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一)天罗地网
刘锋听了公子说的话立即提出了问题。
“老师,我一个人对付不了这个小野美沙子吗?”
“刘锋同志!你是非常厉害!但是我们要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才子如是回答;刘锋听了也是心服口服。
老金同志在一旁皱着眉头又提出一个问题:“同志们啊!我们要分析一下这个美沙子长期潜伏在民间是个什么意思?
才子立即分析说:“我认为只有一个意图!”
老金与才子交换意见:“什么意图?”
才子回话:“老金、小刘,你们知道鳄鱼是怎么猎食动物的吗?它潜伏在泥泞的沼泽地里,身体的颜色和环境的色彩是一样的。它能看得见猎物,猎物看不见它,它就突然窜出来将猎物一口吞噬。”
刘锋嘴角挂着讥讽的微笑说:“这个美沙子,想得太美了!我们一定要把她挖出来。”
才子转头对老金说:““老金同志,我们打入**宪兵卧底的代号为“美男子”的同志,在军统里面逐步发展了一名从美国军事院校留学回来的女特工。我们感觉到这个女孩子还是挺正直的,而且各方面水平都很高。如果能够和她联手对付美沙子,那这位“日军”隐形杀手〞就会插翅难逃了。”
范家大院的门口,逃难女和小女孩走了过来。
逃难女举目望来,范家宅院的木门匾映入她的眼帘。
逃难女走上台阶敲门,阿宝清脆的少女声响了起来:“来了!”
门吱呀一声开了,阿宝走了出来;逃难女一头栽倒在地!
阿宝十分害怕,一边喊着“谢妈快来,谢妈快来!”一边掉头往回跑。
后院亭子里,老金、才子、刘锋隐约听到阿宝的叫声,才子对老金说:“刘锋同志去看一下。
刘锋立即回答:“是!”随即向前院跑去,警惕地一路查看情况。
谢婶已经出来了,她在范家大院门内侧,发现扶起晕倒在地的逃难女;逃难女双目紧闭,牙关紧咬。
刘锋赶紧对谢婶做了一个不出声的手势,然后蹲在谢婶身边仔细察看逃难女;
谢婶关心地问:“大妹子!大妹子!你这是怎么了?”
哑巴小姑娘站在旁边,没有任何表情;
刘锋走近小姑娘,轻轻地问:“小妹妹,这是你妈妈吗?她怎么了〞
小姑娘轻轻地勉强地点了一下头;逃难女也慢慢地睁开了眼睛。
逃难女发出声音:“饿!”
善良的范老太爷带着年轻女佣红霞来了,看到这情景立即命年轻女佣红霞:“红霞,把这母女俩送进客房歇息歇息!”接着又对谢婶吩咐:“你快去厨房打些鸡汤和米粥来喂食她缓缓气。
谢婶:“哎!哎!”
范家客房里,逃难女被女佣红霞扶上了床,刚刚躺下就用目光搜寻小哑巴的身影,小哑巴吓得立即跑到逃难女床头。
刘锋站在旁边把这些看得清清楚楚,他在心中想:“一定要跟紧这个女人。”
谢婶端进一堆吃食,亲自端着一碗鸡汤坐在床头去喂逃难女。女佣红霞打来一盆清水给逃难女擦了擦脸和手,又给小哑巴洗脸洗手,拿起两个馒头递给小姑娘,小姑娘拿起狼吞虎咽。
谢婶:“大妹子,孩子这么小,好可怜啊!来,喝点鸡汤,补补身子。这是我们家老爷的意思,你和孩子路过这里的事,我和他老人家说过了。他的心可善着呢!”
逃难女喝了两口鸡汤,吧嗒吧嗒嘴巴,感谢地说:“谢谢,谢谢大姐!”
逃难女嘴巴在说话,眼睛却似乎不在意地仔细审视着不远处的刘锋。刘锋的目光恰巧与逃难女相遇,虽然只是一瞬间,但仿佛电闪雷鸣!这不是曾经跟踪过自己的那个很厉害的女人的眼睛吗?真的是狭路相逢,不是冤家不聚头呀!
刘锋机警地转身离去。他心里明白,一场鏖战就要开始了。
刘锋刚刚离开,逃难女就问谢婶:“大姐,刚才那个大兄弟是谁啊?像个练家子哟!”
谢婶常年在大户人家做佣,见多识广,加上这两天刘锋又给她恶补了许多知识,什么话当讲、什么话不当讲,她是清清楚楚。
于是她立即回答:“他是我们老爷家的本家侄儿,经常在这里帮忙。”
逃难女听了就顺
刘锋迈着稳健的快步走向后院,他走近老金部长:“金部长,来人有疑点,很大的疑点。要不要我带战士把她先抓起来?”
才子也说:“不行!我们只是怀疑!如果抓错了,影响太坏!这里是国统区啊!”
刘锋又说:“那她走的时候我们跟踪她!”
才子用右手扶着下巴想了想:“也不行!如果她真是美沙子的话,我们谁也跟不了她。反而打草惊蛇。”
刘锋急了,问才子:“钟浩同志,那怎么办〞
才子胸有成竹地说:“我打算守株待兔!金部长,你看好不好?”
老金说:“我只负责总体抓一下,具体的做法,原则上由你说了算。你是专家嘛!”
才子想了一下说:“好!刘队长!你立即派两名队员去找老梧桐通知援军过来帮忙。另外再调七、八名武艺好的战士过来,我们布下天罗地网。
刘锋立正敬礼:“是!”然后转身小跑而去。
刘锋刚刚离开老金和才子,金部长就问才子:“老钟,援军是谁呀?有几个人。
“只有一个人,他就是我曾经和你们说过的那位同志,见了面你们就知道了。”钟浩微笑着说。
前院里,范老太爷还在和逃难女扯着话。
老人热情地说:“哎呀!急着走干吗?身子骨虚就在这边多养二天吧!你看这个小姑娘身子骨瘦的。”
逃难女扑通一声跪在地上了:“老伯伯,你的大恩大德,小女没齿难忘。只是小女家中还有一个两岁多的儿子无人照料。”
众人一片唏嘘声:有人说“好可怜啊!”又有人说“怎么活啊”之类的话。
逃难女站了起来鞠躬:“大恩不言谢,后会有期。”
人们用同情的目光看着逃难女“母女”俩逐渐走远的背影;
才子用鹰一般的目光,看着这一大一小俩人的背影愈走愈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