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日若翻脸美国是否出兵?普京回应语惊四座!
中日一旦摊牌开战谁会站在中国一边?谁又会支持日本?近日,普京说了一句话,让躁动不安的日本举国都震惊了...
普京到底说了什么,打死你也想不到
下载军事头条看全部文章
关东侠情传

第五章 跑马占地,那家大院气派建成

那家老祖的孙子听到这山呼万岁之声,也不由自主地赶紧跪下,冲着九龙刀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

知县和师爷一左一右搀扶起那家老祖的孙子,心想:这回你该走了吧!

那家老祖的孙子拿起九龙刀,想不到又说出一句话:“二位想不想目睹下这九龙宝刀的真颜啊?”

知县和师爷险些骂出声来:老杂毛,你还有完没完了?不就是皇上赏你一把刀吗,与我们有何相干?又有什么好看的?心里这么想,却不敢这么说,怕落个大不敬之罪,不得已,口是心非,还得表示出万分兴奋地说:

“大人啊,我们若有这个福分,那可实在是求之不得。”

那家老祖的孙子右手稍一用力,就听“嚓啷”一声,将刀从鞘中抽出,顺势舞动几下,伸到知县和师爷面前。

知县和师爷被吓得本能后退两步,站稳后,胆战心惊地睁大眼睛,尽管两人是文官出身,对兵器一窍不通,但见眼前寒光闪闪,冷气逼人,细细观瞧,铁青色的两面刀身刻有飞龙,那龙鳞、龙爪、龙须,如真龙在天,栩栩如生。

那家老祖的孙子得意、卖弄地说:“看清没?这刀身两面各雕刻着四条龙,你们看到是八条龙,可这是把九龙刀,另外那条龙在哪儿呢?你们往这儿看,这条独龙刻在刀柄上,这叫金龙盘玉柱,还有,这刀柄上有康熙的御笔,说明这是康熙爷传给咱当今圣上的,你们说这刀,天下能有几把,是不是稀世珍宝?”

知县和师爷若说刚才对这刀不屑一顾,现在看过,心中着实震撼,抱拳举过肩头,发自内心地赞颂说:

“这九龙宝刀果然名不虚传,那大人,这岂止是稀世珍宝,这简直是宝中之宝。”

那家老祖的孙子收起刀,背好,神情肃穆地说:

“这乾隆爷所赐的宝物,老夫本不该轻易示人的,可今个儿老夫高兴,让你们开开眼了。”

知县和师爷拱手说:“谢谢大人看得起下官,谢谢!”

那家老祖的孙子自打进了县衙,头一次拱手说:“告辞了。”

知县和师爷屈身说:“下官恭送那大人。”

那家老祖的孙子不像来时,大步流星,回走了,才想起端出官架,一步一摇地走出县衙,知县和师爷跟随在后。来到大门外,衙役递过马缰绳,说马已喂过草料,那家老祖的孙子探摸下马的腹部,说:

“这马吃饱了,老夫我还饿着呢,你们这县里有啥好馆子吗,我垫巴一口。”

知县险些跌倒,赶情这爷要地要山又要吃的,酒足饭饱,天气已晚,怕是还得给他找个客栈,这还让不让人活了。

那家老祖的孙子看出了什么,皱眉说:“用不着你们破费,老夫我出钱。”

知府心里有说不出来的懊恼,嘴上还得拉硬,强装笑脸说:

“大人见笑了,虽说我们县衙简陋寒酸,可一顿饭还是请得起的,这说到馆子,我们这有个‘八仙楼’,菜做得还算有点味道儿,离这儿不远,大人您请!”

那家老祖的孙子叫过衙役,豪爽地说:“你去把这县衙里里外外的人都喊到‘八仙楼’,老夫我请客,庆贺庆贺,记住,一个都不能落下。”

衙役自然高兴,但不敢动,眼巴巴地看着知县。

那家老祖的孙子从怀里掏出个金元宝,拈了拈说:“你看他干啥儿?老夫我说话不管用啊?看见这金元宝了吧?可劲吃,可劲造,咋的也够你们吃三天三夜的吧!”

衙役直门吞咽口水,却还在犹豫。

知县喝斥衙役说:“你发啥儿呆呢,没听见大人的话呀,还不赶快去!”

衙役乐颠颠撒腿跑开了……

那家太祖的孙子是个做事果断,行事麻利的人,即选定了宅地,不容迟疑,这日,率全家老少,另有亲朋故友捧场,大车小辆,还拉了半马车的鞭炮,来到凤凰山下,他自己冠名的元宝屯,摆上天地桌,供奉上九龙刀,冲京城方向先给皇上磕头,山呼万岁,而后又放了半个时辰的鞭炮,惊天动地,烟尘腾飞,说是驱鬼避邪,同时告诉山神土地爷:我来了。这才开始平整土地,大兴土木。虽说数十里内没有人家,荒草丛生,连个象样的路都没有,但这对那家都不算什么,那家有的是钱财,只要有了钱财,一切也都应刃而解。不到两年的工夫,一个深宅大院便矗立起来。

整个院落分三进三出,坐**南,高高的门楼,鹰不落的墙,朱红大门,厚重结实,关闭上把院内景致都遮掩起来。院内清一色的青砖瓦房,屋里屋外,雕梁画栋。一进院,也是头院,正房有大小客厅,是接人待物及男人们时常活动的地方,二进院,也称内宅,是家眷女眷住的地方,三院,也叫后院,建有粮仓、库房、马厩,住着下人、伙计、长工,另有个门,方便车马出入。

那家大院建成后,看过的人都夸敞亮、气派,赞过之后,似乎才觉察出不对称的地方,在这偌大的旷野,虽称之为屯,却只有那家一户人家,在后面的山峦衬托下,大院仿佛像座孤坟野冢似的,显得十分的凄凉。人们摇头暗说,那家太祖的孙子钱多的没处花,脑子一根筋,做事欠考虑。听了这些闲言碎语,那家太祖的孙子拈须微笑,说他既然把家安在这里,就能把这里变成聚人聚财的热闹地方,以不负元宝屯的名号。果不其然,那家太祖的孙子施展起手段,让人张榜放话,说有愿意到这元宝屯居住者,发少许银两,免费提供木料,自行盖房,那家的土地任其开垦,所得的粮食悉数归己,三年不收一粒租子,但绝不能把土地给荒芜了。此等好事,开始人们半信半疑,陆陆续续来了一些家境贫寒的人,盖起房子,种上地,那家太祖的孙子果然说话算话,兑现诺言,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元宝屯初具规模,几年间便成为远近闻名的屯落。在这里扎根的人们,不能说是人人丰衣足食,只要勤劳肯干,舍得下力气,没有挨饿的。若想大富大贵也是不可能的,因为生活在元宝屯里的人,都是那家的佃户,元宝屯周围几十里的土地和山林都归那家所有,那家到底有多少土地和山林,每年收多少租子,有多少进项,那家太祖的孙子说不清,那家大院后来的后代似乎也说不情,反正那家大院就是个富,用当地人的话,富得撒尿都流油。而随着年轮的变迁,时代的推移,那家大院的名声,越来越大,越来越响……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功能呼出区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