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日若翻脸美国是否出兵?普京回应语惊四座!
中日一旦摊牌开战谁会站在中国一边?谁又会支持日本?近日,普京说了一句话,让躁动不安的日本举国都震惊了...
普京到底说了什么,打死你也想不到
下载军事头条看全部文章
杀敌有我,重返抗战

17 破坏风雷计划的阴谋(2)

“我是帝国陆军参谋本部情报部风户机关的竹叶青,从现在开始,由我全面领导“竹”谍报网的工作,你,还有你的部下,都要服从我的领导。”

西服男子把礼帽重新拿在手里,他动作儒雅,穿着打扮和南京城里的中产阶层没有任何区别,从这个自称竹叶青的家伙身上几乎嗅不出一丝倭特气味。

“为帝国服务,肝脑涂地,在所不惜”

张老板也换了一副腔调,面孔板得很僵硬,和刚才那个南京城南的生意人判若两人。

“白鹤,不必说那些废话,我们都是隐蔽战线上的武士,用不着和那些普通士兵一样僵硬愚蠢,对于我们来说,做一个和周围环境完全一致的变色龙,才是我们的本能。”

“是,阁下训斥的对,在下受教”

两人之间对话,只以相互代号称呼,这是谍报网的纪律,即使是上下线之间,除了彼此代号,也不知道对方姓名,即使化名也不行。

“白鹤,你的父亲在清国时期就来到中国,先是在东北,然后到华北,再到华东,最后到金陵,你的父亲建立了一个完善的谍报网络,为帝国在华的多次战争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为了维护帝国秘密,你父亲不惜自尽,之后,金陵的竹谍报网就由你接替,到现在为止,有二十年了吧。”

“而你,在南京度过的时间,比在本土老家还要长得多”

作为谍报网新领导者,代号“竹叶青”的西服男子侃侃而谈,把眼前这个白鹤和他父亲武鹤的光辉历史说得丝毫不差。

“阁下,在支那的每一天我都度日如年,没有一分钟不在想念故乡,没有一分钟不盼望故乡的武士刀在中华门城墙上挥舞”

张老板全身挺得笔直,双眼里已经涌出热泪。

“嗯,白鹤君,你的愿望就要实现了,再过不久,帝国的铁蹄就会踏遍支那的每一寸土地,到了那一天,你就可以身穿光荣的帝国军服,挥舞着武士刀,光荣地站在中华门城头”

“半载!半载!半载!天落黑卡,半载!”

两人说道这里,一齐高举双手,用低沉的,压抑的嗓音,仿佛是从胸膛深处吼叫出来。

“白鹤,我们现在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全力破坏风雷计划”

“风雷计划?”

“嗯,是一项高度机密,优先级别非常高的军备计划,如果完成,会给帝国军队即将全面展开的行动带来很大的麻烦”

“白鹤君,帝国陆军预计全面开战之后,最多一个月灭亡支那全境。而这个风雷计划的整军项目完成,会给帝国陆军带来很大麻烦。”

“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要执行“眼镜蛇群”计划,不惜一切,使用各种手段,破坏风雷计划的实施。

“愿听从阁下教导,完成一切命令,即使抛弃生命也在所不惜”

张老板,哦,不,白鹤兴奋地回答。

“不是抛弃生命,是如同樱花飘落般死去,白鹤君,我们是帝国隐秘战线上的同期之樱,请务必牢记这点”

“从现在开始,做好最后决战准备,也做好随时牺牲的准备。就在昨天,我们一支特遣小组突然失踪,推测已经遭遇不测。支那地广人杰,有时候也会出现一些厉害人物和帝国作对。”

“特遣小组?”

张老板脸色一变,似乎想到了什么。

“阁下,我们是否有暴露风险?”

“当然不会,他们都服用了樱之魂,你应该知道特种激动剂的功用,支那人抓住的,不过是活的死尸而已”

“白鹤君,请记住,你不是孤独地战斗,在你身边,就在金陵城内外,还有很多帝国的隐蔽武士”

“白鹤君,我离开之后,你立即启动隐蔽电台,竹网络要完全动员起来!”

“哈依!”

“这个,是给你的,请现在就服用吧”

竹叶青从礼帽里取出一个小袋子,他从袋子里倒出一颗红色药丸。

“樱之魂激动剂!”

“服下吧,今后我会安排每半个月送一颗给你,这个规矩,你懂吧”

“我,我懂”

代号白鹤的张老板手有些颤抖,他接过药丸,短暂地愣怔了一会儿。

“嗯?”

竹叶青脸上浮现出一丝怒色

“咕嘟”

张老板也不用水,直接吞下药丸。

“很好,这种樱之魂服用之后强身健体,增强各种能力,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张老板露出一丝笑容,只是有点勉强。

“记住,现在你的任务,不,是竹网络的任务,就是全力实行蛇群特工作战,破坏风雷计划,其余的任务都可以推后”

西服男子做了个眼色,戴上礼帽,走出地下密室。

等到两人重新从暗室里出来,穿过洒下阳光的天井,重新出现在前面店面门市的时候,他们已经换了另一副面孔。

“李先生,这幅八仙过海的寿桃模具,小店花了不少功夫,您看这雕工,这用料,都是不惜工本,请了高手匠人精心制作。如果您府上用得好,还请多帮助小店介绍生意”

张老板此时又成了杂货店老板,他点头哈腰,手里将来一个包装好的大盒子双手递到化名李振华的“竹叶青”手上。

“一定,一定,感谢张老板,家母必定喜欢这幅模具做出来的寿桃。”

“请稍等”

张老板送上模具,又招呼小伙计提来一个包裹着蜡纸的大火腿。

“这是上好的云南宣威火腿,算是小店奉送给老妇人的寿礼”

“这,如何使得,张老板实在太客气”

李先生推辞了一番,直到周围人都感叹张老板做生意诚信为本,做人又慷慨大方,纷纷竖起大拇指,这才感谢着收下火腿。

“张老板,好人啦,像张老板这样做事情,必有后福!”

店面附近的老街坊纷纷赞扬,张老板拱手致谢。

常乙手里捏着个纸袋子,不时从袋子里摸出一颗花生米送进嘴巴里。

他靠在江边上元门的一处牌坊石道旁,眼睛看着不远处起伏的长江和荒凉的滩涂,似乎心事重重。

几十年之后,这里见出现现代化的地铁站,还有一片片漂亮的高层住宅小区楼,再往江边方向走,则是一条长约6公里的沿江风光带。不过在1937年,上元门还是一块不折不扣的荒地,只有稀疏的村庄和开垦在江边的农田,以及在江边上驶过的点点帆影和外国轮船。

离着牌坊大约五十米开外有一座土地庙,虽然庙很小,只有三进院落,两个庙祝,但据说这土地庙里的土地爷十分灵验,不管是怯灾去病还是生儿育女,全都有求必应。正因为如此,小庙香火不少,善男信女从金陵城各个方向赶过来。

常乙依着牌坊吃完了袋子里的花生米,他看了看天色,估计现在是下午四点之后。

常乙一身短打扮,褂子上还有几个补丁,他这幅样子,和城里打短工扛活的人没有任何区别。

也正是因为这个掩护身份,常乙自然不能佩戴手表这种当时的进口奢侈品。

常乙吃完花生米,慢慢悠悠地踱到土地庙外,他看了一眼庙门口的对联,歪着脖子走进去。

“土地爷,土地奶,保佑我今天翻本,赢他个一百块,不,二百块,三百块”

常乙跪在神像前的蒲团前,大声说着自己粗鄙的心愿,说完磕了三个头,然后在短褂子里使劲摸索一番,找出一毛钱的铜角子,塞进了神像前的功德箱里。

常乙这番模样,周围的人也见怪不怪,附近上元门一带虽然荒凉,但散落了好几个赌摊,像常乙这种小瘪三很是常见。

从正殿走出来,常乙又绕了一圈,他看上去是在瞎逛,实际是借机看看身后有没有可疑的尾巴。

用行业术语来说,这叫做“消毒”,没有可靠消毒之前,常乙是不会切换自己掩护身份的。

“小寡妇房门开开,小哥我今夜来相会”

常乙哼哼唧唧的唱着,一旁几个老大妈小姑娘鄙夷而讨厌地看了他一眼,纷纷远远躲避开。

片刻之后,常乙从土地庙出来。他已经换了一身衣服,头上还戴了个没有帽檐的圆顶布帽。

这当然不是他事先在附近藏好了更换的衣物,而是他的上衣短褂是内外双层的,脱下来换个面再穿上,衣服内有个袋子,里面装着这顶帽子。

常乙现在不再唱小曲,他面色愁苦,看着就是个三天没有找到活的外地人。

转了几道弯,常乙找到一处坍塌的石屋,他迅速脱下帽子,戴上准备好的圆墨镜,踩上隐藏在石屋里的英国凤头自行车,踩上车,一溜烟地离开。

下关太古码头外有一处装卸煤炭的港口,常乙骑车进入港区,晃了几下,隐入其中一栋小楼。

这座小楼是特务处行动科的安全屋,类似这种地方,他们在全南京有上百处。

进入安全屋后,常乙脱下外衣,打开衣橱,取出全套西装,西服马甲,西裤和一双黑亮亮的皮鞋。

他穿上这一身更换的衣物,上衣里插上一支派克金笔,手腕上英纳格手表闪亮,一副英资太古公司买办小开派头,

常乙换好衣物,改变掩护身份,他张开嘴巴,用手探进去,稍候取出一个黏在上颚处的小纸团。

他撕下纸团外的防水保护层,小心展开来,把纸条贴在写字台上一个木板上。

然后,他打开抽屉,取出药水和刷子,小心翼翼地沾上药水在纸条上刷了一层。

片刻之后,纸条上显示出一组组数字。

常乙看了一眼台历上的日期,他从书柜里取出一本《莎士比亚集》,迅速对照数字,找到文字,把内容记录在另一张白色便签上。

“已开展眼镜蛇群行动 目标为破坏风雷计划 行动交通中枢在城南地带尚不明确 行动特使代号竹叶青,其掩护身份和姓名正在查找”

常乙读了一遍,划燃火柴,把便笺纸和纸条一起烧掉。烧成灰烬之后,他到了点茶水在烟灰缸里,走进洗手间,一起冲进白色的意大利进口马桶里。

常乙这样谨慎是有原因的,提供他情报的卧底就埋伏在鼓楼一处洋行里,这个洋行表面上的老板是汉城来的商号巨贾,实际却是倭寇陆军参谋本部情报二处的高级别特务机关长,掌握了大量针对中国华东地区的谍战资源。

在这样的地方,安排一个可以获得高级情报的卧底,那不是简单的事情。

实际上,为了这个卧底,常乙早在5年之前就开始布置。这5年来卧底始终保持沉睡状态,直到今年春节过后,常乙才激活这颗棋子。

一般来说,现代战争首先开始的是后勤和参谋机关作业,但在这之前,双方情报暗战已经全面展开。

现在,1937年的3月,双方情报战已经到了相互拼刺刀的状态。只是这一切都暗流涌动,只差最后一根导火索被点燃。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功能呼出区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