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日若翻脸美国是否出兵?普京回应语惊四座!
中日一旦摊牌开战谁会站在中国一边?谁又会支持日本?近日,普京说了一句话,让躁动不安的日本举国都震惊了...
普京到底说了什么,打死你也想不到
下载军事头条看全部文章
大风起兮云飞扬

大风起兮云飞扬(中部)八十四

关于都城,刘邦有一些自己的想法。

刘邦很喜欢洛阳。不论是汉中的南郑,还是关中的栎阳,都不是上选。南郑就不说了,自从出兵汉中攻下章邯的栎阳之后就弃了;而章邯之所以建都栎阳,也是因为当初项羽一把火烧残了富庶甲天下的秦都咸阳——栎阳终究也不是个好选择。而且关东土地也很广袤,栎阳总觉得还是太西了些。况且刘邦也是楚人,虽然他不打算像项羽一样,回楚地建都彭城,但哪怕离家乡稍微近那么一点点,也是好的。选来选去,倒不如就长住洛阳算了——当初项羽把申阳封在洛阳,是存了私心的,洛阳这样的好地方,项羽不舍得给别人,才给了随自己一起入关的楚将申阳,封他做河南王。洛阳居天下之中,自周平王迁都于此地,经过五百多年的人口积聚、发展,很适合做都城。而且,就是在洛阳,刘邦遇见了新城三老董公,从他嘴里才得知项羽暗杀义帝的消息,这才有了号令诸侯、讨伐项羽的名头。这样算起来,洛阳是刘邦的福地,拿来做都城再合适不过了。因为以上种种考虑,刘邦想要正式定都洛阳。

如果定都洛阳的话,留守栎阳的皇太子和同在栎阳宿卫皇太子的诸侯之子,便不宜再久留栎阳;于是刘邦便下了一道命令,把皇太子刘盈和鲁元公主接到洛阳,至于其他诸侯的儿子们,愿意继续留在关中的,免十二年徭役,想回原籍老家的免六年徭役,由朝廷统一给食一年。

刘邦打算定都洛阳的消息很快便传得沸沸扬扬,上下皆知,朝中将相大臣自然对建都各有想法,就是普通的下级官吏和老百姓,也不是人人欣然赞同。不同的是,有的人将自己的想法深深埋藏于心,有的人宣之于口——但只是和身边的人讲论一番;而有的人,则会选择倾诉的对象,因为这样的人深知,只有选对了人,说出去的话才可能产生正向的作用。而选什么人去说,去倾诉,去阐发,靠的是智慧,还有勇气。

历史在刘邦计划定都洛阳的时刻,注定要为一位发往陇西的戍卒提供这个机会展现他的智慧和勇气。这位发往陇西的戍卒名叫娄敬。

娄敬在得知皇帝要定都洛阳后,央求军中的同乡虞将军,说自己要见皇帝。

在这里不得不多说一句,在一项新的伟大事业刚刚开始的阶段,机会永远是最多的,门坎永远是最低的;而有幸参与伟大事业的人通常都具有与众不同的亲和力和舍我其谁的自信与勇气。大汉四百余年漫长的事业,建启之初,无论是身为帝王的刘邦,还是像娄敬这样出身低微的戍卒,身上都具有守成时代君臣身上罕见的魄力——打破身份阶层的魄力。正因为这样,娄敬以一介戍卒之身才有机会面见一代开国帝君;也正因为这样,娄敬这样的人所具有的智慧和勇气,才有施展的机会。

总之,当娄敬提出要见刘邦的时候,他的同乡虞将军看着娄敬身上穿的羊皮袄,露在外面的皮里已经磨得乌黑发亮,领口翻出来的羊毛也黑黢黢的,虞将军说道:“让你去见陛下不是不是可以,这样吧,我叫人给你找一套干净衣裳,你换上,然后我再带你去拜见陛下!”

虞将军本是一片好心,谁知娄敬听了并不领情,直接拒绝了。娄敬说道:“将军不必了。我要是穿着帛衣来的,就穿着帛衣去见陛下;穿着粗褐短衣来的,就穿着粗褐短衣去见陛下——我是不敢换了衣裳欺骗陛下的。”

虞将军看拗不过娄敬,想想刘邦平日倒也不甚在意这些事,也便作罢,将娄敬原原本本地推荐给了刘邦。

刘邦听说一个小小的戍卒要见他,本不想见,转念又想,自己发迹于微,自己身边大大小小的将领朝臣至少有半数都是发迹于微,陈楚王当年也说过“这天下,王侯将相难道真的是生下来就天注定的吗”,如今自己已经用事实证明,这天下,王侯将相不是生来注定的。时也?命也?恐怕时的因素更大。对于一般人来说,遇上时机,便是化蛇为龙之时。娄敬小小戍卒却声明要见皇帝,已然别于众人了,何不听听他要说什么,方知他是龙是蛇。想到这里,刘邦便叫人把娄敬带进来。

人到了,娄敬先给刘邦行礼,然后起身站好。

刘邦见娄敬穿着又脏又旧的羊皮袄,倒是平平无奇,便懒懒地说道:“听说你要见朕,有什么话,不妨说说看。”

娄敬心里明白,能见到刘邦殊不为易,就拣重点说道:“陛下,臣以为洛阳不是建都的好地方。”

刘邦没有想到这个穿羊皮袄的戍卒竟是要挑他打算建都洛阳的毛病,心下很是意外,于是打眼看了看娄敬,挑眉说道:“哦?朕倒想听听,洛阳为什么不是建都的好地方。”

娄敬不直接回答刘邦的问题,反问刘邦说道:“陛下建都洛阳,难道是想建立和周王室一样兴隆壮大的王朝吗?”

这个问题绝不是一般的黔首百姓能问得出来的,刘邦不禁坐直了身体答道:“正是。”

娄敬继续不卑不亢地说道:“陛下得天下与姬周不同,却要效法姬周建都洛阳,小臣以为不甚合适。”

娄敬的话没办法不引起刘邦的兴趣,刘邦说道:“那你说说看,姬周如何。”

娄敬对建都有自己完整的想法,于是说道:“周人的先祖始于后稷,当年尧封之于邰,积德累善十几代,到了公刘的时候,为了逃避桀的暴政迁居于豳地;到了太王的时候呢,又因为狄人的侵扰,离开豳地,国内的百姓跟着他迁居到岐山一带;再到了文王做了西伯之时,因为他决断虞、芮两国之间的争端有功,这才受命于天,而吕望、伯夷这些贤能之士才去归附于他;到了他的儿子武王讨伐暴虐的商纣王时,不期而会于孟津的天下诸侯多达八百人,人人都说是时候讨伐商纣王了,于是诸侯戮力最终灭掉了殷;后来成王即位,周公等人辅佐他,才在距离天下诸侯里程均等的洛邑之地营建城池,将其作为天下的中心,以便于诸侯按时前来纳贡、述职。”

刘邦点点头,说道:“这段历史,朕也是知道的。所以朕也才觉得洛阳很适合做都城啊。”

娄敬揺头说道:“非也。当初周公营建洛邑,天下诸侯按期前去洛邑向周王纳贡、述职,是要靠君王的德行统治天下——有德行就可以靠它号令诸侯,没有德行就会灭亡。所以,凡在洛阳建都之人,都要像周王一样务必以德政感召四海人民,而不能想着依靠险要的地势,让后代君王骄奢淫逸虐待百姓。所以,在周王朝最鼎盛之时,天下和洽,四夷莫不向往周王朝的风俗,仰慕周王的仁义、感念他的恩德,因而全都依附于周王,共同臣服奉事周王为天子。那个时候,天下不须屯驻一兵一卒,没有一个兵士出战,而八方大国之民无不宾服于周王朝,按时向周天子纳贡、述职。”

娄敬追述的周王朝德治成就令刘邦眼中放光,刘邦说道:“八夷宾服纳贡,那是何等的风光!朕的天下四方,也有匈奴、**、南越、东越之夷,朕也盼着有一天可以接受他们的贡品,听他们的王来向朕述职!”

娄敬并不因为刘邦的身份地位便一味顺着他说,娄敬说道:“谈何容易!刚刚小臣所说八方大国之民无不宾服于周王朝,那是周王朝最鼎盛之时。到了周王朝衰败之时,一分为二,天下再无人前去朝拜,周天子也不能操控节制了。为什么会这样?是不是因为周天子之德变薄了呢?非也。乃是因为他的形势变弱了。”

天子不能操控天下,这令登上帝位的刘邦叹息不已,刘邦说道:“朕现在还不能使四夷宾服,但朕建封诸侯,节制天下,诸侯也要按时向朕述职,朕也希望天下永远臣服于朕,而不是什么有一天无人再来朝拜,诸侯不再受朕节制。”

娄敬说道:“身为天子,自然是这样想的。陛下当初起兵丰沛,招揽三千兵卒,带着他们直接投入战场,便能席卷蜀汉,平定三秦,与项羽战于荥阳,争成皋之险,大战不下七十次,小战不下四十次,使天下百姓肝脑涂地,数不胜数的父子暴骨于中野。如今他们的家人悲哭之声还没有停下来,那些受伤残病之人还没有痊愈,陛下就想和周王朝最鼎盛的成王、康王之时建一样兴隆壮大,小臣认为这是不可能相比的。”

这哪是一介戍卒的见识,听着娄敬征引周史,分析自己的形势,刘邦对娄敬不禁刮目相看,刘邦诚心问道:“那依你这样说,朕要怎么做?”

娄敬提了提自己身上的旧皮袄,答道:“依小臣看来,陛下还是要入关,凭据秦嬴所依之险固,在关中建都,方为上策。秦地被山带河,四面还有坚固的边塞,就算突然发生紧急情况,可备百万雄兵。承袭秦国原有的底子,借着关中的膏腴之地,这就是所谓的天府之地。陛下入函谷关建都于彼处,就算崤山以东变乱,秦国故地依然尽可全而有之。再说了,和人搏斗,如果不掐住他的喉咙、捶击他的后背,是不可能完全打败他的。如果陛下建都关中,这就好比掐住了天下的喉咙而捶击天下的后背了。”

娄敬的这番分析譬喻,令刘邦十分动心,刘邦问道:“那依你看,关中哪里好?”

说了这么多,终于要说正题了,娄敬凝眉正色答道:“要说首选,自然还是咸阳。”

听了娄敬的话,刘邦却一皱眉头,说道:“咸阳的宫室都被项羽烧残了,城里也都烧得破破烂烂的,你难道装作不知道?”

娄敬分明看到了刘邦皱起的眉头,但娄敬不畏难地答道:“话虽如此,陛下正好趁机革秦之弊,去秦奢华糜丽之风,新建咸阳气象——到时候咸阳便是陛下的咸阳,天下谁能不服!”

娄敬的话中透出的不凡气象与刘邦心中的雄风暗暗相合,刘邦被娄敬说得心动,说道:“你的意见朕知道了,你先回去,容朕想想。”

娄敬的那句话——陛下得天下与姬周不同,很是打动刘邦。周武王伐商纣王,那是一君伐一君;自己呢,起于微末,先伐秦嬴,再代楚项,确实怎么看都不一样。但定都洛阳刘邦想了不是一天两天了,如今突然咸阳也成了备选,刘邦心下一时拿不定主意,便叫人把与左右大臣叫来一同会商定都事宜。

大臣们多是关外人,所以大多劝刘邦定都洛阳,他们的理由是:洛阳东有成皋,西有殽山、渑池,后有黄河,前有伊水和洛水,地势险固,足以为凭障。

听了大臣们的话,刘邦又问张良的意见:“子房,你怎么看?”

张良也不同意定都洛阳,张良说道:“洛阳虽有这些险固之势,但内里疆域太小,不过才几百里;而且洛阳的田土贫瘠,四面受敌,不是用武之国。当初周平王迁都洛邑,也就是今天的洛阳,那是不得已之举。周幽王晚年宠爱褒姒,就废掉申后为他生的太子宜臼,改立褒姒之子伯服为太子,申后之父申侯为了给自己的女儿和外孙讨说法,便联合犬戎和缯国攻打幽王,并在骊山杀掉了幽王。申侯的目的虽然达到了,但犬戎入镐京后,大肆烧杀抢掠,经过战乱,镐京也就被毁了。虽然申侯立自己的亲外孙宜臼做了周天子,但幽王的弟弟余臣也在王亲贵族和镐京百姓的拥立下,做了周天子,也就是周携王了。一朝不可有二君,平王的天子之位来得不正当,于是只好退出镐京——所以说,周的都城,从根上说,是镐京。”

张良追述的这段历史,刘邦并不甚清楚,于是刘邦说道:“还有这样一段故事,不是子房你说的话,朕还真不知道。既然镐京已有周携王,周平王怎么会传位几百年呢?”

张良笑道:“平王的天子之位来路不正,但他一心做天子,便联合了鲁国、晋国、许国和他外祖父申侯的申国,以及之前帮他攻破其父幽王的犬戎,继续与他的叔父周携王相争,终于在二十年后,杀死了周携王,成为唯一的周天子。为了防止周携王的势力反扑,周平王将周王室的根基之地关中赐给了秦国——秦国这才从犬丘之地扩展到关中,经过几十代秦王的经营,到秦始皇灭六国一统天下。而周平王后来迁都洛邑,势力大不如从前,周王室式微,诸侯不断坐大,才有了春秋战国几百年的纷争。”

张良对周幽王后周王朝历史走向与秦嬴的发迹因果叙述,对刘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听了张良这番话,刘邦说道:“这么说,关中确实是好地方啊!这么说,子房你也同意娄敬的说法,认为洛阳不宜建都,还是关中好?”

张良清了清嗓子,说道:“正是。关中沃野千里,左有肴函之固,右有陇蜀沃土,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人放牧的苑囿之地,又有黄河天险,可以说是阻三面而守,独以东面一面制约诸侯。只要诸侯安定,黄河、渭水漕运输送粮饷,给食京师,诸侯万一有变,又可以顺流而下,足以运输兵马粮草。而且关中气候适中,不会像南方那么湿热,又不会像燕赵之地那样冬季苦寒干冷,秦人经营几百年,人口辐凑,经济繁荣,陛下南征北战、东征西讨,想必也承认关中之富庶繁华,除了齐地,天下之大,再没有地方可以放在一起稍作比较的了,这就是所谓的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了——娄敬说得再好不过了。”

张良的话给了刘邦对关中的信心,刘邦说道:“既然子房也觉得关中好,那就听你们的——回关中!”

说完,刘邦有点不安地问道:“是要回咸阳,还是要回栎阳?”

张良说道:“咸阳已废,不如按秦始皇的规划,挨着咸阳城废墟南缘,再起新城。”

“建新城?那得多少年才能建成啊?朕都多大岁数了?能等到那一天吗!”张良的提议令刘邦很是意外。

张良倒是不担心这些,徐徐说道:“不废不立。鲁公废咸阳,陛下正好趁机立新。至于多少年建成嘛,那要看陛下是寄望大汉传国多少代了?如果陛下只看眼前,自然不必建新城,就在洛阳也不错;但陛下若有传国千秋万代的想法,花个十几年建造新城,又算得了什么呢?”

张良的这一番话,说得刘邦热血沸腾——传国千秋万代,不敢想,但真想一想的话,千秋万代也就是说说,真能传上个十代八代,恁娘,那不是要子子孙孙、世世代代都被人们讲进故事里,想想真带劲!

想到这里,刘邦说道:“好,就依你说的,咱们花他个十年八年的,在咸阳南边起座新城!朕就不相信了,泰一真神会让朕住不上这新城!”

张良笑道:“陛下可以暂住章台宫,慢慢修缮扩建一下。这些事丞相最在行,以后陛下和他商量就是了。”

至此,刘邦已经拿定主意,于是刘邦笑着说道:“既然这样,还等什么?传令准备回咸阳!”

说完,刘邦又想了想,说道:“新建的城,不要叫咸阳,另取个名字,你不是说传国千秋万代吗,要想传国千秋万代,就得长治久安,不出岔子,那就叫长安吧!朕之前不是封过卢绾长安侯吗——对,长安,就叫长安!”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功能呼出区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