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59章 西宁三马回军
马占鏊等河狄骑兵,归降后被编入董福祥部,也就是前军刘锦堂麾下,一时如虎添翼。
左宗棠还专门检阅了,统编后的董福祥部,赞叹说“健儿也,有此队伍,何愁河西回事不平!”
所谓的甘回4大基地,至此已丢了一半:1马朝清的金积堡、2马占鏊的河狄,只剩下了另一半——
3马文禄的肃州,今酒泉。
4马文义、马桂源、马本源的西宁。
左军整备完毕,1872年5月,南出河州,向西宁方向扫荡,首当其冲的是,4西宁三马。
此际,白老虎、禹得彦、崔伟等部陕回,均已汇集到了甘肃南路,西宁一带。
早在一年前,白老虎反击过河就撤向了河州,而河州归降前就已无法立足,只得西撤青海,继续与清军鏖战。
白本部已不足万人,含眷属在内。
禹得彦、崔伟等部,来路与白老虎不同,但去路相同,都退向了青海扁都口。
陕西回军眷属,更是到了西宁的大小南川。
西宁,是清制甘肃的一大府治,辖区有:西宁、碾伯今青海乐都、大通3个县,以及贵德、循化、巴彦戎格今青海化隆、丹噶尔今青海湟源4个厅,共7个县厅。
西宁回军的形成,1862年11月,碾伯县民团杀死巴彦戎格回民3人,扬言尽洗米拉沟,今青海民和西。
巴彦戎格、米拉沟、循化回民,由马文义率领起义。
马文义,又名尕三,循化人,华寺门宦、大阿訇,有威望。
马文义军,屡次打败总督沈照霖进剿,占领碾伯至享堂,今青海民和北,截断了兰州至西宁的大道。
1863年,同二七,马文义再攻丹噶尔厅城、围攻西宁府城。
西宁办事大臣玉通,束手无策,卒于九月间与马文义、马桂源达成抚议——
1解散团练。
2由华寺门宦教主马桂源,署理循化厅同知。
3其兄马本源,署循化营游击。
玉通保举马桂源、马本源弟兄俩的本意,是马文义的亲戚,以缓和回军的攻势,但形势比人强,连马桂源弟兄俩也成了回军的前三号人物。
1865年,同四五,丹噶尔厅同知富亮,调集兵勇团练,在城内肃回。
马文义联合华寺门宦和穆夫提门宦,攻占了厅城附近各处庄堡,声势浩大,控制了西宁府大部。
办事大臣玉通,只好再让步,继续保举马桂源、马本源弟兄俩,分担西宁知府、护西宁镇兵篆。
西宁府,名义上仍属朝廷,实际在马文义、马桂源控制之下。
1868年,同七正,马文义数千回军攻取贵德厅城,击毙同知承顺。
第二年1869,又进攻威远堡今互助、碾伯、平番,占据平戎驿,并派出数千骑,应援金积堡马朝清宁夏回军。
西宁回军三马,自身互为表里,又与马占鏊河州回军、马文禄肃州回军鼎足而立,与妥得磷**回军亦通声气。
1870年初,玉通死,豫师继任办事大臣。他进不了西宁府城,驻营在350里以外的平番,今甘肃永登。
西宁镇总兵黄武贤,也在90里外的威远堡。
至1871年5月,同十四,马文义不幸病逝,所部统归马永福。
1872年8月,左宗棠从安定移驻省城兰州,终于正式上任陕甘总督,已是入陕后5年整,其间尚两落三起,终成战场不倒翁。
同时,调刘锦棠部进攻西宁。
9月初,刘锦棠率步队18个营,从平凉进抵碾伯。
继续标榜陕甘分治方针,沿途布告,“土回安堵无恐,以便直捣陕回巢穴”,离间土客回军之间深厚的战斗情谊——
土回:西宁三马回军,马永福、马桂源、马本源。
客回:陕西回军,白老虎、崔伟、禹得彦等部。
这已是,左总的惯用伎俩了,面上光明正大,要打要抚任选。
实际分化更甚,有一大堆的密使,专门负责战前传话到目标人物。
要不要同白老虎等一道抗清,西宁三马意见并不一致。
自金积堡战败,失败情绪蔓延滋长,某些回军首领就意志消沉,思想动摇。
还在河州开战时候——
西宁回军新首领马永福,就有投降之意。
就是陕西回军崔伟、禹得彦、毕大才等人,也曾托金积堡受抚的陈林,向左总乞降。
只有白老虎,力主抵抗到底。
白老虎,以马朝清投降被杀举证,说服了崔伟、禹得彦等人,暂时放弃了投降的念头。
就是马桂源本人,在1872年初、同十一正、河州降清后,也以西宁知府身份,前往安定左大营周旋。
得知左大人决计进攻西宁,才返回西宁布防,备战。
9月上旬,同八月,刘锦堂军压境,抚局破裂。
9月12日,马桂源弟兄俩,密约白老虎、崔伟、禹得彦等,在西宁东关家中紧急会议,结成联合作战态势。
果然,一致推举马本源,任“统领河湟陕兵马大**”,统一指挥各部,迎战刘锦棠。
西宁地理,城在湟水南岸,东面湟水两岸,高山耸峙,岸上一条陆路宽仅数尺,从小峡到大峡长达80多里,人马只能鱼贯而行。
陕甘回军,已沿湟水两岸设防,从小峡至大峡的各险要山岗,均筑碉立堡,凭险守御。
9月13日开战,白老虎驻扎红水沟,禹得彦部和崔伟部,驻扎小峡马营湾。
刘锦棠率部刚出碾伯不远,就遭崔伟部的迎头痛击,首尾不顾,伤亡惨重,开战不利。
回军利用有利地形,一面坚守要点,一面派队偷袭敌后,阻截粮道,打了就跑,刘军是穷于应付——
禹得彦,远攻八番、古浪,截后路。
白老虎,经大通出援肃州,因肃州马文禄受援疆清军攻击吁救,实为探进路。
崔伟坚持在峡口,反攻碾伯镇、番胜沟。
左总坐镇兰州,不断派兵进援,仍不断向金童诉苦——
“土回与客回联成一片,每战则弥山塞谷,四出挠我,殊有应接不暇之势。
“又所需军粮子药,运至前敌各营,均须派队往来护送,时有战事,兵力屡分而见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