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洹上渔夫(二)
立宪派都是些什么人?各地的士绅富裕阶层。在封建社会,士绅代表着当地的民意和财富。可以从一组数字来看这个阶层的巨大影响力:1906年慈禧太后宣布预备立宪,这个消息让立宪派非常受鼓舞,他们称之为“本朝两百多年未有之盛举”,甚至成为“三千年未有之盛举”。这年私人企业的投资额就达到了两千三百万元,超过了过去六年的总和。
随着立宪过程慢慢吞吞,而且偏离了立宪派的设想,社会投资额也逐渐锐减。从表象看,是社会投资越来越少,背后是士绅集团对国家的局势缺乏信心,所以不愿意将钱拿出来。有钱人就会要求政治话语权,要求提高政治地位,这是社会规律。如果得不到满足,他们就会选择新的代理人。对于张謇等立宪派的实力,载沣并没有准确地估量,他还是陶醉在“有兵在”的自我慰藉之中。
北洋的高级将领,像是段祺瑞、冯国璋、王士珍等都来洹上拜访过他。对于这些军人来说,袁世凯虽然已然是在野之身,但是仍然是他们心中无可替代的老大,他们都愿意为袁宫保马首是瞻。已经被罢官的赵秉钧、唐绍仪等人更是这里的常客。
革命党人也看清了袁世凯的价值,多次派人来联络他,希望通过他能够暗中联络北洋新军起事。对于袁世凯来说,他不可能去冒这种险,但是他还是在财力等方面尽力帮助革命党人。这是笔合算的买卖,这些不要命的革命青年闹得越凶,他袁宫保出山的几率就越大。
难道说远在京城的载沣对于袁世凯丝毫没有防备吗?倒也不是这样。当袁世凯被开缺并在洹上住下之后,朝廷即派带一小队人马也驻扎到了这里,为首的是一个叫袁得亮的小官,还设置了专门的电台,随时向朝廷汇报袁世凯的情况。
对于这些,袁世凯心知肚明。他以本家为名,多次宴请袁得亮,还给他安排了精美的住宅,逢年过节更是礼物不断。一来二去,袁得亮和他的小队人马反而成为了袁世凯在洹上村的护卫,袁得亮的电台也成为了袁世凯跟外界通信的重要工具。后来,袁世凯出山之后,袁得亮跟随袁世凯飞黄腾达,成为步军统领衙门的右翼总兵。
袁世凯虽然不拜神、不烧香,但他却是一个迷信的人。他信风水、面相、扶乩之类的把戏。“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袁世凯的幕僚也深知袁世凯这个喜好。话说仲秋这天夜里,众人在养寿园设立了乩坛,请袁世凯下坛扶乩以测吉凶。
扶乩有点象笔仙,就是由乩师念动咒语之后,号称神灵上身,在沙坛上一顿乱写,由乩师所写的字来判断吉凶祸福。
袁世凯乩坛焚香,乩师默念咒语,之后灵鬼上身,浑身颤抖,便在沙坛留下一首乩诗:
渔夫本非忘世客,几时错入武陵源?
卅年未醒梦中梦,**犹留园外园。
百战山河雄主去,一蓑烟雨钓舟存。
花开花落春如故,莫问当年旧水村。
渔夫是袁世凯的号。乩仙竟然丝毫不留情面,当众指出袁世凯并非真心想做真隐士(忘世客),这让袁世凯颇为尴尬,从此便再不在众人面前扶乩。
这一时期,壮志未酬的袁世凯心情颇为苦闷。其子袁克定深信堪舆之术,曾请当地著名风水先生去查看袁家祖坟。风水先生看过之后,非常肯定地跟袁家父子说,此处坟茔后代必出帝王。听算命先生这么说,袁氏父子心中不禁暗喜。算命先生的话给这爷俩极大地心理暗示,以至于在后来,称帝成为爷俩内心里最隐蔽的一个想法。
商朝末年,七十二岁的姜子牙曾在渭水之滨垂钓,采用了长杆、短线、直钩、背身的方式钓鱼。时人都觉得其行为怪诞,不免加以嘲讽。他却不以为然地笑着说道:“不为锦鳞设,只钓王与候!”
三千年后,袁世凯兀然垂钓于洹水之侧,他究竟默默地等待着什么来上钩呢?锦鳞亦或是王侯?
就在袁世凯在洹河畔垂钓两年后,辛亥年到来了。
这年春天,一位青年从东京风尘仆仆归来,在养寿园拜见了袁世凯。
此人不是别人,而是刚刚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的徐树铮。五年不见,曾经意气风发的袁宫保已经满头白发,徐树铮颇为感慨。
见到故人,袁世凯很高兴。他告诉徐树铮,自己已经不比从前,想当年得志之时,门庭若市,此时已经门可罗雀,只剩下我这个老家伙每天钓钓鱼而已。除了你们几个老伙计,来的人已经不多。
徐树铮直陈袁世凯,他判断革命党人已经成事,很快就将天下大乱,这真是天赐良机。北洋人应该在袁大人带领下乘势而起,而眼下要做的就是静待时机,以观时变。
听徐树铮这么说,袁世凯默然无语,然后话题一转,要带徐树铮游览他的安乐窝——养寿园。
袁世凯引导徐树铮穿行于满园春色其中,两人非常尽兴。大才子徐树铮诗性大发,口占一首《养寿园》,要赠与袁宫保。
养寿园
奇气还应发诰歌,关山直北近如何。
逍遥湖上驴堪跨,寂寞门前雀可罗。
抚剑长吟追白日,卷帘高卧看黄河。
灌园闭户英雄事,岂是消闲安乐窝。
徐树铮在此诗中,隐晦地告诉袁世凯,天下事大有可为。对于徐树铮的文气与英雄气,袁世凯称赞不已。话说徐树铮与袁世凯依依惜别,又赶忙赶往清江浦,去拜见江北提督段祺瑞,成为段祺瑞的第一幕僚。留日之前,徐树铮还只是师爷的角色,经过日本士官学校这几年淬炼,徐树铮已经成长为一名铁血军人,集谋与勇为一身,这次回国,他发誓要掀一出滔天巨浪。
辛亥年间,神州大地将要上演一出三千年未有的大戏。戏尚未开演,角们已经陆续到场。然后,就等武昌城头那一声炮响,然后依次粉末登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