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日若翻脸美国是否出兵?普京回应语惊四座!
中日一旦摊牌开战谁会站在中国一边?谁又会支持日本?近日,普京说了一句话,让躁动不安的日本举国都震惊了...
普京到底说了什么,打死你也想不到
下载军事头条看全部文章
家园计划

第二回 启航

家园一号的首航成功,给了人们极大的鼓舞。于是随即便启动了家园二号的建造工作。

家园二号与家园一号,基本没有大的变动。仅是通过家园一号所传回的数据进行了局部小的改动,这说明家园一号的设计还是非常成功的。

家园二号的建造工作耗时八年,于2169年完成建造。而此时的家园一号已远离地球10光年。

虽然在各方面的技术都有了很大的进步,然而在星际通讯上,还依旧没办法突破光速。

人类在量子纠缠通信的技术上投入了很大的努力,不过现在仍然处在试验的阶段,尚不足以投入超远距离星际通讯的实际应用。

因此,现在随着家园一号离地球越来越远,每通讯一次的时间也随之越来越长。从当前的技术发展来看,或许再有五到十年,这项技术有可能便能投入实用。可家园二号已经等不及了。

由于地质活动加剧,灾害频发。地球上的饥荒、战争也频发。于是在2173年年初,家园二号便不得不开启了它的星际旅程。

根据“家园计划”,家园二号所探索的方向是向银河系的外围出发。按照家园二号的探测半径来看,它可以探测猎户座支臂中心及外围的区域。而这一区域也是被认为是属于银河系的宜居带,在这一区域内,存在宜居行星的可能性较大。

实际上,无论是家园一号,及现在的家园二号,甚至是今后的家园三号。真正的可探测范围都仅限于太阳系所在的这条猎户座支臂中的一小块区域。尽管目前的家园飞船已拥有了实际跨越光速飞行的能力,可是不用说宇宙了。就是我们所在的银河系依旧对于人类来说,依然是太大,太大了!

也就是说,包括之后的家园三号在内。最终所能探索的范围,也就是以太阳系为中心,在猎户支臂上向顺时针与逆时针方向,以及向外这三个方向大约两千光年的范围。除非它们不打算回来,那也最多能够增加到四千多光年的距离。这对于直径超二十万光年的银河系来说,也仅仅是一小块区域。

在家园二号出发后不久,便开启了家园三号的工作。与之前的家园一号、二号不同的是,家园三号是由Z国独自在家园二号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建造的。而家园一号与二号,则是Z国在发现了X306高能物质与研制出能制造虫洞的发动机后,通过分享技术与合作,与国际联盟中多国合作建造的。

伴随着地球的环境恶化,以及人类局部战争的双重影响。在家园三号建造进入第三年半时,Z国与国际联盟合开始对家园四号的提前建造。

只不过家园四号与前面的三艘家园飞船不同,它建造之后将并不急于启航展开探索。而是用于一但发现了有宜居星球,便可做为运载工具运送人员与物资过去。当然,它也是做为一种后备,一但地球因变化或战争扩大而无法生存之时,家园四号便将做为最后的诺亚方舟逃离人类曾经的家园。

不过在家园三号即将完成建造的时候,一个令人极为振奋的消息传来。采用量子纠缠技术的远程星际通讯技术终于取得了实用性的突破。这将使得即时通信成为可能,而不会现是随着飞船的远离,一次通信需要耗时数十、数百、甚至上千年。

于是基地立即联系上了离开地球已4。5光年的家园二号,让其暂停航程。等待新的通讯设备的送达。

由于X306的稀有性。因此除家园系列飞船以外,并没有建造其它这种动力的飞船。于是便将当年用于试验用的“希望”号进行了小范围的改装。随后由八名乘员,搭载着新的量子通讯设备前往家园二号。

当然,由于传统通讯技术的延迟性。等家园二号收到命令时,估计已经远离地球近十光年以上了。所以“希望”号改装之后的实际航程为只需达到十光年便可完成任务。完全能够满足这次任务。“希望”号抵达家园二号后,也将不再返航。而驻留在家园二号上,随其一起开启星际探索的旅程。

至于家园一号,他们目前已远离地球二十余光年。就算马上发送信息让其停下来等待,那也是四五十年以后方能收到。这其间的各种变数都无法预测,再加上已没有其余飞船能够承担这样的任务,即便是希望号,也无法达到四五十光年的航程。因而只得让家园一号继续按原计划执行任务了。

家园三号于2184年完成建造。与家园一号、二号略有不同。主要是在尽寸上稍加放大,其内部两层生活区的面积达到了38平方公里。每层的内空高度也达到了八百米,并且增加了人工降雨及雨水循环导流系统。

这便使得家园三号的内部似生系统更加的接近于地球的环境。并且随着内部空间的增大,所能搭载的成员也增加到了4。5—5万人。

2186年,家园三号搭载着它的4。5万名乘客,开启了它的星际之旅。它的航行方向是沿猎户支臂向着顺时针方向进行探索。

尽管此时人类已经发明了基因修复技术,使的人的正常寿命已超过一百一十岁,同时衰老过程也相应的减缓。但在漫长的星际旅程中,家园三号上的人们仍需要经历数十代的繁衍。当然,飞船上的乘客也是按照合理的年龄比列来搭配的。最大的有七十来岁的科技人员,也有刚出生不久的婴儿。

家园三号虽然巨大,在先进的生态和农业技术的支持下,能够保证自给自足。可是能满足的需求相比而言,依然是十分有限的。所以,飞船上制定了十分严格的生育制度。即减少多少人口,才能有多少生育指标。以维持飞船内人口数量稳定在4。5万至5万之间。

同时,飞船上虽然各种模拟生态系统齐全,且包含许多类的小型工厂,但毕竟飞船的空间载荷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这些工厂也主要是为生存、探索、航行而服务的。这也意味着,在飞船上,人类的科技发展将几乎陷于停顿状态。

当家园三号从虫洞里钻出来之后,在飞船前部的中控室里,一张巨大的平台之上,随即通过安装在飞船外部的探侧器的扫描,将以家园三号为中心,0。35光年半径内的天体由内及外的在这张巨大的平台之上生成了一个全息3D的模拟空间图。

从空间图上可以看出,在飞船前方是一颗暗红色的红矮星。在其外围还有三颗行星围绕着这个比太阳小的多的红矮星运行着。其外部最远处的是一颗体积较大的气态行星,而靠里的是一颗岩石行星。在这颗岩石行星与红矮星中间,还有一颗并不太起眼的,体积也小的多的行星。

这便是地球的近邻,我们即熟悉,又十分陌生的比邻星系。

在八十多年前,地球上曾有两个国家向这个曾被人类寄于厚望的比邻星系发射过探测器。然而受当时技术所限,这两个探测器的最大飞行速度不过是每秒四百多公里。也就是说,这两个探测器需要差不多三千多年才能飞到这里。

而如今的家园三号仅仅用时四年,便已来到了这个距离地球最近,却又曾经遥不可及的星系。

家园三号庞大的身躯开始一边减速,一边朝着那颗承载了人类许久希望的比邻星b驶去。

赵振华,是家园三号上的一名机师。他今年三十二岁,他的妻子比他小三岁,妻子是一名医生。

在登上家园三号时,他们还处在恋爱期。一年多以前,他俩在飞船上举行了婚礼,组成一个新的家庭。在家园号上,最大年纪的也不过七八十岁。也就是说,他们虽然结婚了。但是现在他们还不能生育子女。

虽然飞船在出发时,留有五千人口的余地,但按照人口管理计划,飞船上的第一批太空婴儿指标也是要在五六年以后才会有。不过他们现在并不着急,因为在目前的医学技术下,妇女四十多岁甚至五十岁生育已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赵振华的办公桌上忽然升起一块全息屏,屏幕上传来队长的影像与声音:“振华!立即来会议室。”

“是!我马上就到!”

他随即起身来到了三楼的会议室里。

只见会议室里他们探测队的十几名队员与队长都已经到了。

随着人员的到齐,队长严兴说道:“现在我们的家园三号已抵达比邻星系,预计后天飞将进入比邻星b的引力远点轨道。即时,便将由我们队负责这次的探测工作。这也是我们家园三号的第一次对系外行星的探测工作,所以,必须做好准备。不但要注意安全,严格按照探测流程来进行。同时,还得做到细致。就目前的远程扫描,并不能为我们提供比邻星b的更多信息。其具本的数据,都需要我们去收集。上级对于这次探测任务也十分重视,除了我们队以外,还将派出一艘救援飞船和两艘太空战机协助我们。”

“哈哈!队长,他们不会真的认为比邻星上存在外星人吧!还派战机保护我们!”一名队员开玩笑的说道。

严队长却十分严肃的说道:“有没有外星人,我们现在还不知道。但我们做事,必须要严谨,必须得做到万无一失。不仅是对我们这次任务的负责,也是对我们的安全负责!这次的任务需要我们派出三个小组进行。分别对比邻星b的迎光面,背光面以及晨昏带进行探测。所以你们有没有主动报名的?”

赵振华所在的探测二大队共有六个小组,每个组为两人。而这次的任务只需要三个小组,也就意味着有一半的人会得不到这次机会。毕竟这是家园三号启航以来,第一次的对系外行星的探测任务。所以,当队长一说完,所有的人都举起了手,并嚷嚷着要报名。

赵振华与队友许仲友也都连忙举起了右手。

严队长一看,所有的人都争着要这次的机会。连忙摆了摆手道:“都安静!都安静!”

待众人都安静下来之后严队长这才说道:“即然大家积极性都这么高,但名额却有限。那我就只有点名了!没有点到的,也别着急。如果比邻星b的价值比较高,后继肯定还会有更为详细的探测活动。就算没有,那这次没排上的,下次我也会优先安排!”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功能呼出区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