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日若翻脸美国是否出兵?普京回应语惊四座!
中日一旦摊牌开战谁会站在中国一边?谁又会支持日本?近日,普京说了一句话,让躁动不安的日本举国都震惊了...
普京到底说了什么,打死你也想不到
下载军事头条看全部文章
枭雄的天空

第236章 四面楚歌(一)

张宗昌到底有多少军队,他自己也不清楚。不仅搞不清有多少军队,还搞不清到底有多少钱,有多少女人。张宗昌的女人是这样称呼的:奉天夫人、天津夫人、苏州夫人、杭州夫人、南京夫人、南洋夫人、日本夫人、朝*鲜夫人、白俄夫人…。。一共有四五十个,每个夫人陪两名护卫,一辆汽车,若干杂役。

有一次,他手下一名将领在同孙传芳的五省联军战斗中打了一场胜仗,这名将领回到济南后,受到张督办亲切接见。打了胜仗,张宗昌很开心。按照有功必赏的原则,必须要给部下发些钱才行。但是,当时张宗昌手中吃紧,一时拿不出钱来。

张宗昌想了一下,倒是想出一个好办法。他把几十位夫人都叫出来,然后跟这位部下说:“你打了胜仗,俺很高兴。俺现在没钱赏你。俺这些夫人里,你可以随意挑两位带走,就算是赏你了。”

这位部下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老大的女人,那可不敢碰。在道上混这么久,规矩还是懂得。他赶忙推辞。

然而,张宗昌不是随便说说,他是当真的,而且言出必行,不容推辞。

最后,这位部下不得不按照张督办的要求,挑选了两位美女带回家中。

张宗昌在掌管山东时大约有十余万兵力,这期间战火四起,他本人生活也是骄奢淫逸,每天消耗的钱财不计其数。最终,这笔帐要算到山东百姓头上来。张宗昌发明了五花八门的税收:人有人口捐、锅有锅头捐、狗有狗捐、鸡有鸡捐。这些也就算了,粪还要有粪捐。坊间百姓说“而今除却屁无捐”,就是说除了放屁其他的一举一动都要上税才行。

张宗昌督鲁期间,税负上涨了五倍。有在鲁外国记者做过调查,得出结论:1926—1927年间山东农民的土地税已超过了农民的总收入。

张宗昌督鲁期间,也不是一点好事没有。他将山东的六所院校合并成立了一所综合性大学,称为省立山东大学。张宗昌虽然是不识字的大老粗一个,但他却想给山东大学找一名饱学之士来做校长。

谁最有才学呢?在张宗昌看来,当然是状元郎最有才学。

还别说,真有一位前清状元在鲁赋闲。

这位状元叫做王寿彭,山东潍县人,光绪年间的殿试状元。王寿彭中状元后,供职于翰林院,进入民国之后,长期担任总*统府文字秘书。大总*统从袁世凯换成黎元洪,他的工作性质没有变化。

张宗昌出任鲁督的时候,王寿彭正在潍县老家。张宗昌对其非常信赖,亲自上门请他出山执掌省立山东大学校长,还任命他担任省教育厅厅长。

王寿彭治下的山东大学有一千多名学生,各专业已非常体系化,一共有五科(相当于学院)十三系组成。文科有哲学和国文两系;法科有法律、政治经济学、商学三系;农科设农学、林学、蚕学三系;工科设有机械学、机织学、应用化学、矿学四个系;医科设有医学系。

王寿彭为一介儒生,尊崇尊孔读经。在王寿彭看来,年轻人一窝蜂地去学习科学技术,而不研习儒家经典文章,从而导致人心不古,整个社会道德滑坡。所以,他在当校长期间,学生们除了学习专业知识外,还要去读儒家经典,具体来说就是“十三经”。

十三经是孔子及其子弟的十三部著作,包括:《易经》、《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孝经》、《论语》、《孟子》、《尔雅》。

然而,十三经尚无一个统一的版本,但是各图书馆存书又零落不全。于是,王寿彭建议,由政府出面组织专门人才校订“十三经”。

在现在看来,也起码是一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王寿彭通过各种关系,从故宫借来殿藏本十三经,并以此为依据进行逐项修订。王寿彭身兼多职,事务众多,而修订十三经又是极繁琐、极耗时的工作,该由谁来主持修订工作呢?

要知道,修经这样的工作必须由大才子才能胜任,要不然怎么能够有权威性呢?

修经,张宗昌是认真的。为此,他专门请来了杨度主持此项工作。杨度是民国顶尖的大才子,由他来主持最合适不过了。

于是,几经编订之后,山东教育厅版十三经就正式发布了。

杨度校订完成后,请张宗昌写一篇序言。因为知道其不识字,所以杨度事先将序言写好,在上蒙上一层薄纸,让张宗昌临摹下来。

由于这套十三经发行后不久北伐又起,所以这部书实际上发行量很少。虽然如此,学界对此书普遍评价很高。此书一经出版,各地纷纷求购,京津一带的学者都将其视作珍本。由此,张宗昌的墨迹也就得以跟这部十三经一起传世,就连张宗昌自己估计也没有想到吧。

据说,国内已经几乎见不到这部成套的十三经,反而在注重汉文化的日本,尚有成套的书籍存世。

张宗昌本是山东掖县祝家庄村的一个穷小子,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外出闯荡,哪成想二十年后归来,成为执掌一方的封疆大吏,要兵有兵,要钱有钱,要地盘有地盘,要女人有女人。

有道是“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昔日的穷小子,执掌山东之后,带着几十个姨太太,在众多士兵护送下,从大明湖逛到蓬莱阁,从千佛山逛到玉皇顶。对于张督办来说,出游可不仅仅是吃吃喝喝,还要不断进行创作。这期间他写了不少诗作,手下帮他结集成册,取名《效坤诗抄》,现摘录几首名篇:

咏泰山

远看泰山黑乎乎,上头细来下头粗。

若把泰山倒过来,下头细来上头粗。

游蓬莱阁

好个蓬莱阁,真他妈不错。

神仙能到的,俺也坐一坐。

靠窗摆下酒,对海唱高歌。

来来猜几拳,舅子怕喝多。

咏闪电

忽然天上一火链,好似玉皇要抽烟。

如果玉皇不抽烟,为何又是一火链?

大明湖

大明湖,明湖大,

大明湖里有荷花。

荷花上面有蛤蟆,

一戳一蹦达。

趵突泉

趵突泉,泉趵突,

三股水,光咕嘟,

咕嘟咕嘟光咕嘟!

张宗昌所写的诗也不都是这么粗鄙不堪,下面这首《张氏大风歌》就颇具英雄气。

张氏大风歌

大炮开兮轰他娘,威加海内兮归家乡。

数英雄兮张宗昌,安得巨鲸兮吞扶桑。

张宗昌做鲁督时间不长,满打满算也就三年。虽然时间不长,但是却留下外无尽的传说。

在张宗昌粗犷的外表下,驻着一个敏感的诗人。

这一年,山东大旱,整整半年时间,滴雨未下,粮食绝收。每逢这个时候,地方最高长官都要沐浴更衣,深刻反省自己,亲自出面诚信向上天求雨。张宗昌版求雨仪式自然与众不同。

听说张督办要来龙王庙求雨,附近的百姓纷纷前来看热闹,将龙王庙围了一个里三层外三层。

张宗昌身穿军装乘车前来。他进到龙王庙里,既不上供品,也不跪地叩首,而是来到龙王神像前,左右开工打了龙王好几个耳光,嘴里恨恨地说:“他娘的,你这龙王总不下雨,害俺山东百姓好苦。限你三日内下雨,要不然扒了你的龙王庙。”说完之后,转身而出。

这时候张督办的诗瘾发作,当场口占一首:

致玉皇

玉皇爷爷本姓张,

不该难为张宗昌。

三日之内不下雨,

先扒了龙王庙,

再用大炮轰他娘。

三天时间已到,仍然滴雨未得。于是,张宗昌让人把大炮架上泰山玉皇顶,向天空狂轰一百零八炮……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泰山是上天的象征。对历代帝王来说,能够有机会上泰山封禅祭祀天地,那是最顶级的政治活动。即便身居九五的古代帝王,也不是谁都有资格上泰山行封禅大典。

泰山封禅需要有三个条件:易姓而王,国家一统;事功卓著,百姓安乐;天降祥瑞,时呈吉兆。这三个条件哪一个都不好实现,所以封禅泰山的皇帝用十个指头就能数过来。张宗昌在泰山顶上炮轰青天的大场面,那真是闻所未闻!

吴佩孚“弃南图北”的政策,导致了天下局势大变。

吴佩孚莅临南口之后,湖南赵恒惕手下有四个师,分别由贺耀组、刘铏、叶开鑫、唐生智出任师长。这四个师分住在湖南境内,实际上是四个小王国。其中,唐生智的第四师驻扎在衡阳、郴州,控制着水口锌矿。

手里有矿,腰里就有钱,这是常理。所以,第四师师长唐生智就有更多的钱去购买枪炮,他的部队也就最多,装备也更先进。第四师有三个旅,其余三个师只有两个旅。

唐生智治兵有特点。唐是佛教徒,他用佛教的**来武装士兵的思想,让士兵们佩戴“大慈大悲救世”勋章,还给士兵摩顶受戒。因此,唐的军队也被称为“佛军”,这跟冯玉祥的“基督军”相似。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功能呼出区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