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日若翻脸美国是否出兵?普京回应语惊四座!
中日一旦摊牌开战谁会站在中国一边?谁又会支持日本?近日,普京说了一句话,让躁动不安的日本举国都震惊了...
普京到底说了什么,打死你也想不到
下载军事头条看全部文章
夏朝传说

夏朝传说第二百五十五章

夏朝传说第二百五十五章,芒因为解决了开矿的银子,心情刚刚放松,正准备带着侍卫妃子出去狩猎,给自己放松几天,就被二王爷堵在了王宫门口,原来二王爷是来告状的。关于修建墓地的第一批银子,原来说好的是一万两,当然,银子的用途要接受朝廷派出的,有关人员的监督,结果负责监督工程进度的官员告了二王爷的黑庄,主管财政的利民就亲自去现场查看,当时就判定二王爷违规,所批准使用的银子一下子砍掉了十分之九,只给了一千两,这把二王爷气的差点吐血。虽然亲自去户部问罪,和利民大吵了一通,但是利民并没有屈服,自然就没有多给一两银子,无奈之下,二王爷只能找芒了,因为他这个二王爷管不了利民这个大臣,他感觉利民也根本就没有把他放在眼里。

这件事说来就是二王爷的错,是他的私心作怪造成的。原来选择目的需要风水先生首先出马选择墓地,在京城和乡下,吃这碗饭的人很多,任何人都知道,想赚来大把的银子,首先要讨好主人,因为做这样的生意,庄家给多少银子并没有定数,全凭庄家的赏赐,而给大王挑选墓地,那是提升自己在同行业中名声的大事,如果某某人知道某某先生曾经给大王选择过墓地,名气大增是一定的,伴随名气而来的就是大把大把的银子,同样去看风水,如果你是大师级别的,是一个档次,如果你是大仙级别的,又是一个档次,如果你什么显赫的称呼都没有,对不起,三瓜两枣就走人,如果你说不愿意干,像你这个水平的,等着排队的人多的是,你根本就没有选择。可是你是大师,大仙就完全不同,你可以随便开价,遇到冤大头的,可以狮子大开口漫天要价也平常,因为你是大师啊!人的名,树的影就是这样来的,因此干风水这个活,不是你有多少真才实学,是看你的社会人脉有多广,认识交往的人层次有多高,否则你就是把伏羲三十六卦倒背如流也没有用。古往今来的风水先生为什么有的人混的,成为了王侯将相家里的座上宾,有的却吃了上顿没有下顿,原因就是这里,因此很多风水先生就是挤破头也要往上流社会混,就是需要这张招牌。

二王爷当然明白这个道理,因此在放出风声给先王选择墓地的消息后,前前后后自己找上门来,同僚亲朋介绍而来的风水先生,足有几十人之多,很多人是一两银子不要也要干这个活计,因为他们都清楚,只要有了给先王看坟墓这件事的历史,金字招牌就有了,以后自己就成了第一国师,银子就会像开闸的洪水一样滚滚而来,为大利而舍小利是最高明的生意,因此弄到后来,所有来的风水先生都不要银子,嘴上说的还都是冠冕堂皇,什么忠君啊!自愿为王家服务啊!反正各个嘴里就像抹了蜜一般。最后这个活计被一个姓鸡的风水先生拿去了,因为他答应如何看风水,选择什么地方做墓地,为了二王爷做账的时候不出差错,自愿承认拿了五百两银子的看风水费用,尽管二王爷一两银子都没有给他,他还是愿意承担虚名。

二王爷之所以敢这样做,就是吃准了他们需要这张招牌。把鸡先生得到的报酬说的越高,就越抬高鸡先生的身价,以后再有王侯将相,富豪名人请他去看风水,这五百两银子就成为了参考价了,因为没有人知道,这五百两银子被二王爷私吞了,他自己当然不会说出去,虽然心里也骂二王爷狠毒,吃人不吐骨头,但是这件事是周瑜打黄盖,愿打愿挨,你鸡先生不干,排队愿意干的人多的是。

那么第一笔五百两银子,二王爷兵不血刃就装进了兜子里,就开始了谋划第二步,在鸡先生选定的几处墓地中,他放弃了风景优美,山水相依的两处地方,反而选择了有人群杂居的一处山岭。按照两山夹一杠,辈辈出皇上的逻辑,这个被二大王选中的地方也合乎逻辑,问题就出在这座山下有几十户制作陶器的作坊,如果墓地选在这里,作坊就必须搬迁,因为山下需要修路,而且先王坟墓前面,怎么可以出现烟熏火燎的景象,这也是对先王不敬。

按照朝廷有关规定,一旦国家用地建设公路等设施,补偿虽然有,但是很少,作坊主的损失当然是巨大的,那么作坊主想少受损失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墓地另外选址,可是墓地另外选址不是他们说的算的,必须要二大王答应,二大王也早就派家人来给他们透露口风,像不离开旧地,每户送两百两银子。作坊主傻眼了,他们一年的收入也赚不了两百两银子,而且他们都拖家带口的,也不能一年扎脖子不吃不喝给二王爷打工,因此多数人都表示拿不出来。有人就找到了认识的官员,目的当然是想让他给上面递个话。这个官员偏偏是个正直的人,就亲自来墓地进行了查看,然后把看到的情况,和二王爷勒索住户银子的事情告诉了利民。

利民本身就是清官,眼睛里不揉沙子,听说了这种事情自然不会听之任之,就让这位官员和他一道,去墓地查看,结果到了地方,看见的情景和官员说的不差,当地的住户听说是朝廷大官来视察,当然也是纷纷诉苦,告状,如此一来,有人勒索银子的事情就坐实了,整件事情在告诉利民,某些人用选择墓地作为筹码,像当地居民敲竹杠,立刻告诉下属官员,把应该拨出的银子大批量减少,利民知道,当他这样做的时候,作为墓地建设的主要承包商二王爷会首先受不了,会去大王那里告状,那么好吧!这个官司就交给大王来断。如果大王支持他二叔做非法行为,他就把这件事对大臣说明,然后辞职。

清朝名臣林则徐说过,为山九仞,无欲则刚,利民就属于那种眼里只有朝廷,没有个人利益的官员,芒即使不喜欢他的耿直,认真,也拿他没有办法。

果然,二大王很快来登门问罪了,罪名还很下人,说他掐断银子供给,是故意阻扰墓地修建,是对朝廷的不忠,对先王的不敬,按照朝廷现行律例应该革职查办。这样的大帽子,别人或许会害怕,利民却不是吓大的,他这个工作本身就是得罪人的差事,而且得罪的都是大人物。在槐做大王的时候,就不止一次被地方诸侯告过状,槐在误听误信的时候也对利民发过火,甚至要撤他的职,利民一次都没有低头,后来事实被澄清,槐知道是地方诸侯假报灾情,欺骗朝廷,将地方官处置了事,对利民的无私无畏大加赞赏,说他是朝廷最好的管家婆。现在出现明显的欺骗,利民当然不可能屈服。就告诉二大王,如果他有这样的大罪,去大王那里告自己好了,或许把自己告倒了,国库的银子他就可以随便拿了。

二大王做人的确不怎么样,不过他的身份在那里放着,毕竟是大王的二叔,货真价实的皇亲国戚,怎么能够忍受大臣的这种蔑视和无视,就气冲冲地来到王宫,大清早就给利民上了奏本。我们说过,芒这个人自私,贪图享受,爱慕虚荣,但是并不昏庸,朝廷重臣中,谁是什么品质还是清楚的,利民是什么样的大臣早就知道,不可能听其的一通告状就乱下圣旨,将利民撤职查办,就告诉其,自己要去狩猎,有什么事情等他回来再说。

其不想等,也不会等,感觉芒这个大王太不会维护王族的利益,就大声地说:“大王,利民这样做,侮辱的不仅仅是你二叔,还有先王,也没有把大王你放在眼里,这样无法无天的大臣不处理,以后大臣们,谁还会把我们大王家的人当人看?”

其的上纲上线虽然让芒觉得可笑,反过来一想也有道理,修建墓地是自己做出的决定,利民就是有再多的理由也不应该不给银子,没有银子,工程就会拖延,而这件事是自己登基后,独立做出的第一个主张,关系到大王的权威问题。这样一想,就决定今天不去狩猎了把这件事处理好。因此就命令侍卫统领去把利民叫进宫来,他要三头对峙,处理这件事情。

只是侍卫还没有离开,利民就到了。原来凸冉听说了这件事,知道要麻烦。当初由其领衔做墓地承包商,他已经料到其手脚不会干净,他相信大王也会了解他这个二叔的为人,反正肉烂在锅里,他不会管的,如果利民因为这种事和其打官司,十有八九要输。但是事情已经发生了,他料定其会恶人先告状,就告诉利民立刻进宫,对大王说清事实,免得大王偏听偏信自己被动。利民感觉凸冉的话有道理,就放下手上的活计,匆匆忙忙来到了王宫,结果还是晚了一步,其已经先他一步进宫了。事已至此,利民只能尽可能的变被动为主动,没有等芒问话,就把自己来找芒的用意,和其利用建设目的,寻找地块,敲诈勒索当地民众,民众**的事情对芒说了。

其实就是利民不说,芒也知道,这件事里面肯定有猫腻,自己这位爱财如命的王叔不捞银子就不是自己的王叔了,但是这种事情他是准备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因为他明白,就是交给别人去做,也很难说谁会两袖清风的不捞钱财,如其那样,不如把这个机会留给家里人,只是他没有想到,王叔居然如此大胆,居然为了捞银子,逼迫民众毁家,因此而引起民众**,这就不是他能够容忍的。因此听利民说完,芒就命令侍卫套车,他要亲临现场去看看,到底是谁在说谎。

其当然心虚,就推脱家里有事情,不去了。芒也不希望其一块去,如果事实如利民说的那样,其在身边,当堂戳穿西洋景,其固然下不了台,自己也没有面子,毕竟其是自己的二叔,因此就批准他离去了。让利民和自己坐上同一辆马车,直接去了墓地。

利民对芒感觉一向不好,主要原因就是芒登基没有多久,就要大建先王陵墓,因为少康和季柕的墓地都很一般,槐临死的时候也留下了遗言,让丧事从简,墓葬从简,结果先王尸骨未寒,芒就推翻了先王遗训,大兴土木,修建巨型王陵,这明显不符合先王的勤俭治国的大政方针,而且开了一个坏头,国家虽然照比过去富裕不少,但是还没有富裕到,大把大把银子随便花的地步,说到这件事,利民就一肚子气。但是芒今天的表现又让他意外,他并没有偏袒其,也没有听他一面之言,反而听了自己的陈述后,要和自己去现场印证,从这个角度说,芒并不是个昏庸的大王。

芒是第一次去看墓地,没有想到道路情况是如此糟糕,很多路段都是杂草和湿地相伴,两匹壮马拉的马车只能勉强行走,当然,小推车是可以走路的,但是他是大王,怎么可能去坐小推车?最后勉强走到山脚下,就看见了到处冒烟的做陶的作坊,很显然,这些作坊主人之所以选择这里做加工厂,一是这里环境濡染没有人管,二是离京城的距离不是很远,三是这里的土地使用权异常便宜,四是附近不缺少水源,做生意的都知道,想赚钱就要减少支出,降低成本,这里的木柴多的是,是免费的,只要你肯出力气,而且荒地很多,随便开垦一些地块,就可以种植粮食和蔬菜,满足自家生活需要,因此这里实际上已经形成了小型村落。如果把山上定位墓地,这些人的确需要搬迁,因为大王的墓地周围是不能出现烟火的,周围的环境也需要重新规划,只是修路这一条就不能避免,芒感觉选择这里做墓地,就算风水先生选择好了地块,所花费的银子也不会少,因为这几十户作坊住户的搬迁,就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他们是朝廷,不是土匪,不可能强行逼迫居民搬迁,如果一定要他们搬迁,也必须给予相应的补偿,这种补偿就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虽然心痛银子,但是芒是很迷信的,如果风水先生就是选定了这里做大王墓地,那也不能随便换地方,那样一来,岂不是对鬼神的不敬,对王族的后代子孙有影响?之所以要做大墓地,还不就是要让王族的后代代代昌盛,让长眠地下的大王保佑后代子孙代代做大王,让江山永固,从这个角度来说,花些银子是值得的。

只是没有等芒把事情想明白,当地居民听说大王到了,纷纷走出家门围了上来,他们本来就不愿意搬迁,大王到了正好找大王倾述,因此就纷纷走到芒的面前对芒说:“我们听说大王是爱民如子的大王,请大王帮帮我们,我们已经在这里住习惯了,不愿意搬迁,请求大王帮帮我们。”

芒并没有遇到过这种事情,一时之间有些忙乱,就看看身后的利民,利民虽然知道居民的申述有道理,这个时候却不能不帮芒,就拦在芒的面前对他们说:“诸位乡亲,我知道你们的述求有道理,但是把先王墓地按在这里,是二大王和风水先生定的,大王是个仁孝至上的人,做儿子的,父亲死了,给父亲按个新家,是不是人之常情?”

利民首先把芒摘出来,也不仅仅是为了给芒解围,同时是在暗示芒,这件事显然不妥,但是大王您没有必要给别人背锅。

芒虽然明白利民的用意,却不能随便答应民众,因此就接过利民的话说:“孤是大王不假,但是某些具体事情要有具体人负责,像勘察先王坟地这种事情,当然是由风水先生说的算,他是这方面的专家。”

“大王,如果风水先生被收买了,他的话还能够作数么?”有人不客气地说,提问是很尖锐的,而且带有侮辱性质。试想一下,连给先王看风水的大师都可以被收买,这样的朝廷还能够被人信任么?

利民听见这样的话也吓了一跳,明白大王一旦动怒,说话的人肯定要遭殃,因为他的话,带有明显不信任大王的意思,这是对大王的大不敬,朝廷的法律上有这样的处置方式,因此为了救这个人,就抢过对方的话说:“这种事情是不能乱说的,必须有证据。”

利民的意思很明显,就是让对方闭上嘴巴,不要随便说话,小民触怒大王不是闹着玩的。只是他不知道,小民生活本来就艰难,好不容易积攒些产业是全家赖以生活的资本,一旦失去就没有办法生活,既然怎么都是死,当然就会无所畏惧了。这就是民间所说的。民不畏死,为何以死惧之的道理,因此这个人并没有听利民的规劝,随后就是硬邦邦地说:“大王如果不信,可以随便问问大家。有一个叫和信的管家,说是二大王的家人,他对很多人都说过,只要我们每家拿出两百两银子,墓地就可以另选。既然出银子就可以换地方,这就说明,这个墓地不一定是唯一的,也就说明这个风水先生被收买了,只要银子够多,墓地是可以随便更换的。如果这是事实,大王,看在小民拿不起银子的份上,是不是可以换个地方建先王墓地?而且据小民知道,这一带的大山里,和这里地势相仿条件的山沟不止一处。”

“你这话当真?”芒目光逼人的问,如果这个人说的话是真的,那这个二大王就是胆大包天,他为了捞银子,居然连墓地的选址都可以拿来交换,那就是该死了。

“大王,他说的没有错,我们都见过和信这个人。”民众立刻异口同声地说。

“你们胡说,根本就没有这样的事。”随着话音,其带着一群人走了过来,其中就有他选来的风水先生。原来他之所以匆匆忙忙离开芒,是回家想办法去了,因为他明白,一旦芒和利民去了墓地,他干的那些事就会戳穿,如果事情坐实,就算他是王叔,也是要被杀头的,因为这是对先王的大不敬,芒也不会保他,因此就匆匆忙忙带着家人赶来了,正好听见居民这样说,顿时急了,哪里还敢让他们继续往下说,就抢过了话头。“你们看好了,我身后的人就是我的家人,这里面有没有你们说的叫和信的那个人?”

“没有。”居民都是老实人,看见和信不再其中,当然不会栽赃陷害,因此就老老实实地做了回答。

“我就是二大王,你们有人见过我没有?”其继续问,回答当然是没有。其感觉自己的戏已经立住了,就对芒说:“大王,臣怎么可能去做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一定是有不法分子冒充我的家人,请大王严查。”

利民知道其在演戏,但是没有证据,他也不敢惹二大王,因此并没有说话,就看着芒怎么处理。芒自然不相信其会冒天下之大不韪,做出这种逆天的大事,就摇摇头说:“算了,你找的风水先生来了没有?”

其看见芒并不追问这件事,就把高悬的心放了下来,同时指指身边有个五十左右岁,头戴瓜皮帽的男子对芒说:“大王,他就是。”

“这里是你选的墓地?”芒开始问风水先生。

“是,大王。”风水先生战战兢兢地回答,头也不敢抬,他当然不会说出是其逼他选的,那样一来,芒不会放过自己,其也不会放过自己,名声捞不到不说,还可能丢了脑袋。

“你没有看见山下这些住户么?”芒严厉地问。

“大王,小民的任务是为先王挑选最好的墓地,在选择墓地的时候,别的物事是看不见的。”风水先生回答的很巧妙,说明他非常专业。

“这里的居民说,在这片大山里,和这里地形地势像似的地方不止一处,难道你没有看见?”芒又问,因为芒也不满意风水先生选择这里,如果有可以替换的地方,他是同意替换的,因为他明白,要是选择了这里,光是这些住户的搬迁费就需要不少银子,当初为了拿到这十万银子,朝廷大臣中多数人是反对的,如果再出现了额外开销,自己又要和大臣打嘴仗,这是一笔不合算的买卖。

做风水生意的人,本来就属于八面玲珑,舌绽兰花,善于察言观色的那种人,他们想在这个行业混的好,头脑灵活,善于说谎是必须的技能,因为看风水本身就是子虚乌有的勾当,全凭两片嘴上下吆喝,把假的说成真的,把虚的说成实的,至于说风水是不是关乎一家人的财运,官运,他们自己并不相信,如果他们相信,就给自己弄一处好风水,让子子孙孙非富即贵,哪里还会轮到别人?自己也就不用到处看人脸色,靠骗人过活了,只是这里的奥秘不能说出来,戏法的奥妙在于秘密性,一旦被拆穿就不灵了。现在看见芒不满意,他当然不会说出是二王爷逼使他这样做的,因此就回答说:“或许是有的,可能小民有遗漏。”

看见风水先生自己承担了责任,其当然要给他说好话,就接过话说:“大王,徐先生是很卖力气的,从接过这件事,方圆百里就走了大半,鞋底都磨穿了,最后看见这里地势不错,是个出龙子风孙的地方,才选定了这里。”

“大王,臣粗粗算了一下,如果选择这里,每一家的搬迁费就是不少银子,加上他们在这里开荒种地,建造房屋的补偿,至少需要几千两银子,这笔钱朝廷拿不出来,因为国库的银子,准备明年防汛,加固堤坝都不足了。”利民说,他已经看出芒也心疼银子,又不想激怒住户,就趁热打铁了。说完故意看看其。

其当然是心虚的,当初之所以选择这里做墓地,就是为了敲诈这几十户开作坊的,现在既然闹到芒这里,他明白,这种事情是不可能做了,那选择什么地方就无所谓了,只要芒能够尽快离开这里就行。银子虽然是好东西,但是脑袋是不可以替代的东西。

“大王,臣命令徐先生再辛苦一趟,重新走走,看看是不是还有更好的地方,然后禀告大王。”

听见其这样说,芒的脸上有了笑容,他当初之所以要重建墓地,根本目的也不是对墓地能够保佑后代的迷信,是为了告诉大臣,自己是大王,朝廷是自己的,自己想干什么就可以干什么。如果风水先生选择的风水那么神奇,帝王将相的子孙就会永远是帝王将相了,有钱人的后代就永远有钱了,因为他们生前建豪宅,死后建墓地,请的风水先生都是一流的,结果改朝换代仍旧,富贵子弟成为破落户的也不少,这种鬼话偏偏愚民愚妇还可以,他怎么可能相信?他只相信一样,那就是鬼神,因为鬼神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大仙,当然是法力无边。

“好了,既然这样就辛苦二叔,重新选择墓地吧!记住,不能扰民是第一位的。”

“谢大王恩典。”围观的居民看见芒撤销了在本地建墓地,当然是喜不自胜,发自内心的发出了感谢的声音。

利民也暗自笑了,这就是他带着芒来这里的目的,现在目的达到,当地百姓解除了被敲诈的危险,这就是胜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功能呼出区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