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南京会战(60)
日本东京。
从5月份开始,日本东京就陷入了一片愁云惨雾之中,太平洋战场日军因为兵力不足停止了前进,而投入大部分人力物力的中国战场一败涂地。
到了6月份,一个个失败的消息传了过来。
这个失败不是一般的失败,是全军覆没!
不是一个师团两个师团的覆灭,是几个师团几个师团的全军覆灭,最近一段时间,日本师团级别的诀别电几乎每天都有,比当初日本胜利时的捷电频繁多了。
6月上下旬,两大方面军全灭的消息传到东京,就像两记重拳狠狠砸在日本军政高层的脑门上!
“60万皇军的性命,就这样白白消失在支那战场!”首相近卫文麿颤抖着双手道,他手上拿着一份陆军在中国战场的伤亡统计,从2月下旬到现在,除了江北主战场死亡的51.7万日军外,江南战场日军战死超过7.3万,加上中国其他战区和**游击队对日军的打击,日军总的死亡人数已经超过了60万!
“陆军还要打下去吗?”首相近卫文麿道,他的眼睛看向陆军大臣东条英机,日军现在还占据着南京上海、北平天津等大城市,理论上日本人还可以打下去。
当然,这只是理论上,除非日本人不管太平洋战场了,否则不可能再有力量投入到中国战场。
“还是先侧重于东南亚战场吧!”东条老兄找了个理由,避开这个难堪的话题。
“从支那撤军吧,没必要再打下去了。”参谋**阿部信行直接明说了。
“南京和上海也不要吗?北平和天津呢?”近卫文麿问道。
“不要了,统统不要了,撤回长城以北吧。”
陆军终于彻底认输了,从37年到现在,整整5年时间,日本人终于学会了认输。
见陆军认输,首相近卫文麿询问其海军的意见,他转头看向海军大臣吉田善吾。
“海军方面呢?”
“海军认为支那的战事没有必要继续下去了…”
见陆海军都不想再打了,近卫文麿道:“那从支那撤兵吧…”
“那我们如何向国民交代呢?”参谋**阿部信行道,从中国撤兵,意味着日本侵华战略的彻底失败,必须有人为此负责任。
近卫文麿微闭上了双眼,半响道:“我辞职吧。”
6月25日,近卫内阁总辞职…
********
1942年6月底,根据日本军部的命令,日军从中国战场全面撤兵。
撤退不是从一两个地方撤退,是从山西、山东、江苏、绥远、察哈尔全线撤退,历经整整5年的战争,日本帝国在中国的军事冒险以惨败而告终。
在这5年时间内,日本就有超过130万日军士兵战死在中国。
这还不算50多万伤残的士兵!
为了这场战争,日本付出了超过200亿日元军费,相当于2年的财政收入,换算成白银的话,超过50亿两!日本当年从清朝政府获取的战争赔款,从中国东北九一八失败获得的利益,已经远远不能支付这场战争的费用。
这就是为什么日本人不想再打下去的原因,无论是从军事上,还是从经济上,他们都打不下去了。
……
天津火车站。
火车的进口处,无数日本侨民拥挤在这里,他们准备和日本兵一起撤退。像青岛、天津、上海这些地方,一直是日本的势力范围,有大量的日本侨民,日军离开,他们也不可能继续留在这里。
因为运输能力不足,加上时间紧迫,每个日本侨民只被允许带走很少的个人物品,大的包裹只能丢弃。
即便这样还是装不下他们,为了抢夺一个位置,现场的日本人挤成了一团,少数几个日本兵在维持秩序,但完全阻挡不了混乱的人群。
有人被挤倒在地下,发出惨叫,但旁边的人根本不管不顾,仍然向前拥挤着,直至地下的人没了气息。
许多女人、孩子在哭喊着,也有人在愤怒地咒骂着什么,现场彻底乱成了一锅粥。
终于火车喷着白气离开了车站,没能离开的日本侨民,哭喊声、咒骂声、惨叫声响成了一片…
……
第二任“支那派遣军”司令官,同时也是最后一任侵华日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站在下关码头的一个台子上,看着离开的日本兵和日本侨民。
梅津的脸上一片阴霾,打了5年,死了一百多万,一点好处没捞到,还要把以前的吐出来。
像天津、上海都有日本人的租界,很多日本人在那里生活了几十年,很多人都置了房产或者店铺,这些都脱不了手,只能白白丢弃。
中国市场一直是日本商品的倾销之地,因为生产力占有优势,日本的棉纱、棉布、药品、五金在中国很畅销。
除了正常的销售活动外,日本还常常通过走私活动规避中国海关的税收。日本的走私活动和其他走私不一样,他们是在国家机关的支持下进行的,不仅是抢占中国市场,更关键的是不想给中国关税收入。
像当年殷汝耕建立的所谓“冀东防共政府”,日本人扶持他的目的就是为了走私,每年都有数千万日元商品通过这里走私到中国内地。
日本这个国家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很大程度上是吸中国血发展起来的,日本国内市场狭小,老百姓收入低,正是靠着广阔的中国市场,日本每年都能获取巨额的经济利益。
但这些随着日军的一次次惨败,已经彻底消失了,日本不仅没能继续扩大在华利益,还把以前吃下去的吐了出来。
**********
日本人还没走完,有的地方就响起了鞭炮声,有的胆大的中国人已经开始庆祝起来了。“庆祝国军胜利!”、“打倒日本**”…这些标语满大街都是,不过已经没人管了。
日本人滚蛋了,汉奸们惶惶不可终日,在中国有好几万汉奸,包括北平的王克敏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和梁鸿志的“中华民国维新政府”,他们只有极少数人跟随日本人一道离开,其他的日本人压根不管。
南京的下关码头,随着最后一批日本兵乘坐轮船离开,岸上的汉奸们一个个哭丧着脸,这次日本人从南京撤退,只带了等500个汉奸走,其余上万南京大小官员,以及超过8万伪军,全部被留了下来。
他们也陷入了恐慌之中,日本人走了,秋后算账的日子到了!
不过既然是汉奸,脑瓜子都很灵活,许多伪军摇身一变,把服装和旗帜换成国军摸样,然后各种找关系想“反正”。
那些“维新政府“的大小汉奸们,则做好了欢迎国军进驻的各种准备,首先是准备大量粮食肉类,甚至还准备了很多钱财。
然后把各个部门的资料封存,以备国民政府查封。
以前被捕的中统、军统人员,还有**等抗日人士,这个时候从阶下囚成为了座上宾,汉奸们拼命巴结,希望日后能免罪。
其他的就是准备欢迎仪式了,上万大小汉奸,加上好几万伪军(已经穿上了国军衣服,不过马上就被要求脱掉),和几十万南京的老百姓一起,在道路上准备欢迎国军入城。
……
日军从南京撤退时国军并未追击,这个时候南京市民大约有65万,一旦巷战会发生大量无辜百姓伤亡,并且南京作为国民政府首都,中国方面也不想市区遭到太大破坏。
中日双方心照不宣,日军和平撤走,国军和平进城。
6月30日,国军一个300余人的先遣队到达南京城区,为大部队进城做准备。
7月7日,七七事变5周年,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里,国民革命军第74军第一个进入南京城内,正式宣告了中国首都的光复!
第74军的士兵们,从东门进城,这是王耀武刻意选择的进城路线。1937年12月,第74军曾在这里和日军进行过激烈的战斗,很多地方因为遭到日军炮火的猛烈摧毁,到现在还没有被修复,城墙周围依稀可见累累的弹痕。
今天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而这里更是值得纪念的地点。
74军的士兵们穿着最新式的蓝绿色军装,头戴德式M35型钢盔,背后挎着千里式步枪,威风凛凛地行进着。
在路的两旁,无数民众列队欢迎,今天南京的市民可谓举家而出,从光华门到中山门,从新街口到鼓楼,所有的道路都被人们占得满满的,他们要亲自见证这个历史性的一刻!
欢迎的人群挥舞着漫天的旗帜,以及大大小小的标语,道路的两旁还有很多穿戴整齐的小孩洒着花瓣。
鞭炮声、欢呼声,还有卡车驶过的声音,连成了一片,整个南京成为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士兵们的中间,是一辆辆车辆,开头部分是士兵,后面是军官,王耀武、邱清泉、廖龄奇、张灵甫等74军的高级军官坐在车上,向旁边的南京百姓挥手致意!
就在国军第74军进驻南京的同时,上海、太原、济南、北平、天津…这些城市也被中国军队一个个进驻。
到8月上旬,除了南方的海南岛及东北四省外,中国军队已将所有失土全部收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