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日若翻脸美国是否出兵?普京回应语惊四座!
中日一旦摊牌开战谁会站在中国一边?谁又会支持日本?近日,普京说了一句话,让躁动不安的日本举国都震惊了...
普京到底说了什么,打死你也想不到
下载军事头条看全部文章
葬三角

第二十四章奉命出征

其实,这次寿县之行,不止柯岩心里没底,大家心里都没底。

他们这支队伍,名义上是警察,以前却没一个人干过警察,更不用说上过警察学校了。

如果说有点警察霸气,只有王一博了。王一博生在警察世家,他父亲是警察,他爷爷是警察,他太爷爷也是警察。

不过,他太爷爷那时不叫警察,叫捕快。开始叫警察应该是他爷爷手里的事。

柯岩饱读诗书,涉猎广泛,见多识广。他虽然没当过警察,却晓得警察的演变史。

警察的叫法是舶来品,外国人发明的。中国古代除了“捕快”,你知道古代警察还叫啥?

没穿越前,柯岩看北京的警察叔叔有多威风。大檐帽一戴,比将军还威武雄壮。

人们的想象力超丰富,在网络江湖里,警察叔叔强势崛起。

比如骑电动车逆行被拦了,警察叔叔让发朋友圈集20个赞,宣传交规的方式够独特呀。

又比如,有个网友整天发布违法信息,网警连续警告一个月“请立即删除”,搞得网友不敢上线了。

现代警察叔叔,耿直又有点皮,古代的警察,有这么可爱吗?

在我国,“警察”这词最早出现在清代末期。在这之前,类似警察的岗位也不少,像捕快,捕头,仵作,衙差。

这类衙役算基层**,表面威风实际惨。柯岩看过不少老照片衙差,他们的形象简直就是乞丐!

那时候的警察没有地位,他们干的是贱业,没正式工资,靠“工食银”,也就是餐补过日子。

他们三代之内禁止参加科举,婚配禁止高攀。都头武松厉害吧?别人给他介绍对象,你猜姑娘家啥身份?

衙役工作范围广,比如拿贼、破案、催租税、维护治安等,有时候还要当官员老爷们的“背锅侠”。

这类人群地位低、工资少、活还多,搁谁都会消极怠工吧?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衙役们办公时,就索要车费鞋袜费、饭费茶水钱等。

所以那个时候的警察名声并不怎么的!

衙役也有“临时工”,比如库丁、民壮等,当差结束恢复平民身份。

这些都是普通警察,古代也有特警,叫“禁军”,负责皇室安保。

别以为禁军都是粗人,比如周朝看重出身,大臣诸侯家的娃,才有资格当禁军。

不过这并不是说,这种职业地位很高。实际上,这种规定心机深,皇室是拿他们当人质,确保下属不造反。

秦朝特警有卫尉、郎中令、中尉等,人数多、纪律强,按说皇帝更安全,可惜那个“警察局长”赵高野心大,连领导秦二世都敢害。

古代有交警吗?没有!只有类似职位,比如驾部郎中,管轿子、车乘等。

还有“驿丞”管驿站,安排送信人休息和换马。

而衙门小吏管理牛、马等。《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当过“弼马温”,实际就是这种角色。

要说古今警察两者的区别,那太多了。古代衙役人人都不想当,一般是混混痞子吃不上饭了,才跑去应聘的,门槛低得很。

咱们现代的警察要招考,你没两把刷子,还入不得职了呢!

还有啊,假如你在古代质疑警察,只怕会挨板子,因为这是蔑视衙门权威呀。

所以,咱们能平安活在二十一世纪,有一群为人民服务的警察护航,真的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

王一博爷爷是清末北京的警察,应该是中国最早的现代警察了。

巡警部,清代官署名。光绪二十八年(1902),创立工巡局,内城试办。三十一年(1905年),以办有成效,加以推广,乃改工巡局为巡警部。

巡警部的建立,是清政府为了维护其摇摇欲坠的反动统治,统一控制和领导全国的警察机构而设立的。

它是清政府的**警察机关,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专职警察机构。

不是警察的人变成了警察,警服一穿,照样慑人。所以尽管柯岩他们心里没底,但并不惧怕。心里想的还是:老百姓见了咱们咋样?

柯岩的“同学”当中,有一个叫伊红中的,在市党部工作。

临出发前,伊红中约他吃饭。

他们虽是同学,茶饭交往还是第一次。

当然并不是柯岩当了警察科长,伊红中才请他吃饭的。

伊红中以前曾多次邀请过,但柯岩都借各种理由婉拒了。

这次他答应老“同学”的邀请,自己也不知是为了什么?

伊红中比柯岩大一岁,所以他与柯岩称呼总唤“柯岩老弟”。

宴请期间,伊红中问到柯岩这趟差事是干什么?

柯岩没有隐瞒,因为它并非有什么秘密。

伊红中说:“学弟呀,我是听人说你要出差,可不知去做什么?这下好了,只不过是去维持一下秩序,将不会有什么危险,放心去吧!”

柯岩确实还是太嫩,他不该把自已的行动目的说出来,哪怕是自已的学长。

他怎地忘了,那里可有一块不翼而飞的无字碑没有下落,还有当初欲置他与考古队于死地的陈布林和古沛然呢!

但柯岩不愧为柯岩,他是饱读诗书的饱学之士,虽然从来没当过警察,但是寿县之行应该怎么做,他的头脑还是清醒的。

首先,他把自已的队伍分成两拨,一拨到县城,一拨到朱家集。

再次,他吩咐弟兄们都穿便衣,不公开身份,即秘密行事。

他让小王带一拨,直奔朱家集,交代他先找到李三夫妇。因为有人敢盗李三古墓,很可能会去李三那儿打洛阳铲。

他自已带一拨,到寿县城里去,暗中观察各方动静,以期抽丝剥茧,找出事情真相。

话分两头,先说王一博。

王一博带着手下从全椒登车(马车,那时候很少汽车),一路颠簸到达长丰城。

当然他不知道当年逃出鸿宾楼的李三夫妇会隐在长丰城外的一条街讨生活。

他如果知道了,就不会那么快去朱家集了。他会先见李三夫妇,如是,也许结局会不一样。

王一博到达朱家集,找了几个原先有交往的熟人,一问,他们没一个知道李三夫妇去了哪里!

王一博到了朱家集,李三夫妇没打听到,倒惊动了很多的人。

没有李三夫妇的下落,王一博就想去李三古堆看一看,是否真如传说的那样,盗墓贼已经对古墓动手了。

结果,这一天他们来到李三古堆,发现它己面目全非。

从远处看,这个小丘还是郁郁葱葱,与两年前没有两样,可是当你走近前去,可以看到小丘上已是千疮百孔了。

“妈的!政府不是明令禁止吗?怎么倒成了盗墓贼的天下了?”一位叫韦唯的警员说。

“王哥,是奇怪呐,上面不仅有明令禁止,县乡两级还成立了保护机构。县里面有叫什么古文物保护委员会,镇上有什么古文物缉查队。他们干吗去啦?”一位叫江小波的警员说。

“谁知道呢?”王一博走近小丘,仔细观察起那些疮孔来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功能呼出区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