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阴损招数
“巴雅尔图和纳密达这两个蠢货,这时候上来干什么!”明军火铳手正在撤退,那边三顺王正带着残兵败将冲出烟雾,好不容易再次看见了阿济格的大纛旗,心中稍定,猛然看见巴雅尔图和纳密达带领几千马甲冲了上来,耿仲明急得破口大骂。
对于这帮子满洲八旗的将领,说实在话,所有的汉军将领对他们都没有好感,这帮人欺人太甚,有高层在的时候还收敛一点,要是没有高层在,他们面对汉军将领的时候恨不得把鼻子翘到天上去。理论上耿仲明他们完全可以不管八旗将领的死活。
但现在的情况不一样,这一仗对大清国至关重要,说白了,平日里再怎么讨厌巴雅尔图这帮人,现在他们也是一条船上的蚂蚱,这一仗败了,所有人都吃不了兜着走。
耿仲明对孔有德等人道:“都跟老子喊,让他们别过来。”
“别过来!别过来!回去!回去!”数百汉军炮手交叉挥舞着双手,蹦跳着对正在高速奔驰的正白旗马甲喊道。
巴雅尔图轻蔑一笑,“这帮子汉兵,本质上不还是尼堪,尼堪不管是在明国还是在我们这里,都是下贱的蛮子,他们一定是吓破了胆,自己尿了裤子还不让我们大清勇士去夺取自己的荣誉,简直是废物。勇士们,不要管他们,冲啊!”
耿仲明越是提醒,巴雅尔图和纳密达越是不当一回事,甚至还觉得耿仲明这帮废物是怕他们上去抢夺功劳,心中更是不屑。
汉军士兵们眼见三千八旗骑兵冲进了雷区,耿仲明大叫一声道:“完了!”
轰轰轰,战马上的骑士能清晰感觉到马匹的蹄子踩在地面上往下一沉,紧接着就是剧烈的爆炸和火光腾起,在骑兵们还没反应过来怎么回事的时候,外围的地雷已经接二连三爆炸了。
战马的四蹄都没炸飞,马背上的骑士更是被抛到了半空中,骑兵冲击速度快,短时间内很难停下,大军一头就扎进了雷区,几乎将外围没有踩爆的地雷全部踩爆了。在雷区面前,骑兵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巴雅尔图和纳密达虽然没有踩中地雷,但是旁边的士兵踩中地雷一样能把他们带走。
两人和身边的士兵一起被地雷送上了天,直到死的时候都还没明白过来,敌人的炮弹究竟是从哪里打过来的。
沉默,可怕的沉默,整个清军本阵都陷入了一片死寂,包括阿济格在内的所有将领还有所有士兵都张大了嘴巴,瞪大了眼睛,因为数千马甲就在他们眼前消失,烟雾、火光、爆炸、惨叫成了战场的主旋律。
很快,便有不少无主战马从烟雾里发疯一般跑了出来,还有一些侥幸未死的骑兵如同见到鬼一般,朝着本阵的方向拼命打马狂奔,一边跑一边喊道:“怒火,这是神的怒火!”
阿济格试探性问了问身边的萨穆什喀,“这,这,巴雅尔图和纳密达就这么完了?”
虽然很不愿意承认这个事实,但恐怕事情就是如此,萨穆什喀只能硬着头皮道:“殿下,殿下,恐怕,恐怕是这样的。”
“不!这不可能!这一股小小的明军究竟是用了什么魔法,他们怎么可能打出这么猛烈的炮火,还有那些浓烟,那些浓烟是怎么回事?本王要一个答案!”阿济格歇斯底里地嚎叫起来,眼睛瞪得如同吃人的恶狼一般。
“殿下,殿下!”众将围了上去,生怕阿济格失去理智,萨穆什喀和满达尔汉都是八旗骁将,战阵经验丰富,这时候最好的策略是撤兵,从长计议,显然面前的这股明军有古怪。
满达尔汉道:“殿下,先撤兵吧,撤回来再组织进攻,现在这么乱,不是进攻的时机啊。”
众人劝谏,阿济格很快就冷静下来,不管怎么说也是大清国的常胜将军,这点定力还是有的,他想起了阿玛对他曾经说过的话,面前仿佛浮现出努尔哈赤严肃的脸色,“阿济格,你要记住,在战场上,越是危急的时候就越要冷静。”
呜!呜!呜!急促的海螺号响起,这是撤兵的讯号,前线作战的满汉兵马如蒙大赦,同时声音传导也让烟雾中找不到北的清军士兵找到了本阵的方向,他们立刻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跑过去,总算是看到了阿济格的大旗。
太阳已经从海平面升起,从凌晨开始的战斗一直进行到早晨,清军没有任何进展,不仅没有对明军造成什么实质性损害,还损兵折将,丢失了大量装备。
“浑蛋!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们谁能给本王解释清楚。”本阵之中,凌晨的战斗告一段落,清军停止了攻势,收拢伤兵,盘点战损。
阿济格则立刻召开会议,将主要将领全部集中过来,复盘一下方才是怎么回事。若是以往,阿济格肯定是严惩石廷柱和三顺王等人,但是今日,阿济格是主将,巴雅尔图和纳密达阵亡,他这个主将的责任是免不了的,所以阿济格不打算处罚任何人,等战役结束之后再说。
“殿下,地下,地下有古怪。”会议一开始,耿仲明就跪在阿济格面前哭喊道。这时候耿仲明必须卖惨,以体现他和乌真超哈吃了多大的亏。
阿济格和众将面面相觑,地下有古怪?“你起来说话。”阿济格不耐烦道。
耿仲明立刻起身,对阿济格道:“殿下,奴才当年在明国当官,一直带领火器兵,不敢说对火器多有研究,但也差不了多少了,以奴才之见,火炮绝对打不出这样的效果,奴才也从未见过这样的重炮。阵中爆炸之时,奴才距离炸点不远,近距离观察下奴才发现,这爆炸分明就是从地下冒出来的,也就是说,这地面下有陷阱。”
“你可敢确定?”阿济格立刻追问道。耿仲明犹豫了一下,随即点了点头,孔有德和尚可喜也站出来表示附议。众人也是一惊,这可是他们从未听说的概念。
阿济格一抬手,“不,不,本王想起来了,你说的不会是火蒺藜吧。”
阿济格是满清高层,努尔哈赤虽然以十三副铠甲起兵反明,但本质上,努尔哈赤曾经是李成梁的家将,也是建州卫指挥使,属于明朝的武将,所以在各方面其实还是向明朝学习的。比如明清的制度还有军队的铠甲装备等颇为相似,就是这个道理。
阿济格是他的儿子,自小也接受了汉化教育,跟皇太极、多尔衮等人一样,对中原的文化、历史等等也颇多涉猎,阿济格很快就想到了一种可能。
见阿济格有反应,耿仲明立刻上前道:“殿下果然厉害,奴才想说的也正是这个。”
阿济格环顾四周,看到众人一脸懵逼,立刻道:“本王说的火蒺藜,是数百年前宋元襄阳之战的时候宋军使用的一种火器,长得像铁蒺藜,不过使用陶土制作,可以理解为大号震天雷,空心,内部装有火药,瓶口**引线,用竹管将引线包裹埋入地下,放在城墙下或者敌人必经之路上,埋伏人手,关键时候点燃引线,就能从地下爆炸。”
耿仲明竖起大拇指道:“殿下博学,奴才自愧不如。”
阿济格摆手道:“行了,现在不是拍马屁的时候,可是这玩意只能在地形特殊的情况下使用,像是方才这种开阔地带,明军根本不可能在近距离埋伏人手,如果远距离引爆的话,这引线得铺设多长?不太可能。”
耿仲明道:“不错,奴才疑惑的也正是这一点,奴才也没有发现任何引线点火的痕迹,估计应该不是火蒺藜。不过奴才倒是听说过另外一样东西,当年戚继光抗倭的时候发明过一种发火雷,用钢轮连接机括,**火石引起火花点燃埋设在地下的火药,奴才想,会不会是这种东西。”
后世人都以为满清愚昧不堪,误我华夏三百年,其实这个观点大错特错了。满清统治者一点不愚昧,相反,非常聪明,误我华夏三百年是他们故意实施愚民政策,让百姓变得好控制,而不是他们自己愚昧。
比如康熙,就对西洋科技非常感兴趣,而且学贯中西。所以满清高层也是吃过见过的主,阿济格听耿仲明一说完,立刻道:“难道是簧轮铳那种东西?”
这簧轮铳,就是佛郎机人的新玩意,阿济格见过,皇太极手里就珍藏了一杆,还是高丽王进贡的。这簧轮铳跟火绳铳不一样,就像后世的打火机,用粗糙的簧轮**火石点火,下雨天也能用,不受天气的限制。所以阿济格一下子就联想到了。
孔有德接话道:“不,殿下,奴才在登莱的时候,见过这种发火雷,本来这玩意在明军之中就不普及,戚继光之后基本上就绝技了,也就孙元化感兴趣,藏了一些老货。这东西消失道理很简单,制作极其复杂,而且打火率不高,是一种很不成熟的武器。皮岛明军按理说弄不出来,弄出来也断然不会有这样的效果。”
尚可喜道:“不错,奴才以为,如果皮岛明军一直装备这种武器,为何以前不曾用过?如果是临时赶制,以发火雷的复杂程度,我们两次战役间隔一个月而已,他们能造出来这么多?簧轮精密,殿下应该也明白,绝不可能这么快。”
阿济格点了点头,表示尚可喜说的有道理。他起身道:“不管怎么说,我们上当了,这些蛮子根本就没有什么重炮,完全都是埋在地下的不知道什么武器起了效果,现在,我们要想个办法,破了明军阵法。”
“奴才有一计。”话音刚落,萨穆什喀就站了出来。
众人的目光唰的一下朝萨穆什喀看去,他是勇将不假,但是对于火器,萨穆什喀能有多少了解,又知道如何破阵?
“说说看。”阿济格道。
萨穆什喀露出残忍的笑容道:“殿下,计策很简单,何必在这里浪费时间,我们就假设蛮子真有通天手段,造出了一大批发火雷,那我们不用自己上,咱们上岛之后不是俘虏了不少明军士兵和定居点的民众吗?让他们在前面当炮灰,把发火雷全部引爆就是。”
阿济格眼中精光一闪,对啊,这不有现成的炮灰吗?“哈哈哈,好,妙计,妙计啊。”阿济格大笑道,先前巴雅尔图和纳密达阵亡的阴霾一扫而空,这萨穆什喀也会动脑子了。
阿济格一拍桌子道:“就这么干,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调五千俘虏来趟路!”
从战场上回来的沈志祥已经将脸上的血迹和灰尘擦干净了,他高兴道:“过瘾呐,过瘾!老子什么时候打过这么过瘾的仗。”
“大人,太好了,咱们一仗就干掉了这么多建虏,方才我大概看了下,少说干掉了他们四五千人,这么打下去,耗也把他们耗死了。”隅山行营内,王韬有些兴奋道。
因为清军果断撤兵,剩下的伏兵也没什么作用了,赵成果断下令撤退,地雷阵基本消耗完毕,再设伏已经没有必要,如果清军不撤,他们就只能放弃行营,以定居点防线为阵地死守了。
赵成一脸严肃道:“王韬,不要高兴过早,方才满洲八旗兵死伤不过一千多人,远没有达到伤筋动骨的效果,阿济格只是暂时撤退,相信很快就会卷土重来,那时才是最大考验。”
说到这里,众人的脸色暗淡下来,地雷基本消耗完了,后面的仗该怎么打,清军兵力还是超过一万,而且最精锐的满洲八旗损失不大,若是全力一击的话,就这么几千人,很难挡住他们啊。
赵成想了想道:“隅山行营不能再守,我们放弃这里,去定居点建立防线,另外在防线外围抛洒铁蒺藜,迟滞他们的骑兵。”
“得令!”众将插手应声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