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胡老歪
“咳!咳!”
吕清咳嗽了两声,“哪个啊----大家听我说,今天镇领导代表镇党委亲自来看望大家,充分体现组织上对大家的关怀。下面,请镇党委书-记祝林选书-记给大家讲话,大家掌声欢迎!”
说着,吕清带头鼓起掌来。
他知道,这个时候,理所当然要为镇领导分忧。
这两句,真是及时雨,祝林选马上接口道:“是啊,天道无情人有情,这山洪是百年不遇的,给全村人带来严重的损失,镇党委深为关切----”
有了吕清前面的铺垫,祝林选马上找到了感觉,开始长篇大论起来。
李四民:“----”
看来,转移注意力这招,居然放谁身上都是屡试不爽啊。
李四民知道祝林选是什么意思。
这会,洪水已经漫过了整个村子,远处时不时就传来房子倒塌引发的巨响。
这个时候去村里找人,风险极高。
再说了,放眼望去,这畜牧场里呆的人,非老即少。
相比之下,几个镇干部倒是年轻力壮----难不成,还要他这个书-记带头跳进洪水,去救八十三岁的老人?
这种决堤引发的山洪,暴发时凶猛剧烈,但时间持续不会太长。
长则几个小时,短则数十分钟。
等山洪峰头过了再进村找人,才是万全之策。
可是,等到那个时候,估计黄花菜早凉了。
人命关天!
想到这里,李四民趁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祝林选身上,独自悄悄的转身往山下走去。
他本来是想找几个帮忙的,但一想之前王亮伟在电话里说的,万一他叫去找人的村民出现什么意外,这责任他一个小小的“三防员”还是担当不起。
干脆就自己单枪匹马算了。
救一个八十三岁的老头,凭他一身功夫,应该不成问题。
李四民敢这么做,也是有所依仗的。
因为他对这八王村实在是太熟悉不过了。
作为“三防员”,这个离“三防”检查站最近的村子,也是峡谷内所有人出入必经之路的要点,自然是重点排查目标。
可以这么说吧,村子里哪家娘们夜里叫唤得最凶,他都知道----嘿嘿,防火防盗伐,经常要夜里巡查,那些让人喷鼻血的声音,都是无意中听到的。
村里打工人回村的时节,此起彼伏的叫唤声,对血气方刚的小伙子而言,那吸引力不用多说,听两耳墙脚实属正常。
白天一本正经的,夜里反而叫得最响。比如,王亮伟的媳妇。小媳妇平日里看人都脸红的,可夜里叫得惊天动地,估计半个村的人都能听到。
听了一阵子之后,李四民总结出这么一条规律来,或许这叫物极必反吧。
唉,跑题了。
言归正传,就凭这听墙脚的经验,李四民对村子里哪是哪家基本门清。
胡老歪他不熟,面都没见过,但这名字却不陌生,家在哪块更知道。
这胡老歪,与他李四民颇有些类似,即,他们两个都是另类的存在。
一道闪电划过天穹。
借着这亮光,李四民看到村子外围的房子已经倒了七七八八。
看到这情景,一直悬着的心放下了些许。
胡老歪家在村中心,应该还没太大的事。
然而,等李四民裹着雨衣趟到洪水里,顿时又紧张了起来。
洪水已经齐腰深了,这还是地势算高的地方。
于是,李四民顾不上洪水里石头和杂物撞击的痛疼,划着水快速向胡老歪家奔去。
走到胡老歪家门口,院门开着的,屋子里面还透着光亮。
这光亮,让李四民看到了希望。
村子里早断电了,这光亮摇摇晃晃的,应该是烛光。
李四民没有直接走进去,而是站在门外喊了一声:“胡老伯,您在家里吗?”
胡老歪是个讲究人,据说在王荣平之前,还当过好些年的村支书,文-革时期被造反派“打倒”后才不当了,改当了畜牧场管理员。
胡老歪有一个儿子,村里人讲,四十多年前去国外留学,后来就留在国外了。
老伴去世后,儿子带孙子孙女回来过,黑发碧眼的混血,着实让四村八邻的人轰动了一时。
大前年过八十大寿时,儿子一家人又回来过一次。
胡老歪死活不肯跟儿子去国外养老,所以,就一个人留在村里。
有福不会享。
这是八王村村民给胡老歪的评价。
儿子每个月都会寄钱回来,胡老歪吃喝不愁,可他还天天在畜牧场那边住漏雨的房子。
李四民从村民们的讲述中,产生了一种感觉,即,这老头是个讲究人,所以,和这样的人打交道,得讲点路数。
“谁啊。”
“胡老伯,我是镇‘三防员’李四民,小李。”
李四民很客气的自报家门。
这俩人一里一外对话,语气都是从容自定,仿若周身涛涛洪水根本不存在似的。
“你有什么事吗?”
李四民:“----”
我晕。
他下意识扶了下墙。
心想,这胡老歪,墙不扶得服他。
李四民笑道:“胡老伯,我听村里人讲,您回家拿东西了,想着您可能需要帮助,所以,就过来了。”
“噢,噢----那你进来吧,小心点,别让倒下来的墙砸着你。”
一听胡老歪让进门了,李四民赶紧冲了进去。
李四民:“----”
房子里点着一支巨大的蜡烛,上面还描着一个“寿”字,应该是他过八十大寿的时候留下的。
李四民看半天居然没看到人,一抬头,才发现一个老人高高的爬在梯子上,都快到房梁上了。
屋里的水比外面浅一些,也就到大腿根。
胡老歪这躲洪水,躲得有些夸张了吧。
更令人惊讶的是,看到李四民进来,他不仅没下来,居然还往上爬了爬。
李四民冲胡老歪招了招手:“胡老伯,山洪太大了,这房子里不安全,您下来,我背您出去。”
“我没事。”
胡老歪冲李四民摆了摆手,接着又冲右侧指了指,“我要到这间屋子里取点东西。”
顿了顿,他有点不太好意思的说道,“咳咳----匆忙下山,忘了带钥匙----”
“你这是想从梁上翻墙爬进去?”
胡老歪点了点头,又往上爬了一格梯子,脑袋顶着屋顶了。
李四民:“----”
这么高的墙壁,八十三的老人,就算爬过去了,又怎么下到隔壁房间里去?
好吧,就算他能,那拿到东西后,他胡老歪又怎么出来?
再翻墙?
那边还有梯子吗?
李四民脑子闪出一串问号,这一次,他对胡老歪不是佩服,而是无语了。
“胡老伯,你下来,我帮你爬过去吧。”
“你----?”
看胡老歪居然迟疑了一下,李四民差点爆粗口。
看老头的神情,显然是信不过他。
这信不过,自然不是不信他能帮忙拿到东西,而是不放心让他帮忙拿东西。
老财迷!
在李四民看来,胡老歪儿子常寄钱回来,这会他连命都不要也要回家取的东西,自然是钱或什么值钱的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