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排山倒海
跨海航行出奇的顺利,这让自阿济格以下的所有清军将领都颇为惊讶,这么看明军水师应该是放弃抵抗了,想想也是,明知必死还硬着头皮上的话,跟送人头有什么区别。
不过阿济格还是下令提醒登陆先锋部队,既然水师放弃抵抗,那么水师的力量很有可能会转移到陆地上,明军如果抱着拼死一战的决心的话,此次作战将会很艰难,各部务必小心,不要冒进,皮岛就这么大,还是步步为营的好。
“大帅,建虏先锋靠近了。”皮岛的树林中,数支千里镜正望向海面,清军虽然是趁夜发动进攻,但一方面是这么多人马的调动瞒不过皮岛守军的眼睛,另一方面皮岛守军日防夜防,沈世魁也早就考虑到夜袭的可能,所以士兵们轮番站岗,早就有所准备。
清军一有动静,沈世魁和一众将领就带人进入了阵地,准备阻击清军。虽然夜色朦胧,但是从千里镜里还是能看见清军艨艟巨舰的黑影正在朝着滩头靠拢。
吸取了上次的教训,这一次,沈世魁干脆放弃了海滩,他也知道在这里挡不住清军,索性把建虏放上来打。从水师船只上拆卸下来的火炮已经全部放在了树林中,作为第一波轰击的固定炮位,这些火炮很难转移,沈世魁对吴方明的要求是,尽全力轰打,能打多少炮弹就打多少炮弹,最好全部打光,然后把火炮摧毁,向皮岛纵深后退。
为了防御,沈世魁准备了三道防线,第一道就是沈志祥和吴方明的火器防线,另外将全军的弓箭手调配给他们,在树林边缘拦截清军,目的是在第一波防御中把远程武器尽全力投射出去,给清军最大杀伤。
第二道防线是以董建、吴三化、栢豫、刘兵、王武伟等人组成的步兵拦截线,皮岛中心森林较为茂密,大部队很难展开,明军步兵跟清军硬碰硬不占优势,但利用树林的地形跟敌人混战,也许效果会更好,沈世魁的目的就是给清军有生力量造成更大杀伤,希望他们能知难而退。
最后就是他的标营和金日观的骑兵以及民团的力量,这是最后防线,如果清军突破这一道防线,皮岛不保。
民众已经从各个小定居点撤离,汇集到皮岛三大定居点之中,一个是隅山长木定居点,一个是东边的大水村,最后是中间的莲台峰。
如果沈世魁的防线被突破,首当其冲就是莲台峰,民众要不等死,要不就只能向东西两侧疏散,但与此同时,清军肯定也会分兵两路朝左右进攻,那就只能看隅山和大水村能不能守住了。
说话的正是金日观,沈世魁没有答话,而是静静注视着海面。
咚咚咚,海面上战鼓发出震天的响声,伴随着战鼓声的还有海螺号低沉且震慑人心的声音,仿佛是有意拉开架势攻岛一般,将明军的目光全部吸引了过去。
“嘶,大帅,今日这建虏有些怪啊。”金日观放下千里镜,扭头对沈世魁道。
“哦?”沈世魁回应道。
“按理说夜战,建虏应该是偷偷上岛才对,虽然瞒不住我们的哨兵,但是搞这么大阵仗,这是要做什么?”金日观疑惑道。
沈世魁也有些不明所以,今日清军的动作确实有些大了。众人不知道的是,夜色之中,已经有两支清军小型舰队脱离了本阵,秘密朝着皮岛的东北和西北角移动过去。一支是鳌拜带领的巴牙喇,一支是准塔带领的镶白旗精锐。
阿济格开出了价码,谁先立下功劳,谁就能晋封巴图鲁,两人干脆具体落实一下,准塔打西北角,鳌拜打东北角,谁先拿下营地,接应清军主力,谁就获胜,另一方自动退出对巴图鲁的争夺,两人一言为定,各自带人出发。
眼见舰队消失在海面上,阿济格的嘴角露出一丝微笑,他在这里大张旗鼓就是为了吸引明军的注意力,掩护鳌拜和准塔的行动。
“勇士们,就算是巴牙喇又怎么样,你们都是镶白旗精挑细选的勇士,难道我们就比巴牙喇差了吗?”船首,准塔鼓舞士气道。
“镶白旗必胜!”一千五百名勇士低吼道。事情到了这个份上,已经不是鳌拜和准塔个人的事情了,事关整个旗的荣誉,鳌拜实际上代表的就是以皇太极为首的皇权集团,而准塔代表的是两白旗的荣誉,这可不能混为一谈。
事实上清军内部的高层都知道,多尔衮和多铎两兄弟与皇太极多少有些隔阂,包括阿济格在内,虽然是大清国第一战将,但毕竟是多尔衮和多铎的大哥,皇太极对他有没有百分百的信任,还打个问号呢。作为两白旗第一悍将,准塔当然是站在他们这一边,所以这巴图鲁的位子,准塔志在必得。
西北隅山海边的悬崖峭壁下,趁着夜色,十几艘运兵船悄悄运动到了峭壁的边缘,这些镶白旗精锐脱下了白色镶红边的棉甲,只穿着内里的链甲背心,这还是多尔衮为了加强准塔的实力,硬是在两白旗里面凑了一千五百套链甲配给他们,实际上这种配置一般只有巴牙喇才有。
白色的棉甲在月光下较为显眼,容易被明军发现,而且攀岩需要耗费不少体力,穿着重甲反而行动不便,只穿链甲背心就行了,准塔坚信,这里就算有明军驻扎,也不会有多少戒备心,明军的注意力都在正面,他们只要上去,以这些精锐的实力,击败明军如同砍瓜切菜。
不仅如此,准塔还让手下人将顺刀全部插在刀鞘之中,虎枪的枪头也用黑布包裹,所有人的钵胄盔都摘下,用黑布包裹着系在背上,就是为了最大程度减少反光,隐蔽自己。初春的海面,夜间还散发着阵阵凉气,露出金钱鼠尾的镶白旗精锐却一个个目露凶光,热血沸腾。
“所有人,互相用布条勒住嘴巴,不许发出任何声音,即便是掉下来摔进海里,也不准叫喊,否则,你害的就是身边一千五百兄弟的命。”准塔下令道。
这些精锐两人一组,用布条勒住身边同伴的嘴巴,在脑后系紧。准塔完全是用巴牙喇的标准在要求这些精锐,想必,鳌拜那边应该也是同样的场景,自己怎么能落后于人呢?
一千五百人准备停当,准塔一招手,所有人立刻手脚并用,全力向上攀爬。准塔作为主将,就在第一梯队当中,后面的镶白旗士兵只看到自己的主将就像灵活的猿猴一般窜上了崖壁,众人士气大振,立刻追上准塔的脚步。
“杀尼堪!杀啊!”正面战场,清军前锋部队已经登陆,石廷柱和金玉和不等部队整队完毕,立刻发起了冲锋,这是阿济格的命令,就是要在第一时间发起攻势,将明军的注意力给全部牵制住,反正这些炮灰部队的死活阿济格也不是很关心,只要能给大清国产生价值,这些人就算是死光了也是值得的。
轰轰轰,树林中吴方明的火炮打响了,隆隆的炮声划破黑色的夜空,明军阵地前沿火光大作,清军三顺王的炮兵也在第一梯队当中,随着前面的步兵跟进,明军率先开火,他们也不甘示弱,立刻架设火炮进行还击。
炮弹在空中交织,在地上炸成一个个火球,火光之中,沈世魁能清楚看见,清军前锋一片片扑倒在地,很多士兵捂着伤口在地上翻滚哀嚎,但是随即被后面的人群淹没,清军前赴后继,仿佛是疯了一般,完全无视明军炮火的打击,一个劲往前冲。
“他娘的,狗曰的吃错药了吗?”树林中吴方明大骂道。
船上卸下来的火炮其实很不好用,因为没有移动装置,只能充当打击预设诸元的固定火力点,也就是调整俯仰角和左右射角都不太方便,只能朝着一个固定的方向打。一旦清军不走这个方向或者越过这个方向,火炮就不起作用了。这也就是沈世魁为什么让他在最短时间内投射火力的原因。
“看准火光冒出来的地方,给我狠狠打!”三顺王这边,耿仲明一声令下,清军火炮立刻开始了还击,显然,乌真超哈无论是装备还是训练程度都要高于吴方明的水师炮兵,双方一阵对轰,吴方明这边被炸了个人仰马翻,清军前锋士气大振,呐喊着继续冲锋。
“火铳预备!放!”树林边缘,趴在地上埋伏起来的明军火铳手在沈志祥指挥下猛然站起身来,扣动了手中火铳的扳机。虽然上次作战损失了几百人,但是为了保证远程火力,沈世魁还是从各营和民团中抽调人马,给沈志祥重新补足了一千人,现在就是他们发挥威力的时候了。
砰砰砰,爆豆一般的火铳声响起,石廷柱万万想不到明军在树林边缘竟然埋伏了一支火器部队。
“趴下!”石廷柱下意识喊道。
话音未落,上千颗弹丸已经横扫进汉军队伍,这些汉军距离树林边缘五十步不到,这个距离上,就算是重型步兵盾也防不住铳弹。一些汉兵下意识举盾抵挡,弹丸打在盾牌上,瞬间将盾牌击碎,四分五裂的破片就像是杀人的飞刀一般,将周围的汉兵全部射倒在地。
“啊!啊!”惨叫声中,前线汉兵倒下了数百人,一线几乎被打空。
金玉和的高丽兵斗志不高,行动慢了一拍,所以第一波铳弹几乎全都打进了石廷柱的队伍里。石廷柱气急败坏,大叫道:“金玉和,你他娘的是死人吗?”
金玉和是边军将领,也是高丽上层人士,当然听得懂汉话。他立刻下令道:“还击!”
高丽火铳兵冲到前方,一个滑跪,单膝跪地端起了手中的火绳枪,对着树林火光闪动的地方也扣动了扳机,火光迸现,白烟飘过。树枝树木被打的树叶乱飞、木屑四射。
饶是如此,沈志祥的人马还是遭到了打击,除了被铳子打死的人之外,还有不少士兵被木屑所伤,就像是倒刺一般,**人的面门和身体,不少明军士兵惨叫着捂着脸倒下。
“眼睛!我的眼睛!”一个明军士兵左眼**了一根被铳弹崩飞的树枝,血流不止,那人疼痛难忍,竟然咬牙将树枝拔出,呼啦一下,带出一坨血肉,旁人一看,大惊失色,那树枝下方赫然是一个眼球。
士兵心中大恨,疼痛让他像狮子一样发狂,拔出腰刀吼道:“曰你姥姥!老子跟你们!”砰的一声,他的身形定住,一颗不知道从哪里打来的流弹击中他的胸口,士兵的身体晃了晃,一头栽倒在地,抽搐了几下便不动了。
“放箭!放箭!往后撤!”沈志祥大喊道,配属给他的一千多弓箭手抄起开元弓拉弓放箭,算是填补火铳手装弹的空白,但清军也不是吃素的,这些汉兵同样抄起弓箭还击,高丽兵也是如此,高丽人善射,虽然比不上清军的射术,但整体技艺并不差。双方这种对射,显然是人少的一方吃亏。
眼看着后面的清军登陆部队越来越多,沈志祥只能下令后撤。
吴方明一拳砸在旁边大树的树干上,恨道:“嘿!放弃火炮,后撤!”数十门大小火炮都被明军士兵从引线口钉入铁钉或者往炮口里塞入大量砂石,清军要不就是无法点燃引线,要不就是无法装填火药,否则就会炸膛。除非是把钉子和炮管里的砂石全部清除干净,但这种事情老费功夫了,至少今天晚上的作战,清军肯定是利用不了了。
不仅如此,吴方明还扔下了一些震天雷,随着震天雷的爆炸,火炮一个个东倒西歪,算是废了,明君随即后撤。
“大帅,第一阵被突破了。”望着排山倒海冲上来的清军,金日观面色不虞道。沈世魁咬了咬牙,这在他的意料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