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日若翻脸美国是否出兵?普京回应语惊四座!
中日一旦摊牌开战谁会站在中国一边?谁又会支持日本?近日,普京说了一句话,让躁动不安的日本举国都震惊了...
普京到底说了什么,打死你也想不到
下载军事头条看全部文章
大明:开局万历找上门

第043节 为这事,我倾家荡产也值

夏华一行出京后一路南下,依次经过河北南部、河南东部等地,以上地域都属于地势平坦、一望无垠的华北平原,大地一马平川,没什么崇山峻岭,不需要翻山越岭,官道通达。近一个月后,当夏华一行从河南进入湖北时,时间从西元1587年进入了西元1588年。明朝用的历法是大统历,跟西方人用的西历即公历并不一致,所以西元1588年的元旦对明朝人来说只是这个冬天里很普通的一天。

这一路上,夏华不干作死的事,不惹是生非,不多管闲事,保持低调,只顾埋头赶路,基本上无惊无险,顶多偶尔有惊无险。说到底,眼下的万历十五年还是太平世道,不是乱世。

一月五日这天,夏华对万历帝预言的“北武去世”也化为现实。山东登州,民族英雄、抗倭名将、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戚继光病逝,一代绝世名将陨落,去世前傲然留言十九字:

三十年间,先后南北水陆,大小百余战,未尝一败!

百战百胜的常胜将军真的很少,戚公就是其中之一,他的无敌威名在活着时无人能及,在去世后永照丹青。五百年后、一千年后…“戚继光”这三个大字仍然会在史书上永存不朽。

做人做到戚公这个地步,还有什么可遗憾的呢?

“看样子,朕确实还能再活起码三十年…”紫禁城,启祥宫里,万历帝看着从登州飞马来报的戚继光病逝消息,嘴角边缓缓地流露出一丝古怪的笑意。

“公子,我们的方向好像不太对呀?”进入湖北后,夏华一行并没有折向西南,而是折向东南,赵炎、绣春等人有些奇怪。

“对的,我们要去拜访一位了不起的大人物。”夏华笑道。

数日后,夏华一行到了湖北蕲州即后世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

只是稍微打听一下,夏华就知道了他要拜访的人的住处,因为那人的名气实在太大了,虽然眼下还未达到全国闻名的地步,但在荆楚一带是不折不扣的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并且,那人此时手里的一样东西会让他以后全国闻名甚至世界闻名。

那人住在镇上,住处就像门面房,前面是店铺,后面是宅院,但并非富丽堂皇的豪宅大院,而是竹篱茅舍、蓬门荜户的农家庭居,房前屋后种的除了蔬菜,更多的是大片大片的药圃,两侧墙下列着一排排笸箩,笸箩里晒着的也是各种药材,现场门庭若市,足有上百人在其店铺门口外排成长龙队伍,人声熙熙、药味阵阵。

“好多人呀!”绽冬惊讶道。

“那当然,人家可是当世神医呀!”夏华心情肃然。

“公子,那我们…”

“你们在这儿等着吧,赵兄跟我排队去,记得带上装金银的箱子。”

排了足足一个多时辰的队,夏华和赵炎总算到了店铺门口,这就是一家医馆,医馆内一片繁忙,十几个医士分坐多张桌子给看病的人望闻问切、开出药方或请到内室里检查身体,另有一些学徒似的年少医士进进出出地制药、称药、抓药、煎药等。

“二位是哪位身体有恙?”接待夏华和赵炎的中年医士微笑问道。

夏华向对方行了一礼:“晚生夏华,求见李神医。”

中年医士解释道:“师父他年岁已大,精力日益不济,所以不能像以前那样亲自坐诊了,除非是让我们束手无策的疑难杂症,否则尽量不打搅他。这位公子,可将患者病情先告诉我,如果我无能为力,自当请师父亲自诊治。”

夏华微笑道:“先生,我和我家里人都无病无伤,此行并非为求医问药而来,而是听闻李神医耗费近三十载光阴和心血,终于完成医学巨著《本草纲目》,但世人短见以致于明珠蒙尘,竟无人愿意出版如此无价之宝的医学巨著,晚生获悉此事真是痛心疾首,特千里迢迢而来,愿尽全力资助李神医出版《本草纲目》。”

中年医士先是一愣,继而大喜:“夏公子此话当真?”

夏华正色道:“李神医撰写《本草纲目》乃造福天下苍生、功德无量之壮举,晚生岂敢拿此事开玩笑?”

“好!好!”中年医士激动得浑身哆嗦、喜悦得满面红光,“太好了!太好了!师父的愿望终于可以成真了!”他站起身做出一个请的手势,“夏公子,请随我来!”

“有劳了,敢问先生如何称呼?”

“敝人庞宪,是家师的二徒弟。”

十多分钟后,夏华在李家书房里见到了《本草纲目》的作者、明朝大医药学家李时珍。李时珍今年七旬,身材枯瘦、皮肤黝黑,慈眉善目、银须三寸、满面风霜,看上去完全不像一个学者,倒像是一个整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乡村农夫。夏华知道这是为什么,李时珍钻研医药学的方式绝非闭门造车、在家读书,而是四处考察、踏遍大江南北、行万-里路,数十年在外跋山涉水、栉风沐雨,自然被艰苦的野外条件打磨成了农家翁的模样。

夏华和赵炎被庞宪引进书房里时,李时珍正在书桌前仔细地看着一本医书,几乎要把书页贴到了眼珠前,但还是看不清楚上面的字,忍不住轻轻叹气,毕竟已经是七十岁的人了,不可避免地老眼昏花了。

“师父!”庞宪兴高采烈地快步到李时珍跟前,“这位是夏公子,他说要资助您出版《本草纲目》!”

“什么?”李时珍同样先是一愣,继而大喜,他急切地看向夏华,“夏公子…此话当真?”

夏华上前向李时珍深深地行了一礼:“晚生岂敢消遣东璧先生,此事字字无虚。”——李时珍字东璧。

“好,好啊!”李时珍激动得一下子老泪横流,“老朽的愿望终于可以成真了!只要《本草纲目》得到出版,老朽就算是死,也瞑目了!夏公子快请坐!鹿门,还不快上茶招待贵客?”——庞宪字鹿门。

“是,师父!”庞宪喜气洋洋地前去沏茶。

看着高兴得就像一个孩子的李时珍,夏华既对其充满崇高的敬意,又情不自禁地感到心酸。《本草纲目》这部伟大的医药学巨著的价值和意义是无需多言的,李时珍为撰写它而耗费了近三十年的心血,后又用了十年时间进行三次修改和补充,前后共计约四十年,全书共约192万字,是截至十六世纪为止华夏最系统、最完整、最科学的医药学集大成者之瑰宝,它凝聚了李时珍一家三代和他的多位弟子的无数心血。李父李言闻也是一位名医,是李时珍探索钻研医药学领域的启蒙者和引路人,李时珍的四个儿子帮李时珍校正书稿,书中的一千多幅插图都是李时珍二儿子李建元绘制的,四个孙子帮忙誊写,大徒弟王广、二徒弟庞宪等弟子陪他踏遍千山万水采摘药材制作标本…几十年的酸甜苦辣,一言难尽。

然而,李时珍完成《本草纲目》后却迟迟没有书商愿意刊印出版这本惊世巨著,因为书商们一来认识不到这本巨著的价值和意义,二来觉得刊印这种医药学书籍不赚钱,远不如话本小说。可叹李时珍,犹如怀抱和氏璧却无人问津的卞和一般,都七十岁高龄的人却还要四处奔波求人,好在皇天不负苦心人,最终得到文坛领袖王世贞的帮助,这才让《本草纲目》得以刊印。当《本草纲目》正式得到刊印出版时,李时珍已经抱着巨大的遗憾去世两年多了,他生前并没有亲眼看到《本草纲目》刊印出版。

夏华万万不想再让李时珍抱憾终身,况且,《本草纲目》早一日刊印出版,就能早一日造福天下苍生,善莫大焉。

入座后,都没心思说客套话、急着直奔主题的夏华和李时珍在寒暄几句后,夏华开门见山:“东璧先生,直说吧,您需要多少银两?”

李时珍对夏华的来意是喜不自禁的,对夏华的心意是非常感动的,但他眼见夏华衣着普通,不像大富大贵人家子弟,估计夏华没几个钱,所以在犹豫再三后回答道:“目前还差…大概二百两,夏公子你量力而行即可,哪怕资助二两、二钱,老朽也是感激不尽、没齿不忘。”

李时珍医术高超,按理,他这种人根本不该缺钱,京城的那位连御医就是最好的典范,但他却囊中羞涩,因为他治病救人时收费低廉,还经常免费赠药给看不起病的穷人,他给人看病等于是做倒贴钱的赔本买卖,加上他长年累月在外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所以家无余财。

夏华笑了笑,看向赵炎:“取二百两金子来。”他现在共有四百五十两金子和一百五十多两银子的财产。

赵炎立刻取出四个金元宝,夏华接过后,起身毕恭毕敬地双手捧着上前递向李时珍。

李时珍惊得眼珠子差点儿从眼眶里滚出来,他需要二百两银子,他估计夏华能资助他二十两银子就非常不错了,没想到夏华直接资助他二百两金子,是他需求的八倍,“壕”得让他瞠目结舌。

“这如何使得?”李时珍回过神来后脸色大变,连连推却道,“夏公子,你给的太多了!”

“这如何使不得?”夏华微笑道,“东璧先生,我资助您二百两金子又不是让您去吃喝玩乐,而是让您能更早地出版《本草纲目》并且一下子就出版很多很多份,让这本巨著一夜之间在全国各地到处都有。这样可以挽救多少人的生命呀!东璧先生啊,我这钱是花在天下苍生的身上的,请您切勿推辞!为这事,我倾家荡产也值!”

李时珍听得心头一暖、鼻子一酸,热泪再度夺眶而出,他站起身,准备向夏华行礼:“多谢夏公子…”

夏华急忙阻止李时珍对自己行礼并对李时珍行了一个大礼:“晚生何德何能岂敢受东璧先生之礼?相反,晚生要替天下苍生多谢东璧先生!”

李时珍仰天长叹:“老朽能得到夏公子慷慨相助,真是老天有眼呐!”

夏华又微笑道:“东璧先生,我资助您二百两金子,可不是没有条件的。”

李时珍连忙道:“不知夏公子有何条件?”

“我的条件就是…”夏华正视着李时珍,真诚动感情地道,“您老必须保重身体、保持健康、长命百岁!只有这样,您才能救治更多的人,才能更好地造福天下苍生!”

李时珍明白夏华对他发自肺腑的关心,他忍不住握住夏华的手,眼中含泪道:“好,好,老朽答应你,多活几年,多为天下苍生做点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功能呼出区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