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日若翻脸美国是否出兵?普京回应语惊四座!
中日一旦摊牌开战谁会站在中国一边?谁又会支持日本?近日,普京说了一句话,让躁动不安的日本举国都震惊了...
普京到底说了什么,打死你也想不到
下载军事头条看全部文章
我们的战歌多嘹亮

第7章 恳谈会上定下电影创作主题

冬天说到就到,上海的街头北风呼啸着,裹挟着片片小雪向行人扑面而来。人行道显得有些空旷冷落,偶尔有三二行人也裹着围巾匆匆而去。

田汉戴着帽子,竖起了大衣领子。临近街口时,他警惕地望了一眼四周的动静,这才迅速地拐进一条弄堂,走进挂有“电通股份有限公司”招牌的楼房。

电通公司来历非凡,田汉等左翼电影人士将它近乎视为自己的公司,它是在**上海地下党电影小组的直接领导下成立的。司徒慧敏名义上是电通公司的制片主任,实为左翼电影运动的“电通小组”五成员之一。在电通公司运作过程中,党的电影小组与电影界其他党员同志,以及若干左翼电影人是司徒慧敏的重要倚靠。他们虽然多不挂名,但却是电影业的实际经营者和艺术创作的指导者和顾问。

为了安全起见,司徒慧敏有意在电通公司之外的提篮桥一带租借了一层公寓,供党的电影小组成员集会、讨论剧本之用,还有极少数同志把这里当作创作的活动场所。

田汉进屋后,司徒慧敏和他相视一笑。

司徒慧敏约定今晚在“电通”的会议室举行恳谈会,诚邀了田汉等人为“电通”下一步的拍片出主意。党的电影小组成员全部到齐,田汉、钱杏邨、孙师毅等人也悉数出场。以上人员除了司徒慧敏是“电通”自家人,其余都是“电通”的特约编剧。

人员到齐后,司徒慧敏说道:“同志们,‘电通’的第一部影片《桃李劫》已经上映,广大观众很喜爱看这部影片,尤其是主题歌《毕业歌》传唱一时。目前上海的大、中、小学学生,几乎都在传唱《毕业歌》,读者索阅的来函,也如雪片一样地向我们飞来。观众的热情让我们始料未及呀!因此,公司决定向上海全体大、中、小学校捐献《毕业歌》曲谱,以便师生学习传唱。同时,我们还要再接再厉,尽快开拍公司的第二部、第三部影片,源源不断地占领电影市场。”

司徒慧敏提到的《毕业歌》是田汉、聂耳再度合作的电影歌曲,曾在影片《桃李劫》中两度响起,特别振奋人心。田汉创作《毕业歌》歌词时一挥而就,聂耳在数天内仅凭一只口琴正音,就完成谱曲,曲词融合无间、激越晓畅,巧妙地补充了影片情节没能表现的抗日主旨。

司徒慧敏说到这里,大家情绪高涨,纷纷附合他的提议。

司徒慧敏接着讲:“这同样关系到‘电通’存续的问题。电通公司规模虽小,但每月的开支也要消耗八千元之巨。所以,公司必须投拍新的影片来延展自己的生命线。今天召开的这个恳谈会,就是让大家来出出主意,想想办法。”

一阵沉默后,孙师毅率先开口:“第二片拍什么?首先要解决剧本荒的问题。我希望谁能写一个剧本,并且越快越好。”

孙师毅有丰富的从影经历,特别是与田汉、夏衍等左翼电影人交往密切,电通公司成立后聘他为特约编剧并非偶然。

司徒慧敏把头转向田汉:“寿昌兄,你说说看!”

“为自己的公司承担剧本创作,这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田汉当场表态,“拍摄《桃李劫》时,我只写了个歌词。这次拍新电影,我准备写一个完整的剧本。”

孙师毅顺势追问:“准备写什么内容呢?”

田汉坦言:“具体写什么还没想好,只是隐隐约约觉得要写一个抗日反帝的故事。”

司徒慧敏又问:“那有没有一个大致的构思呢?”

田汉说:“我想以亭子间奇遇作为故事的开端,以长城抗日作为结尾,展现知识分子从象牙塔走向民族**战场的历程。简单来说,就是通过男女之间的情感,来描绘抗战的风云变幻。”

司徒慧敏笑着说:“那我可就盯着你了!你最好能在今年十一月前把剧本交上来。”

“虽然创作思路大体有了,但故事主题还得进一步升华。”田汉认真地说,“自鸦片战争以来,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紧迫。然而,奋起抗战不仅仅是为了抵御外敌、驱逐入侵者,更重要的是要推动古老中华民族的新生。就像凤凰涅槃一样,借民族危亡的契机,唤醒民族的觉醒与新生。”

钱杏邨问道:“片名定了吗?”

田汉闷着头想了一下,突然说:“片名就叫《凤凰涅槃图》吧。我的男主人公是一位诗人,姓辛,辛代表新,叫辛白华,华是‘中华’的华。他要创作有关**长城的诗篇。”

钱杏邨又问:“是歌颂长城的诗吗?”

田汉摇了摇头,解释道:“对于长城,不能只是一味地歌颂,而是要赋予它新的内涵。”

阳翰笙点头表示赞同:“你说得对!要写出新的长城。”

田汉接着说:“小时候,我一听说**长城,就会涌起一种崇高、悠久甚至神秘的感觉。先生们告诉我们‘倚之若长城’‘自毁长城’这些话,又让我觉得长城代表着可靠。后来学西洋史,更知道中国的**长城和埃及金字塔一样,是世界历史上人力创造的奇迹。黄河黄,长城长,我们有幸生在拥有**长城的国度。然而,日寇的侵略践踏了我们对长城的美好印象。长城的起点山海关、九门口等,早就落入日本**者之手。”

阳翰笙深有感触,说:“没错,在现代战争中,长城不过是一堵矮墙,倡导组织民众起来,才是真正坚不可摧的**长城。”

田汉表示认同:“你说得很对!这就是我想在故事主题中表达的意思。”

散会后,田汉迅速投身于紧张的创作之中。在忙碌于其他工作的间隙,他争分夺秒地构思并撰写起《凤凰涅槃图》的电影故事。田汉先精心立下十五个章节,每一个章节标题都饱含深意,宛如十五颗璀璨的明珠,串联起整个故事的脉络:一、亭子间的奇遇;二、宴会席上;三、“天上的福音”;四、在医院里;五、新家;六、同学;七、不测的风云;八、狱中风景;九、在风景地青岛;十、铁蹄下的歌女;十一、无限的惆怅;十二、投到祖父的怀抱里;十三、诗人的战争;十四、血写成的诗;十五、凤凰的再生。在这些章节的基础上,他精心打磨出故事梗概。然而,当他沉浸其中,反复思量时,却惊觉这个承载着民族希望与抗争精神的《凤凰涅槃图》,竟缺少一首能振聋发聩、统领全片的主题歌。况且,此次创作是为“电通”量身打造,理当充分发挥“电通”先进录音器材的优势,在影片中巧妙设置歌唱情节。可眼下,如何写出既震撼人心又独具匠心,如同豹尾凤头般的歌词,成了摆在他面前的一道难题,令他绞尽脑汁。

平日里鲜少抽烟的田汉,为了赶写剧本,也不时地点燃一支香烟。国仇家恨,岁月蹉跎,烦恼不断,烟缕不绝。突然,电光火石,灵感乍现,田汉执笔在手,一时近旁竟无片纸。他伸手把书桌上放着的香烟拿过来,不料里面只剩下一支烟。他点燃了香烟,顺手把空烟盒揉成一团。然而,他又若有所思,顺手拆开香烟盒,匆匆地把烟盒纸抚平,就在烟盒纸的背面,奋笔疾书。

田汉将香烟燃成一支闪烁灵感的笔,又将笔燃成一支民族命运的火炬。这是源自心底里汩汩流淌而出的文字。那些关键词句在特殊情境下火速集结:“起来”,“奴隶”,“血肉”,“前进”,“中华民族”;危笃的时候,“吼”声,“大炮飞机”,“前进”。它们奔腾、燃烧、冲撞,组成新的诗行,排成铁的阵列,筑成文字的长城。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我们万众一心,

冒着敌人的飞机大炮前进,

前进,前进,前进!

田汉沉浸在创作的激情之中,浑然不觉挟在手指间的香烟已经烧痛了他的手。直到那灼热的疼痛传来,他才猛地回过神来,赶紧丢掉香烟。他回头看着刚刚写下的歌词,总觉得短了些,于是又重复写了一段,只是把“冒着敌人的飞机大炮前进”一句改成了“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他觉得有些疲惫,便放下笔,伸直手臂,缓缓舒展着颈脖和腰。不料一个不小心,手肘一下子碰翻了桌上的茶杯,滚烫的茶水倾泻而出,茶叶全都泼洒在了刚刚写上歌词的那张香烟纸上。他大惊失色,急忙抢出那张纸,慌乱地抖掉上面的茶叶,又用衣袖抹干了茶水,这才匆匆去擦干净桌面。因为这个意外,他原本想把歌词写得更丰富些的思路被彻底打断了。他看着眼前被茶水浸湿的歌词,心想等以后有空时再仔细誊清,或许那时还会有新的灵感涌现,能对歌词再作一些改动,于是便将歌词连同电影故事的稿纸一起收拾起来。

虽然时间紧迫,留下了纸短情长的遗憾,但再看这六行小诗,虽不是鸿篇巨制,却写得酣畅淋漓。田汉掷笔后,愉悦地长舒一口气。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功能呼出区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