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日若翻脸美国是否出兵?普京回应语惊四座!
中日一旦摊牌开战谁会站在中国一边?谁又会支持日本?近日,普京说了一句话,让躁动不安的日本举国都震惊了...
普京到底说了什么,打死你也想不到
下载军事头条看全部文章
家园计划

第一回 家园计划

每当我们抬头仰望星空之时,总是会想着,在这茫茫的星河之中,是否也会有着许多像地球一样,充满了生机的宜居星球呢?是否还会有着许多地外文明呢?他们是友好的,还是邪恶的呢?人类什么时候才能够找到那些宜居的星球,成为我们的第二家园呢?可是我们往往忽略了,我们脚下这颗蔚蓝色的星球,不仅是最应该值得我们珍惜的家园,而且也有可能是宇宙赐与我们这颗星球上万千生灵最大的恩赐。

浩瀚深邃的太空里,忽然凭空的多出一团如气如尘的黑色旋涡。一个黑色的巨型物体从旋涡正中猛然钻了出来。当这个物体完全钻出旋涡之后,它身后那团旋涡也随之消失了。就如同它的出现一般,无影无踪。

这个黑色的物体长度约八千五百米,宽度两千六百米,厚度为两千三百米。在其外部的四个棱角处都有一定的斜切面。所以从正面来看,这个物体的切面是一个十分对称规率的六边体。

这个巨大的物体不是自然天体,而是一艘可跨跃星际航行的大型飞船。它的名称叫做“家园3号”。

家园系列飞船是人类所建造出的最大的太空飞行器。飞船上集合了人类最尖端的科技和最先进的动力及维生系统。

自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时代以来,科学技术的水平可以说是日新月异。然而与此同时,所伴随着的各类污染以及对自然的破坏也是越来越严重。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期,可控核聚变技术日渐成熟的同时,也广范的应用于各领域。包括在航天领域,采用可控核聚变动力的飞船频繁往来于地球与月球基地与火星科考站之间。

然而此时地球的许多常规能源已是日渐枯竭。虽然核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已替换掉了许多的生化能源,但依然不能满足人类数量增长及各种工业发展对能源需求的扩张。

与此同时,地球也进入了一个地质活跃的高峰时期。各种火山喷发、地震、海啸、洪水、干旱、超级台风、飓风,等自然灾害不断发生。再加上人为对自然的破坏所导至的气候变暖,也同时加剧了自然灾害的变化以及影响。

更让人担忧的时,当地球在人类破坏与自然地质活跃所带来的各种灾难的同时,太阳也进入了新一轮的活跃期,并且其活跃程度也远远超过了人类以往所有的历史记录。

由于人类活动破坏了大气中的臭氧层,使得强大的太阳风对地球磁场所带来影响也远远大于以往,进而又加剧的地球地质活跃的进程。使得地球上各种灾害不断,气候异常,粮食减产。人类终于感受到文明生存和延续危机。

尽管此时的人类在医学领域已取得了重大的突破,甚至一些发达国家的人均寿命已突破百岁,而且衰老过程也随着寿命的增加而减缓。但在近二十年的各种频发的自然灾害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之下,人类数量已经连继二十年较大幅度的持续下降了。

在二十二世纪的第二十个年头,人类在小型星带的几颗小型星上发现了一种被命名为X306的新物质。这种物质在进行核聚变的过程中,不但不会产生大量的放射性物质,而且所产生的能量是以往物质的成千上万倍。

经过了十几年的研究,利用这种物质,研发出了第一艘可以制造空间虫洞,从而进行跨越光速飞行的试验飞船。

经过反复的试验之后发现,这种动力装制在制造虫洞之时,所能跨跃的距离远近是与动力装制的功率大小相关的。并且对飞船载荷内的生物并无影响。

在2142年,第一艘载人的超光速试验飞船进行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载人首飞。这艘名为“希望”号的飞船,搭载两名宇航员,从月球轨道出发。几乎在一瞬间,便抵达了距离地球68亿公里外的鸟神星附近。

而若是按照之前人类最快的飞行器,飞抵鸟神星的话,也需要1000天以上的时间。这个试验的成功,预示着人类将有可能拥有真正的星际航行能力。可以说,这是人类历史上一个史无前列的重大成功。

当然,这种动力系统并不能无限制的一直这样开启虫洞进行空间跳跃。而每跳跃一次之后,都需要对动力系统进行冷却和检查。因此,“希望”号试验飞船从月球轨道飞抵鸟神星,再返回的实际所用时间,是用了二十五个小时。但相比以往两千多天的时间,已是难以想像的飞跃了。

可与此同时,地球的坏境已经进入了一个不可逆的糟糕时期。地核、地幔与地壳活动加剧,导致的板块碰撞以及气候变迁已是越来越严重。各种灾难以及粮食短缺所造成的饥荒,已对人类文明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似乎在地球以外寻找新的家园这条路,已经越来越迫切。虽然人类已在在月球上建立了大型的基地、工厂、甚至在火星、木卫二、土卫六也建立了科考站。然而这一切如果离开了地球,那都是难以长久存继下去的。

于是在2147年,启动了“家园计划”。这个计划便是利用“希望”号的成功,采用多种先进的技术,建造超大型的宇宙飞船。去茫茫的宇宙中寻找能够适宜人类生存的新家园,从而让人类文明能够得以延续下去。

计划前期试验分为两部份进行,一是在月球上建立了一个模拟的维生系统。并挑选了一千名志愿者进入这个封闭的系统进行长期的生存试验。这个试验的目的是为了检验在长期的航行之中,人类如何生存繁衍。同时也是对现有的维生系统进行改进。

另一个便是对采用X306为能源的大型飞船进行研发。

在这两项都进展还算顺利的同时,一个不好的消息却传来。这便是X306这种物质,除了在小行星带的那几颗小行星上发现以外,这几十年来,无论是地球、月球、火星还是别的人类能够所涉及的其它天体之上,都没有发现。

而如今,这几颗小行星上的X306都已经全部开采提炼。根据目前的库存来看,现有的X306除去试验所用的小部份以外,剩下的最多能够建造四艘计划中的大型飞船。

于是经过反复的商讨决定,这种大型飞船只先建造三艘。余下的X306以做备用,以免万一找到了合适的宜居星球,却因没有合适的能源去。因为采用传统核聚变的动力是无法进行这种远距离的跨星际飞行的。

在经过十几年的不懈怒力之下,第一艘超大型宇宙飞船终于建成。并经过数年的测试和改进之后,终于达到了设计预期。

这艘飞船长度达到了八千三百米,宽度为两千两百米,高度为两千米。飞船的头部为**控制区域,后部为动力系统区域。内部分为四层。顶部为探测及自卫系统的控制层,底部为重力系统与其它维生系统的机仓层。中间的两层为生活区。

生活区的宽度为两千米,高度六百五十米、长度七千八百米。总面积超过三十平方公里。顶部全都采用的模拟日照系统,不仅能模拟白天和黑夜,还能模拟阴天。并且为了生态平衡,温度变化也基本模拟了地球上的季节变化。夏季平均温度为25度,冬季为12度。

其中上层为农业区,有人工湖泊和河流。水域面积约4。6平方公里,除此之外的12平方公里中有两平方公里为森林植被区,近十平方公里的各类农田。

下层的生活区又分为城镇区与牧区。城镇区里有街道,学校、机关、医院,工厂等等完备的设施,主要是供人们生活、工作。牧区以草地与湿地为主,不仅可为人类提供多种肉食,还能平衡生态。

可以说,这一艘飞船不亚于地球上的一个中小型的城市。甚至还更完备。这一切都得益于X306这种稀有物质所能提供的强大动力支撑。

飞船最终也被命名为“家园一号”。由于家园一号采用了远比希望号更大,也更有效的新动力系统,其进行一次虫洞跳跃的最大距离可以达到280亿公里。除去每次跳跃之后冷却和维护所需的时间。理论上可以做到每18小时可进行一次跳跃,也就是其最大速度可达光速的150%。而且凭借其强大的动力,即便是在普通巡航时的速度也可达到光速的千分之三。

当然,这只是理论值。毕竟每到一个陌生区域还需对这个区域内的天体进行航迹扫描,如果有类地行星,还需要进行探索等任务。而且一般非紧急情况,也是不允许18小时跳跃一次,而是一天一次。

家园一号上所载的X306可以让飞船正常使用近五千年。按其速度来看,也就是说,这艘飞船的探索半径可以超过两千光年的距离。

家园一号的任务主要有两个,一是寻找宜居星球。二是在更广阔的宇宙空间里寻找X306。当然,还有一个次要任务,那便是寻找可能的外星文明。当然,同时为了防止遭遇不友好的外星文明或未知的风险,飞船上还搭载了一十二架太空战机。并配备了少量的武装人员及相应的自卫武器。

公元2160年,家园一号搭载着近四万人员,从月球轨道上正式启航。开启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截人飞离太阳系的星际之旅。

家园一号的探索方向是沿猎户座支臂旋转的逆时针方向进行探索。因为根据目前的分析,宜居星球位于这一区域的概率更大。而离银心越近,由于恒星的密度增大,各种辐射增强,能产生宜居星球的概率也越低,而且太空环境也更加复杂多变,不确定因素也会增加。

随着家园一号钻入其前方的人造虫洞之后,那团灰暗的旋涡也就随之很快的消失在了太空之中。当人们在屏幕上看到家园一号消失之际,它已经从两百多亿公里外的奥尔特云的某处钻了出来,就如同凭空出现的一般。而在飞船里的人们,并没有感到任何的不适,甚至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

随即家园一号便将数据以及各种信息传送回地球与月球基地。

目录下一章
功能呼出区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