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游西湖(1)
第五十三章游西湖(1)
西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秦于浙江省杭州市。总面积60。04平方公里。
西湖风景名胜区内以西湖为核心,有国家、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60处和风景名胜点100余处,其中主要有西湖十景、西湖新十景。
西湖北、西、南三面环山,东面为市区,三面云山一面城。唐人因湖在州城之西,故称西湖。
苏东坡守杭时有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因此又有西子湖之名。
湖体轮廓近似椭圆形,面积6。03平方公里,白堤、苏堤,将湖面分成外湖、里湖、岳湖、西里湖、小南湖5个部分。
湖中有孤山、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4岛。
唐代诗人白居易(772~846)和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1037~1101)等人任杭州地方长官时,都悉心治理西湖,疏挖湖泥,兴修水利,灌溉农田,而且构成了湖中三岛、白苏二堤、湖上塔影的佳丽景色。
环湖山峦叠翠,花木繁茂,峰、岩、洞、壑之间穿插着泉、池、溪、涧,青碧黛绿丛中点缀着楼阁、亭榭、宝塔、石窟。
湖光山色,风景如画。清漪碧波和绿云翠谷间,闪烁着无数秀丽的自然景观和璀璨夺目的历史古迹。
西湖十景:柳浪闻莺、**插云、平湖秋月、断桥残雪、三潭印月、雷峰夕照、苏堤春晓、南屏晚钟、花港观鱼、曲院风荷。
清朝康熙皇帝南巡游西湖,为十景题名立碑。
1985年,遴选西湖新十景:云栖竹径、满陇桂雨、虎跑梦泉、龙井问茶、九溪烟树、吴山天风、阮墩环碧、黄龙吐翠、玉皇飞云和宝石流霞。**、刘海粟、赵朴初等10位名家为之题名立碑。
西湖风景名胜区内,除十景、新十景外,著名景点还有天竺、五云山、凤凰山、玉山、北高峰、湖心亭、白堤、孤山、放鹤亭、刘庄、杭州花圃、植物园、南高峰、水乐洞、狮峰、葛岭、紫云洞、西溪、灵峰探梅等。
西湖的人文景观也很著名。比如,纪念名族英雄的岳庙、岳墓;梁山好汉武松、鲁智深修炼之处六和塔;与白蛇传有关的断桥、雷峰塔;济公活佛出家的地方灵隐寺等。
国俊少年时读苏轼赞美杭州西湖的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诗句,就对西湖的美景产生了向往。
后来,国俊又听了“白蛇传”的故事,看了《白娘子传奇》的电影,对西湖的向往之情更浓了。
国俊决定游览西湖。他枕上了“梦游枕”,梦中来到西湖,国俊住进了湖滨路西湖饭店。真是不巧,住了几天就落了几天雨。国俊只好看看西湖的“雨亦奇”了。
国俊穿上雨鞋,撑开雨伞,便作雨湖之游。
一到湖边,湖水拍岸作响,湖波灰白色,卷起层层细浪,湖上是无边无际的雨丝,画船尽系岸柳避雨,湖中却一架船儿也没有,开旷空阔。
举头展望,只见湖水东南北三面,群山隐隐,南高峰、北高峰全是灰蒙蒙的。
山色深深浅浅,富秦层次。最深的近秦墨色,最浅的类如银粉。天水沾连,山云融合,又像是正在洗涤中的硕大无比的大理石屏风从几方面围绕着。
啊!原来是活生生的粉墨山水、粉黛西子呈现在国俊的眼前!
国俊倚靠着“平湖秋月”的栏干,远望保淑塔,近望孤山,想到苏东坡昔日游孤山诗句“林深无人鸟自呼”,现在连林鸟也无声息。
国俊感到“山色空蒙”的这个“空”字真下得好,现在真觉得心境与湖境俱空。
上了孤山,山不太高,梅花还有几树开得正好,在四周灰蒙蒙的背景衬托下,红梅愈更俏丽,只是不见鹤影。
站立山头,望得更远,饱吸清光,饱餐秀色,这巨幅长卷水墨西湖图,空蒙而又空明。
仿佛之间,又觉得这粉黛西子也微开俊目正在观看清冷空气中三三两两湖山游客呢!
花港观鱼是西湖十景之一。在花港观鱼,亭台楼阁,花木扶疏,一片江南古典园林之景致。
一曲曲的花径,一道道的小桥,一片片的池塘,一重重的花墙,一丛丛的花草,一处处的亭台轩榭,便构成了花港观鱼的全部。
在一眼望去的青翠中,金光闪闪的红鲤鱼为其增加了色彩的映衬。
每个池塘中的鱼的数量各有不同。有的池塘,鱼儿们悠然来去,互相追逐,或沉入水底,或浮上水面。
有的池塘,由于空间狭小,你已很难看到鱼可以自由地在水中穿越,它们只是不停地跃出水面争食鱼饵。
它们有时一簇一丛地像是水里繁花,有时一点点在飘动,又像落红随流水而去。
2025年6月1日星期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