶行滔天。洛阳官府并无处置失措之处。下官恳请阁老,皇上面前多多解释。”杨仁化一脸谦恭的看着周延儒,说着双手递上去几页纸。上头写的是袁承杰等无故屠杀杨智勇一家二十多口的罪状。

周延儒双唇紧闭,一言不发的看着。书房里一阵安静,只听得他偶尔翻动纸张的声音。杨仁化躬身伺立阁老身旁,等他的示下。周延儒少年得志,是个聪明人。自然不必杨仁化来提醒,袁承杰于他是福是患。周阁老看到最后,手上是几张银票,合计十万两。他一脸严肃的说道:

“杨仁化,你这是干什么?”说时手中捏着银票,作势要将纸张和银票一起推还杨仁化。

杨仁化忙伸双手拦住,笑着连连作揖,说道:“此事全仰仗阁老,下官一点心意,不成敬意。”

“洛阳之事,我知道了。”周延儒将纸张与银票一齐对折,置于茶几上。他端起茶碗喝了一口,像是才发现杨仁化似的说道:

“唉!你怎么站着,快坐下说话。”

杨尚书这才到周阁老下首落座。杨仁化的要求,于周延儒来说不是什么难事,无非据实说袁承杰滥杀无辜,屠戮朝廷大员的侄子一家。再借题发挥一番,说袁承杰如此目无大明法纪,即便真有剿匪的才能,恐怕将来愈发居功自傲,尾大不掉无法约束。这话绝对中朱由检的胃口,因他最忌讳武将居功自傲难以管束。说了以上几层意思,周延儒估计按照皇上好猜忌的个性,不发旨意严惩袁承杰已是格外开恩了。

两人再聊几句话,想好皇帝面前怎么说,以便统一口径。周阁老最后说道:

“你先回去吧,一会内阁朝议,我会向皇上言明。”

杨仁化听周延儒如此说,千恩万谢的告辞回去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功能呼出区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