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危险,堵塞就在我们身边(1)
“相较于缺少各类数量火炮,1937年时我国炮兵所面临的最大不足是技术落后,没有合适的技术军官,也缺乏相应的反炮兵装备和战术。风雷计划要做的,就是尽快补齐这块短板。虽然我知道已经没有多少时间了,风雷计划在历史上也没有记载,说明并未取得根本成功。但作为一个新时代穿越到前世的中国热血男儿,我仍然会做好风雷计划的本职工作,因为每多做好一分事,将来在战争上就会多杀至少百个日寇。
——刘胜 《我的穿越笔记》
“哎,哎,老刘,老刘,快起来,有好东西吃”
刘胜爬在宽大的办公桌兼工作台上沉沉睡去,他昨天一直忙到深夜三点多种,桌子上的那台德国德律风牌打字机旁堆了厚厚的几摞翻译文件。
直到早上七点多,他才被一双肥肥的手用力推醒。
“快起来,看,这是啥”
一股香气透过办公室里厚重的油墨味道和窗外隐约的硝烟气息传进刘胜鼻子深处。
是鸭油烧麦,里面还加了很多松子和鸭肉块,那种混合了咸酱油和鸭肉清香的味道沁人心脾,勾人馋虫。
南京人爱吃鸭子,不但吃烤鸭盐水鸭板鸭,还喜欢做各种鸭肉的附产品,而这鸭肉松子烧麦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刘胜从睡眠状态迅速转为清醒,他不必去看,就知道这个给自己送烧麦的人是谁。
参加风雷计划的全体人员中,除了张物化之外,哪里还有这样的美食爱好者。
“老张,令尊大人当时应该给你起名美食,而不是什么物化。”
刘胜和眼前这个身材有些发胖,似乎和军人气质有些不搭界的家伙已经很熟悉,他不客气地抓起放在干荷叶上的烧麦,风卷残云起来。
“老刘,家父当年给我起这个怪名字,是觉得咱们中国几千年来只知道学八股,考科举,而未来强国之道在寻求科学,在寻找赛先生,而赛先生者,首推物理化学,因此啊,我就叫了张物化这个怪名字。”
“不过嘛,赛先生也要吃饭啊,我喜欢美食和学习科学,这一点并不冲突,是不是啊”
张物化身穿军服,戴着一副小圆眼镜,他的军服上没有军衔标记,和刘胜的外衣有些区别。
“别看我爱吃,可我也是学校里物化数这三科学得最好的。”
张物化嘴里说着,嘴巴里嚼着烧麦,当真是说话和吃美食两不耽误。
张物化是金陵大学物理系高材生,属于那种物理,化学,数学都精通的全理科人才,这在1937年时是很少见的。
正因为如此,张物化被聘请为风雷计划唯一的平民参与者,负责协作德国技术小组落实整个风雷计划之中最困难,也是最精密的一部分。
“老张,你那套听音机整得怎么样了啊?”
刘胜吃完烧麦,问眼还在吃第四个的张物化。
“嗯,这听音机确实厉害,德国人把高射炮预警的大型听音机缩小,不但可以精确识别目标方位,距离,还能确定角度坐标数据。我正在考虑能否把听音机和炮兵连指挥所的弹道计算器相互连接,这边获得目标数据,那边弹道计算器自动解算,然后射击诸元用电传打字机传送到各个炮兵组,这样一来可以极大压缩开炮反击时间”
刘胜不住点头,张物化这个家伙虽然贪吃,但确是难得的理科精英。
张物化负责对接的乃是风雷项目里“声光测”的声和光。所谓声和光,就是火炮开火时发出的火焰和噪声。
炮兵本身威力巨大,相对于步兵就是妥妥的杀手,而炮兵最大的对手乃是敌人的炮兵。
风雷计划准备组建中国第一支炮兵专业测量营。这个测量营有三个连,分别是测光连,测声连,还有大地测量连。
侦测营别看没有威风凛凛的火炮,也没有炮弹和牵引车,但却是现代化炮兵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样,也是挥向日军的有力拳头。
在战斗中,光测连负责观察敌方炮兵的火光或烟雾,锁定敌炮兵方位。声测连按照火炮射击与炮弹落地的时间推断方向与距离。所以,声光测是炮兵中专职的耳朵与眼睛,没有了他们炮兵再多火炮,也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
在实战中,一旦日军炮兵开炮,我军侦测营就可以迅速计算出敌人炮兵阵地位置,然后依靠大地测量连绘制的精确坐标方格图,再通过通信线路传递给炮兵连。
这样,我军炮兵不需要校射,第一轮火力就可以落在日军阵地上,破坏敌人的射击条件。
这一招,在炮兵战术上,叫做“破坏效力射”,乃是二十年代之后出现的最新炮兵技术。
实际上,以邹作新将军为代表的技术专家早在五年前就呼吁组建中国自己的侦测力量,最好和博福斯野炮项目一起同步引进建设,这样到了37年时,已经有了第一批可以实际使用的技术力量。
可惜的是,当时中国炮兵力量的建设被所谓的“留日派”垄断。这些家伙不学无术不说,还明里暗里和日寇里外连接,他们花费巨资购买淘汰的日本三八野炮,花费巨资购买已经被证明无用的地图绘图板作战技术和设备。这些举措浪费金钱不说,还把宝贵的建设时间给白白耽误了。
直到1936年之后法肯豪森等真正的朋友向最高级别极力陈述炮兵建设的正确道路,并且侦破了几桩炮兵高官和日寇勾结的重大案件,光头这才猛地醒悟,批下大量资金,开始实施风雷计划。
可惜,时间已经被浪费,现在这个风雷计划只能和剩下的时间赛跑。
“对了,你上次和我的说的红外线感应装置,我也有了新的想法。”
这时候,张胖子烧麦吃完,他给自己倒了一杯茶水,边喝边得意的说。
刘胜抬起头,他前一段时间和张物化说了有关红外线感应器的想法。这种红外线感应器在穿越之前的后世是一种非常简单的低技术,甚至连捕捉老鼠的笼子都有成熟应用。
“我有两个方案”
张物化抽出一张绘图纸,用铅笔开始描绘。
“第一,把这种传感器部署在阵地各连接部,侧翼等位置,一旦感应到动静立刻报警,同时联动探照灯,这样日寇即使发动夜袭,我们也能及时知道”
“第二,部署在阵地,指挥部等要地,一旦有敌人潜入就发射信号弹报警,这样,日寇就很难摸入偷袭我军指挥部和炮兵阵地”
“你能现在做出实验机吗?”
刘胜暗自称赞张物化这个小胖子,在没有发明半导体二极管,三极管,更没有各种运算芯片的年代,这家伙凭借电子管竟然实现了基本功能,确实厉害。
“哈哈,我已经做出来了,不过电源还有点问题,我正在完善。另外,我准备把备用的听音机和我的红外感应器连接起来,这样即使敌人不触动红外感应器,只要有声音,也能报警,再结合信号弹和探照灯,如果部署在指挥部等要地,日寇再厉害,也休想悄悄滴进村”
张物化手舞足蹈,很是兴奋。
“再把你的发明和我们风雷计划第二阶段要引进的鹳式飞机结合起来,这样我们可以轻易锁定任何战场位置的敌人炮兵阵地”
两人正说着,邹将军已经走了进来。这段时间,这个东北汉子和大家一起,日夜不息地推进着风雷计划。
“飞机?”
张物化吃惊不已。
“对,飞机,我们风雷计划不仅仅是用在博福斯野炮上,也要在莱茵150重炮上。”
“设想一下,将来我们的炮兵侦查飞机在敌人阵地后方飞行,一旦发现敌人重要目标,就通过无线电传送阵地坐标,我们的重型远程大炮开火,消灭敌人目标于无形,虽然距离远,我们的炮火也必诛杀。”
这时候,年轻军官们都被吸引过来,大家兴奋地畅谈风雷计划实施到二期时,引进这样的炮兵侦查机,使用何种远程战术消灭日军。
只有刘胜表面高兴,内心感叹。时间,哎,时间就是宝贵资源,如果多给我们一点时间该有多好啊。
“小刘参谋”
邹将军叫住刘胜,大概是刚刚说完风雷计划的未来,脸上还带着兴奋神情。
“我看了你翻译出来的材料,质量很高啊,抓紧时间,我们这期炮兵侦测营的学员已经进驻基地,等你教材翻译编写完毕,我们就开始实地教学,争取半年毕业,然后培训第二批。”
“是,卑职全力以赴”
两人正说着,忽然从外面似乎传来隐约的喧闹声,邹做新将军站起来,推开玻璃窗,立刻有一阵阵歌声传入耳朵。
“同学们,大家起来,担负起天下的兴亡。听吧,满耳是大众的磋伤,看吧,一年年国土的沦丧,”
是毕业歌!
“好嘛,刚说到他们,这不就是了”
“这就是本期侦测营学员们的学员,也是咱们风雷计划的种子啊。”
“他们都是从东北大学,华北几所大学,还有全国大学里挑选的理科学生,都是高材生啊!大家投笔从戎,就是为了走上战场杀日寇。这些学生都是宝贝,不能白白去拼刺刀,可也不能去军官学校慢慢学。我请示了上峰,把最优秀的一批送来汤山基地,到这里来,来参与风雷计划。”
“小刘参谋,抓紧时间啊,现在我们有了最新技术,有了基地,有了设备,还有了最优秀的种子,我们没有理由不把风雷计划完全实现之”
刘胜也是颇为激动,听着窗外的救亡歌曲,看着眼前的风雷计划技术资料,闻着1937年带有硝烟味道的空气,他激动不已。
穿越,人家穿越是为了发财,是为了美女,我们穿越重生是为了抗战杀敌。
与此同时,炮兵训练基地里一处隐蔽的观察哨楼内,一个身穿灰色军服头戴军帽的人手里举着望远镜,军服人仔细观察,不断报出一些数字和代码。
“廖小姐,看得差不多了吧,这里是双重警戒范围,要是给姓邹的那帮人看见,可不好办”
一个留着小胡子,穿着高级军官制服的中年胖男子带着笑容,小声问举着望远镜的人。
“嗯,老钱,你怕什么啊,我只是看看,又不会有什么危险的”
“哎,哎,好好,廖小姐,快一点,快一点”
被叫做老钱的中年男子嘴巴里不敢多说,实际上非常紧张,汗水已经密密麻麻地沁出来。
“老钱,这批学生的宿舍安排好之后,你要详细报告给我知道,还有,负责警卫的两个连,他们的驻地位置,巡逻时间,火力部署,你要一点不少的报告给我知道,知道吗”
被称作廖小姐的人转过身,她放下望远镜,摘下军帽,一头秀丽的长发随风飘荡。
女子面容妖艳,虽然身穿军服,仍然露出一股难以言说的妖气。
“廖小姐,这些,都是绝密的,我这样做,风险很大,风险很大”
老钱似乎不太乐意
“老钱,有句老话,富贵险中求,你不懂吗?”
“我,我懂”
老钱还想多说几句,廖小姐已经不耐烦地挥了挥手,她取出照相机,换上一架精巧的旭光学(即为后世之尼康品牌)长焦镜头,对准远处风雷计划的射击场,仓库等一通拍摄。
“老钱,你可要加油啊,黄军不久就会进南京,你要抓紧时间表现忠诚,知道伐”
廖小姐忽然低头,在老钱肥胖的面颊上贴了一下。
“啊,我懂,我懂,效忠帝国,给黄军办事,在所不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