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回 远征
然而,往往是希望越大,而失望也越大。随着几艘探测飞船进入该星的大气层之,收集到越来越多的数据以及星球面面的地形地貌的画面传回来,人们这才发现,这是一颗比较寒冷,而且十分荒凉的星球。
在这颗星球的赤道附近,温度也不过十度左右。而且其与地球不同的是,这颗星球没有像地球那样有较大的倾斜角度,从而形成了一年四季的气候特征。这颗Y607a1几乎没有倾角,所以星球上没有四季之分。其自转一周约为二十八个小时,围绕主星一周是409天。
赤道附近白天最高气温也才十度左右。而随着纬度的逐渐增高,温度的变化也十分明显。到了较高纬度地区,地表白天的温度也只有零下四五十度。在其南北两极区域,更是接近到了零下一百度左右。
这样的温度显然是不适合人类生存的。而从大气的成份来看,主要是由二氧化碳、氮、氩、氢、氧等组成。其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达65%、其次是氮气约25%,很显然,这里的空气结构也不理想。
不过在这颗星球的南北两极却覆盖着面积极为广大的冰盖。两极的冰盖面积都相当于一个南极洲那么大,最厚的地方有几公里厚。
家园三号上对这些数据进行了分析后认为,这颗星球可能更有些像早期的地球。在其形成稳定之后,地质结构也经历了一个比较长的稳定期。但近几百万年以来,地质活动开始活跃,从而由火山喷发所带来的热量与能量,不仅加厚了这颗星球的大气,同时也使的星球上的温度至少比几百万年前增加了十到十五度左右。
如果这种情况再继续持续下去,那随着温度的升高。高纬度地区、南北两极冰盖的边缘地区的大量冰川便将会融化,就会形成海洋、湖泊。这些海洋湖泊里的水再蒸发到大气中,就会形成降雨,河流也就会跟着诞生。在一些高海拔的山峰也会形成新的冰川。或许那时,这颗星球将会朝着一颗宜居行星逐渐演化,甚至最后会进化出生命来。
然而,这是一个需要亿万年时间的漫长过程。这可不是人类能够等得起的。至于为什么这颗寒冷的星球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水冰,而且只分布在南北两极与高纬度地区,极便是在那些中纬度,温度也在零下二三十度的地区却没有。那一时也无法得知这种奇特的现象是如何形成的。
在获得了这颗星球的居体数据,并且对其土壤、岩层进行采样之分析之后,也没有发现有什么特别的。家园三号只得终止了对Y607a1的探索任务,转而朝着Y607b驶去。
四天之后,家园三号来到Y607b1与b2中间的位置悬停了下来。这里正好处在Y607b系统的宜居带**。在宜居带内侧的是Y607b1行星,外侧是b2行星。而b3则还在离宜居带较远的地方。以探测飞船的航程要从这里飞往b3行星,距离还是远了些。所以便将由二大队与三大队先同时对b1和b2进行探索。待任务结束以后,再由家园号靠近b3行星,单独进行探测。
可即便这样,探测飞船要从家园号上飞往b1和b2,各自都需要三天多的时间。当然,这还是探测飞船15天自持力的范围之内。之所以没有再采用家园号进行跳跃,那是这样的距离太小,已低于了家园号的最小跳跃距离。
而家园号的巡航速度虽然比探测飞船要快出一倍还多,可来回跑再加上这么大的飞船减速也远比小巧的探测飞船更费时间,所以这次便让他们进行第一次自主的长距离飞行任务。
这对二大队与三大队的人员来说,都是一次特别的考验。他们将驾驶探测飞船来回飞行近七天,同时还需要近一天的时间进行探测任务。即便是船上的一些老队员们,也还是第一次。
当然,在探测飞船上也有简易厕所。同时两名成员还可轮换休息,并且飞船本身还具有非常强大的自主AI巡航功能。所以,倒是不会让驾乘人员过于疲劳。
在托儿所的活动室窗外,赵振华看着赵辰家正在老师的带领下,与小朋友们做着游戏。他的脸上也露出了一丝笑容。
“赵先生,来看孩子啊!要不要把孩子叫出来呢?”
赵振华一回头,一名老师在他身旁问道。
“哦!不用了,我只是来看看他。一会我还有事,马上就要走了。”
“哦!那好吧!”
就站在窗外,赵振华又看了看,这才转身离去。平时他和刘瑶都是每天两人轮换着要来看看孩子,并陪他玩玩的。一到周未或两人有放假的节日,便会将他接回家去的。但想着这次的任务来回可能需要八天以上的时间,所以他还是趁着出发前的空闲,再来看看孩子。
这次对Y607b2星的探测任务,是由赵振华与许仲友两人驾驶的021号探测飞船带队。同时还有陶绍宏与熊卫的026号,以及李家明与潘军的024号共同执行任务。
因为有了前期的经验,以及事前有较充足的时间对这几颗行星进行较远距离的观测。可以基本断定,这几个行星上都不太可能存在较高等级的生命。所以这次便没有出动空天战机护航,而是只派出了救援大队的两艘救援飞船分别为二大队与三大队的任务提供保障。
三天多的漫长飞行,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个考验。探测飞船的座椅虽然可以放平展开,当做床来休息,飞船上也带了十天的太空方便食品。虽然并不能完全站直身子,不过也还可以离开坐位起来稍稍活动一会。
只是太空失重的环境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一些不便,可是也减轻了他们在这狭小空间里不能站直的苦恼,因为漂浮起来,也可以横着将身子放平舒展。
三艘探测飞船程品字形的在前边,后面跟着的是救援大队的JY—003号飞船。从他们的飞船朝后边望去,那颗Y607b散发着微红色的光茫。这颗红矮星,要比邻星要大上一倍。而且其光度也远比比邻星要亮的多,因此可以预见,无论是在b1星,还是b2星上的光线,肯定都会比比邻星b上要明亮许多。
“小陶、小李,你们怎么样?都还好吗?”赵振华向024与026号问道。
“赵领队!我们都很好!放心吧!”
“你们是第一次进行这么长时间和距离的飞行吧?”赵振华接着问道。
024号的李家明回答道:“当初我们在月球基地训练时,倒是有过连继两天的飞行训练和测试。虽然这次的果间更长些,但我们没问题,放心吧!”
赵振华点了点头道:“嗯,很好。你俩也算是老队员了。小陶和小熊你们俩呢?”
驾驶026号飞船的陶绍宏与熊卫二人,都是在家园号上才加入探测大队的。除去一些低强度的训练和上次的探测任务以外,他俩都还没有执行过这样长距离的飞行并且还需执行探测任任务,所以赵振华最担心的便是他俩。
熊卫听罢,忙回答道:“赵领队,我们虽然是第一次执行这样的任务,但我们相信很快就能适应的。并且肯定能完成任务!”
“嗯!那就好,有信心就好。但还是得多注意休息。这种情况下没事时,可以多交给智能驾驶,保留精力等到了任务区,可就得打起精神来了!”
“是!我们明白!对了,赵领队,你和许师傅最长驾驶时间有多久啊?”
不待赵振华回答,一旁睡醒了的许仲友笑道:“老赵那可就有经验啦。据我所知,他之前最长时间的驾驶是从地球往返火星,而当时的火星还不是处在最近的距离。并且那艘飞船的速度也比我们这艘慢的多,所以单程就需要二十天啊!”
“哇!真了不起。是一个人驾驶的吗?”
赵振华笑道:“当然不是啦,那是我还是副驾驶。还有一位是我师父,不过他没有上家园号。现在还留在月球基地呢。而且我们当时驾驶的是货运飞船,可比这探测飞船要大的多,而且因为经常长途飞行,所以上边的生活设施也要完备许多。不像咱们现在这探测飞船,虽然更先进,但空间还是太过狭小。时间久了难免会觉得有些压抑啊!”
这时,跟在后边的J—003号的组长插话进来道:“老赵说的是啊!像咱们这飞船就舒适多了!怎么?要不要换一换啊!或者以后,你们也可申请来我们救援大队啊。看看我们这飞船,又大又宽敞,别提有多舒服啦!哈哈!”
许仲友听后不由的怼道:“你们那船是舒服,可每次却都只能给我们当跟班。根本就没有任务可做的。岂不是没意思!”
那组长不由的笑道:“怎么?你还希望我们能有任务啊?”
许仲友一听,也知道自己失言了,忙道:“别!别!别!最好你们每次都只能跟着白跑一趟,永远都没有任务。要是能闲死你们,那才好呢!”
“哈哈!我们也希望能够这样啊!这可是好事,即能让我们清闲,又能让大伙都平平安安的!”
“赵领队!你说咱们能找到宜居的新家园吗?”陶绍宏忽然问道。
赵振华略微沉默了一会说道:“会的,肯定会的。但是实事求是的说,可能我们这代人,甚至后面几代人能够找到的机率可能并不高。毕竟我们现在离地球才十几光年而已。按照分布率来说,也不太可能会离得那么近。不过宇宙这么大,咱们的家园号可是可以航行近五千年的时间,所以肯定能够找到的!”
陶绍宏点了点头:“嗯!我也知道,但是还是希望奇迹出现!”
“呵呵!谁不希望奇迹能够出现啊!所以我们就是要保持希望与理智并存嘛!好啦,先不聊了,大伙都休息一会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