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居合拔刀斩
“行了,别装了。”看着闭眼倒地的金轮法王,郑龙睥睨着他,轻蔑地说,“试探我也得有个限度吧?”
“嘿嘿嘿嘿……”金轮法王嘴没张,狞笑已经用内力通过“腹语”发出,如潮水般从四面八方扑来。
突然,一个鲤鱼打挺,金轮法王翻身而起,问道:“小子,你今年多大了?”
“六十二。”郑龙淡淡地说。
“哈哈哈哈哈……”金轮法王仰天大笑,“我就说,一个十几岁的小子,哪里能有如此的手段!好!好对手!你小子,既然有如此本领,何必为了快要完蛋的金国,和那个叫完颜萍的小妞豁出性命?跟我回大元,向大汗效忠,金银美女应有尽有!”
郑龙冷冷地盯着金轮法王,朗声说道:“我本不想和你废话,但你虽是恶人,却也是条汉子。我告诉你,我岂会为了一个女真人的国家存亡而战?我只是为了那些战火中的黎民百姓、老弱妇孺能活下去,赌上自己的命罢了!”
郑龙的声音中附有内劲,无论是城里的完颜萍,还是城外三十万元军,都听得清清楚楚。
“更何况,我郑龙,从不是游侠散人,我有自己的领袖,一个比铁木真、康熙更伟大的领袖!一个雄才伟略、独步天下的领袖!我们这些军人,从将军到列兵,无论身在何方,永远只有一个领袖!”郑龙望着天上的云龙风马,昂然吟诵: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哈哈哈……只识弯弓射大雕!”
此时,无限苍穹似有感应,滚滚乌云四散而退,一轮金色的太阳放射出万点金光!郑龙眼中含泪,抬头挺胸,面朝东方,昂然敬了一个军礼。
郑龙的嘲讽,蒙古人,怒了,从来没有一个人,敢如此蔑视他们与太阳一般伟大的成吉思汗,可郑龙所吟诵的诗词中,所蕴含的那种铺天盖地的王者之气,也令他们暗自心惊,一时间竟不敢上前。
“小子,我问你,你如何会少林寺的少林棍法、韦陀杵和伏魔杖法?”
“我的棍术,源于一名少林寺的武僧,他是我的部下,不,是我的兄弟。因为国难当头,他离开山门,从军抗敌,我们在一起并肩作战,交流武艺。只是……最后,在北方的一场战斗中……他战死了,我带着他的骨灰回到国内,和我的其他战友埋在了一起。”郑龙根本不看金轮法王,他的神魂仿佛穿越时空,走了很远、很远,“他这个家伙,虽是武僧,一离了少林,最喜欢的却是喝酒吃肉,就像饿死鬼投胎一样,哈哈……昆仑关战役,他竟然冒着危险,和强子跑到丛林里设陷阱抓野猪,胆子贼大。他的少林棍、韦陀杵、伏魔杖经过战场的千锤百炼,早就丢得一干二净,根本就没了本来面目,他的招式经过尸山血海的搏杀,重新组合,最终形成了这一套全新的棍法——韦陀降魔棍!”
“哈哈哈,有意思!”金轮法王狞笑道,“不过,贫僧可不喜欢听这些小孩子的煽情故事,咱们也别废话了,各自使出最后的绝招,一决胜负如何?”
郑龙不答,只是冷冷地盯着金轮法王。
“刀!”金轮法王一声虎啸,随即一名干瘦猥琐的番僧捧着一柄散发着黑气的单刀,一看就是稀世的神兵。
“世人只知道,我的师弟血刀老祖是使刀的高手,血刀刀法名震天下,殊不知,贫僧也是血刀刀法的宗师,我真正的兵刃功夫,并不是金轮,而是血刀!”
郑龙“哼”了一声,早已横剑在手:“那就看看,是你的血刀厉害,还是我的‘血浪’锋利!”
说罢,郑龙竟将剑收回鞘中。
金轮法王看着不攻反退的郑龙,不禁心生疑窦,前番的交手,让他知道这个六十多岁的白毛小子作战经验极其丰富,不禁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怎么?你不攻吗?”郑龙冷笑道,“你既然不攻,那我就上了!”
说时迟,那时快,刀气、刀光、刀声激烈碰撞,天地之间放射出万点火光!一股比冰雪还凛冽的狂风,猛然从郑龙、金轮法王间爆发开来!
没有人看到他们交手了多少招!
可金轮法王的冷汗已经滴了下来,原来,就在这一眨眼的工夫,郑龙已经拔刀、劈、砍、挑、刺、斩连攻了十几招!饶是金轮法王武功绝顶,血刀刀法名震天下,可这等似乎比光还要快的刀,金轮法王也是生平仅见!
“东瀛剑道——居合斩!”见多识广的金轮法王脱口而出。
日本古武道中的拔刀术又称居合术,其起源是林崎甚助自创的技法,拔刀术是以拔刀出鞘为起始状态而展开攻击的剑术刀法。其中除了拔刀的技法,套路和技术同样包含各种各样剑击的招式,此外还有配带刀剑时利用的柔术招式。居合术一般使用长刀(大太刀或打刀),可以分为以坐姿拔刀的居合和以站姿拔刀的立居合。部分古传流派则还保留着小太刀和怀剑(即短刀)的拔刀技术。
而郑龙收刀入鞘的动作,其实不是防御,恰恰相反,这是“居合斩”的起手式。冷兵器对战中一般来说面对敌人的时候要事先将刀从刀鞘中拔出,用来迎击敌人;而拔刀术正好相反,故意将刀收入刀鞘中。因为与单纯的中土长剑不同,日本刀和刀鞘具有一定弧度,而拔刀术是利用拔刀时的这个弧度制造一种瞬间的爆发力,其力道和速度要远大于凭空直接挥刀,因而在第一招抢先砍中敌人,力求一招致命。
古流拔刀术(居合术)与古流剑术被同称为日本实战剑术的双翼,缺一而不可。古流武术中一般的剑术指的是格斗者已持剑在手(即刀剑已出鞘),双方以实战准备的架势而展开攻防的刀法剑技,故一般所说的剑术指的都是公平对决状态的刀法;而拔刀术(居合术)施用以前,刀剑往往是处于纳刀入鞘的状态,所以古时的拔刀术(居合术)十分适合作为突袭对手的剑法而使用,因为手持利刃欲靠近突击对手时,人未近身,对方必然已有所警觉,故可暗自悄然于无形中不露声色地接近对方,然后乘其不备突然抽拔佩刀,斩击对手。反过来,拔刀术(居合术)亦可应用于对突然袭击的防卫反击,由于被突袭时,随身所佩的刀剑往往也是处于纳刀入鞘的状态,所以当有刀剑突然斩来时,随之而应对得也必然是拔刀术(居合术)。拔刀术的技法并不仅限于单纯的拔刀出鞘之术,还包括拔刀之后而随之展开的劈斩突刺等后续攻击,只是由于这种剑术的起始动作是拔刀挥斩,所以被称为拔刀术。现代日本则称之为居合道或拔刀道。
当近代千叶周作成政创立北辰一刀流后,一刀流博采众长,不仅教育出了诸如伊东甲子太郎、山南敬助、清河八郎等无数精英剑客,更诞生了像坂本龙马这样光照日本的大思想家。自然,一刀流也吸收了林崎梦想流的拔刀斩。
郑龙留学德国期间,在旅居德国的一刀流大宗师德川光义的教导下,一刀流的剑术早已登峰造极,也是他克敌制胜的重要武器。
金轮法王虽然久居藏境和塞北,但元廷之中也有东瀛的剑客和忍者,他知道,这种层次的居合斩,只有一派的流主层次的剑客,或是伊贺流、甲贺流中的大师级的上忍才能使出来。
不过,此时的郑龙也暗自心惊。
虽说,金轮法王的血刀刀法出刀并不快,但刀身附带的猩红的杀气,却让他精准无比的进攻始终棋差一招、未能如愿。这如同血红流星的刀气,让金轮法王的三尺黑刃有了极高的攻击范围,将“刀气”变成了凌厉的暗器,让郑龙无法靠近。
郑龙不知道的是,这正是血刀刀法的终极奥义“流星经天”。密宗的砍刀不比东瀛武士刀轻盈迅捷、削铁如泥,因此,密宗刀法从不以快取胜,而是讲究最大程度利用刀的重量,配合雄浑的内劲,化刀为矢。
郑龙略一思忖,心道:“西藏密宗武功果然博大精深,只是……密宗内功虽然刚猛,却失之暴戾,因此,这一招虽然可以化刀为矢,狂暴嗜血的内劲却无法‘钻’入敌人铁桶般的防御中,以致后劲不足。倘若以名门正派的内功,与邪门的血刀刀法相辅相成,岂不是事半功倍?!”
想到这里,郑龙心念一转,当即学着金轮法王的样子,一招“流星经天”,附带的却是九阴真经的内劲。
金轮法王极为惊骇!他是密宗之中公认的百年难遇的练武奇才,仅仅三十年,便将令无数高手望而却步的密宗神功“龙象般若功”练到了第九层,可这一招“流星经天”,他也是苦练了半个多月才有小成。
“这白毛狗贼当真是鬼神莫测!他竟然可以现学我的武功!”
情急之中双手推刀,以刀身格挡,可刚中带柔、绵长刁钻的九阴真气后劲无穷,虽然一格之下并无千钧之力,但却如百川入海、终成巨浪,逼得金轮法王连退三步,方才止住!
郑龙得势不让人,一个回旋,旋即使出“八方藏刀式”,无数银色的刀光,瞬间将金轮法王包裹,而在刀光的中心,一个光点由远及近,直取金轮法王的心窝,正是“缠身摘心刀”!
可金轮法王也是身经百战的高手,加上祸害无数女子积累的邪派内功,他左掌凝聚起惊世骇俗的龙象之力,竟然用肉掌硬生生接住了销金断玉的血浪剑!
“嘿嘿嘿嘿嘿……想不到,你连和我血刀刀法齐名的辽东胡家刀都会。”金轮法王狞笑道,“不过,小子,我看你是误会了啊……血刀虽是绝招,却不是我最强的绝招啊。”
“彼此彼此。”一道蓝色的剑芒从血浪的剑尖刺向金轮,金轮法王一惊,只能撤手。因为,金轮法王知道这种剑芒比起剑本身更加锋利,自己附着内气的手坚如金铁,可以接住有形的剑,却未必能扛得住这种无形的剑芒,因为它同样是用“气”构成的。
就像铁甲和铁锥,虽然都是由铁做成的,但将所有力量汇聚成一点的铁锥,却能刺破铁甲。
西夏朝廷里有一个被称为“剑神”卓不凡,就是可以凝聚出“剑芒”的高手,光是这一招,便让卓不凡纵横西境无敌手,除了天山童姥这种妖怪级别的人物,没有人能奈何得了他。
金轮法王、郑龙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双足点地,退出三丈之地,他们知道,一招定乾坤的时刻——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