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3节:萝卜快了也要洗呢
3节:萝卜块了也要洗呢
种大棚菜能挣钱,成了人们的共识,全后街的人都加入进来,种的人多了产量自然也上去了,货多了价钱自然就便宜,这是个特别烦人事实。有的人急性子生怕卖不出去,一上市就开始压着价卖,一开始还好只要不赔钱就买,等到开中午时,赔钱也买,不买也的扔了,大棚里种出来的蔬菜嫩,怕着太阳晒这是事实。做生意就怕互相压价,都说商场如战场,这话不假,不过都是一个村里的人,像这样相互压价,就等于互相残杀,最后谁也挣不到钱,这是恶性竞争,的赶快制止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
慧茹去找秋季叔:“叔,你的想个办法,像这样用不了半年,人们又不种大棚了,”秋季叔说:“你说的这种情况我也想到了,没想到的是来的这么快。你这样吧,回去择一些菜,各个品种都要,我明天去趟城里,找熟人帮忙看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县卫生局的宿舍里,秋季叔等着人家下班,一个快60岁的人骑着自行车,刚进大院的门就喊上了:“小队长,你小子来了,不去单位找我,却等在这里。”秋季叔急忙说:“大队长,去你单位不好吧,还是在家里方便,”“快进屋,”两个人刚落坐,一个女人进来,秋季叔大声的打招呼:“嫂子你什么时候了变得这么漂亮了,”那个女人一边褪去外衣一边说:“拍马屁也不会拍,人越到老了就越丑,皮肤松弛,皱纹增多,由于地球的引力,脸越来越长,上哪变漂亮去。弟妹可好哇,光顾你来,你也带上她来转转。”“一个农村老太太有什么好露脸的,”“你可不要瞎说,在当时你夫人那是在那一片有了名的大美人,说起来你还真的有福,你哥哥回来天天的夸她,能的我都有点吃醋了。”说着提上菜篮子,“你们哥俩先坐一会,我去买菜,今天让你们吃顿好吃的。”
秋季叔说:“嫂子不用去买菜,我着带着里,”“怎么你来我家还自己带着菜,农村人比城里人还讲究,拿过来我看看。”秋季叔从篮子里拿出来一根黄瓜,从中间一掰两截:“给你们先尝尝,”“你小子还是那么抠门儿,一根黄瓜也要分着吃,”“不要光顾着吗人,先尝尝再说嘛。”两个人也不客气,拿过来卡吃一嘴,“还不用说,真有黄瓜的味道,嗨,你这是从哪买的,这才是真正的黄瓜味,”“这是我们村里大棚里自己种的,无农药、无化肥,无催熟剂的三无产品。也叫有机蔬菜,”“我知道了,我说怎么在城里买的菜都没有当年的问道,我还以为是人老了,味觉退化,吃不出味道来,其实是蔬菜变了,不是人们的味觉变了。”
这一见面就你小子的称呼,是不是让人觉得这两个人特别的熟,是的,大队长是当年的县大队的队长,秋季叔是区小队的队长,直接受大队长的领导,嫂子是县妇联会的主任,多次并肩做战,大队长有一次受伤了,还在秋季叔家的地洞里养伤,多亏慧芳无微不至的照顾才没留下残病。你说他们熟不熟。在战争年代像这样的例子不少,就是人们常说的:“军民鱼水情。”
大队长说:“在农村吃了不少苦吧,那时我说让你留在城里,你就是不听,非要回去,现在怎么样,你这支书听说干的还真不错。”“那里,我把我们村能成了县里的贫困村,没干好哇。”“那也不能怨你呀,你们哪本了就是盐碱地,有人说是连鸟都不拉屎的地方,能让村民吃上饭就不错了,还想怎么着,都成万元户呀。”
秋季叔说:“先不说什么万元户,这次真的遇到困难了,才来找你,不要闹错了,不是走后门来的,”嫂子端着菜出来:“一边吃一边说,我知道了,你们村里的大棚菜上了规模,生产的多了光靠那一片的人们卖不出去,所以才来找县卫生局的局长让他帮你买菜,”“嫂子说对了一半,怎么能让一个局长去上街买菜呢,让底下的人去跟大饭店、餐厅、各个单位的食堂打个招呼就行。”大队长说:“帮忙行,你能保证你的蔬菜质量吗,”秋季叔拍着胸脯说“这个绝对没问题。”秋季叔临走把慧茹的名片留下:“这是我们村里种大棚蔬菜互助组的负责人,有定菜的直接找她就行。”
马刨泉村的蔬菜一下子在县城里出了名,村民们不用去集上去卖,几乎家家都有单位订了供货合同,半年下来,光销售蔬菜的产值,就能满足县里要求的脱贫指标,村两委会班子正在开会研究是不是打报告给县里,要求把贫困村的帽子摘下来。长安说:“我看到时候了,这么多年了,我们被这个贫困村的帽子压的抬不起头来,就连村里的年轻的小伙子们,娶媳妇都受到影响,人们一说就是,哪个村穷的连饭都吃不饱,把你家闺女嫁过去跟着去要饭呀。真丢人,听上去就脸红。”
永康说:“那也不尽然呀,现在在全国是男多女少,着跟娶不上媳妇有很大的关系。还有一部分人是挑过头,就后到把自己给剩下。人心不足蛇吞象,不要总以为自己有什么了不起。不是到现在还单身着。”“你这是说谁呢?”长安有点吃醋。慧茹说:“快别说了,人家早就有人了,只是保密工作做得好,你孤陋寡闻的不知道罢了。”
秋季叔说:“我看还需要再等一年,看看我们村会不会再暴露出来什么问题,一旦摘帽了,我们就要对全体村民负责,要是因为其他什么原因再返贫,我们的负责任那就大了。我不是推卸责任,只是想让村民们踏踏实实的过好日子,过真正的富裕的生活。而不是光是数字上的脱贫。这才是我们共同的目标。”
人们常说:“萝卜块了不洗泥,”蔬菜生长是有周期的,供大于求时还好,能等到它自然成熟,现在情况变了,成了供不应求,有些人就动了歪脑筋,靠人工抓虫子费时又费力,有人就偷偷的用了农药,世界上的事总是那么凑巧,头一天刚打上农药,第二天就有人来买菜,人们不加思索的摘下来,被直接送到厨房的案板上。毫不犹豫的进了人们肚子里。农药能毒死害虫,照样能毒坏人。这就是一本儿良心帳,现在的种菜的人,都有一块儿自留地,那里生长着三无蔬菜,是留给自己家里人吃的,这就是良心所在。
苏炳子苏大老板没有在马刨泉村种成药材。就来到临近的县城里,开了一家中药材深加工企业,这个苏老板也算是个有生意头脑的人,一年时间就把企业搞的红红火火。企业开一周年庆典,招待有关生产链上的人员,就是有供需关系的人,地点设在县里有名的复兴大饭店,场面宏大,来宾都是商场上的大老板,一来是为了宣传一下自己的品牌,二来也是显示自己实力,在商场上,弱肉强食是他永远不变真理。大企业吞并小企业是经常的事,因为你竞争不过人家,要不自消自灭,要不就跟人家合作,还不是被吞并吗?只是名字叫的好听一点罢了。
宴席吃到一半,有人就开始呕吐腹泻,紧跟着就有十几个人发生了同样的症状,饭店急忙叫120来,去医院看医生,人们纷纷离席而去,宴席也不得不半路终止,苏大老板、跟饭店的老板都去了医院,挣钱是小事,人命事大。等待,一直等待,医生出来了,两位老板急忙问:“医生,病人怎么样,得了什么病,”医生一边摘下口罩一边说:“病人没事,只是呕吐、腹泻,已经付了药,还需要留院观察一段时间,初步判断是事物中毒。已经拿去化验了,等结果吧,”又是漫长的等待。好多人并不知道等待以为这什么,他有可能是好事,也可能等来的是坏事,所以人们最怕等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