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日若翻脸美国是否出兵?普京回应语惊四座!
中日一旦摊牌开战谁会站在中国一边?谁又会支持日本?近日,普京说了一句话,让躁动不安的日本举国都震惊了...
普京到底说了什么,打死你也想不到
下载军事头条看全部文章
云游僧奇遇记

第六十九回 云游僧恭王府献茶 外交官多福轩赴宴

恭亲王打开智信带来的书札,仔细读了起来。

“……持弟信札者乃智信师父,系法门寺得道高僧,且武功绝伦。先前与天山土尔扈特部落布彦汗王义结金兰,协助土尔扈特抗击阿古柏侵略军十年之久,立下战功不计其数。此后,在我西征大军围困伊犁‘沙俄占领军’之时,阿古柏余孽数百人马乔装商队,秘密越界千里,奔袭我西征军后方辎重大营。智信识破敌寇诡计,带领土尔扈特童子军及留守骑兵,大战敌寇于天山峡谷之中。最终斩杀敌寇两百多名,生擒前阿古柏军师库布里,逼降敌军五十余人,再立不世之功!该武僧高风亮节,未曾接受官府封赏,悄然回归佛门……”

读到这一段时,恭亲王瞬间对智信肃然起敬,赶紧吩咐全林上茶。

他认为,竭力支持左宗棠西征大军成功收复西域,是自己一生当中最为得意的一件大事。无论自己将来的命运如何,这份名垂青史的盖世之功,也凝聚着自己大量的心血,这是谁也抹杀不了的……

既然这位智信和尚,在抗击阿古柏侵略军的战场上出了大力,是国家的有功之臣;那同样也是帮助我奕䜣达成夙愿的有缘之人,应当以礼相待。

智信见恭亲王心情不错,赶忙将背在身上的一包五莲山茶叶取出来,递给了他,并解释说道:

“这是从山东日照五莲山天竺峰下的百年古茶树上,采摘的新芽。茶树形如菩提,茶叶味香醇厚、明目养肝,颇具灵性。光明寺住持虚空大师,特意嘱咐小僧带来请亲王大人品尝。”

恭亲王接过茶叶,捧在手里闻了闻,点了点头,交代全林将茶叶收好,又继阅读书札的下文:

“智信回归法门寺之时,该寺院已经被匪患所毁,遂受师命转赴山东老家,在日照五莲山光明寺落脚修行。近日,德国传教士手持‘**衙门’照准的文书,强索光明寺‘佃户村’林泉,拟建教堂及附属设施。并公开放言称:‘不入天主教者,一律逐出林泉’。此举招致日照官民、林泉村百姓、光明寺僧众天怒人怨……我认为,该文书虽盖有‘**衙门’大印及兄台私章;但绝非兄台本意为之,必定是受洋人欺骗、逼迫所致。因此,在同山东巡抚任大人商议后,暂且将日照官府奏折押下,特书此札,以陈详情……”

这时候,智信发现恭亲王的脸色瞬间开始阴沉起来……脸部肌肉有些抽搐。

恭亲王读完书札,长长地叹了口气,自言自语道:

“终归还是上当了……”

智信觉察到了这位恭亲王的神情变化,又听到这句分量很重的心里话,瞬间觉得此事有了转机,心内释然。

恭亲王思索了一阵,问智信说道:

“传教士的‘不入天主教者,一律逐出林泉村’这句话,是在什么场合说的?可有凭证?”

智信答道:“是德国天主教山东日照分会主教安治泰,在日照县衙,当着知县大人和众官员的面亲自说的,县衙有议事记录……”

恭亲王点了点头,又问道:

“你们在哪里落脚?”

智信答道:“光明寺在北京城有个分寺,叫‘怡云堂’,在后海边上,离这里不远……我们就住在怡云堂。”

恭亲王稍加思忖,郑重说道:

“你们先回去休息,明天晚上再到我府上听信……晚一点来。”

智信和觉慧大喜!赶紧躬身行合十礼,“阿弥陀佛!感谢亲王大人为民做主……”

恭亲王摆了摆手,“先别急着谢我,我这也是自作自受。这件事没那么简单,有可能还要费些周折。”

智信赶紧说道:

“需要我们做什么?请大人尽管吩咐!”

恭亲王点了点头……

全林将智信、觉慧送出了王府,转身回到了乐道堂。

他见恭亲王满脸怒气,轻声说道:

“这些洋人言而无信、反复无常,的确让人气愤……”

恭亲王点了点头,“我当时就怕他们两面三刀、出尔反尔、自食前言,最终惹出祸端。没想到,这么快就应验了……”

全林自言自语道:

“这个安治泰,不但依托天主教圣言会搞事;还搬出德国公使团出面周旋。现在看来,他这是蓄谋已久、势在必得啊……”

恭亲王将桌子一拍,霍地站了起来,“势在必得?我要让他‘鸡飞蛋打’……这也怪那个西宫娘们。先前我就觉得这个安治泰不是什么好东西,贼眉鼠眼、鬼鬼祟祟,绝对心怀不轨。军机处极力反对,可她非要同意授给这个德国杂种四品顶戴,说是能利用德国人,牵制英国人、法国人。这能牵制得了吗?都是他娘的一丘之貉,没有一个好鸟!”

全林轻声问道:“那这咋办?”

恭亲王顿了顿,对全林安排说道:

“你现在就去一趟东交民巷,去见巴兰德。他不是一直想来我府上做客吗?你告诉他,我请他明天晚上,到我府上赴宴。”

全林回应了一声,转身准备离开,突然又转回头问道:

“巴兰德是德国公使,分量不轻,明天晚上安排在‘银安殿’吗?”

恭亲王眼睛一瞪,高声说道:

“什么银安殿?这些外国杂种都不配!就放在‘多福轩’……说是宴请,弄些点心、小菜就行了,酒就喝‘莲花白’,他爱喝不喝……”

全林会意,转身出了乐道堂。

第二天傍晚,德国公使巴兰德的轿子来到了恭王府大门前。

全林接过巴兰德随身带来的一个用红布罩着的箱子,好奇地问道:

“这是什么物件?还挺沉的……”

巴兰德一脸神秘,“这可是好东西,等见了亲王殿下,我再向你们详细介绍。”

全林领着巴兰德进了“多福轩”大厅,见餐桌上已经摆上了点心、小菜,还有两瓶白酒。

巴兰德有些纳闷,问全林说道:

“今天来做客的,就我一个人吗?”

全林点了点头答道:

“是啊,亲王大人觉得您是贵客,其他人的身份都不相配,所以他亲自陪您喝酒聊天。”

巴兰德满腹狐疑地点了点头,心里也不免有些得意。

恭亲王走了进来,拱手说道:

“巴兰德公使莅临本府,不曾远迎,抱歉……”

巴兰德与恭亲王握了手,便赶紧介绍他带来的礼物,“第一次进到恭王府,带了个小小的礼物,不成敬意……”

他一边说着,一边顺手揭开了红色的盖布,露出了十分精美的座钟,“这是我们德国制造的世界上最先进、最豪华的格拉苏蒂座钟,产于萨克森州的格拉苏蒂镇。这代表着我们德国工匠超凡的技艺,也象征着德意志民族做事严谨、诚实守信的高贵品质。”

恭亲王笑了笑,“到我府上串门做客,还带什么贵重礼物?那就谢谢了!请坐……”

两人落了座,恭亲王马上解释说道:

“按我们大清历朝的规矩,严禁用粮食酿酒,官员与八旗子弟不得饮酒。所以,北京城也没有像样的酒坊,我这里也没有能拿得出手的白酒招待你这样的贵客。这两瓶‘莲花白’档次差了些,咱们就凑合着喝吧……”

巴兰德摆了摆手,“你我都是军人出身,都对酒没有好感。既然亲王殿下今天有心情饮酒,我就陪殿下喝两杯……其实,当今朝廷和殿下也不必过于担心。虽然现在还是天灾不断,粮食收成有限;但是从他国进口粮食的渠道,已经大大改善,不可能再让‘饿殍遍地’的现象重演。”

恭亲王也摆了摆手,“我大清人口众多,从他国进口粮食,也只能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所以,让百姓放心种地纳粮,才是最根本的出路,这是毋庸置疑的。来吧,动手吃起来……”

巴兰德也已经习惯了使用筷子用餐,便掂起筷子开始夹菜……几杯酒下肚,两人都感觉清爽了许多,话题也慢慢开始多了起来。

“亲王殿下的恭王府,可是全中国最大、最豪华的王府,今后有机会,我想在白天好好参观参观……”巴兰德说道。

“行啊……哪天闲了,就来随便看看。不过,这片宅院可不是我想要的风格,那是前朝大贪官和珅的得意之作。”恭亲王说道。

“和珅留下了这样豪华的宅院,您应该感谢他才对呀?”

“世事无常,金银和宅院都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弄不好还要引来杀身之祸。和珅就是这样,府内修了佛堂,而心中无佛、只有金银。虽然金银藏了几千万两,奇珍古玩堆积如山,把府邸也修得富丽堂皇;最终却落得个身败名裂、悬梁自尽的下场,令人唏嘘啊……”

“无论来源如何,现在这都是属于您的财产,坐享世界上最豪华的殿堂,让人羡慕啊……”

“按佛教的说法,无人能‘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转世轮回、因果报应之道包罗天下,无所不在。风云变幻、斗转星移,若干年后,这里的主人姓甚名谁,都不可知……所以,我虽然现在是这里的主人,可府中西侧的亭台楼阁,我从没进去过。我不想做第二个和珅。”

“亲王殿下洁身自好,让人敬佩。您这样一说,我也对那些个奇山异水、亭台楼阁没了兴趣。不过,我觉得,殿下对佛教情有独钟、深信不疑;估计也是多年的修炼和经历,才悟出了心得精要吧?”

恭亲王见巴兰德被引到了自己设计的路数上,心内暗喜,便准备从这里开始突破。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功能呼出区
content