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勉为其难
卷轴缓缓打开,上面拓印地正是秦明的那篇文章。
皇帝凝神看着其上的狂草字迹。
“这是当真把钱当成药来写……”
他沉吟了一声,从头慢慢看到尾,随后点了点头,拍了下大腿说道。
“好,太好了,当真是好文章啊!”
这文章不但行文如流水一般自然,且是见解独到,以钱为药,借药喻钱,将钱财的利弊说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又有意思,令人惊叹,引人遐思。
“爱卿,快告诉朕,这是何人所写!”
皇帝略微激动地说道,此等人才,应该立刻入朝为官!
“其实,陛下,这才是这件事最有意思的地方。”
还有更有意思的地方?这篇神文已经是令人惊异非凡了,这作者更有意思?
皇帝的脸上,极其难得地出现了惊诧的表情,他已经很多年没有惊诧过了。
张岳华微微笑道。
“臣经过多方查探,得知此文的作者乃是我大奉出使北凉的郡王殿下。”
北凉?
使团?
郡王?
皇帝一下跌坐回了龙椅上。
这篇文章,莫非是秦明写的?
这可能吗?
秦明?如此锦绣神异的文是秦明写的?
莫非朕此时是做梦不成?
皇帝久久之后才抬头面向张岳华。
“你所言当真?”
张岳华跪地叩首道。
“老臣以性命担保,绝不敢哄骗圣上。”
“他……有如此才学?就他?”
皇帝不可置信地惊呼了一声,倒是吓了皮顺一跳,他上次听到皇帝惊呼,还是几十年前皇帝没有继承大统,还在做皇子的时候呢。
“微臣以身家性命担保,另外还有一事,臣听闻崇岭的悍匪,最嚣张的那一个,薛彪一伙,近日已被永合营指挥使张刻剿灭,而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还是废太子。”
皇帝不可置信地抬眼看向了张岳华。
“传,让张刻即可进宫面圣!”
皮顺立刻让小宦官跑出去传皇帝口谕。
一年,被废了这一年,秦明竟然有如此变化,当真给了皇帝太多的惊喜了。
早知如此,朕该早就废了他啊!
刚刚踏入北凉境内的秦明忽然觉得身上一冷,莫非有人在咒我?
“殿下,前面就要到定边城了。”
喜在秦明身边说道。
“终于进了北凉的城了。”
秦明悠悠说道,这一路舟车劳顿,跨山过水的,真是把人累得不清。
定边城是北凉北侧领土上的第一座大城,规模要比铜陵县更大出许多。
这里是北凉与大奉,北凉与东周,大奉与东周,这三条商路的交汇所在,因此喧闹非凡,不但有北凉人,也有大奉人,当然还有东周人。
即便现在三方之间颇有剑拔弩张的味道,但生意,任何时候都是要做的,各取所需,不会断绝。
“好了!大家准备入城吧。”
秦明吩咐了一句。
虽然这里可以通商,但其他国境来的人都是需要拥有通关文牒才行。
秦明吩咐喜去办这件事。
守城门的一堆北凉兵马有五十人,大约二十多人负责查验货物,二十多人负责登记。
喜拿着文书,来到城门外的一个小院门口,向守门的士兵说道。
“这位大哥,大奉使团前往北凉朝见,请大哥通报一声,盖通关文牒,文书在此。”
他说的很和气,但那士兵却连看都没看他一眼,直接回道。
“没功夫!”
“兵爷,通融一下啊,耽误您宝贵的功夫,代为通报一声。”
秦明自己走了过来,掏出一些银子和文书一起递了过去。
“恩,我看看。”
那士兵点了点银子,笑道。
“大奉使团是吧,等着啊!”
他说完转身便进了小院。
不一会里面便涌出了不少人。
当先的是一名盔甲精致的将军,而在他身后跟着的,竟然是子路。
“子路兄?没想到你在这!”
秦明笑着拱手道,有熟人那就好办事啦。
“我路过此地,与刘将军有旧交,特来拜会他。”
子路面无表情地说道。
秦明却知道,这小子肯定在撒谎。
北凉棋手比大奉使团走得早,秦明他们又在崇岭耽误了时间,这小子先一步回到北凉,肯定就一直留在这里等他。
呵呵,北凉果然是早就算好了计策,把大奉给算计了。
若不是天下棋局,苏倩儿赢了,恐怕这一次北凉还不知道要狮子大开口到什么地步呢。
“子路兄在此地,再好不过了,这一路,还望子路兄可以照顾照顾。”
秦明笑道。
子路点了点头,他本来就是在等大奉使团,只是没想到,秦明也在其中。
“刘兄,这位是大奉的皇子,郡王殿下,您可行个方便让他们过去,我也要回京城,正好和他们一起。”
秦明看着那将军好似勉为其难地点了点头,心道你们两个演这出戏码累不累啊,无非就是想显示一下是我们大奉求你,而不是北凉邀请的嘛。
不过到底是有求的一方,秦明只能看着两个人演戏。
进入定边城后,秦明和使团采购了大批货物,修整了一下,又再次出发。
之后的路上就再没有阻碍了,显然是有人安排好了。
一路南行,很快他们便到了北凉的都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