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城戍月
慕容垂站在龙城城楼上,青铜夔纹腕甲扣住冰凉的垛口。初雪覆盖的演武场上,高弼正指挥工匠调试新制的连发弩机,木轮碾过积雪的吱呀声混着铁器相击的清响,惊起栖在角檐的寒鸦。
龙城霜雪初霁,慕容垂踏着未融的积雪巡视城防。他手中握着的《孙子兵法》竹简已磨出包浆,边角处密密麻麻批注着“虚实相济“、“因敌制胜“等心得。这位曾以连环三剑斩杀敌酋的猛将,此刻正对着城墙上新铸的“三棱铁蒺藜“沉吟——此物乃是他研读《墨子·备城门》后,命工匠将青铜戟改制而成的守城利器,棱角能破重甲
“道明,新绘的辽东山川图已备妥。“高弼携卷轴而来,二人在城楼之上展开羊皮。图中江河走势以朱砂勾连,山隘险处以墨点标注,更用西域传来的“司南“校准方位,暗藏九宫八卦之变。慕容垂指尖划过医巫闾山:“此处可设伏兵三千,以逸待劳。“鹰隼般的目光穿透暮色,仿佛已见千里之外的战局。
慕容垂遥望着北方苍茫的山峦,对身旁的高弼沉声道:“趁着现在战事稍歇,还有件事要抓紧办。“
高弼立即拱手:“道明请吩咐。“
“派人走遍整个北方的险关、隘口、交通要道。“慕容垂的手指在地图上缓缓划过,眼神锐利如鹰,“每一处山川、河流都要详细记录。特别是。。。“
他忽然停下手指,重重地点在地图上一处空白:“这些不为人知的小道。越是无名,越要查个明白。“
高弼若有所思:“道明是担心将来。。。“
慕容垂微微颔首,声音低沉:“用兵之道,贵在知地利。现在多走一步,将来就能少流十滴血。“他转身望向帐外飘摇的军旗,“记住,要派最可靠的斥候,绘制最详尽的地图。“
高弼肃然领命:“末将这就去安排。定让每个斥候都带上最好的绘工,连一草一木都不放过。“
翌日清晨,“道明,鹰奴来报,城南发现数千骑兵正在往龙城方向移动。“高弼身后跟着的控鹰少年不过十三四岁,手中隼鹰的眼罩上绣着段部特有的火焰纹——那是慕容翰生前亲手所绘的图样。
“是小弟慕容德来了。“慕容垂将手中的竹简搁在青铜虎符镇纸上,檐角铁马在朔风中发出细碎清响。
龙城城楼上,慕容垂负手而立,远眺着官道上扬起的烟尘。“慕容德即刻便到龙城。“他转头对身旁的段荣薇说道,声音里带着几分兄长般的关切,“他统领辽东铁骑,与你正好年纪相仿,考虑嫁给他?“
段荣薇手中的丝帕突然攥紧,指节都泛起了青白。她猛地抬头,眼中闪烁着倔强的光芒:“姐夫!“这一声呼唤里带着压抑多年的情绪,“我从小就对爹爹说:我将来要嫁一个盖世英雄。“她的声音渐渐低了下来,却更加坚定,“这个英雄。。。就近在眼前。。。你当真不明白吗?“
慕容垂身形一僵,手中的马鞭“啪“地一声掉在地上。城楼上的风突然大了起来,吹乱了段荣薇额前的碎发。
“姐姐走了快三年了。。。“段荣薇向前一步,声音轻柔却坚定,“我愿意。。。帮姐姐照顾你。“她的眼中盈着水光,却倔强地不让泪水落下,“不是以妹妹的身份,而是。。。“
慕容垂突然转身,宽大的披风在风中猎猎作响。他的背影在夕阳下显得格外挺拔,也格外孤独。良久,他低沉的声音随风传来:“荣薇,你还小。。。“
“我不小了!“段荣薇打断他,声音里带着前所未有的坚决,“当年姐姐嫁给你时,也不过我这个年纪。“
一阵沉默笼罩着城楼,只有旌旗在风中哗哗作响。
远处忽传来海东青的厉啸。慕容垂霍然转身,见慕容德的金狼旗已逼近城门。夜色中段容薇突然扯开狐裘,露出内里火红的皮甲。那是段部女子独有的赤狐皮,与她长姊出嫁时所穿一般无二。
慕容垂恍惚间又见段容徽的背影,而她妹妹此刻眸中星河倒悬,竟比当年邺城连天烽火更灼人。
段容薇转身跑开,“反正我不会嫁于慕容德的。“
“五哥可知代国拓跋氏在牛川会盟?“慕容德掀帘而入带来朔风,舆图上代表代国的黑旗簌簌颤动。段容薇在庑廊转角处驻足,耳畔金步摇撞出细碎声响。她望着姐夫与高弼在沙盘前推演攻防,慕容德腰间新铸的狼首弯刀寒光凛凛,却不及那人鬓角一缕早生的华发更令她心颤。
翌日清晨,教军场上薄雾未散。
慕容德一身戎装,英姿勃发地策马而来,在段荣薇面前勒住缰绳,笑道:“久闻段家小姐巾帼不让须眉,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段荣薇微微欠身,唇角含着得体的笑意:“慕容将军过誉了。辽东铁骑威震边关,将军更是当世豪杰,荣薇钦佩已久。“
慕容德眼中闪过一丝热切,正欲再言,却见她轻轻抬手,将一缕被晨风吹乱的发丝别至耳后,柔声道:“只是荣薇自幼习武,性子倔强,怕是难与将军相配。将军的良缘,当在更广阔的天地。“
慕容德闻言一怔,随即朗声大笑:“好一个段家明珠!既如此,慕容德不敢强求。“他抱拳一礼,目光却越过她的肩头,望向远处高台上那道挺拔的身影,意味深长道:“只盼段小姐得偿所愿。“
段荣薇顺着他的视线回首,正对上慕容垂深邃的目光。晨光中,她嫣然一笑,眼波流转间尽是未尽之言。
龙城的初雪来得比往年更早一些。慕容垂站在城楼上,望着远处连绵起伏的燕山山脉被白雪覆盖,宛如一条沉睡的银龙。这两年来,他励精图治,将龙城治理得井井有条。百姓安居乐业,商旅往来不绝,连最挑剔的士族老臣也不得不承认,这位吴王确实有治国之才。
“道明,邺城急报!“
高弼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慕容垂转身,看见自己的心腹谋士手中捧着一封加急文书,封泥上赫然盖着大司马府的印信。
“四哥的信?“慕容垂眉头微皱,接过文书时,指尖触到封泥上残留的体温——这封信竟是连夜加急送来的。
当他展开信笺,慕容恪那熟悉的字迹跃入眼帘:
“五弟速归,陛下病危。“
三日后,当慕容垂风尘仆仆地赶到邺城时,铜雀台上已经挂起了白幡。城门守将见是吴王驾到,连忙开城相迎,但眼神中却带着几分闪烁。
“陛下怎么样了?“慕容垂勒马问道。
守将低头回避他的目光:“吴王还是速去太极殿吧。。。“
慕容垂心中一沉,扬鞭直奔皇宫。沿途的街道异常安静,连往日最热闹的西市也关门闭户。偶尔有巡逻的禁军经过,见到他的队伍都远远避开。
太极殿前,雨水混合着未化的积雪,在青石板上汇成细流。慕容垂大步流星地踏上台阶,却被一队禁军拦住了去路。
“吴王请留步,“为首的将领抱拳道,“大司马有令,任何人不得擅入。“
慕容垂眯起眼睛,认出这是慕舆根的亲信。“让开!“他沉声喝道,手已按上了腰间的腰刀。
就在剑拔弩张之际,殿门突然打开。慕容德一身素服出现在门口,面容憔悴却依然威严。“五哥来了,“他的声音沙哑,“传大司马令,不得阻拦,五哥进来吧,陛下。。。等你多时了。“
太极殿内,烛火摇曳,药炉蒸腾的苦涩气息与龙涎香的馥郁交织,在殿中凝成一片沉郁的雾霭。慕容儁倚靠在龙榻上,面色灰败如枯槁,唯有那双锐利的眼睛仍如鹰隼般盯着跪在榻前的慕容恪。
“四弟……“慕容儁的声音嘶哑如裂帛,喉间似有血沫翻涌,他强压下咳嗽,枯瘦的手指紧紧攥住锦被,“南有晋,西有秦,皆虎视眈眈,而景茂不过十岁稚子,如何镇得住这江山?我想效法宋宣公,传位给你。“
慕容恪额头抵地,玄色朝服上的银线云纹在烛光下泛着冷光,他沉声道:“太子虽年幼,但天资聪颖,假以时日,必能承继大统。臣弟不过一介武夫,岂敢僭越?“
“僭越?“慕容儁突然冷笑,眼中寒芒迸射,猛地拍案而起,震得药碗叮当作响,“你我兄弟当年在棘城歃血为盟时,可曾说过这等虚言?!“
慕容恪身形微僵,却仍不抬头,只是声音更低:“陛下,臣弟不敢忘。“
“不敢忘?“慕容儁**着,目光如刀般剜向慕容恪,“那你告诉我,若吾儿景茂坐不稳这江山,大燕基业毁于一旦,你慕容恪担得起这个罪责吗?!“
殿内一时死寂,唯有铜漏滴水声清晰可闻。
慕容恪终于缓缓抬头,目光平静如深潭:“陛下既然认为臣弟有负担天下的能力,又怎知臣弟不能如周公辅成王,匡扶幼主?“
慕容儁盯着他,忽然大笑,笑声却如夜枭般凄厉,随即又化作一阵剧烈的咳嗽,嘴角溢出一丝黑血。可足浑皇后急忙上前,却被他一把推开。
“好……好!“慕容儁**着,眼中竟有一丝释然,“你能当周公,那我还有什么可忧虑的?“
话音未落,殿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慕容垂风尘仆仆地闯入,玄甲上还带着夜露的湿气。慕容儁的目光倏然柔和,向他伸出手:“五弟……你终于来了。“
慕容垂单膝跪地,握住那只枯瘦如柴的手,触感冰凉如铁。他看见兄长枕边放着半块残缺的玉珏——正是当年父亲慕容皝赐给他们五兄弟的信物,如今只剩他与慕容恪的两块尚存。
“父亲当年看你的眼神……和我们都不一样……“慕容儁的声音越来越低,似有千言万语,却终究化作一声叹息,“为兄负你……来人……拿纸笔来……“
老宦官颤巍巍捧来笔墨,慕容儁的手指刚触到笔杆,却突然剧烈颤抖,随即手臂颓然垂下,在宣纸上拖出一道朱砂般的血痕。
铜壶滴漏声里,慕容评手持诏书上前,在众臣面前缓缓展开:“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太子慕容暐继位,大司马慕容恪、司空阳骛、司徒慕容评、领军将军慕舆根四人辅政……“
慕容垂跪在原地,雨水从殿顶的缝隙滴落,打湿了他的肩甲。他望着兄长已经冰冷的面容。
当夜,慕容垂独自站在偏殿廊下,望着雨幕中模糊的宫墙轮廓。身后传来熟悉的脚步声,慕容恪不知何时已站在他身旁。
“五弟,“慕容恪的声音很轻,“陛下临终前,其实是想让你……“
“四哥不必说了,“慕容垂打断他,“我都明白,你当周公,我又怎会是管叔呢?。“
雨越下越大,淹没了宫墙内所有的低语。而在遥远的龙城方向,一道烽火突然划破夜空,虽然很快就被暴雨浇灭,但那转瞬即逝的光芒,却预示着一段新的征程即将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