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传说第三百四十九章
夏朝传说第三百四十九章,这次朝廷的军队大胜,战果是惊人的,虽然吉时之力没有抓到,军队跑出去一千多人,加上牧民,也有几千人之多,但是大本营被彻底摧毁了,主力部队大漠族能够战斗的男人,绝大多数不是被杀死,就是成为了俘虏,这个战果怎么平价都不为过,而且因为吉时之力大本营遭到打击,围攻白虎的大军,在葛平率军骚扰下,并没有完成对白虎军队的聚歼。当听说吉时之力大败之后,这些围攻白虎部队的部族撤围逃回了本族大寨,白虎军队虽然损失巨大,但是骨架犹存,葛平军队只是损失了几百人,算是不重的受伤,而白牙率领的部族部队损失的士兵是他们的倍数,加上撤回了营地,不降想要的结果一一兑现了,用少部分人牺牲,赢得了对吉时之力决战的胜利,从此大漠国没有能力和夏朝军队正面对抗了,毫无疑问,就军事而然,这是巨大的胜利。
相比于军事,政治上收获更大,因为吉时之力大本营储存的物资,包括粮食布匹,游动的牛羊,还有十几几万牧民和士兵,都是战利品,尤其是十几万被俘虏的牧民,这是对大漠国的釜底抽薪。没有了人口,吉时之力就算还能够被大家承认为汗,但是这个大汗没有了威慑力,因为草原人是以狼性为主的民族,讲究的是胜者为王,如果你没有实力,别的部落就不会听从于你,就有人要取代你的位置成为新的大汗,做大王,没有人会不喜欢,因此不降觉得,大漠国完蛋了,剩下的事情就是要清除大漠国别的部族,打击吉时之力的残余力量。因此不降并不准备撤军,而是决定把吉时之力的大本营,当做自己的大王行宫,以此来指挥剩下的战争。
当然,不降留下了粮食,其余物资,包括牛羊,让被俘的大漠族人像太原输送,至于看管他们的部队,不降早就准备好了,命令没有参加过战斗的,由贵族子弟组成的,护送粮草的运输兵监督他们,这也算是给他们一个立功受奖的机会。至于俘获的工匠如何处置是个难题,包括白虎在内的很多军官认为应该按照俘虏处置,因为这些人本来是夏朝人,为了多挣银子就为敌人服务,从某种程度说,是叛国。
但是预征和彭伯不同意,预征不同意的原因是,他们为了了生计,想多赚银子养家糊口无可厚非,显然觉悟不高,缺少国家意识,但是预征认为,不能因为这个就毁掉了一个人的一生,甚至是一家人的生计,他们中,多数人都是家里的顶梁柱。战争虽然无情,但是做人要有情。彭伯反对的原因是,内地缺少熟练的工匠,不如留下他们,给夏朝服务,杀了是浪费。最后不降听从了他们的劝解,没有处置工匠,但是警告了这些人,如果第二次被抓,必死无疑,神仙来说情也不能大赦。当然,这件事只是一个小插曲,重要的是下步的军事行动。大漠族基本完蛋了,现在的大漠国最有实力的部族是白骨族,因此白虎和葛平就要求率领车骑兵攻打白虎族,不降感觉他们的要求合理,就问预征有什么要说的。
预征只是笑而不说话,因为他心理正在运筹一个计划,当然,也有一个忧虑,只是不想当着众人去说,就摇摇头没有说话。不降看出来预征有什么话要对自己单独说,就没有确定立刻出兵白骨族,只是让他们回去准备,接到旨意就出发。聪明的人和聪明的人之间,有些事情是容易沟通的。
不降借口巡视新营地,和预征开始边走边谈,吉时之力的大本营占地很大,他们如果真想巡视,靠脚步去量是不可能的,两个人当然知道这一点,因为真实的目的不在这里,所以谁也不会戳破这里面的真实原因。他们就先从军队驻扎营地看起,因为胜利是来自于偷袭,为了自己不犯同样的错误,不降命令驻军远离居住区,在新营地四周都驻扎部队,而且巡逻哨兵前出十里,昼夜巡视,中心大帐安排了报警的锣鼓,一旦遇到被偷袭的警讯,守卫锣鼓的士兵就要在第一时间敲响锣鼓,战争教会了不降很多,过去不曾去思索的问题。随后两个人的话题就转到了双方都需要确定的未来战术上。
话题首先是由不降打开的。“爱卿似乎不太高兴白将军提出的立刻出兵,攻打白骨族的建议,为什么?”
“大王,臣当然希望能够消灭白骨族,因为大漠族被重创之后,大漠国最强大的氏族力量就是白骨族了,只是臣以为,白骨族头人率领全族主力战斗人员,加上马达族等部族配合,在人数多于白虎将军大军数倍的情况下,并没有吃掉白将军的部队,就算后来葛将军的增援人马到场,白牙统帅的大军,人数也多于他们一倍有余,结果还是没有吃掉两路人马,反而付出了死伤三千人的代价。大王,如果你是白牙会怎么想?白牙一定明白了,朝廷军队的战斗力不是他们可以相提并论的,甚至比他们部队强悍很多,战略战术也先进很多,正面对敌,他们不可能有胜算,如今朝廷大军击溃了大漠族,占领了大本营,兵力对比逆转了,现在不是他们的军队人数多,而是朝廷军队人数多。在朝廷军队人数,居于劣势的时候,他们尚且不是对手,现在自然就更不是对手了,朝廷军队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不是他们可以匹敌的。在这种严酷的现实面前,白骨族头人当然会想到,朝廷军队下个打击目标会是他们,这不仅是因为他们部族是仅次于大漠族的军事力量,还因为,白骨族驻地离吉时之力的大本营最近。白牙会傻到在自己驻地和朝廷军队肉搏?大王知道,草原人的大本营其实是不设防的,没有城墙等建筑物,那么在什么地方决战,对于他们来说并没有不同,他们在居住地决战,同样没有建筑物做依托,地势上并不占优势,那么他们为什么要等在原地挨打?难道白牙会相信自己的部族,能够抵抗住朝廷的重兵?”
因为一直在思索这个问题,所以在给不降讲述的时候,预征就进行了从内到外的全面分析,毫无疑问,他的分析既有事实,又有逻辑,当然有说服力。反过来,不降并没有去想这些问题,因为过于轻松地占领了吉时之力的大本营,脑子里自然而然升起了一鼓作气,乘胜追击的想法,要尽快地结束战争,因为不降明白,如果朝廷大军长期在草原和大漠国的军队作战,对于朝廷来说自己的财政消耗同样是惊人的。而他本人的目标并不仅仅是消灭草原上的对手,安定西北方,他还要征服东方,南方,如此一来,必须考虑朝廷经济的承担能力,所以急于结束战争的心理是可以理解的,只是他有些忘乎所以了,因为战争并不会按照他画好的蓝图进行下去,在战争中,后来会出现什么问题,没有人可以准确地判断出,就这个能力而然,毫无疑问,预征更胜一筹。
“爱卿是说,白骨族已经撤离了他们的营地?”想了一会不降问,因为他的疑问口气在告诉预征,他对他的说法有些怀疑。
“大王,这当然是臣的猜测,臣没有根据,不过大王可以先派斥候去白骨族查看,如果白骨族没有举动,然后发兵也不迟,这样不至于造成大部队疲劳奔波。”预征说。
“也好,就按照爱卿的意思做。”不降感觉预征的提议并无不可,命令跟在身后的护卫,通知白虎派出斥候,随后说:“爱卿怎么看待今后的战争安排?”
“臣对今后战争的感觉,有种不详的预感,不知道对不对,应该不应该说。”预征回答说。
“爱卿只管说好了,孤的心脏足够大。”不降笑着说。
“大王还记得白虎将军攻打广园这件事么?开始的时候战事非常顺利,白虎将军用少量兵力打败了广园的叛军,随后广园叛军改变了战术,结果战事就出现了胶着现象,最后朝廷用和谈方式才解决了广园战事,这才能够腾出手进行北伐。”预征旧事重提地说,因为他心理感觉的是如果朝廷大军步步紧逼,广园的战事会在这里重演,而这里有千里草原,相比于广园的环境,对朝廷更为不利。
“爱卿是说,吉时之力会复制广园战事?”不降暗吃一惊,如果事情像预征估计的那样,情况会非常糟糕,因为那样一来,朝廷的经济负担要比广园战事多十倍不止,因为这里除了草地,沙滩,没有城郭和集市,大军所需的物资,都要从大后方运进来。
“有这个可能。”预征点点头说,又道:“大王想想,吉时之力的主力军队遭到这样的重创,就算他不服输,和朝廷正面对战的实力也没有了,就算他还有十几个部族拥护他,但是这些部族人口,战斗力和大漠族都不能相比,拿什么和我们对抗?作为草原上的枭雄,吉时之力不可能不懂这个道理,为了重新崛起,他唯一正确地选择只有两个,一个是离我们远远地,像草原深处进一步逃跑。但是这里有个问题,草原深处很多部落并没有加入大漠国,他们各自拥有自己的地盘,如果大漠国强盛的时候,自然没有人敢惹,但是现在的大漠国衰落了,他们自然用不到怕大漠族。况且大漠国建立后,草原部族都知道了吉时之力的野心,不会有哪个部族会收容他的,这样一来,大漠国像草原深处撤退的时候,吉时之力就要面对新问题:没有部族会收留他们,如果强行进入,势必要和某些部族发生碰撞,这是吉时之力不想做的事情,因此,另外一个可能性就比较大,让自己麾下的各个部落单独行动,和我们进行游击,进行拉锯,最后我们在不能消灭他们的情况下,物资消耗会拖垮我们,只能撤军。臣感觉,吉时之力多半会走这步棋。”
预征的分析越细致,越严密,让不降心理的负担就越重,因为他知道预征分析的有道理,不是危言耸听,如果一切如预征预料的那样,战事就可能无限期地拖延下去,吉时之力能够拖,朝廷是拖不起的。有个问题现在已经非常突出,他的士兵是不可能靠牛羊肉为生的,因为他们的肠胃和草原人不同,而大批蔬菜从太原运送过来,价格昂贵,超过牛羊肉很多,这给朝廷财政增加了极大的负担,现在的战争只是刚刚开始不到一年,如果拖个几年,朝廷是没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的,一旦士兵身体垮了,就没有战斗力了。
六
战争打的是物资,是消耗,这个道理不降作为全军统帅,当然明白,但是就这样撤兵,显然和自己出兵的目标相距甚远,这又是不降不情愿的,因此此刻的不降,进入了进退两难的境界。
“如果事情按照爱卿所说,我们最明智的选择就是撤军。”不降最后只能苦笑地说。
预征当然知道不降只是说说而已,他是不会撤兵的,因此就想想说:“撤兵暂时没有必要,朝廷大军既然出动了,不能虎头蛇尾,给朝野留下不良印象。臣觉得,我们要等一等,如果有机会消灭白骨族最好,当大漠国两大部族被消灭,或者重创,其实大漠国等于名存实亡了,想要恢复元气,没有十年,二十年时间是不可能的。这段时间太原就是平安的,少数草原部队不敢去骚扰太原城,这样一来,我们对太原人也算有了交代。在等待期间,我们的军队可以撤回去一部分,因为剩下的草原力量,没有能力对抗朝廷大军,那时只要留下部分部队,就可以消灭大漠国的残余力量,朝廷的财政就会减少不少负担,大王以为如何?”
“撤退部分兵力?嗯,这个可以考虑。”不降紧皱的眉头有些舒展了,因为他知道,这不仅仅是撤退部分战斗士兵的问题,相应地,护送粮草的贵族兵也会减少不少,那就是说,整体的军事力量会减少一半,甚至更多,物资消耗就少了一半甚至更多,当然会减轻不少财政负担。“我们可以采取梯次撤兵的方式,先撤退三分之一,后面要撤退多少,视情况而定。”
“大王英明。”预征赞同地说,随后补充道:“车骑兵一辆车都不要撤退,在草原上战斗,车骑兵的作用超过步兵很多,消耗反而不如步兵多。”
不降点点头,明白预征说的对。如果在内地,车骑兵的马匹食用的草料就是笔巨大开资,而在这里,草料不是问题,因为草原上有的是适合战马食用的草料,步兵就不一样了,在草原上,步兵需要的物资消耗远远大于在内地的消耗,粮食和蔬菜一项,就是惊人的数字。
“臣之所以不希望继续对大漠国部落进行攻击,其实还有另外一个想法。”看见这件事两个人达成共识,预征就转换了话题。
“爱卿请说。”不降略略有些诧异地问。
“以臣来到草原后,对草原人的了解,草原人的性格里,有着和中原人根本不一样的思维方式,因为没有接受中原文化的熏陶,草原人骨子里还是强者为王的思维,没有对于正统天子服从的观念,这是造成他们散沙一片的根本原因。吉时之力显然意识到了这点,所以才匆匆忙忙地建国。但是建国时间太短,正统观念还只是流于表面,骨子里有实力就可以称霸的想法根深蒂固。因此臣就想,如果我们压迫的厉害,他们因为单个部落的实力弱小,不足以维持生存,势必要抱团,团结起来和我们死磕,如果我们放松对他们的压迫,他们自己就可能闹出事来。大王想想,吉时之力本身就是靠武力打下江山的,现在他的部族基本上被摧毁了,别的部落头人当然会起觊觎之心,大一点的部落头人不会心甘情愿做吉时之力的臣子,如此一来,他们就可能内讧,只要内讧,对大漠国的消耗就是致命的,可能超过我们的军事打击。”预征说到这,没有继续往下说,眼睛看着不降,想看看不降对自己这番分析的反应。
不降认可了预征的分析,心理自然清楚了下一步的打法。
那么吉时之力此刻在哪里,在做什么?原来突围之后,吉时之力带领残兵败将逃到了离大本营二十里外的脱盐部,算是暂时稳定下来,因为脱盐部头人是他的妹夫,两个人之间是亲属关系,在锅灰的建议下,吉时之力召集各个部落来脱盐部开会,商讨大漠国的下一步行动战略,对于吉时之力来说,这些部落头人能不能来参加会议是决定性的,如果能来,证明他们还承认他是大漠国的大汗,如果不来,大漠国就此消亡,草原重新进入四分五裂的状况。
吉时之力此刻的心情是糟糕的,如果没有锅灰打气,很可能一蹶不振了,因为他对这次的失败,一点心理准备没有,头天晚上他们还在开篝火晚会,庆祝月亮湖大捷,结果第二天早晨就遭到了朝廷大军的攻击,几乎全军覆灭,这样的打击,放在任何人身上也难承受,何况这些年吉时之力的事业过于顺利,所有的征服都获得了成功,而且建起了草原上第一个国家,成为了草原上第一个大汗,这种严重的落差放在任何人身上都是致命的。
锅灰理解吉时之力的痛苦,但是绝对不能让吉时之力倒下,因为两个人同在一条船上,如果吉时之力没有了,他的未来就结束了,这些年的苦行僧生活白熬了不说,未来也没有了,那么当所有的雄心壮志都化作东流水,他将如何度过今后的人生?这是他不敢想的,因此吉时之力必须站起来,所以在吉时之力最沮丧,最恢退的时候,他做了大量工作。首先命令下属去召集失散的旧部,他知道,召集的人越多,对吉时之力就越有利,因为在草原这二十几年的生活,锅灰已经弄明白草原的人秉性是属于狼的,只承认武力。随后他开始做小部落头领的工作,这个选择证明锅灰聪明,因为他明白,在吉时之力领导的大漠族实力严重受创的时候,最容易威胁到吉时之力地位的部落头领,不是小部落,是某些大中型的部落,只有他们才有夺取权利,取而代之的可能,而小部落头人没有这个机会,因此对于他们来说,谁做头人都是一样的,他们仍旧是配角,这个角色不可能改变,因此就内心来说,这些人不容易出现改换领导人的愿望,如果下手晚了,这些部落头人容易被某个野心家利用,这是不争的事实。还有一点,如果多数中小部落仍旧认可吉时之力是他们的大汗,即使某个野心家有造反夺权的愿望,也会缚手缚脚,因为他们同样需要小部落领导人的支持。就因为看明白了这一点,所以锅灰抢先出手和他们交谈,最后说服了一些人,为吉时之力继续掌控草原,争取了基本盘子。
然后只要有时间,他就会和吉时之力在一起,给他鼓劲,讲道理。
“大汗,胜败乃兵家常事,大汗当初起家的时候,部落并不大,后来凭着大汗的聪明英勇,收复了一个个部落,才有了后面的大漠国。只要大汗挺直了腰板,一切从头来,若干年之后,大漠国会重新崛起,大汗还是草原雄鹰?”
“军师,你认为寡人还有未来?你应该知道,夏朝的大王是不会放过我的。”吉时之力苦笑地说,只要想到不降的大军,就有巨大的石头压住胸口的感觉,他喘不过气来。经过这一战,他内心的傲气被打跑了,深深地感觉夏朝的实力如泰山一般不可撼动,他们和夏朝对抗,简直是蚍蜉撼大树,自己找死。
“大王在担心夏朝?其实在臣看来,真正的危险已经不是夏朝了。”锅灰有意识地转移目标,从而激起吉时之力的好胜之心。
“寡人不明白军师的意思。”吉时之力说,他的确没有明白锅灰想表达什么,为什么要说夏朝不是最大的威胁了。
“大汗想一想就明白了,现在夏朝的军事力量远远胜于我们,这的确是优势,但也是麻烦。因为我们没有力量和他们对抗了,他们再想消灭我们就困难了 ,而辽阔的草原就是朝廷最大的敌人。夏朝那么多人马,要吃要喝要睡觉,随着冬季来临困难更多,每天的消耗都是惊人的,如果他们找不到我们,就没有办法和我们作战,不能作战,就只有消耗,时间长了,就算夏朝富有,也是承受不起的。而我们因为人少了,又是在马背上生活,草原随处可以安家,物资需要,有一些就可以了,他们在没有办法找到我们的情况下,不可能长期逗留在草原上,这叫优劣互换。一旦他们熬不下去,离开草原的时候,草原还是我们的,难道大汗没有看见这一点?”锅灰说着,眼睛里流露出自信的笑容。
吉时之力听见这样的解答,感觉压在心上的石头被挪开了,有种能够透气的感觉了,知道锅灰分析的没有错。现在他自己部族能够战斗的男人不足一千人,他当然不会用这点部队去和夏朝的部队硬碰硬,不降当然就找不到他们了。
“军师,你这样说,寡人的心理透亮多了,那么军师担心的又是什么?”吉时之力问。
“大漠族这次损失巨大,现在的人数和最小的部族比,也是不如,臣担心内乱。”锅灰坦率地说,如此事关大漠国生死存亡的时候,他只能实话实说,让吉时之力看明白真正的危险来自哪里。
吉时之力果然脸色大变,因为他知道草原人是怎么回事,锅灰提到的这个问题非但可能出现,危险性还非常高,但是即便事实是这样,他能够有什么办法阻止野心家造反?大漠族剩余的人数在那摆着,一向靠实力说话的草原是没有第二个道理可讲的,因此就没有回话,因为他不知道说什么。
“事在人为,大汗不要灰心,只要我们加紧做工作,事情还是有可为的。”看见吉时之力不说话,锅灰又说。
“军师请讲。”这个时候的吉时之力就像落水的人需要稻草一样,任何建议都会听进去。
“大汗需要把各个部落首领召集到一块,部署今后的工作,在这个期间,大汗要尽可能联络小部落的首领,只要多数小部落首领还认可大汗,事情就有可为?”锅灰说。
吉时之力听明白了锅灰的担心,知道他怕白骨族当家人白牙会起疑心,只是心理并不这样认为。眼下部落中,人数最多的,的确是白骨族,但是白牙这个人没有野心,也是很早投靠自己的当家人,他不相信白牙会反叛,就说:“白牙这个人是没有野心的。”
“大汗,只怕此一时彼一时也。”锅灰摇摇头,苦笑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