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九集作业 第0827章 刘铭传
刘铭传,安徽合肥人,淮军将领,首任台湾省巡抚,1836年9月7日生,字省三,自号大潜山人,行六脸麻,人称六麻子,可见足智多谋。
1885年台湾建省出任巡抚,励精图治,成效斐然,1891年辞职,1896年1月12日病卒于六安刘新圩,赠太子太保,谥壮肃,著有《刘壮肃公奏议》《大潜山房诗稿》刊行问世。
早年率铭军对战天军,于无锡俘黄子隆以下2万人,18**年因战功授直隶提督。
继之,在黄陂、潍县、寿光多地击败东捻军,又献计李鸿章,引诱西捻军至黄河、运河、徒骇河之间狭窄区域决战,得竟全功,晋爵一等男,此后功成身退。
在返老家生活15年后,于1884年6月因台湾情势危急复出,钦差巡抚衔提督台湾防务,挥军作战。
以下章节,为刘铭传保卫台湾选集,出自《刘壮肃公奏议》卷三,时间始于1884年7月正式复出,迄于1885年5月中法战争结束,内容连续近1年,乃亲身经历,非在下所能描绘的了。
之所以直接原料,实因受命入台、防卫构想,历次战役、具体情形,人物评价、忠烈奖抚、朝廷批复,甚至个性特点诸方面,均详备异常。
为降低阅读难度,仅对入台前后奏折作了改编取舍,战役奏折基本不动,保留夹片及钦此回复,只繁转简、添加标点、改错别字、通例节点后重新排列。
如果阅读仍感困难,迳行跳过,不碍大体——
一、恭报自津起程日期并遵旨会商情形折(光绪十年闰五月十六日天津)
窃臣于闰五月初四日奉命督办台防,十二日请训。
1884年7月启程前,旧部铭军势难分拨:江南唐定奎8营,属曾国荃,广东吴宏洛5营,归张之洞。
颇闻:台湾驻防之兵,数虽2万,操练不力,机械不精,必待选将严操,方能御侮。
会商北洋大臣李鸿章,选派了:陆操教练100人、炮队教练30人、水雷教练4人,共计134人,并派铭军旧将提督王贵扬等10余员,给带毛瑟后门枪3000支,配齐子弹。
请南洋大臣曾国荃,由上海机器局筹拨:前门炮10尊,饬道员龚照瑗由上海制造局筹拨后门小炮20尊、水雷约50具,并此数者,勉为目前基隆一口之防。
此外仍留,由臣速购炮枪,以期分布。现将各种炮枪子弹,一律配齐,定于本月十八日乘轮南下。
木质关防一颗,文曰:“巡抚衔督办台湾事务前直隶提督关防”,即于闰五月十六日在津开用,理合陈明。
澎湖、基隆各炮台,闻皆不能合度,急须次第改修。此次路经上海,拟选妥实炮厂,订购口径一尺内外炮数十尊、后门枪数千杆,并计改修炮台之费,统需银40万两,由闽浙总督臣何璟、抚臣张兆栋拨付。
略复钦此。
二、恭报到台日期并筹办台北防务折(光绪十年六月初四日台北府)
润五月廿四抵基隆,登岸查勘炮台形势,历3天——
基隆旧炮台,势居低下,且在口内,不能远击敌船,拟在口门扼要岸:鳞墩、社寮2山对峙之区,各筑炮台1座,別建护营1座,遏敌进口。
商令:统领庆祥等营、福宁镇总兵曹志忠面授规模,拨支款项,于廿八日即令督勇兴工,只是材料类皆取购厦门,却无轮船过海。
同月廿八,刘铭传移驻台北府城,旋马不停蹄往沪尾,察看形势——
沪尾海口,距台北府30里,中外通商,轮船易入,其次苏澳等口,船亦易通。只等购炮到台,次第设防,才能严防。
全台防军,统领庆祥,共40营——
台北紧急:只9营,署福建陆路提督孙开华所部3营、福宁镇总兵曹志忠所部6营而止。
台南缓患:多至31营,经调旧部章高元、武毅2营北来,作为亲兵护卫队。
台北统将孙开华,器宇轩昂,精明强干;
曹志忠性情朴实,稳慎过人。
该提镇等,于器械操练虽少讲求,要皆久著霆军,饱经战阵。
臣连日接谈简器练兵之法,类皆鼓舞欢欣。如能不畏艰险,于兵事切实讲求,皆不负国家干城之选。
全台物产,饷源所系,实以茶、盐、樟脑为大宗。盐厘各局,台北较多。台南,陆路则阻大溪,水程则须泛海,公牍往返不及。
臣拟:俟防务稍布规模,即将煤矿、盐厘,详查整核,兴地方自有之利,养全台防守之兵。
台湾孤悬海外,为南北洋关键,矿产实多,外族因而环伺。
计全台防务,台南以澎湖为锁钥,台北以基隆为咽喉。
澎湖一岛,独屿孤悬,皆非兵船不能扼守。
经闽省派轮船4只——永保、琛航2船专住台北,装煤载货;万年青、伏波2船,专备台南调遣。
现4船俱赴闽沪,未回防。
御批——光绪十年六月十二日奉上諭:
现派曾国荃等在沪与法使议,该使无理要求,婪索巨款,万难允许。虽经美国照出为调处,成否尚不可知,亟须豫备战守。
况法舰现聚闽口,彼族诡计多端,伺隙攻瑕,均未可定。
沿海各省防务吃紧,该大臣、将军、督抚等不得因有调处之说,稍涉疏懈,仍当振刷精神,凛遵叠次谕旨,极力筹备。
坚持必战之心,勿存游移之见,庶不至因循贻误,致干咎戾。
将此由600里各密谕知之。
钦此。
夹:此时请饬南洋遣回4轮片
再,台湾孤悬海外,一举一动,皆非兵舰不行。且澎湖一岛,地处要冲,尤非兵船不能设守。
现往来台南北之船:永保、琛航在台北专装煤货;万年清、伏波两兵轮专住台南,年久行迟,断难应敌。
查船政局素有澄庆、登瀛洲、靖远、开济4船,均经拨赴两江…如能,将澄庆等4船遣回台湾。
编按:不一月,闽防大败,兵船廿艘无一存矣!陈澹然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