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日若翻脸美国是否出兵?普京回应语惊四座!
中日一旦摊牌开战谁会站在中国一边?谁又会支持日本?近日,普京说了一句话,让躁动不安的日本举国都震惊了...
普京到底说了什么,打死你也想不到
下载军事头条看全部文章
枭雄的天空

第163章 君临天下(四)

在杨度、梁士饴的主导下,全国请愿联合会再次向参政院递交请愿书,称国民会议太过烦琐,不如直接召开国民代表大会。参政院议员不就是国民代表吗?这就把事情又简单化了,只要参政院开会同意就行。这还有什么好说的呢?民国四年的冬天,参政院召开大会,讨论是否变更国体。结果毫无意外,秘书长林长民隆重宣布,一千九百九十三张赞成,零票反对,大会一致决定实行君主立宪政体。

与此同时,各地推戴袁世凯当皇帝的信件和电报,如同这年冬天的雪花一样在北京城的上空飘舞着。林代表参政院制作了推戴书,呈于袁世凯:“恭戴今大总*统袁世凯为中华帝国皇帝,并以国家最上完全主权奉之于皇帝,承天建极,传之万世。”

袁世凯阅毕,表示不能胜任,表示民国承接于前清皇帝,他将帝揖让于溥仪。溥仪赶紧表示不能胜任。

林于是代表参政院再上推戴书。袁世凯想到最后的汉王朝明朝,从北京的胡同里找到了朱元璋的子孙朱煜勋,要将皇位揖让给他。朱煜勋是赤贫状态,借他一百个胆子也不敢当皇帝。

于是参政院第三次上推戴书。袁世凯这次想到了孔圣人,要将皇位揖让给衍圣公孔令贻。孔家人也表示不能胜任,请袁世凯自任。

三揖三让之后,林代表参政院再上推戴书,称颂袁世凯有“经武、匡国、开化、靖难、定乱、交邻六大功烈”,请其答应做皇帝。

戏要做足。在经过请愿、选举、推戴、揖让四个步骤后,袁世凯才“勉强”答应出来做皇帝。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这个剧情曹操的儿子曹丕在两千年前就搞过一次。曹丕在推让了三次之后才“勉强”接受帝位,袁世凯同样三揖三让,所以说袁世凯与曹丕的表演水准和表演难度相当。

曹丕接受帝位之后,还说了一句在历史上非常有名的话:“尧舜之事,吾知之矣。”意思就是“我终于明白古代尧舜的禅让是怎么回事了!”禅让(推让)帝位是怎么回事?一要有实力,二要会表演。就这么回事呗!

1915年12月25日,袁世凯接受帝位。中华民国改称中华帝国。总*统府改称新华宫。中华帝国的年号为“洪宪”,1916年为洪宪元年。有人说,年号中的“洪”字,一半来自“大清”的“清”,一半来自“共和”的“共”。可以说洪宪帝国是一种半帝制、半共和的制度。

前面说过,民国政治的精髓就是一个“怼”字。尽管有千千万万人推戴袁世凯称帝,但是总有人会站出来说不。接下来说一下不赞成乃至于反对袁世凯称帝的牛人们。

袁世凯接受帝制之后,于是大封诸臣,他恢复了皇朝时期的公、侯、伯、子、男五级爵位制度。一等公有五人,分别是:龙济光、张勋、冯国璋、姜桂题、段芝贵、倪嗣冲。一等侯有九人,分别是:汤乡茗、李纯、陆荣廷、朱瑞、赵倜、陈宧、唐继尧、阎锡山、王占元。

张作霖也因劝进有功,破格封了一个二等子爵。当时的张作霖只是一个中将,封为二等子爵也算很照顾了,但是张作霖自己却不满意,他感觉自己跟王占元都是将军,结果王占元获封一等侯爵,自己只是混了一个二等子爵,他索性耍起了脾气,不来上班。段芝贵知道张作霖手握重兵,轻易招惹不起,于是向袁世凯请示,再次破格给他一个侯爵,这才摆平了张作霖。

在获封的诸位大臣中,有一个人的地位极为尊贵,乃至于在一等公之上,这人就是副总*统黎元洪。袁世凯封黎元洪为亲王,由于他领导了武昌起义,对民国居功至伟,所以袁世凯承认帝制之后,发出的第一道命令就是封黎元洪为武义亲王。

这天早上,文武百官云集东厂胡同黎氏府邸,附近的百姓也来看热闹,附近的朝阳门大街、皇城根一带人头攒动,现场可谓是人山人海。陆征祥率领百官前来祝贺,并代表袁世凯致贺词。千呼万唤之时,黎氏府邸的大门才打开。结果让大家大跌眼镜,这黎元洪丝毫不给面子,当场拒绝出任武义亲王。

下午时候,袁世凯又派裁缝去黎元洪家里,要给他定制武义亲王的朝服,黎元洪当场将裁缝给赶了出来。

第二天一大早,九门提督江朝宗再次来到黎府门前,手捧诏书,跪在门前,大呼:“请王爷受封!”黎元洪一直不开门,江朝宗就跪在地上一直这样喊。黎元洪版堪其扰,打开府门,急步而出,大声呵斥道:“江朝宗,你还要不要脸?你回去告诉袁世凯,我黎元洪宁可做一平头老百姓,也不会去做什么亲王!你给我滚!”

江朝宗仍然跪地不起,意思就是你黎元洪不受封,我就这样一直跪着。黎元洪无奈,于是吩咐门卫和仆役将江朝宗拖走。

世人都以黎元洪为“泥菩萨”,但是在拒奉武义亲王这件事上,黎元洪充分体现了军人的血性。诸位看官要知道,这可是在袁世凯眼皮地下,面对强权而能做到这一点殊为不易!

癸丑之战后,冯国璋在袁世凯支持下,坐镇东南。江浙一带不仅是天下粮仓,而且商业也极兴隆,可以说是要钱有钱,要粮有粮。于是,冯国璋势力逐渐增长,渐成一方霸主。

那时候,冯国璋丧妻多年,仍未续娶。这件事袁世凯一直放在心上,有意给他物色一位大家闺秀。倒不是袁世凯有爱做媒人的癖好,这也是驾驭众人的手腕。作为注重宗族伦理制的国家,联姻一直以来就是非常重要的政治手段。

冯国璋年龄与袁世凯相同,都是近花甲的人,袁世凯虽然子女众多,但是年龄均不适合。袁世凯家里有一位名叫周砥的家庭教师,是一位毕业于天津女子师范学堂的美女。

这周砥祖上也是官宦之家,父亲做过顺天府尹(北京市长),虽然家道已经中落,但也是出身名门,聪明伶俐,很得袁家人喜欢。学识过人的周美女有一个梦想:要嫁就嫁执掌千军的大将军,而且不能做小。由于这个远大的梦想,周美女于是成为了光荣的剩女一枚,一晃就到了三十九岁。优秀的女孩很容易成为剩女,无论哪个时代也一样。

袁世凯先将周砥收为义女,然后撮合着让她嫁给冯国璋。虽然周砥比冯国璋小近二十岁,但是能嫁给“东南王”冯国璋也够可以了。无论是冯国璋还是周砥很满意这桩婚事。袁世凯在成功解决了一名大龄女青年婚事的同时,在冯国璋身边安插上了一名自己信任的人。于是,“东南王”冯国璋变成了袁世凯的准女婿,袁世凯子女都称冯国璋为姐夫。

冯国璋的婚礼震惊了整个南京城。袁世凯派袁克定亲自护送新娘子到南京,冯国璋为了迎娶新娘子,扎了一座巨大无比的牌楼,上面写着“大家风范”四个大字。冯国璋身佩勋章,鸣二十一响礼炮迎接这位尊贵的新娘。

冯国璋英雄抱得美人归之后不久,他就听说袁老大要称帝。冯国璋心中感觉这事怎么想都不太可能,袁项城大总*统做得好好的,干嘛要当皇帝呢?为了探听虚实好早做进退打算,冯国璋乘坐火车北上拜见袁世凯。

袁世凯看到股肱之臣冯国璋到来,自然很高兴,两人聊了很多国家和地方的事。冯国璋看袁老大心情不错,趁机问道:“外间都说总*统要改帝制,请预为秘言,好在地方上提前布置。”冯国璋是袁世凯的绝对心腹,他要借机探听袁世凯在帝制上面的虚实。

袁世凯断然否决此事。他跟冯国璋说:“咱们都是自家人,我跟你不说假话。这都是无中生有的议论。我现在是大总*统,跟皇帝有什么区别?无非就是子孙富贵不同而已。我大儿子(袁克定)跛足残疾,二儿子(袁克文)一心只想做名士,其余尚小,怎能托付天下?何况帝王之家,子孙难有善果,我也不能害他们啊!”

冯国璋见准岳父袁世凯说得这么诚恳,心中便笃定外间风传袁世凯称帝之事不实。段芝贵带领十九名将领劝进,冯国璋没有署名。不仅冯国璋没有署名,张勋、陆荣廷都没有署名。这三人都是手握重兵,性情刚直的当世名将,谁都不好惹。这三武将中,张勋、陆荣廷都表示要以冯国璋的意见为主。这三人可不像是玩笔杆子出身的梁士饴,他们都是玩枪杆子的,不跟跟这三人玩硬的。袁世凯急忙派阮忠书南下,找冯国璋谈话。这时候,冯国璋才明白,袁世凯这是铁了心要当皇帝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功能呼出区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