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保密工厂
第二天上班后不久,孟**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先让我把门关好,然后问我卢文进那件案子是怎么回事。
我刚才还在为这事“郁闷”。原因是方亮给我来电话,说卢文进的案子有新变化。
经过治疗,昨天中午之后卢文进就退烧了。但当办案刑警在病床前继续审问他的时候,还在打着吊针的卢文进却忽然“翻供”,说出来的事情莫名其妙。他说他不是纪思远,也不是卢文进,他是“老肥”,已经死了十多年了。纪思远是老肥认识的一个杀人犯,卢文进先杀了老肥,然后老肥又杀了纪思远……
见卢文进满嘴胡说八道,而且也不怕吓唬,越说越离谱,警察让医生对他进行检查,结论是他有些“精神障碍”,可能是高烧影响了思维,也就是俗活说的“烧糊涂了”。医生还说,卢文进身体极度虚弱。在这种情况下,最好先不要刺激他。分局研究后决定,暂时停止审问,先给卢文进继续治疗。另外,抓紧跟湖北祥州市以及康成县警方联系,进行更深入的案情调查。如果洪水还没退,就赶紧派人过去。
我深叹一口气,为卢文进。他本来就极度的“精神衰弱”,再发展下去,他难免就会“精神失常”,用老百姓的说法,也就是“疯了”。
按照规定方亮不能跟我透露“案情”,所以很多事情他当时说的含含糊糊。他跟我说这事儿的主要意思,就是要通过我了解一下,卢文进以前是不是也有过精神方面的毛病或者表现,这事儿要问魏淑玉的话,她很可能不说实话。说完这些,他还莫名其妙地补了一句,说早上见到市局马科长了,她的意思也是问问我,因为我们两口子与卢文进两口子曾经是极好的朋友。
我立即明白了,马伊莎这是“变相”给我通报“案情进展”,不过理由冠冕堂皇。
虽然我实在难以相信卢文进真有“精神问题”,但我还是跟方亮说了最近一个多月卢文进的反常表现,不过我回避了可能的“诱因”,因为那些因素无法确定。
还有一件事,方亮当时没说,我是后来知道的。
这就是在嘉安警方调查“纪思远杀人案”的过程中,有关单位极不配合。
当警方查明了纪思远原来的工作单位,就立即打电话联系甘肃天安市长征工程机械厂。当年的4560厂撤销之后,部分人员和机械设备并入了这个厂子。结果厂方答复说,关于4560厂的任何事情,我们都无法提供信息。如果确实需要,请你们与国防科工委联系。给他们碰了一个软钉子。
后来经过甘肃省公安厅“斡旋”,那个厂才告知,原4560厂的“保卫人员”不属于移交范围,没有任何的档案资料。在嘉安警方再三恳求下,厂里才替他们找了四个曾经在4560厂工作过的人,接受电话询问。可是一问之下,却令嘉安警方大失所望。
按照嘉安人的概念,所谓工厂,就是一个大院子,里面有厂房、办公楼和宿舍。小厂的员工之间,就算不熟,也该认识;要是大厂,全都认识不大可能,但找了好几个人,而且原来干啥的都有,甚至还有一个设备科的科长,竟然没有一个人听说过“纪思远”这个名字。
原来,4560厂比较特殊。它下面有好几个分厂,好几个厂区(到底几个闹不清),分布在相当于内地三四个县那么大的范围内,而且分厂之间很少打交道。更奇怪的是,它的主厂区根本就不在甘肃省,到底在哪里四个人谁也不知道。
让人头疼的是,嘉安警方闹不清这些人是真不认识,真不知道呢,还是曾经在保密厂工作后养成的“职业习惯”——凡事都是一问三不知。
孟**听完我的讲述直皱眉头,说这事实在太蹊跷,简直闻所未闻。如果有可能,你尽量少掺和。然后他悄声跟我说,市纪委来了通知,让你过去一趟,他们有些事情要问你,可能是关于你和卢文进的事儿。
我心一沉,忙辩解说:“我跟他没事啊,就是一般朋友。他跟咱站上好几个人都很熟,你不也认识他吗?”
孟**说:“是啊,我也这么跟纪委说的。他们没说别的,只说你通知她过来就是,有什么具体情况我们会及时跟你们党委通报。说的全是官话。”
我只好答应说:“我马上过去。”
“等一下。”孟**说完站起来,走到我的身边,看着我的眼睛小声说:“我了解你,也相信你。有什么事情,咱们随时沟通,放心,啊?”
他说的很真诚,我就有点感动。我朝他重重地点点头。
从他那儿出来,我去了二楼的站长室。我跟甘学书说,纪委让我过去一趟。
他正在写什么东西,只是抬头看了我一眼,就淡淡地说:“哦哦,去吧。”完后继续埋头疾书。
找我的是纪检监察五室。跟我谈话的是林主任,还有个姓田的女干事。林主任瘦高个,小脑袋,一脸严肃。田干事三十出头,戴眼镜梳短发,典型的机关干部形象。另外,卫生局纪委的费**也在场。
林主任先开口,说的还挺严肃:“方子荷同志,市纪委最近听到一些反映,所以要跟你谈谈。希望你端正态度,如实向组织上说明问题。你能做到吗?”
我点头。他就接着问我,你是不是认识第三建筑安装公司的副经理卢文进,那是个外逃的杀人犯,你听说了吧?我继续点头然后开始检讨,我说确实没想到,因为自己警惕性不高,识别能力不强……
他打断了我的话,让我“详述”认识卢文进的过程。我说完之后,他又问:“你是不是帮着卢文进办理过招工手续,还帮着他落过户口?你把这两件事也详细说一说。”
终于问到点儿上了。我心里哀叹:认倒霉吧,我算是“栽了”。无情的现实是:那个莫名其妙的卢文进就像一块大石头,横在我的“前途”上,把毫无戒心的我绊了一个跟头。后果非常严重——我可能就此爬不起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