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日若翻脸美国是否出兵?普京回应语惊四座!
中日一旦摊牌开战谁会站在中国一边?谁又会支持日本?近日,普京说了一句话,让躁动不安的日本举国都震惊了...
普京到底说了什么,打死你也想不到
下载军事头条看全部文章
谁动了他的故事

第一六八集牙 山 第0869章 战前态势

围绕日方如何知悉:高升号是帮助大清运兵的问题,曾经有不少的臆想瞎说——

1驻日公使汪凤藻,擅用日方提供的日文原稿及其译文发报,致使密码被日方破译;

2日军早就知道:大清用挂英美国旗法运兵,比如1884中法战争向台湾增援,因为海上有日舰随法舰观战,所以果断开炮;

3等等,其实都不是问题,可以休矣。

丰岛海战后三天,7月29日,爆发了牙山陆战,说日军有备而来,不为过吧。

与日海陆军尽谴好战派不同,清军将领均畏惧入朝——

据说,6月初,叶志超先遣入朝时,曾乞周馥说情,李中堂一脸鄙夷:去了也未必打,怕什么!

7月中,济远舰长方伯谦奉命护航时,也有类似请示:如日舰开炮怎么办?

丁汝昌也有类似答复:去了也未必打,只要咱不开第一炮就没问题,他要打,咱也打,怕什么!

所以,入朝的海陆军俩头目,叶志超与方伯谦才勉强入朝,而且极力避战。

7月23日,日军第6旅团完成汉城行动后,前锋即向南面200里外的牙山运动。

据说,叶志超入朝后,发现无匪可剿,倒是日军见贤思齐,跟着出兵,便向李中堂密报,建议了上中下三策——

上策:借口护航,运大军前来,于战于和,立于不败;

中策:立即撤退回国;

下策:原地不动,既不增兵,亦不撤回。

看来,李鸿章是采纳了上策,只是剩下尾巴时被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逮住剁掉了,也就是:叶志超部陆师少了个尾巴——高升号上的935人。

叶志超部在牙山的兵力:先遣2000+爱仁号1000+飞琼号1000 = 4000,实际比原计划只少了1000人而已。

即便高升号不出事,叶志超部5000对大岛义昌混9旅团7000,也处劣势,但加上北路援军的1万人,就是日军2倍多了!

所以,牙山清军少个千巴人,总数也是日军的2倍,打起来真不一定输。

打得好的话,就该大岛求援不迭了。

从战前兵力投入看,清军仍领先于日军,总数也有优势,就看仗打得怎么样了!

尽管叶、方不如大岛、坪井斗志昂扬,但不可否认两人是足智多谋的,尤其方伯谦在海战中的表现,大家已经看到了。

要不不会担此大任。

叶表现怎么样呢?实话说,不怎么样,但他手下有一大将——聂士成,能征惯战,见多识广,是后来历史的创造者。

聂的崛起,丝毫不亚于老袁在**,只是二人表现不同而已,以后再说吧。

这说混9旅团25日南下,来攻牙山清军,情形一如丰岛海上,就看如何料敌、对阵、取胜了。

大岛义昌7000,南下牙山起码来了6000,对叶4000,优势2000,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所以不敢走西部平坦大道,而是走东部小道。

据说,叶志超一心避战,竟至心神不宁,六神无主,不知所以,也不知他个直隶提督是怎么混上的。

好在有聂士成,太原总兵,实话说,他刚勘查东北中朝边境地形完毕就被增援到牙山来了,怎么当的太原总兵,真不知道。

这聂士成位卑未敢忘忧国,胸有成竹,主动找叶主帅白扯——

“海道已梗,援军断难飞渡,牙山绝地不可守,公州背山面江,天生形胜,宜驰往据之,战而胜,可据以待援,不胜,犹得绕道出也。”

海道,丰岛也,公州,今韩国光州也,聂总兵不愧地形学家,所言极是,地形在战争中的作用在人之上,不多啰嗦。

叶主帅虽无主见,但不愚顽,便听了叶总兵的,立即向东转移,在牙山原地只留了1个营500人。

可见这将帅二人相得,实际都是安徽老乡,淮军将领,老同事,老熟人了。

具体如何老熟法,自行度娘吧。

牙山港清军主力转移公州,时间应在26日,丰岛海战第二天,否则怎么说海路已梗呢?

这也是个人不采广乙舰管带林国祥说的:25日晚回到牙山军营,清军已经转移,所以也向北走了。

实际情况,没有林管带说的那么容易,他当晚就能回到牙山?即使清军主力迅速转移,至少也能看见留下的500人。

因此断定,林国祥70人当晚并没回到牙山,即使返回也在26日以后了。

清军到了公州,聂士成又说:全军不能都挤在一起,他去北面的成欢驿驻防,打阻击。

叶帅自己驻防公州城,依然是言听计从,没有自己的主见,他的主见早就说过了,还是避战。

至此,清军阵形已具眉目,就是三点两边的横品阵——

1前卫营在牙山,防西部大道;

2大本营在公州,据守东南部;

3后卫营在成欢,防东部小道。

这阵形说明,不论叶帅还是聂总,实际料敌南下走的是:西部大道,而非东部小道。

东部小道是留给自己的,万一战不利的话。换句话就是,牙山就让给日军了。

公州,位置**西南,西有车岭山脉,背靠无等山,海拔1187米,中腹平洋,北有荣山江,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成欢驿聂士成部2800人、公州城叶志超500人,都在荣山江以南要道上,呈一条直线,只有牙山500人在西海岸牙山湾的横线上,实际是前卫斥候,可以随时机动。

但大岛义昌并没有沿西部大道继续前进,大摇大摆直扑牙山,而是在七原驿分道时走了东道,没走西道,因为日军前锋也有斥候——侦察兵。

在荣山江北岸的素沙场,距成欢驿15里,即兵分两路,一东一西分别渡江南进。

这意图已经很明显了——就是奔着成欢驿和公州城来的,主动寻找清军开战。

要是两堆蚂蚁对战,200里距离以上、3道岔以后,可能就彼此失去了目标,想打也不可能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功能呼出区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