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76章 平壤战役
没细究日军增兵**之前,个人也认为叶志超清军在**有机可乘,其实非常滑稽。
8月中,山县有朋第一军团,下辖桂太郎第三、野津道贯第五师团,增援入朝。
9月1日,日军开始行动,兵分4路——1第九混成旅团、2朔宁支队、3元山支队、4第五师团主力,进扑平壤。
1大岛义昌混成第九旅团,从汉城出发,沿汉城—平壤大道,北上大同江南岸,从南面吸附清军;
2野津道贯亲率第五师团,约5400人,也自汉城出发,左出江西郡,从西南面进攻平壤;
3立见尚文陆军少将率第十旅团,约2400人,亦由汉城出发,右出朔宁,由麦田店渡大同江,绕攻平壤东北,称朔宁支队;
4第三师团直属及第十八联队4700人,由佐藤正大佐指挥,海运登陆**元山港,称元山支队,由元山进发,渡大同江进占平壤西北的顺安,切断清军退路,与3朔宁支队会师,从北面会攻平壤。
四路日军,两个师团,共计1.7万人,超出平壤清军2000人,日军的战术部署,正南为佯攻,意在由左右两翼、背后包围,以图全歼平壤清军。
9月14日,日军完成战术展开动作,完成了对平壤的战术包围,也切断了清军向义州的退路。
第二天凌晨,9月15日八一六,日军发起总攻。
顿时,激战在平壤城东南、城北和西南三个战场同时展开。
平壤守军,清军步兵1.5万人,另有朝军助战,山野炮32门、机关炮即所谓的马克沁机枪6挺,实力不俗。
混成第九旅团,照例先行攻击平壤城南门,守将马玉昆率毅字军、盛军一营炮兵凭大同江对轰日军。
隔江相搏,波澜壮阔,平壤战役在双方的隆隆炮声中隆重开对。
大同江东岸清军桥头堡——船桥里,首先遭到日军步炮协同攻击,西岸清炮兵隔江发炮,暴露在大道两侧开阔地带的混成第九旅,伤亡累累。
经过1878刑法系列改造后的日军,是很疯魔的,宁死勿退,面对马克沁也毫无畏惧,发明了后世熟知的万岁冲锋。
船桥里桥头堡清军,凭借大炮、机枪、步枪三层火力网,顽强抵抗日军万岁冲锋。
马玉昆见桥头战况惨烈,下令收缩西岸阵地,增援对岸,一营毅字军冒死赶到,前线士气大振,发起反冲锋。
大岛义昌负伤,日军第九旅攻势垮了,他入朝作战2个月,第一次感到无奈,午后1时下令撤退。
桥头堡争夺战,激战大半天,日军死伤430多人,平壤清军初战奏凯。
却说,日军真正的东北两翼主攻:朔宁支队、元山支队,第十旅团2400人+第三师团及第十八联队4700人,共计7100人,进攻城北牡丹台、玄武门一线清军阵地,由立见尚文陆军少将统一指挥。
江自康率淮军2营守城外牡丹台,左宝贵率部奉军守玄武门,均凭险坚守,丰升阿领盛字营在后路应援——
0915日军总攻,于清晨5时开始,集中使用两支队的所有火炮,集射牡丹台外围江自康部4座堡垒,为步兵冲锋扫清障碍。
江自康部2营1500人,凭垒据守,顽强抵抗了3小时,终因火力不济,丢失了外线4座堡垒。
日军两支队步兵6000余人,终于冲到牡丹台前——平壤城制高点,守军坚守阵地,凭坚不退。
“叫炮!”日军吹号联系炮兵。
“轰~隆~隆~”已进至山腰的炮兵,根据观察员的指示,向山顶集中轰击。
牡丹台上弹如雨下,清军巨垒、阵地、营地淹没在一片开花炸雷烟尘之中,日军步兵不等炮火停歇,跟着炮弹尾子就上了!
牡丹台清军大炮被摧毁,无法压制日炮火力,垒墙也被轰垮多处,形成自然突破口,人员伤亡惨重。
日军炮火一停,步兵即到眼前,乘势冲锋,蚁附而上,清军残兵瞬间崩溃。
牡丹台失守,形势急转而下。
日军占据制高点后,便向平壤城内开炮,意在轰跑叶志超,继续赶路的干活。
这是想,不战而屈人之兵呢。
即便日军夺得了牡丹台制高点,离居中指挥的叶志超本人还远,因为中间还隔着北门左宝贵奉军。
左宝贵本人在玄武门上,对牡丹台战况变化比城中的叶志超还清楚。
9点以后,日军夺取外围4垒时实际也阻隔了他的进援之路。
11时,眼见牡丹台失守,左宝贵也无所顾及了,穿上御赐黄马褂,指挥大炮、机枪对轰牡丹台上,防止日寇下山进扑城门。
左宝贵,时年57岁,是入朝北路援军总指挥,字冠廷,山东临沂平邑县人。
行伍出身,历任千总、游击、副将、广东高州镇总兵等职,记名提督。如非大妈临战才点鸳鸯谱,恐怕他就是顺理成章的平壤清军总指挥了!
双方炮兵对射,左宝贵并无优势,因为日军居高临下,比他城上高多了,所以日军步兵尚未下山扑城,他的玄武门上就已弹痕累累,而且他本人在炮战中已经挂彩。
当天下午,立见尚文第十旅团开始进攻玄武门,左宝贵要将日军步兵放近了打,因为清军步枪射程不如日军远,射击过早的话白浪费弹药。
日军扑进射程时他亲自下令开火,然后各部军官才指挥部下射击,声震长空,弹如流萤,双方都杀声震天,不遑多让。
副官劝他下城躲避,被他严词拒绝,还亲自点燃大炮轰击日军。尽管负伤多处,仍奋勇撑持,部下感奋,皆英勇作战。
这是平壤战役中最为激烈的战场,不幸激战方酣,左宝贵被一发流弹击中胸部,壮烈成仁。
中日甲午开战以来2个月,左宝贵是首位捐躯的高级将领:总兵。
左将军牺牲不久,玄武门当即被日军攻克。
再说,驻防平壤城西南、大同江北岸一线的卫汝贵及其盛字军,同日凌晨7时起,遭到野津道贯第五师团5400人的步炮协同攻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