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二)
四
就在夏忠林和孙宝仓深谈的那个晚上,赵丹枫和张思宇在北京见到了张迎春。她在一所大学担任党委副**,已经快退休了。见到自己的侄子来了,张迎春十分高兴,拉着张思宇的手问长问短。张思宇介绍了赵丹枫,说明了来意。
张迎春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了,神色凝重地说:“我还以为你是带着女朋友来看我。”
她的话让赵丹枫有些不好意思。
张迎春又转向赵丹枫说:“本来就不愿意回忆当年的那些往事,太悲惨了。”说着,她的眼睛就潮湿了,眼神里交织着悲伤和愤怒,接着说道:“现在又冒出来个高桥拓,我见过这个日本宪兵,这种畜生说的话竟然还有人相信,还出来质疑我爸爸、小叔和那些烈士,真是不长脑子。”
“我见过一张照片,是几个日本宪兵和你们家人的合照。”赵丹枫说。
“我爸爸被捕第二天,高桥拓又带着宪兵搜查了我家,把家里翻了个底朝天,查出了电台等好多东西,然后把我一家拉倒屋外,拍了照片。站在最左边的是我,我妈妈怀里抱着的就是思宇的爸爸。过了几天,高桥拓又来到我家,押着我们全家来到宪兵队,我们看到了爸爸,他被打得皮开肉绽,衣服都烂了。”张迎春泪流满面,实在说不下去了。
赵丹枫握住张迎春的手,紧紧地握着,两人的手在一起颤抖。张思宇的眼圈也红了。
张迎春平静了一下情绪,继续说道:“我们走过去围住爸爸,一家人哭作一团。爸爸对妈妈说,我一定是回不去了,对不起你,以后你要辛苦了,只能是你一个人把孩子们养大了。高桥拓对爸爸说,你就招供吧,对抗下去是没有意义的,我们要是杀了你,你的妻子、孩子怎么活下去?我爸爸说,作为日本人你爱你的国家,作为中国人我也爱我的国家,背叛国家的事我不会做。我所做的事与我的家人没有关系,你不要为难他们。高桥拓就当着我们的面把爸爸吊起来,用**。。。。。。用**往死里打我爸爸。。。。。。我们都吓坏了,妈妈当时就昏了过去。。。。。。高桥拓就是个畜生!”
张迎春再一次哽咽到说不出话来,张思宇和赵丹枫也泪流满面。
为了不使张迎春过于难过,赵丹枫只能转移话题,她问道:“阿姨,当年你们是如何离开卜奎城的?”
张迎春说:“当年,日本宪兵一直监视着我们家,党组织考虑到我们的安全,给妈妈传了纸条,让她带着我们姐弟四人离开卜奎城,回安东老家。一天深夜,有一个人翻墙进来,穿着伪满警察的衣服,肩章上有好几颗星,看样子是个大官,然后他送我们离开了卜奎城。”
“是那个叫孙宝仓的吗?”
张迎春摇摇头说:“不是,孙宝仓我之前见过,爸爸和小叔牺牲的消息就是他送来的。送我们离开卜奎城的是另外一个人,我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妈妈可能也不知道,不然妈妈会告诉我。”
听到这一点,赵丹枫感到十分意外,这个警察不是自己之前想到的孙宝仓,而是另外一个人。那么就是说,当年在我们党的地下组织当中,还有一个伪满警察,而且是一个当官的,也许是我们的同志,那么这个人是谁呢?
“有一个叫唐越的人您知道吗?还有一位女同志,叫江兰心?”
张迎春又摇摇头,表示没有印象。
“在您父亲牺牲后,这两个人暗中帮助过你们,这个情况您知道吗?”
“这个我知道,我妈妈对我说过,有一男一女,不知道叫什么名字,时常给我们家送一些钱,还给我们找了一个糊火柴盒的事做。”说到这些,张迎春眼里闪出泪光。“那些年,党组织也很艰难,想帮助我们,可是他们自己也处在危险之中,而且资金不富裕,能做到的很有限,这些我们都十分理解。”
“这就对上了。那个男同志叫唐越,女同志叫江兰心。”
“他们还好吗?”张迎春问道。
赵丹枫的心里也有些难过,“唐越还健在,江兰心牺牲了。”
张迎春叹了口气,“为了中国能有今天,牺牲了太多太多的人。”
然后,赵丹枫又向张迎春问起了李方文的情况。
张迎春说:“李方文是当年地下组织中的一个领导者,解放后当过市委**、**、**顾问,离休好多年了。”
听说李方文还健在,赵丹枫惊喜万分。
回忆起当年的事情,张迎春百感交集。“当年李叔叔把我们带到延安后,妹妹、弟弟上了学,我不久就参了军,一直在部队做政工工作,后来转业到了地方,来到大学工作。我们是烈士的子弟,党组织对我们一直非常关怀照顾,我的妹妹和弟弟留在西安工作,我来到了北京。李叔叔也在北京,每年我都会去看望他。”
赵丹枫问:“我们可以去拜访一下他吗?”
张迎春说:“那我先替你联系一下吧。”
赵丹枫内心很激动,真是不虚此行,了解了这么多情况,当然也留下了新的疑问。这些疑问会一一解开吗?那个穿伪满警察制服的人是谁?李方文老领导辈又会提供什么新的情况?赵丹枫内心有一种冲动,仿佛战士面临新的冲锋。
5月的北京,阳光明媚,微风轻拂。赵丹枫与张思宇抽空出来看看美丽的北京。他们穿过繁华的街道,终于来到了宏伟的天安门广场,他们的目光首先就被高耸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所吸引。
赵丹枫和张思宇静静地凝视着纪念碑,心中涌起无法言喻的激动。他们仿佛看到了张宏星、张恒星以及无数革命先烈,为了新中国的诞生,义无反顾地投身于战火之中,投身于地下工作之中,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两人感慨万千,相视无言,眼中却闪烁着光亮。
五
吃过早饭,赵丹枫离开宾馆,再一次来到张迎春家,张思宇给她开了门。
张迎春这两天没有睡好,因为赵丹枫和张思宇的到来,让她回忆起了那些心酸的往事,内心始终不能平静。张思宇住在大姑家,陪着大姑聊家常,这让她深感欣慰。
张思宇给赵丹枫倒了茶,张迎春便又开始了讲述。
“几年前,安东市党史研究室的同志来北京,向我了解父亲的事迹,父亲牺牲时我还小,加上母亲也去世得早,我对父亲的历史知道得很少,远远不如安东党史研究室的同志知道得多。我从安东来的同志那里了解了父亲在安东做地下工作的情况,以及他在辽西抗战、长城抗战时的经历。他们只知道父亲后来去了卜奎,并牺牲在了那里,可是父亲在卜奎都做了什么工作,他们不知道,这也是他们最想了解的,可是我也知道得不多,这让他们非常失望。小赵同志,我给你讲讲父亲去卜奎城之前的事情吧。”。。。。。。
1919年,张宏星带着妻子离开北京,回到达安老家后,张宏星担任起一家报馆的经理。1927年“四一二”**政变爆发,消息传到安东,张宏星对国民党深感失望,在那最黑暗的年代,他经李方文介绍秘密加入了**。
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张宏星毫不犹豫地前往辽西组建抗日义勇军,担任“东北民众救国军”参谋处处长,救国军经过他的整编和训练后,由原有的200多人增加到2100多人,战斗力有了很大提高,给予日军沉重打击。
1933年初,东北各地义勇军先后退到热河和长城沿线一带,不久,日军对热河及长城各口发起进攻,张宏星随同义勇军配合正规军参加了长城保卫战。8月,张宏星和张恒星被党组织派往苏联伯力远东军区情报部门学习情报技术。1934年4月,他们从苏联远东回国,被派到卜奎组建立地下情报站,张宏星在卜奎开了一家鞋帽店作为掩护,张恒星在《民声晚报》当记者。。。。。。
赵丹枫在张迎春的讲述中抓住了几个关键点:李方文是张宏星的入党介绍人,而且一直是张宏星的领导人,找到李方文很多疑点就会迎刃而解;张恒星也曾到苏联学习情报工作,那么他的情况李方文也应该掌握。
赵丹枫再一次向张迎春提起要见李方文的事,张迎春说已经联系了,明天带他们去。赵丹枫听了十分高兴。
夏忠林从东岗镇回到卜奎市,向陈局长汇报了见到孙宝仓的情况,陈局长充分肯定了他的工作成绩,也表扬了他的敬业精神。夏忠林这几天想到了一个问题,此时向陈局长提了出来,那就是想查看共产国际在中国的军事情报站的档案,他当然知道这些档案并不在中国,而是在苏联内务部,现在40多年过去了,或许这些档案可以解密了,那么能不能通过我们**向苏联方面申请查阅呢?
“为什么要查阅这些档案?”陈局长问。
夏忠林答道:“共产国际在卜奎城内有两个情报站,比如按照唐越的说法,他属于卜奎西线军事情报站,张宏星、张恒星他们属于卜奎东线军事情报站。东线、西线两个情报站都归属于苏联远东红旗军**第四科领导。因为在情报站内是单线联系,除了站长外,其他人只认识自己的上、下线,不认识其他同志。从前,我们是从日伪档案里了解到了情报站的部分情况,也就是说了解到了被抓捕人员的简单情况,那么是否有没被抓捕的人员?每个情报站到底有多少人?他们都是谁?这些我们一直不知道。如果我们掌握了这些情况,就很容易分辨张宏星兄弟二人有没有变节。”
“你们说的有道理,了解了这些情况,也有助于判断唐越是真汉奸还是假汉奸,甚至可以掌握当年他们都做了哪些工作。好的,我跟上级请示。”陈局长对他的请求表示充分理解,并承诺会向上级请示,探讨查阅这些档案的可能性。他深知事情重大,必须尽快向上级汇报并寻求解决方案,以便为明确相关人员身份提供有力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