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日若翻脸美国是否出兵?普京回应语惊四座!
中日一旦摊牌开战谁会站在中国一边?谁又会支持日本?近日,普京说了一句话,让躁动不安的日本举国都震惊了...
普京到底说了什么,打死你也想不到
下载军事头条看全部文章
风雨年华之女军人自述

第110章 妹子进了公安局

当时司机张一德自己在楼下的大堂吃饭,将这一幕看得清清楚楚,听的明明白白。老甘和老孟光顾着吵架了,根本就没发现躲在一边的张一德。

我马上评论说:“这明显是老孟不对。不想陪老张也就算了,他怎么能带着经营公司的人出去喝酒,影响多不好!”

张一德说:“不是那么回事。老甘误会了——”

原来,跟甘学书的那个“酒局”相比,孟致远才是“公事”。原因是老陈的经营公司要扩大业务,想在营业执照上增加经营“化学试剂”项目,却一直没办下来。老孟的一个同学是工商局合同科的科长,说好请他吃个饭,让他去给管这事的企业科“通融”一下。老甘闯进“酒场”的时候,恰好那个科长去了卫生间,不然老甘也就不会闹了。

张一德提供的信息非常重要。由此我才真正弄明白,以前老甘、老孟两人在“公众”面前装出来的“亲密无间”完全是假象。他俩还在没成为“搭档”的时候,就有了很大矛盾。

这事儿让我意识到,别看张一德只是个小小的司机班长,但他的“应用价值”却挺大。这之前,只要一有机会,他就想给我献殷勤,我还不大敢接受,主要的原因,就是我有点忌讳他那双“色眯眯”的小眼。实际上细想一想,张一德这人比较老实本分,属于色心大色胆小,满足于过过“眼瘾”之类的男人。我过去有点小心过度,我以后得改改这个毛病,如果这算毛病的话。

第一眼见到朝我跑来的马伊莎,我差点没认出来。倒不是她的模样变了,而是她的“形象”大变。上一次见她是去年春节,她和杨坚抱着女儿甜甜回嘉安“探家”(杨坚的家)。那时她身着85式军服,英姿飒爽,吸睛无数;这会儿呢,上身一件月白色的夹克,下身是灰色的裤子,脚上一双半高跟的黑色皮鞋,怎么看都像是个机关小干部,那“英武之气”荡然无存。

我说:“我天,莎儿,咋成这样了。我刚才满站台搜摸,光找穿军装的了。”

她撅着嘴说:“别提了,刚脱军装那会儿,我都哭的呜呜的。穿这便衣一点也不习惯,别扭死了。”

我说:“至于嘛。不过你今年转业真不合算,不是马上就要授衔了嘛。你起码不得弄个少校啊,两杠一星,多威风。”我接着又安慰她:“也行啊,公安局也穿制服呢,我看那一身还挺好看,尤其是女警服。”

马伊莎在部队已经当到通讯站政治处副主任了。她公公退休以前是嘉安市公安局副局长,公安局今年有接收转业干部的名额,她公公就辗转运作,把马伊莎安置到了市局所属云龙区公安分局户籍科,职务是副科长。

其实马伊莎找婆家找到嘉安,跟我还有点关系。当初在河阳军区长途台当副指导员的时候,别人先后给马伊莎介绍了三个对象,马伊莎都没看好。后来他们指导员给介绍了一个便是杨坚。马伊莎一听说是在军区政治部,就说她不想高攀“军区”这一级。那指导员便说了杨坚无数的优点,马伊莎只听进了一条:他家是嘉安的。就因为杨坚的家,跟她姐方子荷家(婆家)是同一个城市,马伊莎才表示可以见个面,了解了解再说。我知道了这事以后,做出满脸甩泪的样子对马伊莎说:你可感动死我了,连亲妹妹也没这样恋她姐的。

上了张一德的车之后,我对马伊莎说:“咱先去我家,晚上你姐夫在嘉州大酒店给你洗尘接风,还约了几个转业的朋友。”

马伊莎忙说:“不行啊姐,我得先去我婆婆家。上次来把闺女搁那儿了,我不先去那里,老太太肯定不愿意。酒店什么的,等我安置好了再说,让我姐夫先欠着。”

我一想也是,人家马伊莎在嘉安也是有“家”的。于是我让张一德先去市公安局宿舍大院。

我问她:“你以后常住你婆婆家吗?”

马伊莎说:“杨坚又不在嘉安,我自个儿可不愿意在那儿住。我住云龙分局的单身宿舍,跟局里都说好了。”

“你干脆住我这得了,咱姐俩住,把史际明撵到他妈那去。”

“那可不行,那我姐夫还不得把我给吃了。对了,你儿子还在奶奶那儿住着?姐你可真幸福。”

我说:“我倒是想接回来,老太太死活不愿意。庆远快上初中了,等上了中学再让他哥俩回来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功能呼出区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