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外甥女春梅
晚上回到家,吃饭时我跟史际明说起了郭利用。史际明问我:“你们弄明白没有,这姓郭的,真是张君游的亲外甥?”
我说:“应该是吧,要不然,市府办的老王亲自出面,把他塞到我们防疫站?”
史际明说:“那你们还是别惹他的好,敬而远之就是了。”
我大不以为然:“哎你怎么这么胆小。再说,没人想招惹他,是他不知好歹惹着老岳了。老岳比张君游资格都老,他才不管那一套呢。”
史际明咕哝一句:“咱不管他,反正你尽量离姓郭的远点,有站长**呢嘛。”
他看我皱眉瞪眼,赶紧转了话题:“跟你说啊,我姐今儿来个电话,她那个春梅想来嘉安这边发展,还是干餐饮。你觉得怎么样?”
春梅是史筱茹的小闺女,原来在铁路材料厂当工人,嫌单位效益不好就辞职下海经商。开始是倒腾服装,后来涉足餐饮,自己注册了一个“红星”公司,据说已经在东北当地“连锁”了五六家分店。
岳春梅开公司的时候,史际明他爸妈一次性支援了她二十万元。不过老头老太太有个附加条件,这些钱算是给两个外孙女的,然后干休所那套房子,将来就要留给两个孙子。史筱茹和岳腊梅、岳春梅姐妹都答应了。
听史筱茹的说法,岳春梅很有经商的天赋,四年的功夫,她那个“红星”已经有了不小的规模,在她们本市很有名气了。按说既然这样,那么岳春梅继续努力,让“红星”早日照耀全东北就是了,怎么忽然又要来嘉安呢?
史际明往好处想,说肯定是挣了大钱,然后在这边开连锁;我心想够戗,也许是在东北混不下去了。我对史际明说,你姐闹不好没说实话。要论餐饮业,嘉安天生有自己的优势,春梅那些“猪肉炖粉条”在这儿根本就吃不开。她来嘉安,是不是别有用意啊?
史际明想不出来岳春梅除了餐饮还能干什么。我也不去想了,我说不管她来干什么,作为亲戚,我是“热烈欢迎,坚决支持”。春梅要咱们帮什么忙,咱们尽力而为,她的生意咱不能掺和。史际明说那当然,领导干部不能经商,这个原则是一定要坚持的。
到了那天,我和史际明去车站接上了岳春梅,走到停车场碰见了刘毅。他说是来送客,还带着一个花枝招展的小姑娘,估计是又换了个新秘书。
我给刘毅介绍了春梅。他赶紧伸手说:“岳小姐,幸会幸会,我代表我自己以及嘉安人民热烈欢迎。”
春梅很大方地跟他握手,还笑着说:“谢谢刘总,也谢谢嘉安人民。”
我说:“刘总经商快二十年了,家大业大,一肚子经验,而且还能代表好几百万老百姓,你以后可得多多请教他。”
刘毅忙说:“不敢不敢,让方姐笑话了。”他给春梅递上名片:“只不过在嘉安商场多混了几年,各方面比较熟悉而已。有需要我效劳的地方,岳小姐尽管说,千万不要客气。”
春梅看了名片上的一大串头衔,不由肃然起敬:“刘总还是政协委员呢,失敬失敬。等安顿下来,我一定上门请教。”
两人客气了一番,史际明把车开过来,刘毅又去跟他握手寒暄,然后抢着放箱子,又打开车门让我和春梅上车,并肃立一边举手告别。
车开出去之后,春梅问我这“刘总”人咋样,我还没开口,史际明却抢先说:“不咋样,少理他。原来就是个混混,投机倒把发起来的。”
春梅说:“才不信呢,我知道我舅舅就是仇富心理。我看人家挺好的,人家还是政协委员呢,一点架子没有。”
史际明哼了一声:“政协委员什么了不起,是街道的。”
“哎你怎么造谣呢,街道哪来的政协,”我给春梅解释说:“是区里的。前两年他在林北县的山里捐了三所小学……”
史际明又打断我:“林北出名的穷地方,山里也没几个学生,三所小学盖起来都花不了十万,沽名钓誉呗。”
“嘿你看我老舅,咋这心态啊。不跟你说,你快安心开车吧。”春梅问我:“舅妈,他还搞房地产是不是?咱这儿行情怎么样?”
史际明又插话:“哎哎,你也想搞房地产是咋的,那可不是闹着玩的,再说你哪有那么多资金?”
我也说:“搞房地产可是风险很大。你那餐饮连锁就挺好,你也有经验。刘毅也有餐饮项目,这方面你可以听听他的意见。”
春梅笑道:“房产地我就是随便问问,看把你俩吓的。我还是主要搞‘红星’餐饮,就是搞餐饮,我也要先考察考察,把可行性调查做好。我有两个副手,下个礼拜就过来办这些事儿。商业投资可是大事,我会慎重的。”
我说:“就是,我们春梅也是老总,什么不懂,你舅瞎操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