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传说第三百九十七章
夏朝传说第三百九十七章,最后根据雄飞的建议,孔甲派人去外面郡县进行了税赋考察,最后回来的人报告,百分之九十的郡县,税收都高于京城,税收和京城差不多的郡县,都是极端不发达的地区,就是没有多少制造业和贸易往来的边境城市。如此一来,孔甲心理有数了,知道京城实行的低税收历史该结束了,因为京城,作为国家的中心区域,发展只能越来越快,经济发展越快,农业,工业和贸易的附加值就越高,民众的生活水平也就越高,物价上涨是一定的,税收当然应该高一些才对,现在的问题不是加税不加税的问题,而是京城一步到位加税,和大部分地区税收一样,还是逐步提高税收的问题。
为了下定决心,孔甲把雄飞,皈依,黑虫和栗子几个核心的大臣找到王宫内的会客厅进行商讨。会议一开始,黑虫就抢先表明态度,要求一步到位地加税。
“大王,臣以为,京都作为国家的都城,这些年来奉行低税收不正常,如果说第一年这样做还情有可原的话,当时制定的税收就应该说明是临时性的,因为任何人都知道,京城的发展是永远的,也是最快的,这里的土地房屋,甚至森林树木,都会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增值,随着外面人口的大量涌入,各个衙门,机关不可能保持原来的规模,因为大家都要吃饭,穿衣,所以财政消费一定要增加,不仅仅是公用消费会增加,个人消费也会增加,因此,原来的税收不可能满足消费需要,也不可能满足城市管理的需要,增加税收势在必行,既然是要增加,就不要慢腾腾地,挤药膏似的,如果担心民众闹事,那么每一次增加税赋都有风险,何必不把风险集中在一次上,这就是臣的意见。”
黑虫之所以赞成一次性地提高税收到位,而不怕民众和贵族闹事,其实是有不得已的苦衷。因为在廑执政的后期,由于朝政**,贪官横行,内部矛盾加剧,刑部的队伍急剧扩大,但是朝廷拨给刑部的银子并没有增加多少,这就造成了刑部吏员出差公办的费用严重缩水,银子不够用,连基本的车马费支出都吃力,让差役,捕快如何工作,当捕快差役减少工作力度,社会的犯罪率只能是居高不下,而刑部是维持京城治安的主要力量,社会治安控制不住,廑当然训斥他。好在他是廑的小舅子,廑不满意也只是说说而已。但是现在是孔甲当家,如果治安还是糟糕,孔甲肯定是不干的,他需要社会稳定,需要政绩来收买民众,而一个安定的环境是朝廷上最有标志性的政绩,因此做不好,孔甲可能会摘取自己的乌纱帽,因为他和孔甲的关系,没有了裙带,只是君臣关系,孔甲要对他动手术的时候是不可能手软的,可是刑部没有钱,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是逼迫差役去破案,差役也不爱行动,他们来刑部是为了赚取俸禄,养家糊口,不是为了无私奉献的,因此加大财政投入,刑部的差役才可能会心甘情愿地做事,这是普通的常识,然而现在的朝廷的确没有钱,他就是提要求也没有用,因此只要能够大幅度地增加朝廷的财政收入的任何措施,他都会无条件地支持,所以才第一个发表意见。
孔甲看见黑虫说完后,没有人反对,正要说话,栗子也站了起来说:“大王,臣赞同黑大人的观点,长痛不如短痛,增加税收,肯定会让部分人不高兴,那就随他们去好了,割疮剜肉总会痛的,朝廷的利益,大王的利益要排在第一。”
栗子之所以强烈支持孔甲的主张,理由和黑虫一样。因为当今天下太平,没有外寇入侵,也没有诸侯反叛,军队本来就不太受重视,财政拨款减少不少,现在则差不多要停止了,但是南北大营还有两万军队,刨去必要的训练费用,还有很多日常花销,更主要一点,很多士兵,军官来当兵,不是来尽义务的,是来吃俸禄的,银子少了,俸禄不能增加,还有减少的趋势,加上不打仗没有升迁机会,当然会抱怨,会不满,这样下去,士兵就会越来越难带,如果一旦有战争或者军事需要,这样的军队如何能够服从指挥,在战场拼命?
本来栗子就不是靠战功成为南北大营主官的,在军队这样的特殊群体了,靠裙带关系,靠后门成为将军,很多士兵是被鄙视的,在普通军官眼里更不会受到重视,所以为了笼络军官和士兵,栗子就偷偷组建了狩猎队伍,让他们去远处山里打猎,狩猎获得的肉可以作为士兵改善伙食的补品,皮毛则可以出售,换来银子给军官增加收入,只是这种事情是违反朝廷法律的,属于不务正业。好在他是廑的外亲,廑对这种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终究是在走钢丝,一旦有大臣咬住他不放,会很麻烦的。何况现在孔甲登基成为大王,他已经没有了护身符,就停止了狩猎行动,军营的经济状况非常糟糕,想改变这样的状况,就需要朝廷给军队拨付银子,但是朝廷本身没有银子,他知道提出要求也是惘然,因此就希望快一点增加税赋,这样一来,朝廷就会有钱了,他就可以堂而皇之地像大王要银子,出于这种需要,因此他旗帜鲜明地支持加税。
“一次性地加税到位,固然可以解决朝廷的财政问题,只是两位大人想过没有,一旦民众不接受,就可能会采取极端手段抗税的。”雄飞虽然也想让朝廷的财政状况立刻得到好转,但是心里明白,突然之间大量地提高税收,会造成整个京城民众的不满,因为物价会大幅度飘升,商人和奴隶主是不可能承担全部费用的。
“不满是一定的,但是朝廷的命令必须执行,如果谁闹事,衙门可以抓捕,刑部养了这么多的衙役不是吃干饭的。”黑虫不以为然地说,其实他心理认定民众只能背后发牢骚,骂皇帝,没有几个人敢于公开和朝廷对着干,只要把领头闹事的人抓了,剩下的人就只能乖乖地听话。
“黑大人说的没有错,刑部的人不够,我们军队可以出动,多少年不打仗了,士兵们正闲着没有事情做呢?”栗子随后说。
看见两个掌握军事权利的爱卿都支持一次性加税,而且都表示出用武力维护加税的决心,孔甲脸上露出了笑容。他喜欢将军们的血气,只要这种血气会为自己所用就可以。
“皈爱卿,你怎么不说话?”孔甲奇怪地问。
“臣在想,他们会怎么样抗拒朝廷的加税。民众闹事不可怕,他们不过是乌合之众,把领头的抓起来,就会作鸟兽散了。但是贵族和商人就不同了,他们是容易抱团的,如果联合起来,再一次上演逼宫大戏,到王宫大门前静坐怎么办?”皈依回答说。
“有什么怎么办的,正常驱离,不服从管理,一样抓捕,不能让他们一次次地威胁朝廷。”孔甲还没有说话,黑虫就开口了。
“爱卿觉得如何?”孔甲并没有回应黑虫的说话,而是把目标对准了雄飞。
“大王,黑大人说的没有错,朝廷不能给贵族造成错觉,他们一闹事,朝廷就服软。但是臣主张抓组织者,这些年贵族闹事,一直有人在幕后联络,组织。”雄飞说,雄飞之所以赞成黑虫的主张,是他想起了这些贵族在扃做大王的时候,一次次地来这一手,因为扃的软弱,一次次地让他们得手了,当时,弄得他们几个重臣没有办法,因此孔甲如**于动硬的,他还是希望看见的。尤其是对贵族闹事的组织者风,雄飞非常痛恨。当时廑打压四辅臣,孔甲是主要帮凶,但是孔甲是廑提拔的丞相,这样做是为了得到廑的信任,出于自身利益,还说的过去,但是风并没有从中得到好处,却肆无忌惮地助纣为虐,害死了俊奎,如果不是自己妥协了,下场不会比俊奎好,因此只要想起风,雄飞就恨的牙根痒痒,现在有机会报复他,当然不想放过机会。
孔甲知道雄飞指的是谁,接过话说:“丞相说的固然不错,只是如此激怒了贵族和商人,他们会不会大批逃亡,离开京城?”孔甲这样说,并不是想庇护风和贵族,是他心理惧怕贵族再一次地进行迁徙,因为富户大批量迁出京城,对京城的市面会造成毁灭性的震动,这个是他这个做大王的,无法承受的,这里没有感情的成分。当初风和贵族帮助自己,是想自己成为他们的代言人,双方各有利益,结成一体是正常的。但是今天自己做了大王,贵族和风成为拦路虎了,双方利益的述求已经分道扬镳,冲突在所难免,作为政治家,孔甲处置他们,不会手软,但是这里有个前提条件,就是不能影响自己的王位,所以才有此一问。
“大王,商人富户不会走的,只要京城的税赋不比外面高。”雄飞口气坚定地回答说,随后怕孔甲不信,又道:“商人,富人都是跟着利益走的。只要外面谋利的机会不比京城大,就是拿鞭子赶,他们也不会走的。”
“孤知道丞相说的对,孤是担心贵族,他们除了经济利益,还有政治述求,为了政治述求,他们是可以牺牲个人利益的。”孔甲还是忧心地说,他本身是王族出身,知道贵族的品行不是商人可以比的。
“大王担心当然有道理,他们也会这样做的。但是不会赤身**的离开,因为到了外面,没有财产,只靠贵族的封号还是活不了的,因此走之前,他们会首先处置房屋土地等大宗资产,只要到时候,朝廷下达一项临时指令,增加大额资产的交易税,税收大到他们如何贱卖土地,房屋,富户都不能承受的程度,贵族的资产就卖不出去,如此一来,他们往哪里走?”雄飞面带微笑地说。
“好主意,丞相果然有才。”黑虫首先发出了叫声,因为这样的主意,就是他再活一生也不一定能够想出来。
“果然是好主意,这叫堵住活水源头,大王,臣觉得可以。”皈依忍不住发出了叫好声。
孔甲听见这样的高招,顿时满面笑容,清楚雄飞这一招绝对厉害,贵族们根本破解不了,立刻下了决心。“好,丞相高明,明天早朝,孤就宣布加税开始。”
四
朝会上,虽然孔甲的全面加税提议遭至某些贵族官员的反对,但是因为雄飞等主要大臣赞同,直接影响了朝臣的走向,最后以压倒性多数支持了孔甲下达的旨意,就这样,加税正式生效了,这是廑迁都之后第一次加税,但是税率提高的幅度却是惊人的,照比原来的税率,提高了三成,可以说是跨越式的提高。
整个京城顿时陷入到惶恐之中,税率的提高是关系到多数人口袋的大事情,因此在没有正式实行之前,京城爆发了抢购风潮,只要是生活必须的民用品,生活,生产离不开的生产资料,都被抢购一空,因为任何人都明白,随着朝廷的大幅度提高税率,商家一定会大幅度提价,所以囤积的日用品和其它物资越多,在以后的生活中,就越少花钱,因此货物涨价不可避免,虽然各种货物已经大幅度提价,货物市场还是被疯抢。有些大商家干脆关闭了店铺,告诉顾客:货物告馨,其实是在屯聚居奇,等待价格更高的时候出手。
因为事发突然,僧多粥少,很多市民并没有抢到物资和日用品,连生活必需品也买不到了,只能长途跋涉去京城外面购买,因为出城的人越来越多,造成周边地区的物价也普遍在疯涨,某些物资开始脱销,如此一来,孔甲上台之后,第一场全国性的物价上涨的风暴从京城开始,随后殃及周边,最后变成了洪水猛兽。
其实,尽管原来京城的税收照比外面便宜很多,物价并没有相应地,比京城外面便宜多少,这是因为,供应京城的很多物资,原材料,商家需要从京城外面进入,因为购进的物资原料并不便宜,因此商家不会压低物价多少,当然,便宜还是便宜的,只是幅度不大,现在京城的税赋一下子提高了几成,和外面的税收像似,原来的优惠就被抹平了,而京城的店铺和各种灰色消费,租价高于外面,物价比京城比外面高是必然的,虽然按照正常经营,这种物价上涨应该是循序渐进,但是加进人为因素,一切就变得不可控制了,因为恐惧,正常的购物变成了囤积,市场流通失去了平衡,市面形成抢购风潮不可避免了,民众的情绪一旦被煽动起来,就是滔滔洪水。
这样的情景,非但孔甲没有料到,就是雄飞等大臣也没有料到,市面的混乱,导致了抢劫和偷盗案的频繁发生,而朝廷的各个部门的费用在大幅度地上升,但是朝廷并没有多余的银子补助衙门,这就造成更多的衙门,因为没有办公费用而停摆,别的部门也就罢了,负责治安的刑部,各个地区的捕快衙门也停摆,问题严重了,本来京城陷入混乱,盗贼蜂拥而起就需要他们站出来维护社会秩序,结果因为缺少办公费用,捕快不肯出来干活,社会秩序只能是越来越乱,最后连王宫附近都出现了盗贼。
孔甲就把雄飞等人找进王宫进行商量,因为眼前出现的一切,和他们预料的正好相反,非但没有大批民众集体闹事,也没有贵族到王宫门外前来静坐**,和他们先前估计的,根本对不上号,孔甲感觉不会玩了。
“丞相,在你看来,京城的风暴,是孤宣布提高税收之后的自然反应,还是有人在背后操作,如果是人为的操作,这个人是谁?他的目的是什么?”看见雄飞等几个重臣坐定后,孔甲问,因为心里头冒火,他没有心情讲究礼仪了。
雄飞在孔甲没有问这件事的时候,被京城市场的混乱惊呆了,毕竟他没有预料到会出现这种事情,也不知道源头在哪里,如果说因为朝廷加税,商家的物资会涨价,无可厚非,但是不应该大幅度提价,因为,就算朝廷加税了,税赋不比比城外高,而且就商家来说,大幅度提高物资价格会伤害自己,因为很多人可以去京城外面购物,京城商家的货物就不容易卖出去,时间长了,货物不能出手,积压货物的代价是不小的。作为商家都懂得这样一个道理,货物周转的越快,银子就赚的越多,成本就越低,他们不应该一下子提高物价太高,总要给民众接受的心理准备时间。
那么民众呢?当他们习惯于一种价格的时候,心理上就有了自己的天平,如果商家突然涨价,民众开始是不容易接受的,眼前的结果却是相反的,民众非但接受了,还形成了抢购风潮,这一切一切看起来都不合乎道理,那么问题出在哪里?难道真的是有人在操纵?什么人有这样大的能量,让整个京城的商家和民众动起来?雄飞想象不出,因此当孔甲提出问题的时候,他并没有回答。
等了一会,孔甲看见雄飞没有说话,就把目光投到皈依的脸上,皈依从这件事出现的一开始就感觉不对,只是他不懂得经济运作,找不出不对的原因,就派家人去城外周边的周边查看,结果家人回来告诉他,京城周边的物价也涨了,只是没有形成抢购潮。这下子皈依心理雪亮了,周边物价上涨,没有形成抢购潮,说明周边物价上涨是受到了京城影响,但是民众并不买账,所以物资照旧充足,而京城的抢购很可能是人为造成的,一定是有人暗地里进行煽动,如果有这样的人,那个人就一定是风,他相信,除了风,别人想不出这样的主意,也没有人有这样大的能量。
皈依之所以一下子把目标对准风是有原因的,因为在孔甲配合廑,除掉俊奎等老臣,重臣的过程中,风是立下大功的,那个时候他就劝孔甲把风引进朝廷做官,但是孔甲没有答应。孔甲没有答应当然有自己的考虑。因为当时孔甲虽然是丞相,有着绝对的权利,提拔官员是他分内的事情,他的权利够用了,但是威望却不够,因为很多正直的大臣都是彭伯俊奎主政时候提拔的,他们对于廑的所作所为不满,尤其是廑一直想迁都,是让他们反感的,他们认为廑之所以想迁都,就是为了讨好那个女人:鸟儿,是为了了自己享受,全然不去想迁都给整个国家带来的灾难,而在这件事上,孔甲是支持廑的,因此他们认为孔甲变了,变成了奸臣,只知道讨好廑,不管廑如何在祸害国家和朝廷,因此,这部分人是蔑视孔甲的,而在朝廷上,除了这部分大臣,还有相当一部分贵族大臣也是反对迁都的,同样对廑失望,当然对他也就没有多少好感,这样一个朝廷,反对廑的大臣占多数,如果风进入朝廷中枢,凭风在贵族中的威望,做事情的不择手段,他担心,用不了多长时间,风就可能成为大臣中的主心骨,他就可能被架空,所以如何敢于引狼入室,因此,尽管风帮了自己不少忙,孔甲却不敢让他进入朝廷中枢。
孔甲上位之后,皈依又一次提出让风进入朝廷中枢做官,孔甲还是没有答应,这次不是怕风的能量超过自己,自己已经是大王了,任凭风如何蹦跶,也不可能夺权做大王,但是有个原因使孔甲不敢使用风。如果让风进入朝廷,给什么官位孔甲不好拿主意。官位低了,不说风会不会到任,就是到任了,非但不会感谢自己,还可能恼恨自己对他大材小用,如此一来,提拔风不但没有得到臂助,还可能树立一个对手,官位给大了,最合适的位置就是左右丞相,但是孔甲明白自己是不可能把左右丞相之中的任何一个位置交给风的,原因只有一个,这个人太能干,而且不会忠于他,孔甲需要的官员领头人,这个人首先不能有野心,有一定能力就可以,不必要过于聪明,还必须忠于自己,这几条风都不占,因此孔甲如何会把丞相的位置交给风?
皈依开始不明白孔甲为什么这样对待风,后来和孔甲的交谈中,孔甲慢慢地说出了原因,他告诉皈依,风是个定时炸弹,放在身边始终存在着风险,这才知道,孔甲不敢用他。皈依虽然替风抱屈,但是孔甲不愿意用风,自己也没有办法。老实说,皈依是佩服风的,打心理认为,风是最好的丞相人选,所以一次次地推荐风。一个有才华的人,得不到大王重用,甚至被抛弃在朝野,风心理的怨气肯定不少,既然有了怨气,又有了发泄怨气的机会,报复朝廷和大王是一定的,所以皈依第一个想到的人是风。
“大王,如果是有人在组织,在操纵,这个人一定是风。”皈依用肯定的语气对孔甲说。
听见皈依说是风,孔甲就感觉头皮发麻,心理像有个炸弹在爆炸,心说怎么把这个人给忘了,知道皈依的判断是正确的。风对自己怨气一定不少,借这个机会来报复了,顿时感觉难受。因为换个人,自己会毫不犹豫地命令黑虫把他抓起来,但是对付风却不敢随便下手,因为风过去和他之间的关系,帮过他做多少事情,很多大臣都知道,没有铁一样的证据抓捕风,对自己的名誉损伤是致命的,会引起贵族的集体暴怒。
“丞相怎么看。”孔甲问。
“臣认为皈大人的判断有道理,市场,市民集体闹乱,当然不会是大王加税这样简单,肯定是有人借着件事对抗大王,那么什么人有这样的胆量?商人?他们的确有钱,但是没有社会地位没有影响力,他们就是想干也干不成。民众?民众本身是散沙一片,没有让他们信服的人去组织,去宣传,凭他们自己,没有这个力量,如此看来,只有一种人可以,就是贵族。贵族既有钱,又有知名度,只要他们带头做某些事情,民众就会跟随。那么在贵族中,谁最有号召力,最有心机,非风莫属,所以臣同意皈大人的判断。”
雄飞的这番分析,合情合理,孔甲听了频频点头。“丞相说的固然有道理,但是对于风这样的贵族,朝廷靠猜测,没有确凿证据是不可能随便动手的。”
“大王说的没有错,但是我们既然找到了事情的根子,也有了清楚的判断,所差的就是具体去做了。臣建议,给刑部拨银子,让黑大人负责这件事,找到证据应该不难。”雄飞给孔甲出主意说。
“黑爱卿以为如何?”孔甲把目标对准了黑虫。
“没有问题,只是需要大王给些车马费,刑部活动经费早就用光了。”黑虫看着孔甲说,既然雄飞说了,他自然不会放过要银子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